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

古往今来,律法皆是顺应着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而不断查漏补缺,进行修改增订,饶是司法改革效率再高,也难免会出现一段“无法可依,亦无判例可循”的空档期。

钻律法漏洞,游走在触法边缘牟取利益的投机者,在任何年代都不鲜见。

过往的二十余年,汉廷陆续制定的诸多新律新制却始终领先于社会发展,展现出高瞻远瞩的视野,甚至是未卜先知的预见性。

皇帝刘彻自是居于首功,站在无数巨人肩膀上的穿越众,如跃出历史长河的游鱼,早已辨明前方河道,领着治下臣民尽量避开处处险滩,只须奋力击水,砥砺前行。

汉八十年,暮秋。

大汉廷尉府颁布《证券律》,将各种经济收入凭证统称为证券,以律法保障持有证券者的合法权利,并对大汉金融行为进行行政监管。

各家商团的份例,皆统称股份,股份划分契约皆须申报公府核允,签发受汉律保障的票据,即为股票。

各家钱庄的吸储和借贷的各项利率,亦须受公府监管,相关票据更须详实册簿备查。

民间的大额借贷,借贷双方亦可往当地官府,在计官和集官的见证下,立下借据,留下腾本备案,日后若是借方擅自提利逼债,或贷方逾期不偿,皆依律重惩。

颁布证券律后,中央钱庄多了新的职守,增设金融监管府司,名曰“证监司”,其执掌仆射为证监令,秩千石,高于寻常府司仆射。

御史府、廷尉府和大农府皆遣集司与计司,共同监理证监司,虽不涉具体行政事务,却是必不可少的监督机制。

首任证监令,擢大农府财部丞石德出任。

石德,乃是老太仆石奋的嫡长孙,其父石建官居临淮太守,叔父石庆为现任太仆。

出身累世公卿的高门望族,又在大农府任官多年,得了拔擢重用的石德自是适材适所。

不怕得罪人!

石府的家风向来很正,若说得罪人,石建昔年为御史中丞时,连公卿将相都没少被他当殿劾举,得天家信重,又有硬实家世,谁敢挟怨报复?

石德颇有其父之风,持身以正,治政严谨,故昔年才得皇帝刘彻看重,放到掌握财权的大农府财部历练。

现今证监司新设,石德的拔擢自是顺利成章。

皇帝刘彻特意召见了他,除却出言勉励,更是发了话,饶是皇室实业和田氏商团触犯证监律,非但不能纵放,反要处以最高罚则。

律法虽同,罚则却有轻重范围,权看判官心证。

皇帝陛下发话时,贤王刘非和国舅田胜亦是在侧,面色讪讪得瞧着石德,也晓得石家人皆是人如其姓,如茅厕里的石头,脾气又臭又硬,素来不讲情面的。

果不其然,石德新官上任伊始,最先查的就是皇室实业和田氏商团名下产业,尤是刚创立的东风客运,所有股东皆须核过拥有的份例,领了新印制的股份证券。

百余股东可不嫌麻烦,饶是多缴纳所谓的“印花税”,却可换得公府保障,皇室实业作为最大股东,若不事事遵循规矩条陈,无须他们报官,证监司也会出手重惩。

非但朝廷新设了证监司,便连各郡县都须增设证监局,丞相府正加紧拟定官制,核鉴任官,争取在今岁年节前,将各郡县出的官缺尽数补全,遣官吏前去就任。

如此多的官缺释出,世家子弟和寒门士子皆可受益,政经官学近年传出的相关课业,倒也没凭白用心苦读,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御史府亦为此事增补了不少巡察御史,顺势要求调高去年岁末提报的公务预算,大农令孔不禁眼角抽搐。

现今的三大公府中,御史府的员额已然超过三千,甚至超过了丞相府,更遑论太尉府了。

三千员额,还是只算“官”,未算“吏”,显见皇帝刘彻对监督机制是何等重视。

不论何时,各郡县必然都有巡察御史在明察暗访,且巡察御史间是互不辖属的,也没有固定负责的地域,多是身着微服,信马由缰,走到何处查到何处,虽没有执法权,然见得官员舞弊渎职,一道奏章进京,自有御史府和廷尉府联手遣官前来彻查。

皇帝刘彻为贯彻施行证监律,闹出这么大阵仗,除却要为日后稳定金融秩序预做准备,亦不乏现实需求。

为了推动大汉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刘彻毅然决定,拆分少府名下的部分重工行业。

是的,拆分!

