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议定发兵

刘彻没有刻意隐瞒出兵南越的意图,反是特意让郅都以南越王赵骈的名义上书朝廷,言曰南越国内乱频仍,生灵涂炭,请求大汉发兵相助,征讨拥兵自重的南越各方势力。

朝堂之上,南越使臣向大汉皇帝呈上此份国书,刘彻则让那使臣当殿宣读,以公诸于众。

朝臣们不是傻子,这里头的猫腻还会瞧不出来?

皇帝绕这么大的弯子,无非是为出师有名罢了。

皇帝要做戏,他们身为人臣,自也不能傻看着,必得好生配合才是。

掌外夷邦交的大行令窦浚率先出列,满脸悲天悯人的颤声道:“陛下,南越为我大汉藩属之国,其治下百姓遭受兵灾战祸,流离失所,衣食无着,着实可怜,还望陛下以苍生为念,准允发兵救南越百姓于水火之中。”

“陛下,大行令言之有理,我大汉向来以仁德待外邦,泽被四夷,实不能见南越烽烟四起而不顾。”

老宗正刘通年事已高,近来精力愈发不济,本是危坐席上,半阖着眼睑假寐,此时却是缓缓睁眼,出言附和道。

群臣闻言,皆是嘴角抽搐。

果是脸皮愈厚,官位愈高,两位大卿还真是甚么鬼话都说得出口。

瞧那大行令眼角泛泪,语带哽咽,不知内情之人还道受苦受难的不是南越百姓,而是他窦氏子弟啊。

老宗正更是睁眼说瞎话,被屠国灭族的乌孙且是不提,至少朝鲜在名义上亦为大汉藩属国,可真没见甚么“仁德以待”。

位居朝堂,必要识时务,随大流,既然两大卿都出言表态,旁的朝臣自也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皆随之出言附和,恳求陛下为南越百姓计,出兵替其平息战乱,使其得以安居乐业。

刘彻沉吟片刻,故作为难道:“我大汉将士近年四处征战,七万西征将士刚返京不久,朕已诏令各营仆射准将士出营探家,欢度年节,岂能食言?”

“陛下,或可发宣曲大营的三万骑兵挥师南越?”

御史中丞张骞起身避席,躬身进谏道。

群臣更是坚信陛下早已心有定计,张骞分明就是特意出言唱和,过往可没见过御史府的属官言及具体军务,顶多就是劾举不法的军中将帅。

宣曲大营,三万骑兵。

群臣官居高位,皆是心思通透之辈,瞬间便是猜到了皇帝陛下的意图,显是要将平定南越的大功分润给在宣曲营任将官的诸多世家子弟。

这是好事,可加官进爵的大好事!

汉承秦制,爵位分为二十等,无军功者难以得封上爵,莫说各郡太守此等封疆大吏,便是做到三公九卿都未必能得封等秩最高的列侯。

似窦氏等皇亲国戚的嗣子,或可赏个第十九等爵的关内候,却仍低于列侯。

关内候与列候虽只爵差一等,各类形制尊荣却有天壤之别,就如同位高权重的九大卿与其余诸卿之间的差别。

这区区一步,若非立下大功,怕是一辈子都踏不上去。

对世家大族而言,能世袭的爵位比官位更为重要。

三公九卿又如何,总有告老致仕之日,除了少府卿和太仆卿这等近乎皇帝家臣的官位,旁的公卿之位是不可能由某个世家代代承袭的。

非但群臣不乐见,皇帝更是不可能允许出现这种情形,免得出现擅权独大的世家。

太尉李广虽是莽夫,但好歹在外领兵多年,深知皇帝最忌讳兵权旁落。

他近年因屡立大功,得封列候,位列三公,长子李当户又出任城卫军的中营都尉。

李家在军中的威望和势力都太大,长此以往绝非好事。

先前李广之所以入宫面圣,用他西征的军功为毓瑶换得乡君的爵位,自也有着旁的心思。

功劳太大,封无可封的道理,他是懂的,其实大多数将领都懂,全看个人能否放得下对权势的执念,求得善终,并为子孙铺出坦途。

骠骑将军秦勇告老致仕,可不就因秦氏在军中势大么?

