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骄女

翌日清晨,汉帝刘启仍未临朝。

不得不说,习惯是种很可怕的东西,养成却是不难。

短短半月,大汉朝臣们已对太子监国之事习以为常,按部就班的启奏,聆听裁示,退回班列,端是和谐异常。

便是前些日子蹦跶得最欢实的窦浚,自前往长乐宫求见过窦太后,亦是老老实实的,再不敢轻易炸刺。

只不知是怂了的猫,还是蜷起的蛇。

对于南阳水匪案,刘彻没想隐瞒朝臣,毕竟皇帝老爹连夜下旨,派下去御史中丞和廷尉右监,连带还有位列九卿的中尉张汤,哪瞒得住这些长着狗鼻子的老狐狸们。

但他不想提,丞相袁盎也识趣的没有提起。

老奸巨猾的朝臣们更是故作不知,他们又不傻,南阳巨贾过往交通王侯,攀附权贵,没少向长安权贵送上孝敬,皇帝若是深究,可不得血洗朝堂?

朝臣们虽晓得陛下不会轻易行此不智之举,但也不敢为南阳商贾出头,短短数月间,两次派重臣前往南阳,可见那伙南阳蠢驴闯出多大的祸事。

此时风紧,谁敢跳出了来蹦跶,必免不得心虚之嫌,等若不打自招,活生生葬了自家性命。

于是乎,刘彻懒得废话,朝臣明哲保身,大汉朝堂肃穆祥和,大汉社稷稳固太平。

下得早朝,刘彻便到椒房殿向皇后王娡请安。

按说大汉朝没后世皇朝那么些繁琐规矩,未央宫和长乐宫又离得远,过往刘彻可不会每日巴巴从长乐宫太子府跑到未央宫椒房殿来请安。

待得需在未央正殿上朝后,方才偶尔顺带去瞧上一眼。

袁盎和数位重臣也得了汉帝刘启的宣召,下朝后前往宣室殿另行议事,刘彻识趣的没跟着去,在殿外廊道和老臣们分道而行,往椒房殿去了。

他还没入得殿门,便听到阵阵嬉笑声。

“两位公主殿下每每都不赶巧,父皇皆是不在。”

刘彻迈步进了内殿,满脸戏谑的意有所指道。

本正谈笑风声的长姊阳信公主登时红了脸,面色讪讪,垂首不语。

正自搂着皇后王娡胳膊撒欢的二姊南宫公主却是翻着白眼的回嘴道:“怎的?父皇只疼你,便恃宠而骄了?阿姊都不屑叫了?”

刘彻斜觑她一眼,笑道:“公主殿下也晓得父皇不待见你?”

南宫公主生生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王娡生下她们姊妹时,还只是个美人,生了刘彻才晋为夫人。刘彻册立为太子前夕,王娡母凭子贵,方才做了皇后。

阳信公主年岁稍长,待王娡成为皇后,已然及笄,幼时过得自然不算太好。

南宫公主却是不同,她不过比刘彻大了三四虚年,和阿娇年岁相仿。

阿母做了皇后,她南宫可不就是天子嫡女?

依汉制,帝之女曰公主,仪比诸侯,帝之姊妹日长公主,仪比诸侯王,诸侯王女不得称公主。

故而大汉最尊贵的女子往下排,太后,皇后,长公主,阳信公主,就到她南宫了!

不出一掌之数,端是天家骄女!

瞧她身上披着的缓带轻裘,配以譬琪,用黄金雕成的辟邪像做环扣,外面镶嵌着偌大的萤白南珠,端是华丽奢侈。

刘彻寻了锦杌,叉着双腿踞坐其上,颓自道:“说吧,今日又来作甚?”

南宫公主柳眉微扬,嘴硬道:“本宫多日未见母后,想着承欢膝下不行么?”

刘彻耸耸肩:“也罢,待父皇回返,再细说不迟。”

南宫公主闻言,登是杏目圆瞪,气鼓鼓的盯着他。

汉帝刘启厉行节俭,最瞧不得奢侈之风,偏生南宫公主自幼锦衣玉食,又不似长姊阳信公主幼时那般受过栗夫人等嫔妃和其他公主的排挤轻忽,真真算得上娇生惯养的天家女,吃穿用度皆是不厌其精,花销颇大。

皇后王娡又是护短的,想着既已委屈了长女,次女可不得捧在掌心好生呵护?