东风客运的大笔订单,虽是让少府卿陈煌乐得眉开眼笑,却也不免有些犯愁。

五年内,一万架蒸汽机车!

造车工坊不足,造成工匠更是严重不足!

虽说现今的蒸汽机车构造简单,最费工的部件,也就是蒸汽锅炉和气缸,不似后世的汽车产业,还要整甚么发动机和电气设备。

然现今的制造工艺和生产效率亦是低下,光靠少府的有限人手,五年内或许能勉强造出万架蒸汽机车,但绝对无法再派出足够人手,提供甚么“售后维修”了。

刘彻身为穿越众,自然知晓重工业乃是工业发展的基石。

现今的大汉,钢铁、冶金、机械、能源、化工、材料,样样都不是民间商贾能自行发展的,绝大多数都掌握在少府手中,盖因少府与帝国科学院早已形成了产学合作的严密共生结构。

大农府每岁拨给帝国科学院的经费,甚至都不到少府“捐赠”的一半,否则帝国科学院如何能为辖下诸多研究所提供动辄百金千金的高额科研经费。

要晓得,大多科研项目都不是能短期就出成果的,尤是偏重理论攻关而非付诸实用的研究所,那是纯粹往里砸钱,却又不可轻忽。

旁的不提,元素周期表上的诸多元素,大汉博士们至今都没能解析出半数,若是搁置不顾,工业发展早晚会遇到瓶颈,到时再来着急,怕是要后悔不迭的。

目光放长远些,不就是砸钱么,砸啊砸的,砸多了也就习惯了。

少府的钱不是白来的,为帝国科学院付出,肯定要索求回报,故帝国科学院的大多数科研成果,都会交由少府付诸实用,从中牟利。

皇帝刘彻对此喜闻乐见,然少府现今拥有大量先进技艺,隐隐有技术垄断的趋势,长此以往,反会限制社会生产力的整体提升速度。

向民间商贾发售先进技艺?

且不提中高端科技外泄的风险,单说民间商贾的实力,除却家大业大的皇室实业,怕也就田氏商团勉强能负担得起庞大的前期投入。

皇室实业和田氏商团已然是商界巨鳄,皇帝刘彻并不乐见他们的触角深入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更遑论觊觎金融和工业的命脉所在。

十月间,少府于各郡县发布公告,将拆分名下部分产业,创立四大新商团,分别为关中重工、中原重工、巴蜀重工、燕北重工。

顾名思义,四大商团将分居大汉冶炼业的四大重地,关中京畿、中原南阳、巴蜀临邛、燕北渔阳,营重工之业。

待得明岁开春,四大重工将向当地商贾及百姓募赀入股,以此稀释少府原有的股份。

日后四大重工将依证券律的条陈,定期公布商团财报,必得公开透明,若是商团在确保发展无虞之余,仍有较多盈余,持有股份者,每年岁末皆可前去申领相应的红利。

股票皆由中央钱庄的证监司“印花”特制,每股千钱,无论世家大族、豪商巨贾、寒门庶户,饶是街边乞儿,只要你能拿出赀财,皆可册簿入股。

商团册簿中,股票皆与股东户籍挂靠,赠送、转售、继承及申领红利,皆得核验注释,这意味着,股票不似金银和铜钱,偷没用,抢也没用,若不小心遗失毁损,缴纳相应印花税,也能补办。

退股,亦是受律法保障的权益,却也有防止突发性退兑的保护机制,股东申请退股后,商团可每月按时退还一成股本,十月内必须退清。

若是商团赀金充裕,或如四大重工背后的少府般财大气粗,也可选择一次性退还股本,保护机制只是为防止挤兑股本造成商团无以为继,至于用不用,就由各商团自行斟酌。

当然,考量到商誉影响和其余股东的观感,能早点退还是早点退为好。

少府的公告一经张贴,几是举国震动。

王侯权贵皆是诧异不已,少府不打算吃独食了,陈煌那货舍得将叼在嘴里的肥肉吐出来,与旁人分润?

