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驾出行

及至三伏,赵婉原以为要如去岁般,在酷热的长安城里苦哈哈的熬过盛夏,孰料喜从天降,皇后下旨让她陪着到南山河谷避暑。

区区侯府贵女,自是没那么大的脸面,她实是沾了父母的光。

今岁三伏,殿内中郎将仓素与左中郎将李松皆留在长安宿守宫禁,由郎中令齐山和右中郎将赵立率所属郎卫护卫帝后离京避暑。

皇帝陛下很是体恤臣属,念及郎署诸将近年辛苦,每岁三伏无论是留守长安还是随驾离京,皆是无暇与妻儿游玩的,故特准齐山和赵立携妻儿同行。

赵夫人苏媛乃医者出身,能顺带保帝后康健,皇后又已准大长秋卓文君趁着三伏归家省亲,好生陪伴日益老迈的父母,故寻苏媛相陪,也算一举多得了。

赵府小贵女自是喜出望外,分外积极的帮着阿母打点行装,却是愈帮愈忙,凭白受了阿母一通白眼,仍是不以为忤的嘿嘿傻乐。

苏媛见得自家女儿这没心没肺的模样,大是无奈之余,更不免忧心她在帝后面前失仪,奈何皇后下了懿旨让她随行,如何能推脱?

出行之日,黎明时分的赵府已是灯火通明,睡眼惺忪的赵婉被自家阿母硬生生拽了起来,让大丫鬟赵莯与旁的侍婢帮她梳洗,匆匆用过早膳,便即登车出府。

天刚拂晓,母女二人乘着侯府车驾已到得未央宫北门,等候多时的宦官引了她们入宫,前往椒房殿。

赵婉将醒未醒,由苏媛牵着飘忽忽的行走于廊道,不免打了呵欠。

苏媛不禁皱眉,牵着她的手稍稍加了气力。

赵婉呲了牙,正欲呼痛,却见得阿母目光凛然,蕴着浓浓的警告意味,不由浑身打了激灵,瞬间睡意全无。

自打接了懿旨,晓得母女二人皆要伴驾随行,苏媛连着数日亲自纠正赵婉规矩和仪态,一扫过往慈母形容,要求严苛得紧,但凡有半点行差踏错或是心生怠惰,手中的藤条就毫不客气的落下,真真将赵婉给折腾惨了。

甚么是心理阴影,就是苏媛一瞪眼,赵婉就两股战战,几欲讨饶。

赵婉晓得,哭闹是没半点用处的,阿母压根不吃这套,阿父也不会为她说情。

赵立和苏媛都是军中遗孤出身,自幼饱受艰辛,虽甚么好吃好穿的都舍得给自家女儿,然真若要动手管教,却也是狠得下心肠,毫不手软的,相较他们昔年吃得苦,受得罪,女儿挨藤条不轻不重的抽几下,有甚么了不得的?

况且赵婉自幼皮实得紧,苏媛又是医者出身,下手有分寸,虽抽得女儿龇牙咧嘴,却也不至皮开肉绽,即便有些许淤痕,待得上了好药,也会快就会褪却的。

饶是如此,也足以让赵婉记住教训了。

到得椒房殿,只见皇后已是整装待发,却是不见皇帝陛下。

母女二人上前见礼,皇后阿娇随意摆了摆手,让她们不必太过拘礼了。

赵婉偷偷打量皇后,却见她一袭鲜红猎装,精致的面庞浅施粉黛,不似过往宫宴时见到那般雍容华贵,然配着那微微扬起的眉角,反倒更显几分英气。

赵婉不免有些讶异,没想到在不同妆容和打扮下,皇后竟是判若两人,虽是同样的娇美,然气质却大为不同。

如此装扮下的皇后,全然不似年过三旬端庄妇人,反倒像个刚出嫁且尚不通世故的小娇娘,倒真和征臣翁主有几分相像,也无怪翁主如此得帝后恩宠。

事实也确是如此,便连皇帝刘彻也时常感叹老刘家血脉的强大,想“改良基因”着实不容易,无论是长相还是脾性,怕是还要传个几代,才能出现普遍性的改变。

贤王刘非的清隽俊逸,广川王刘越的矮小瘦削,都是所谓的基因突变,压根不具代表性。

饶是贤王妃杨绮罗乃是吴地美人,刘征臣遗传了阿母的精致容貌,眉眼间却仍蕴着老刘家的独特痞气,脾性更是如此,故看着还真与皇后阿娇有些相像,只不过她身材欣长,而阿娇人如其名,生得颇为娇小,真若不施粉黛的站在一块,还真瞧不出两人差了十来岁。

“本宫听闻你家这小贵女骑术不错?”

