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铁路

及至三伏,王公大臣纷纷离京避暑,太上皇和太后更早已摆驾渭北甘泉宫。

皇帝刘彻为了满足自家婆娘的好奇心,与她乘着特意安排好的火车车列,来回往返于长安与灞西高原,让她过足了瘾。

“待得皇儿足以肩负社稷,想来这铁道已是四通八达,铺展至我大汉各郡,到那时,朕当禅位,与你乘车,游遍山南海北,共览万里锦绣。”

刘彻怀抱娇妻,心生感慨道。

阿娇生性好动,长年幽居深宫,实在是苦了她。

金屋藏娇,听着浪漫,实则苦闷。

宫闱之中,无论皇后还是妃嫔,皆如养在笼子里的金丝雀,享尽尊荣之余,终归失却了自由,枯守宫苑,饶是无有为子夺嫡之心,却也难免争宠,生出诸般妒怨嗔痴。

争宠,或许非因对帝皇爱入骨髓,而是长久抑郁,生出“我争故我在我”与的扭曲心态,更因“恨人恨己无”的比较心理,往往会做出诸多损人不利己的偏激举动,但凡见到旁人过得比自己好,必是难以忍受。

刘彻虽不曾开宫纳妃,独宠阿娇多年,然阿娇却仍生出妒忌比较之心,只不过争宠的对象不是旁的女子,而是自家儿子。

在刘彻的放养思想下,刘沐自幼就比历朝历代的太子少了几分拘束,只须习练好文课武功,勤勉不怠,不违礼法,也就不再多加管束,任他肆意玩乐,放飞天性。

说穿了,刘彻的教育方式与后世华夏的大多父亲没甚么不同,宝贝儿子功课好,绝不吝于奖赏,端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况且因着刘彻身为富有四海的帝皇,刘沐真真享受着后世孩童难以想象的优渥生活。

嗯……虽说无法用手机氪金,玩王者农药,然太子殿下能骑马射猎,玩枪打靶,休闲娱乐既健康又刺激,挺好。

眼见自家儿子闲暇时总能出宫玩乐,阿娇自是羡慕嫉妒的,奈何身为皇后,不得随意出宫,更不敢坏了宫规,唯恐遭了御史们的弹劾,参她失德失仪。

刘彻身为穿越众,自然能理解自家婆娘的苦闷。

他之所以喜爱阿娇,也正因她的率真爽朗,在讲求贤良淑德的汉室贵女中,无疑是朵奇葩,若不是娶了这么个爱闹腾的蠢萌婆娘,他怕也忍受不了常居深宫。

所谓娶妻娶贤,无非是渴求成功的男人想寻求个贤内助,刘彻却觉着自身已然极度成功了,搂着个欢脱的傻婆娘挺好。

“此话当真?”

阿娇双眸发亮,如蕴星辰,反手搂住刘彻厚实的腰身,娇声道:“陛下可莫要糊弄臣妾。”

她也知他向来言出必践,只因欣喜和羞怯,才有此一问,实则也无须他回应许诺,将脑袋埋在他的胸前,心中满是甜蜜。

得夫如此,妇复何求。

刘彻笑而不语,目光却是望向车窗外,思绪飘远。

他适才所言虽是随心而出,却也是筹谋良久的心思。

早在十余年前,汉廷已对全境铁业展开大规模的整并重构,少府全力协助大农府,在诸多铁矿富集的郡县设立官办的冶铁工坊。

随着冶炼工艺的提升,加之刘彻提供了大量合金配比,使得大汉的冶金工业飞速发展,坩埚炼钢法的推广,更使得钢铁产量逐年暴涨。

现今大汉每岁的钢铁产量,早已远超十九世纪初的英国,毕竟人口规模着实不是同个档次的,皇权体制的执行力更是无比高效,加之跨越时代的技术变革,有此成就也是理所应当。

然也正因技术跨代,使得大汉旁的工业基础稍显滞后,多年来全力投入的化工和冶金远远超前,如机械制造之类的精工业和加工业,实是在刚起步阶段。

诸如简易电报、自行车之类的小物件,许多零部件唯有少府诸冶监才能铸造,更遑论发电机、蒸汽轮机乃至石油分馏等大型设备,因少府和帝国科学院基于保密原则,未曾尽数释出相关制作工艺,使得寻常冶铁工坊难以大量铸造。

因此缘故,现今正逐步迈入初级工业化的大汉帝国,竟出现了令刘彻啼笑皆非的状况。

钢铁产量过剩!

见了鬼!