秦勇若不辞官,他的子孙非但无法被陛下重用,甚至待得陛下耐心耗尽,只怕更要痛下狠手,清洗秦氏的军中势力。

现下郅都出任骠骑将军,李广为太尉,可分兵权。李广的次子李椒和幼子李敢又年岁尚浅,没有得任校营仆射,他倒还不需急着告老致仕。

只是这军功可不能再争了,非但他李广不能争,李当户也暂时不能去争。

念及至此,李广忙是出言附和道:“陛下,臣也觉宣曲骑营足以平定南越,同时亦能以实战练兵,端是一举两得。”

太尉府属官的职守本就是辅理军政要务,此时见得自家上官出言,亦是纷纷附议。

高居御座的刘彻颌首淡笑,颇是满意李广的知情识趣,若他出言请战,刘彻虽不至心生猜忌,但日后绝不会再太过倚重李氏父子了。

愚蠢,才是最大的罪过!

嗯……自家那莽头莽脑的蠢婆娘例外。

刘彻环视殿内群臣,缓声道:“既是如此,待得明岁开春,便发宣曲大营的三万骑兵挥师南越,至于主帅人选,待朕细细思量,再做定夺,如何?”

“陛下仁德!陛下圣明!”

朝臣们皆是齐声高呼道,他们已看出陛下早拿定主意,这领兵主帅也必已有属意的人选。

若是有人不识趣的想举荐自家子弟,反倒会惹得陛下不悦,怕是此番出征就没他所属世家甚么事了。

这等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蠢事,老狐狸们才不会做。

于是乎,大汉朝堂和谐依旧,皇帝还是如过往般仁德贤明,朝臣们亦是如过往般忠君为国。

太寿宫的采蓉殿内,气氛却颇是不好。

王皃姁杏目圆瞪,满脸不悦之色,拍着桌案上的大摞名帖,恼怒道:“为娘也懒得管你二人何时再度出征,总之这正妃今日是选也得选,不选也得选!”

刘越向来寡言鲜语,又颇是孝顺,不愿出言顶撞母妃,便是不落痕迹的暗中推了推刘寄。

刘寄自是会意,忙是行至母妃近前,嬉皮笑脸道:“阿母息怒,莫要气坏了身子。”

王皃姁瞧着他那惫懒无赖的模样,怒气不减反增,呵斥道:“你等随军西征,一去年余,此番若再领兵征讨南越,怎的又得耗去年余,这婚事再不定下,日后岂不是要耽误了?”

她是真有些急,过得年节,这两个儿子可就虚年十七了,若待征讨南越归来,怕不得年近二十了?

天家子的婚事不似寻常人家,诸般礼数皆不能轻忽,谈婚论嫁,下旨赐婚,再行各项婚仪,到得正婚迎娶,没个一年半载弄不完的,且正婚需选在春秋两季,若是误了吉日,又得拖个半年光景。

王皃姁倒是不担心两个儿子出征会遭遇不测,南越的形势早已传遍大汉,便是她们这些居于深宫的妃嫔亦多有耳闻。

她侍奉太上皇刘启多年,又是太后王娡的胞妹,军务国政多多少少有所知悉,只是平日不喜多想罢了。

得知南越新王是个未满十岁的小娃娃,还将国政交由大将军郅都代为打理,她惯悉宫闱阴私,还能瞧不出那南越王就是个傀儡?

自家儿子领着世家子弟们征讨南越,无非就去分润战功的,又是亲卫众多的军中将帅,只要不得甚么难以治愈的急症,在南越国还有谁能要他俩的小命?

王皃姁现下就想着让两个儿子先选好正妃人选,让太上皇早早下旨赐婚。

他们出征在外时,长辈们在长安将各项婚仪都替他们行妥,待日后他俩班师回朝,只需寻个吉日正婚,直接将王妃迎娶入府即可。

偏生两个不肖子不识好歹,硬是说甚么南越未灭不为家,真真把她气得火冒三丈。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若是刘越和刘寄能有幺儿刘舜那般喜好女色,她这母妃反倒省心了。

提起刘舜,王皃姁更是无奈得紧,甚至今日对刘越和刘寄会这般恼怒,也有几分刘舜的缘故。

王皃姁愈想愈气,迁怒道:“舜儿都闹着要迎娶少妃了,皆因你俩这为人兄长的没做好典范!”

“……少妃?”

刘越和刘寄皆是讶异不已,心道自家幺弟莫不是想女人想疯了吧?