皇后阿娇与苏媛非但熟识,私下更有深厚情谊,颇是亲昵的笑道。

苏媛躬身道:“皇后见笑,夫君虽曾教她骑马,却也谈不上甚么骑术,无非能骑着马驹跑几步罢了。”

阿娇却是瞧见赵婉不经意的嘟了嘟嘴,显是颇不乐意听到自家阿母这话。

阿娇与刘彻成婚多年,耳濡目染间也是学坏了,颇为恶趣味的故作惊诧道:“呵呵,我家皇儿却是对这小丫头的骑术颇为赞许,难不成是他扯了谎么?”

“……”

苏媛晓得这是个两头堵的问法,无论如何回答都是不妥,只得颇为尴尬的讪讪而笑。

阿娇复又问道:“你母女二人可曾备了猎装?”

苏媛点头应是,汉人多喜骑马射猎,权贵更将之视为寻常娱乐,皇后更是如此,此番要离京避暑,虽是前往南山河谷,却也不会终日呆在庄园里,少不得要偶尔到上林苑觅地行猎。

苏媛深知皇后脾性,闻得要伴驾随行,自是要为自个和女儿备好猎装。

阿娇颌首道:“那你便带她去偏殿换上,本宫早已让人备了几匹温驯的好马,卫敷荣此时亦在偏殿换装。”

她提到的卫敷荣,苏媛和赵婉都不陌生,正是郎中令齐山的夫人,此番也会随齐山一道伴驾随行。

苏媛颇是无奈的出言应诺,皇后显是一时兴起,否则必会早早遣宦官示下,让她们母女不必着襦裙深衣,而是身着猎装即可,又何须临时到偏殿更衣呢?

虽有些出乎意料,然苏媛也不至太过诧异,她曾任长秋詹事丞,随侍过皇后数年,晓得帝后每每离京,都尽可能轻车简从,一来不欲太过扰民,二来不愿让浩浩荡荡的天子仪仗造成道路壅塞,拖了行程。

似皇后这般急脾气,实在受不得车驾缓缓行进,多是会与陛下抛下满辎重的车驾,率骑队先行,实在累得慌才会乘坐龙辇銮驾。

赵婉却是欢喜得紧,她也喜欢纵马驰骋,然平日鲜少有机会出城,只能时常在家中骑马,然北阙甲第建地有限,饶是阿父官居右中郎将,又有侯爵在身,府邸占地也没多大,区区后苑焉能跑马?

此时闻得皇后让她们陪着骑马出行,赵婉自是难掩喜悦之色。

盛夏时间,昼长夜短,待得众女换好猎装,已是天色大亮,皇帝陛下已是遣宦官来催促过了。

今日皇帝起了大早,特意前往卫尉府和郎署巡视,对留守宫城的卫尉卿公孙贺和两位中郎将嘱咐了些事,顺带检阅和犒赏了当值的将士。

谈不上拉拢军心,皇帝时常在各营将士面前露露脸,鼓舞下士气,彰显下存在感,还是颇有必要的。

随扈帝后离京的将士们也早已整装待发,更已遣骑队先行开道了,皇帝刘彻之所以派人催促皇后等人,倒不是他没有耐心,也不是不晓得女子出行准备时甚是磨叽,只是不想扰民,长时间“封路”终归会造成行旅百姓的极大不便。

尤是在车水马龙的长安周边要道,道路一旦出现壅塞,想要疏解就很麻烦,车驾指不定能塞出十余里地去。

皇后阿娇也是晓得轻重的,故待得苏媛等人换好猎装,忙领着人就出了椒房殿,前往未央宫南面的西安门。

帝后汇合,老夫老妻的也不多废话,皆是翻身上马,在郎卫的随护下匆匆从西安门出了城,只求尽速赶路。

出城二十余里,到得塬南邑的南郊,下了沥青大道,才是稍稍降了马速。

帝后本是并辔驱马,然皇后阿娇特意降了马速,让皇帝刘彻先行,自身则吩咐随侍内卫传话,让卫敷荣和苏媛母女打马前来伴驾。

三女本是坠在后头,闻得皇后在前方等候,自是不敢拖延,忙是提了马速。

“小丫头可是累了?”