诸多商贾和家有余赀的百姓更是雀跃不已,现今大汉的商团已然不少,募赀入股,每岁分红甚么的,不少寻常百姓也渐渐有所了解。

大汉臣民愈发富足,能拿出千钱万钱的百姓家不少,然而若没点门路,莫说创立商团,就是想出钱入股也做不到。

况且,不是甚么买卖都能稳赚不赔的,寻常百姓没甚么背景,也怕被商团坑了钱。

少府名下产业却是不同,少府乃天子私府,担着天家颜面,少府卿就算赔掉自家亵裤,得卖儿卖女,也不敢坑掉老百姓的股本。

大汉百姓虽是淳朴,却不乏智慧,饶是多半闹不清楚何为“重工”,然今上仁德爱民,抱着天家的大粗腿,断断是赔不了的!

于是乎,在天气日渐寒凉的深秋时节,举国上下却是热潮滚滚,无数臣民边是赞颂圣上英明,边是纷纷筹钱,就等着明岁开春入股四大重工。

藏富于民多年,待得皇帝和朝廷想要“众筹”,集中财力物力办大事时,底气无疑是足的。

第六十七章 国之羽翼 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办蒙学第四百六十二章 单车问世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车轮船第三百一十章 营养早膳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门户第一百七十七章 发行国债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经官学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军集结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三百三十九章 虽远必诛第三百四十八章 乌孙灭国第五百章 夷灭东鳀第十一章 父子摊牌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四百二十三章 凄惶卫长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妥当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壮大汉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四百一十一章 刘乘飞天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六百九十章 惩戒学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国石油第二百二十章 秭归项氏第一百九十六章 陈氏阿娇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一百五十八章 刘荣投缳第七百三十二章 张笃遇袭第三百九十五章 处置薄氏第六百五十八章 饿狼出城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择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设计第二百零五章 调教萝莉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约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骑出路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师整军第一百九十一章 国事家事第三十一章 特种作战 第八百零八章 新妇难为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筛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盘算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腊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战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儿第四百三十章 惊闻卫青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六百三十八章 国之重器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七百七十八章 犹太祭祀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一百零七章 平虏沙盘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战况第三百五十七章 刘舍辞官第六百五十章 交办太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痴女渣男第四百七十三章 身后之事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六百三十章 入宫观戏第一百五十九章 梁王请罪第三百二十二章 铸钢为犁第六百五十章 交办太子第四百七十章 购舰计划第五百三十九章 长安坊市第五百八十一章 赢家为谁第七百九十二章 刘兴教妻第四百章 隆冬腊月第七十九章 草原诅咒 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内附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报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击第七百四十章 购奴门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骑兵对决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锅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游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九十四章 齐聚一堂 第二十章 造纸办学 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铁路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号传输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车轮船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税新法第七百四十八章 见见族嫂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团 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随任第一百二十章 两军对垒 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四百二十七章 刘乘心醉第九十四章 齐聚一堂 第一百一十章 汉军出塞
第六十七章 国之羽翼 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办蒙学第四百六十二章 单车问世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车轮船第三百一十章 营养早膳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门户第一百七十七章 发行国债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经官学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军集结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三百三十九章 虽远必诛第三百四十八章 乌孙灭国第五百章 夷灭东鳀第十一章 父子摊牌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四百二十三章 凄惶卫长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妥当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壮大汉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四百一十一章 刘乘飞天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六百九十章 惩戒学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国石油第二百二十章 秭归项氏第一百九十六章 陈氏阿娇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一百五十八章 刘荣投缳第七百三十二章 张笃遇袭第三百九十五章 处置薄氏第六百五十八章 饿狼出城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择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设计第二百零五章 调教萝莉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约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骑出路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师整军第一百九十一章 国事家事第三十一章 特种作战 第八百零八章 新妇难为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筛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盘算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腊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战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儿第四百三十章 惊闻卫青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六百三十八章 国之重器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七百七十八章 犹太祭祀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一百零七章 平虏沙盘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战况第三百五十七章 刘舍辞官第六百五十章 交办太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痴女渣男第四百七十三章 身后之事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六百三十章 入宫观戏第一百五十九章 梁王请罪第三百二十二章 铸钢为犁第六百五十章 交办太子第四百七十章 购舰计划第五百三十九章 长安坊市第五百八十一章 赢家为谁第七百九十二章 刘兴教妻第四百章 隆冬腊月第七十九章 草原诅咒 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内附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报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击第七百四十章 购奴门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骑兵对决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锅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游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九十四章 齐聚一堂 第二十章 造纸办学 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铁路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号传输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车轮船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税新法第七百四十八章 见见族嫂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团 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随任第一百二十章 两军对垒 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四百二十七章 刘乘心醉第九十四章 齐聚一堂 第一百一十章 汉军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