严格来说,钢铁产量仍远未达到刘彻预期,之所以显露出“过剩”的虚假表征,实因供过于求,究其根本,就是百姓用不起,朝廷用不完。

后世消耗钢铁的重头,无非就是机械和建筑,现今大汉的民间建筑绝大多数仍是木制结构,顶多再用上砖瓦和黏浆土,所谓的钢筋水泥架构,寻常百姓压根就没兴趣,更负担不起。

华夏百姓向来勤俭持家,原本的屋舍住得好好的,谁会无缘无故花费重金,求购钢筋和水泥,学着造些“造型新奇”的屋舍?

饶是农人要购买些铁制农械,实也消耗不了多少钢铁的,锄犁不是日常消耗品,若是品质过得去,足能用好些年,即便崩了口,捶补捶补仍能继续用,不可能轻易丢弃,花钱重新购买。

汉军将士的兵械也已逐步更换,汰换下的旧兵械,多半回炉重铸,消耗的钢铁也远不如料想般多,加之现下国无大战,平日操练毁损的兵械数量不多,在可预见的数年内,汉军对补充冷兵器的需求反会日益缩减。

钢铁的用途必将愈发广泛,此乃工业化发展的大势所趋。

这道理,刘彻不是不懂。

关键是,以现今大汉的整体工业水准和民生发展阶段,消耗的钢铁实是不多的。

钢铁的成本仍嫌高昂,也是重要缘由。

有价无市,看似矛盾,实则颇为正常。

正如后世工业化过程中的欧美诸国,屡屡出现资本家宁可将牛奶倾倒入下水道,都不肯亏本降价,卖给食不果腹的工人。

看似很残忍,难以理解,实则盖因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超出的供给是不符成本的,一旦竞相降价,价格长期崩跌,资本家血本无归,名下农庄与工厂倒闭,必将降薪裁员,失业工人没有收入,连降价后的牛奶也买不起了。

此乃资本经济的恶性循环,唯有生产力继续进步才能解决。

类比到现今大汉钢铁业的现状,解决方式唯二:一者,降低钢铁冶炼和铸造的成本,降低钢铁制品价格;二者,提升机械制造业水准,增加对钢铁需求。

二者合一,无非增加不虞亏本的刚性需求,根子还是整体工业水平太低。

减产?

不可能,刘彻也绝不容许,恰恰相反,继续扩大冶炼规模,增加钢铁产量,才有助于更大幅度的降低成本,等待钢铁需求量大爆发最终来临的日子。

暂时“过剩”的钢铁产量,自然要朝廷出赀消耗,以鼓励和扶持各处冶铁工坊继续扩产。

穿越众最大的优势,就是对未来的前瞻性。

钢铁产量多少都不够,基础建设尚远远不足,朝廷投入重金,消耗钢铁搞基建,看着亏本,然过得十年,二十年,回头再看,就晓得甚么叫高瞻远瞩了。

正是出于此等考量,在三伏休朝前,皇帝刘彻已责成大农令孔仅与工部少卿贾洗尽速研拟新的铁道线路。

此条铁道,名为京南铁路,西起长安,经弘农,越函谷关,东至河南郡,再南抵南阳郡,实则也等同搭建起连通大河和淮水的铁道陆运。

刘彻虽知晓后世华夏的铁道线路,然大汉现今的地形地貌终归是与后世有所不同,只能描绘个大概,给大农府工部辖下的匠师们提供些许参考。

旁的不说,大河就未曾大幅改道,夺淮入海,且因汉廷每岁皆投入重金,在枯水期驱使数以十万计的奴隶治河,固堤清淤,保护水土,植树造林,使得大河中下游的河沙淤积远比史上的状况好得多,至少近年再没出现大规模的水患。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刘彻虽不至狂妄到自信能与大自然的伟力对抗,然秉持着人定胜天的理念,自问已是尽心尽力造福后人,治河十余载,他顶着朝臣的质疑,投入数百万金,动用的奴隶拢共过百万,不惜代价的砸下人力物力。

毫不夸张的说,动用的人力物力远比史上隋炀帝修大运河多得多,若非大汉在对外战争中掠夺了大量财富和奴隶,又因跨时代的技术发展,使得国富民强,汉廷的财政早就被如此庞大的治河工程彻底拖垮了。

事实证明,对外掠夺,远比后世华夏和平发展的道路要容易得多,外族的无尽血泪,奠定了大汉富强的基石,功不可没!

