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战骤起

(本书力求每场战役都根据不同地域和情势,打出特色,尽量不重复,故本章耗时良久,兄弟们给面子,一定要看哦。)

西域北部有座横贯东西的大山脉,蜿蜒绵延五余千里,因山岭冬夏皆是白雪皑皑,故名曰白山,即为后世的天山山脉。

偌大的西域被白山山脉隔成南北两地,白山之北为乌孙和呼揭等匈奴属国的领土,白山之南则为狭义中的西域诸国。

白山山脉山形褶皱,山体宽广,大队人马想从山岭翻越近乎不可能,尤是大规模的骑兵部队,若想横穿白山山脉,唯有通过两处豁口,东部的火洲和中部的夏特山口。

两处山脉豁口相距两千余里,山北皆是乌孙属地,山南则分别为车师国和温宿国占据。

火洲是白山山脉东部的山间盆地,亦是数座山脉的交汇之地,故而四面环山,西起阿拉山口,东为峡谷深堑,东西愈五百里;北部为博格达山山麓;南抵库鲁塔格山,南北宽不足两百里。

火洲形如橄榄状的山间盆地,因气候炎热似火,故而得名,即为后世的吐鲁番盆地。

车师国居火洲,扼守着周边数座重要山口,东南通往河西走廊,向南通往楼兰、鄯善,向西通往焉耆,西北通往乌孙,东北通往匈奴。

其国都建于柳叶形台地上,长余三里,最宽处仅有百丈,四周崖岸壁立,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因城南有两条河川交汇,故名曰交河城。

车师为寡民小国,却居此兵家必争之地,本就是最大的悲哀。

昔年匈奴势大时倒还罢了,俯首称臣,每岁进贡财货,倒也能苟且偷生。然近年匈奴日渐式微,乌孙却不断壮大,隐有脱离匈奴掌控的势头,再加之大汉挥师西域,车师国夹在三大势力中,无论偏向何者,皆动辄得咎,真真喘不过气来。

四月末,大汉安西将军秦立率八万汉骑来攻,车师君臣本已打算归降的,岂料乌孙昆莫猎骄靡竟突率五万乌孙骑兵穿过车师西北山口,进入火洲与汉军对峙。

车师王除了在心里骂娘,还能怎么办?

现下只能等着大汉和乌孙两军决出胜负,再举国归附胜者了。

岂料两军共计十三万骑兵对峙了足足三月有余,却皆是分外默契的按兵不动,反倒不是出动骑队劫掠车师百姓,夺取水源及食物。

车师君臣端是欲哭无泪,车师属民不过三十余万,分别聚居在火洲的各处绿洲,绿洲外不是荒漠戈壁就是沙海,逃无可逃。

三月来,大汉和乌孙两军劫掠了二十余处绿洲,车师军民死伤已近十万,若再继续折腾数月,车师人就得彻底死绝了。

乱世之中,弱国之民何其悲哀!

大规模的逃亡潮终是爆发,车师百姓纷纷从火洲西南方的数处山口逃往楼兰、鄯善和焉耆,占据这些山口的汉军倒是没多作拦截,皆是任由其随意通行。

大汉皇帝刘彻的旨意很简单,既然大汉暂时无意在此兵家要地屯驻重兵,索性就让火洲彻底成为无人区,免得后人还需出兵征讨。

乌孙昆莫猎骄靡渐渐觉着势头不对,车师国占据着火洲,本可作为匈奴,汉国和乌孙间的缓冲地带,若是真的彻底灭国,那日后乌孙就得直面匈奴和汉国,那还讨得了好么?

念及至此,他在急切之余不及深思,便是拔营挥师,进入火洲中部,意图逼迫汉军再后撤些。

秦立闻得此事,不由大喜过望,等了三月有余,乌孙大军终是脱离了车师西北部的白山豁口,进入火洲。

“若此计得成,彻底断绝乌孙大军北归之路,本将必定上奏陛下,为你请功!”

秦立拍了拍中垒右监刘越的肩膀,大笑道。

出征时,秦立尚以为陛下让广川王刘越和胶东王刘寄随军出征,只是为让两位年幼的亲王混些军功,积攒军中威望,却万没料到刘越竟精通军略,比领军征战多年的他亦是不遑多让。

实则也是正常,秦立虽曾为虎贲将官,但多年皆身处前线,积累的是实战经验,刘越则是在黄埔军学经过仓素等羽林将官足足三年的系统培训,尤是黄埔军学的参谋皆是现下大汉最为顶级的战略分析家。

纸上谈兵虽未必能用于实战,但通过战棋进行精密的战局演算和分析,却是极为必要的,也是这年月汉军将领们最缺乏的观念。

刘越在黄埔军学中的战略课目成绩全优,尤是与参谋们的战棋对战屡屡得胜,堪称黄埔军学创立以来最为出色的参谋科学员。

或许他的脾性不适宜做冲锋陷阵的猛将,也不适宜做号令千军的主帅,但却是绝佳的战略参谋,只要有人能将他制定的战略执行好,未必不能运筹帷幄,毕竟敌军还是些连兵书都没读过的化外蛮夷。

“将军过誉了!”