皇后阿娇见得三女跟了上来,不禁颌首浅笑,又瞧见赵婉小脸泛红,额上的汗水已是湿了鬓发,不由笑问道。

赵婉稍稍平复气息,答道:“回皇后话,小女子不累,就是……不耐暑热。”

“既是如此,那不妨先寻荫凉处稍歇片刻,喝些凉快的饮品。”

阿娇自幼骑马射猎,岂会瞧不出这小女娃已颇为乏力,纵马二十余里地,饶是自家那傻儿子在她这年纪时,也是稍稍有些吃力的。

小小年纪,又是女儿身,能强撑着不掉队,实属不易了。

“这……”

苏媛也知女儿疲惫,见得皇后如此体恤不由松了口气,却又怕拖慢了行程,不由迟疑道:“谢皇后体恤,然怎能让小女拖累帝后,让妾身伴她随后缓行即可,不敢烦恼皇后挂心。”

“不妨事的,本宫适才已请陛下准允,我等先觅地稍歇,陛下则先行一步,到南山河谷洗手作羹汤去了。”

阿娇口无遮拦的笑道,并不讳言大汉天子会亲下庖厨之事,反是带着显而易见的炫耀之色。

“……”

众人皆是哑然,也只能权当没听清,唯是赵婉小贵女瞪大双眼,只觉今日见闻真真颠覆了她对帝后的既有印象。

母仪天下的皇后,褪去那高高在上的雍容仪态,竟是如此爽朗欢快,似乎不难亲近,至少比那总是颐指气使的太子殿下要和善得多。

身为母子,皆是无上尊贵,然待人处事的差距咋这么大呢?

赵府小贵女心中如是想,正在黄埔军学的校场站军姿的太子殿下不由打了个喷嚏,抬头望着毒辣的日头,低声骂了句直娘贼,招来魔鬼教官一声训斥。

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军溃逃第八十五章 疯狂认购第一百五十三章 梁国风起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铁路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军制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发大夏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饰改制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扩张第一百三十章 举国欢腾第三百五十七章 刘舍辞官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祸相倚第四百二十章 创投基金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发第二章 吴楚之乱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一百五十九章 梁王请罪第四百七十二章 窦后崩殂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割地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临洮 第七百四十八章 见见族嫂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监国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内附第四十六章 工业模式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见第五百零五章 大农六部第七百九十二章 刘兴教妻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二百零一章 简单粗暴第四百零三章 春满人间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为皇商第二百三十三章 师徒相见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训子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钱庄第六百八十八章 牵马归府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归第五百四十章 凤翔珠宝第三十六章 背后真相 第一百四十七章 疯狂敛财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团西行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三百五十章 诸越形势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娇妻第七十四章 工业血液 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缠绵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国内附第四百二十四章 丝丝春愁第四百零五章 母子平安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军第三百四十九章 刘舜务工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割地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过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盐税第一百二十章 两军对垒 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准备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盐税第一百零四章 验证炸药 第二百五十一章 监察体制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荡少年第六百四十二章 过载保护第六百二十一章 鲜衣怒马第六百二十六章 无忧翁主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锋抵达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乌桓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六百九十章 惩戒学子第七百一十三章 诸事妥当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辩第八十八章 兵临城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卫赶至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临洮 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兴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编码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六百零九章 官办医馆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报传来第七百三十六章 少年志气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为皇商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七百一十章 小遗席间第六百一十二章 闹出大事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胶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师母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四百零三章 春满人间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亲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辩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赐笄第二十一章 高额月例 第六百八十八章 牵马归府
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军溃逃第八十五章 疯狂认购第一百五十三章 梁国风起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铁路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军制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发大夏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饰改制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扩张第一百三十章 举国欢腾第三百五十七章 刘舍辞官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祸相倚第四百二十章 创投基金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发第二章 吴楚之乱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一百五十九章 梁王请罪第四百七十二章 窦后崩殂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割地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临洮 第七百四十八章 见见族嫂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监国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内附第四十六章 工业模式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见第五百零五章 大农六部第七百九十二章 刘兴教妻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二百零一章 简单粗暴第四百零三章 春满人间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为皇商第二百三十三章 师徒相见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训子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钱庄第六百八十八章 牵马归府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归第五百四十章 凤翔珠宝第三十六章 背后真相 第一百四十七章 疯狂敛财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团西行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三百五十章 诸越形势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娇妻第七十四章 工业血液 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缠绵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国内附第四百二十四章 丝丝春愁第四百零五章 母子平安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军第三百四十九章 刘舜务工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割地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过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盐税第一百二十章 两军对垒 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准备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盐税第一百零四章 验证炸药 第二百五十一章 监察体制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荡少年第六百四十二章 过载保护第六百二十一章 鲜衣怒马第六百二十六章 无忧翁主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锋抵达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乌桓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六百九十章 惩戒学子第七百一十三章 诸事妥当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辩第八十八章 兵临城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卫赶至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临洮 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兴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编码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六百零九章 官办医馆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报传来第七百三十六章 少年志气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为皇商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七百一十章 小遗席间第六百一十二章 闹出大事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胶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师母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四百零三章 春满人间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亲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辩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赐笄第二十一章 高额月例 第六百八十八章 牵马归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