南宫公主又是个爽朗嘴甜的,性情似极了其姨母王兒姁,再加上个阿娇,三女真真投缘。王兒姁接连诞下四个皇子,偏是生不出个公主来,那还不往死里宠着南宫和阿娇。

老太后更是如此,左边亲亲嫡孙女,右边亲亲外孙女,两只胳膊搀着,小嘴巴巴的谄媚讨好,哄得老太太乐呵了,金、帛、钱、宅,赏赐不断,甚至数度言及,待她百年之后,寝宫所属财物尽赐馆陶长公主与南宫和阿娇,三者分而取之。

太后生前立下遗嘱,分割所属财物,在秦汉之前是有不少先例的,大多皇帝也会遵照遗旨行事。

如此一来,南宫公主真真过得骄奢安逸,挥金如土。

汉帝刘启也曾想出手管教,怎奈太后老娘和皇后王娡都护着她,作为皇帝又不便过多插手宫闱之事,索性在她及笄后让她即刻出宫建府,来个眼不见为净。

刘彻也是无奈,可毕竟是一母同胞的亲姊,还不是得好生养着。

他从皇亲苑划出两座相邻的宅邸,两位阿姊各送了一座,也免得南宫公主在北阙甲第另建宅邸,弄得过于奢华,引来御史弹劾。

如今在皇亲苑住着的可是大汉最为强势的十数位刘姓诸侯王,一套宅邸价值已然高逾万金,可不是普通刘氏宗亲可以轻易住进去的。

刘彻想想都是肉痛,足足两万金啊,去年朝廷岁入不过百亿钱,合百万金,只够买五十座皇亲苑的宅邸。

念及此事,刘彻愈发懒得理会自家二姊,扭脸对颓自埋首品茶的阳信公主道:“长姊倒真是许久未见入宫,今日可是有事?”

阳信公主的脑袋愈发低了,莹白的耳朵泛起了可疑的红晕。

刘彻见状,自是恍然,戏谑道:“张骞尚在南阳,未曾返京。”

阳信公主不由指尖轻颤,手中茶盏险些滑落,端是臊得满脸通红,呐呐着不敢言语。

“咦?”

南宫公主仿似发觉了甚么了不得的大事,失声道:“阿姊竟瞧上张骞那白面书生了?”

皇后王娡却早是心中有数,浅笑盈盈,显是并不介意将长女下嫁给张骞。

原本按着汉帝刘启和皇后王娡的意思,是想将阳信公主下嫁平阳侯曹寿,曹寿的曾祖曹参乃是大汉的开国功臣,曹家数代皆出重臣,算得上公卿世家,断不会教阳信公主受了委屈。

然而太子刘彻闻得双亲打算,却是当即出言制止,言之凿凿道:“曹寿此人蒙祖上荫蔽,得以袭官承爵,却是才不配位,瞧那面相,寿元难久!”

刘启和王娡向来都觉自家儿子乃是生而知之的天降之才,端是听信了他这番神棍说法,以为曹寿必不长寿。

何况古人取名最是讲究,缺啥补啥,这曹寿以寿为名,定是缺寿!

断不能让长女日后早早丧夫寡居!

皇帝夫妇如是想。

于是乎,曹寿丢了个公主媳妇,阳信公主也拖到了十七八岁还待字闺中,未曾谈及婚嫁。

按史籍记载,张骞四处奔波,数度险死还生,尚且活了五十多岁,换了今世,怎么也能陪长姊白头到老吧?总好过跟了曹寿那短命鬼,早早做了寡妇。

刘彻如是想,也是如是做的。

张骞的性子他是知道的,风趣机智,善解人意,处事圆滑却又不失正直,平日也不乱搞男女关系,貌似十七八了还是个雏儿,端是个大汉好少年。

长姊阳信公主看似温润和善,寡言少语,实则极有主见,是个外软内韧的角色,许是幼时在宫中忍辱负重,生生养出的坚韧性子。

唯有幽默男才能征服闷葫芦,即便不能相濡以沫,好歹能做到举案齐眉吧?

刘彻早早就暗中撮合两人,两三年下来,倒还真是王八看绿豆,瞧对了眼。

阳信公主身为天子嫡长女,待得二十出嫁亦可,还有两年多,倒是不急。

如今皇帝老爹顽疾缠身,已然逐渐放权,刘彻也不矫情,计划着在朝堂上培植羽翼,待得张骞及冠,也应有一席之地。

待他迈入朝堂,汉帝刘启再下旨赐婚,将阳信公主下嫁于他,便是顺理成章之事。

肥水,不流外人田!