刘越分外谦恭的躬身道,他晓得自个的斤两,谋划虽可,但执行力大是不足。

秦立哈哈大笑,随即道:“随本将去羌骑大营,此事还得托付给卑禾候。”

“诺!”

刘越和刘寄躬身应诺,随着秦立出了中垒大帐。

翌日,三月未有大动静的汉军突是不宣而战,卑禾候瓦素各率六万羌骑绕过火洲中部,直捣西北山口,一路横穿白山山脉北上,攻入乌孙属地,却并未再深入乌孙国境,而是直接在山口的北端扎营驻守。

六万羌骑死死扼守住狭长山口,别说进入火洲的乌孙铁骑只有五万,便是十万,二十万,再想打通北归之路都是千难万难。

只因山北地势平坦,利于骑兵布阵,乌孙骑兵若是经由山口北返,刚出山口必将遭到军阵齐整的大队羌骑齐射,来多少死多少。

这也怨乌孙是半游牧民族,不擅筑城,若换做汉人,怎的也要砸下重本,在这地势险要的山口修筑雄关坚城,就如关中门户函谷关般,进可攻退可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等咽喉要道,竟是被六万羌骑毫不费力的轻易占据,若传回大汉,怕是要被汉人笑掉大牙的。

安西将军秦立更是笑得前俯后仰,随即下令撤兵。

不错,撤兵!

两万中垒铁骑从西南部山口全数撤出火洲,亦是堵在山口外。

困兽犹斗,秦立可不愿以两万中垒铁骑和猎骄靡的五万乌孙骑兵正面硬扛,撤兵扼守山口即可。

至于孤军深入的六万羌骑,秦立丝毫不担心他们无法获取后勤补给,论起以战养战,汉骑是比不过羌骑的。

瓦素各这些年领着羌骑征讨河西走廊的匈奴,祁连山南的诸羌和月氏,还有西域诸国,鲜少需要大汉提供粮草,顶多求些兵械,还皆是用奴隶和财物换取的。

如今乌孙境内兵力空虚,瓦素各随便派出数千羌骑,还愁弄不到补给么?

乌孙昆莫猎骄靡即便再蠢,得到游骑禀报的紧急军情后,也彻底察觉了汉军的意图。

惊怒之余,心下更悔恨交加。

他从未打算与汉国刀兵相向,此番出兵只是摆摆姿态,在保住车师国这缓冲之地的同时,向大汉讨要些好处。

早知如此,他即便真要出兵,也会多带些兵马。

乌孙国近年愈发壮大,已有属民十二万户,近愈七十万人,举国之兵可得二十万,且半数为骑兵,故才生出几分脱离匈奴掌控之心。

若猎骄靡真想与汉国交战,早把十万骑兵全带来了,岂会只有现下这区区五万精锐?

他忙是遣亲卫想办法向乌孙国内传讯,尽速抽调兵马,领兵来援,与他南北夹击,全力从羌骑手中夺取山口。

乌孙不似匈奴般驯养鹞鹰传讯,眼下山口被夺,只能遣人经由数处险峻山道翻越白山山脉,不少地段马匹难行,只能徒步行走,因着山体宽广,想要抵达乌孙境内,至少得耗费半月光景。

猎骄靡的亲卫刚带着军令赶回乌孙国都赤谷城,却见得城中混乱喧嚣,扯过路人询问,方才知晓,汉军已由西边的夏特山口北上,进入乌孙西部。

五万汉骑打着太尉李广的旗号,一路烧杀。

献城出降者尽数掳为战奴,驱赶至下座城池;死守不降者,破城后鸡犬不留!

屠城!

焚城!

短短半月光景,乌孙人再听到李广的名字,尿都能吓出来。

昔日威名远播的飞将军,如今俨然成为泯灭人寰的血手屠夫!

回国都的求援的亲卫听得这般情形,心已凉了大半截,远在火洲的昆莫怕是等不到援军了。

果不其然,暂代理政的乌孙王孙军须靡接到祖父的发兵王令后,摇头叹息道:“举国之兵早已发往西边抵御汉军,光凭十万步卒和五万骑兵,能否挡住李广麾下的五万汉骑尚未可知,又岂能再出兵增援火洲?”