周制诸侯有一夫人、九嫔,后更改为“一侯妃,少妃无定数”。秦朝施行郡县制,无王爵,将列侯正妻的名号重新改为夫人,少妃的名号亦被废止,改称如夫人。

大汉立朝后,行郡国制,郡县与封国并存,初时诸侯王的正妻亦称王后,随着皇权不断增强,屡屡削弱各大封国,遂改称诸侯王妻为王妃,妾室则再度改称少妃。

刘寄瞪大双眼道:“他正妃都尚未迎娶,岂能先纳少妃?”

王皃姁恼火道:“你俩是兄长,尚未纳正妃,他能先纳么?”

“……”

两人皆是哑然无语,虽说礼法没有言明需得兄长先娶妻,但依常例,诸皇子或亲王纳正妃还是有长幼次序的,尤是一母同胞,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若无太大必要,还是不要轻易破例为好。

第七百章 注辇岁赠第一百零五章 梁王刘武第一百二十章 两军对垒 第三百四十九章 刘舜务工第六百九十二章 与汝还家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击盐商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一百零二章 东市巧遇 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刘沐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师范第十七章 御赐盛宴 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新书征询,免费章节,请大家务必看看,拜托!第七百零二章 广设书院第六百三十章 入宫观戏第二百五十九章 图谋西南第二百二十八章 枭雄殒没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五百六十七章 北粟南稻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线出击 第二百四十三章 联合制衣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四百七十二章 窦后崩殂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扩张第七百六十八章 欧亚大战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运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愿得偿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来援第五章 金屋藏娇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霉药膏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问世 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门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临朝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问第四百三十章 惊闻卫青第二十五章 恁多工钱 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禅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势大好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阵第六百四十二章 过载保护第六百零九章 官办医馆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钱庄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计第三百一十一章 长安械斗第十三章 骑兵利器 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当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设计第三百二十三章 难得糊涂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关城大捷第三章 册立太子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势大好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儿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二百二十章 秭归项氏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货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宫观礼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调控第七百四十九章 没心没肺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一百六十五章 载人运输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师范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战破敌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归化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来第二百九十七章 经略南越第七百九十四章 诸般迁调第六十八章 诸事妥当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五百七十八章 赌赛开局第四百八十一章 赵王西巡第三百二十二章 铸钢为犁第三百二十二章 铸钢为犁第六百二十六章 无忧翁主第四百六十七章 齐萱求见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饰第二百二十八章 枭雄殒没第四百二十章 创投基金第四百七十六章 惊见罂粟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烧尸山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发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六百九十三章 阖家团圆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择第二百九十一章 长秋基金第五百六十二章 筑路实践第一百六十四章 筑路立法
第七百章 注辇岁赠第一百零五章 梁王刘武第一百二十章 两军对垒 第三百四十九章 刘舜务工第六百九十二章 与汝还家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击盐商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一百零二章 东市巧遇 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刘沐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师范第十七章 御赐盛宴 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新书征询,免费章节,请大家务必看看,拜托!第七百零二章 广设书院第六百三十章 入宫观戏第二百五十九章 图谋西南第二百二十八章 枭雄殒没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五百六十七章 北粟南稻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线出击 第二百四十三章 联合制衣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四百七十二章 窦后崩殂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扩张第七百六十八章 欧亚大战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运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愿得偿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来援第五章 金屋藏娇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霉药膏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问世 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门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临朝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问第四百三十章 惊闻卫青第二十五章 恁多工钱 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禅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势大好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阵第六百四十二章 过载保护第六百零九章 官办医馆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钱庄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计第三百一十一章 长安械斗第十三章 骑兵利器 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当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设计第三百二十三章 难得糊涂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关城大捷第三章 册立太子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势大好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儿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二百二十章 秭归项氏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货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宫观礼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调控第七百四十九章 没心没肺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一百六十五章 载人运输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师范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战破敌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归化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来第二百九十七章 经略南越第七百九十四章 诸般迁调第六十八章 诸事妥当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五百七十八章 赌赛开局第四百八十一章 赵王西巡第三百二十二章 铸钢为犁第三百二十二章 铸钢为犁第六百二十六章 无忧翁主第四百六十七章 齐萱求见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饰第二百二十八章 枭雄殒没第四百二十章 创投基金第四百七十六章 惊见罂粟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烧尸山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发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六百九十三章 阖家团圆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择第二百九十一章 长秋基金第五百六十二章 筑路实践第一百六十四章 筑路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