刘彻如是道。

对于张骞其人,汉帝刘启和皇后王娡也是知晓根底的。

他祖籍汉中,家世不显,只是寻常的官宦世家,祖上也没出过甚么公卿王侯,最大的官也不过是秩俸四百石的外朝官。

刘彻被册立为太子后,选择陪读侍从时,恁的世家子弟不选,偏生派人寻来张骞,公孙贺和李当户三人,尽皆做了太子庶子。

公孙贺如今身为羽林校尉,统领两千羽林卫,屡建奇功;李当户亦官居虎贲军候,统率部曲精锐。

唯有这张骞一直跟随太子身侧,只随使团出使过乌桓,数月前方才派外南阳郡治宛城,与新晋太子庶子陈诚一道辅助大农丞公孙咸阳行事。

汉帝刘启向来深信刘彻有识人之明,郅都,张汤,汲黯,乃至公孙贺,皆是他一力举荐,方得大展拳脚,屡屡建功。

故而对刘彻极为看重,却鲜有机遇施展的张骞,汉帝刘启是多有关注的。

尤是南阳爆出惊天大案,张骞恰逢其会,且看他会如此应对。

若能立下大功,先入朝堂,再尚公主,倒也并无不可!

汉帝刘启如是想。

第六百九十四章 极大诱因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一百七十八章 争先认购第五百一十七章 汉为刀俎第五百零五章 大农六部第七百一十三章 诸事妥当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龙城第六百五十九章 国弱处卑第二百四十三章 联合制衣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随军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四百零一章 今岁除夕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刚战车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动仇恨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换血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过后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观赛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摄政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仅入士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现世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二百五十九章 图谋西南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乌桓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四十一章 九王齐聚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八十三章 庶民经济 第一百零五章 梁王刘武第三百零五章 铁业整合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一百一十七章 刘彻领军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二百五十一章 监察体制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马青梅第四百二十三章 凄惶卫长第二百四十七章 贵妇入伙第二百二十八章 枭雄殒没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国科院第二百九十六章 暂缓圆房第七十一章 所谓伊人第五百零四章 伴读入宫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敌都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义灭亲第七百九十七章 归家省亲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七百七十一章 共创四赢第二百七十六章 阳春徐来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卖战俘 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二百四十三章 联合制衣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业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阵第六百零八章 商贸代表第四百八十六章 扬帆远航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诏第八百二十四章 勒石封山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六百三十章 入宫观戏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训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云动第七百七十五章 寻获玉米第六百七十二章 骑军借道第六十三章 汉奸鼻祖 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骄女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战骤起第五百六十四章 无线通讯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术第八百零三章 东方先生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银票律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刚战车第二百四十二章 谋取王位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惊现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敌都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战破敌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胶片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机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龙城第七十九章 草原诅咒 第四百五十二章 刘沐封王第一百四十五章 争相竞价 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祸相倚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师整军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六百二十章 冲撞太子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
第六百九十四章 极大诱因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一百七十八章 争先认购第五百一十七章 汉为刀俎第五百零五章 大农六部第七百一十三章 诸事妥当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龙城第六百五十九章 国弱处卑第二百四十三章 联合制衣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随军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四百零一章 今岁除夕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刚战车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动仇恨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换血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过后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观赛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摄政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仅入士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现世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二百五十九章 图谋西南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乌桓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四十一章 九王齐聚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八十三章 庶民经济 第一百零五章 梁王刘武第三百零五章 铁业整合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一百一十七章 刘彻领军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二百五十一章 监察体制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马青梅第四百二十三章 凄惶卫长第二百四十七章 贵妇入伙第二百二十八章 枭雄殒没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国科院第二百九十六章 暂缓圆房第七十一章 所谓伊人第五百零四章 伴读入宫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敌都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义灭亲第七百九十七章 归家省亲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七百七十一章 共创四赢第二百七十六章 阳春徐来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卖战俘 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二百四十三章 联合制衣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业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阵第六百零八章 商贸代表第四百八十六章 扬帆远航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诏第八百二十四章 勒石封山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六百三十章 入宫观戏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训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云动第七百七十五章 寻获玉米第六百七十二章 骑军借道第六十三章 汉奸鼻祖 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骄女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战骤起第五百六十四章 无线通讯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术第八百零三章 东方先生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银票律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刚战车第二百四十二章 谋取王位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惊现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敌都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战破敌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胶片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机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龙城第七十九章 草原诅咒 第四百五十二章 刘沐封王第一百四十五章 争相竞价 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祸相倚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师整军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六百二十章 冲撞太子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