谈甚么南北夹击六万羌骑?

军须靡现下反倒担心羌骑分出小半,与李广东西夹击乌孙国,兵力空虚的赤谷城必将陷落。

“给昆莫去信,大汉皇帝已对我乌孙下了屠灭全族的诛绝令。我会死守国都,若举国覆灭,就请昆莫远遁匈奴,向军臣单于求得庇护吧。”

军须靡颓丧的摆摆手,吩咐一句,便是迈着沉重的脚步离去。

第二百一十六章 贺兰在望第六百九十三章 阖家团圆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办蒙学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兴第六百零八章 商贸代表第七百一十六章 离京赴滇第二百一十一章 痴女渣男第七百五十二章 东风客运第一百二十九章 关城大捷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一百六十七章 乌桓来使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货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五百四十三章 吕宋淘金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动仇恨第四百九十二章 卫生防疫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将军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罴第十四章 运筹马上 第二百五十六章 对朝方略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门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五百八十章 或为帅才第六百三十七章 铁道竣工第五百七十一章 汉使窦蟠第七百六十八章 欧亚大战第五百八十六章 驰道驿站第七十三章 化工环保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胶片第七百五十四章 出城乘车第三百章 采菊东篱第二百九十六章 暂缓圆房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访第三百七十九章 两军伐谋第二十五章 恁多工钱 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凉畜牧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报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三百三十四章 铿锵玫瑰第七百八十三章 与子逛街第二百六十三章 锑矿之用第七百六十章 不负相思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经官学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条约第二百四十六章 内鬼现身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赐笄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发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业发展第三十六章 背后真相 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择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见习第六百四十四章 宫邸女学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乌桓第十四章 运筹马上 第七百五十四章 出城乘车第七百一十六章 离京赴滇第一百零四章 验证炸药 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帐暖第六百五十四章 适材适所第六十三章 汉奸鼻祖 第二百六十四章 开发湘南第二百五十九章 图谋西南第七百八十章 迈向成熟第七百二十八章 归化名额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间第五百四十八章 请款筑路第四百六十二章 单车问世第五百二十八章 册立储君第二百八十一章 实地考察第一百七十五章 东郭农丞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节过后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钓 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阳南侵第三百零四章 雍凉乳业第四百四十三章 东郡油田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二百五十章 铁骑封城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报第二百零五章 调教萝莉第六百二十一章 鲜衣怒马第四百五十五章 尚书台阁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计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宫赴宴第六百五十章 交办太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帐暖第七百三十八章 汉已八旬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卫赶至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师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
第二百一十六章 贺兰在望第六百九十三章 阖家团圆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办蒙学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兴第六百零八章 商贸代表第七百一十六章 离京赴滇第二百一十一章 痴女渣男第七百五十二章 东风客运第一百二十九章 关城大捷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一百六十七章 乌桓来使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货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五百四十三章 吕宋淘金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动仇恨第四百九十二章 卫生防疫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将军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罴第十四章 运筹马上 第二百五十六章 对朝方略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门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五百八十章 或为帅才第六百三十七章 铁道竣工第五百七十一章 汉使窦蟠第七百六十八章 欧亚大战第五百八十六章 驰道驿站第七十三章 化工环保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胶片第七百五十四章 出城乘车第三百章 采菊东篱第二百九十六章 暂缓圆房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访第三百七十九章 两军伐谋第二十五章 恁多工钱 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凉畜牧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报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三百三十四章 铿锵玫瑰第七百八十三章 与子逛街第二百六十三章 锑矿之用第七百六十章 不负相思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经官学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条约第二百四十六章 内鬼现身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赐笄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发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业发展第三十六章 背后真相 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择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见习第六百四十四章 宫邸女学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乌桓第十四章 运筹马上 第七百五十四章 出城乘车第七百一十六章 离京赴滇第一百零四章 验证炸药 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帐暖第六百五十四章 适材适所第六十三章 汉奸鼻祖 第二百六十四章 开发湘南第二百五十九章 图谋西南第七百八十章 迈向成熟第七百二十八章 归化名额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间第五百四十八章 请款筑路第四百六十二章 单车问世第五百二十八章 册立储君第二百八十一章 实地考察第一百七十五章 东郭农丞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节过后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钓 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阳南侵第三百零四章 雍凉乳业第四百四十三章 东郡油田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二百五十章 铁骑封城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报第二百零五章 调教萝莉第六百二十一章 鲜衣怒马第四百五十五章 尚书台阁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计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宫赴宴第六百五十章 交办太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帐暖第七百三十八章 汉已八旬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卫赶至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师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