规划中的京南铁路,总长共计千余里,是雍县至灞西现有铁道的三倍有余,又因沿途地势复杂多变,故刘彻倒也没急于求成,估摸着三五年都未必能全线贯通。

好在南阳郡也是重要的钢铁冶炼地,可两头同时开工,能节省不少人力物力和工期。

皇帝发话,臣子累瘫。

非止孔仅和贾洗无心避暑休假,顶着毒辣的日头,领着属官与匠师们探勘选址,少府卿陈煌更是忙得焦头烂额,与掌御帝国科学院的清河王刘乘费心研议,该对各处冶铁工坊释出何等程度的冶炼和铸造工艺。

光靠少府诸冶监直辖的冶炼工坊,是不可铸造出足够钢轨的,依着皇帝陛下的意思,诸冶监今后该逐步转型,专事高端的冶炼铸造与军工业,且在不泄机要的前提下,全力协助大农府推进大汉各式基础工业的发展。

陈煌虽不舍放弃诸多获利丰厚的独门生意,然少府毕竟是皇帝私府,他身为皇室的大管家,自是不敢有半分怨言,更不敢有半分违逆。

在此情形下,非但大农府辖下的产业获取了大批相关工艺,消息灵通的诸多商团,亦是捧着重金,向少府和帝国科学院求购诸多渴求已久的工业技术。

油墨、染料、玻璃、制焦、制皂、炼油、冶金、造船、树脂材料、合成橡胶……

如是种种,少府和帝国科学院多年的技术储备和研究成果,皆是适度释出,为大汉的民间工业提供了更为强大的推动力。

大农府乐见之余,却又更为忙碌,须得求助各府署,研拟更为严苛的技术管制和边禁举措,已防此类技艺流出境外。

今岁三伏,不少离京避暑的京官被府司仆射早早召回,中央官署一如往日般熙熙攘攘。

皇帝刘彻却是自顾清闲,在自家婆娘坐腻火车后,领着她到南山河谷,采菊东篱下,悠然品茶也。

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现世第八百零五章 欲征漠北第二百五十九章 图谋西南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见习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内乱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团 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离京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扩张第一百五十三章 梁国风起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胜还朝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训第二百六十五章 为何而战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请除国第六百五十八章 饿狼出城第七百六十八章 欧亚大战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业第六百零九章 官办医馆第四百七十三章 身后之事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阳南侵第五百四十章 凤翔珠宝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达布山第四十六章 工业模式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机勃勃第二百四十六章 内鬼现身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虚置第八十三章 庶民经济 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访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一百二十六章 关城血战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观赛第六十三章 汉奸鼻祖 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边第三百一十六章 长安周报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还汉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五百二十七章 对外贸易第四百二十三章 凄惶卫长第二百四十六章 内鬼现身第六百五十八章 饿狼出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才是举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六百三十章 入宫观戏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四百一十章 长秋医学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机第二十五章 恁多工钱 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兴第七百二十七章 电力发展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议政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扩编第二百六十四章 开发湘南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钱庄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经官学第六百章 非友即敌第八百一十九章 进逼龙城第六百七十章 来复火枪第七百一十六章 离京赴滇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帐暖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卖战俘 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合常理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离京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一百四十七章 疯狂敛财第六百章 非友即敌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隐患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骄女第五百七十八章 赌赛开局第六十七章 国之羽翼 第六百五十二章 战时征募第六百六十九章 涤纶衣料第五百二十五章 贼子就擒第四百八十一章 赵王西巡第一百一十章 汉军出塞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割地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爱如斯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号传输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七百七十五章 寻获玉米第三百二十九章 藩王入京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庄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圣战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请罪第二百五十四章 经商之道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迹降临
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现世第八百零五章 欲征漠北第二百五十九章 图谋西南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见习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内乱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团 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离京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扩张第一百五十三章 梁国风起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胜还朝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训第二百六十五章 为何而战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请除国第六百五十八章 饿狼出城第七百六十八章 欧亚大战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业第六百零九章 官办医馆第四百七十三章 身后之事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阳南侵第五百四十章 凤翔珠宝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达布山第四十六章 工业模式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机勃勃第二百四十六章 内鬼现身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虚置第八十三章 庶民经济 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访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一百二十六章 关城血战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观赛第六十三章 汉奸鼻祖 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边第三百一十六章 长安周报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还汉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五百二十七章 对外贸易第四百二十三章 凄惶卫长第二百四十六章 内鬼现身第六百五十八章 饿狼出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才是举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六百三十章 入宫观戏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四百一十章 长秋医学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机第二十五章 恁多工钱 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兴第七百二十七章 电力发展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议政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扩编第二百六十四章 开发湘南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钱庄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经官学第六百章 非友即敌第八百一十九章 进逼龙城第六百七十章 来复火枪第七百一十六章 离京赴滇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帐暖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卖战俘 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合常理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离京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一百四十七章 疯狂敛财第六百章 非友即敌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隐患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骄女第五百七十八章 赌赛开局第六十七章 国之羽翼 第六百五十二章 战时征募第六百六十九章 涤纶衣料第五百二十五章 贼子就擒第四百八十一章 赵王西巡第一百一十章 汉军出塞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割地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爱如斯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号传输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七百七十五章 寻获玉米第三百二十九章 藩王入京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庄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圣战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请罪第二百五十四章 经商之道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迹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