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化工环保

当汉帝刘启拿到遗孤院官田所有的亩产统计时,他有些疯狂了,一般的官田亩产全部在三石以上,而十亩实验田则是接近四石。那十块稻田的亩产更是稳稳的超越了四石,甚至通过那甚么稻田养鱼,还收获了近千尾活鱼。

化肥!

刘启双眼通红,如同发/情的公牛一般,以这辈子从未有过的长跑速度,一路从未央宫横冲直撞跑到东宫的书房,拎起刘彻的领子,不住的摇晃着吼道:“朕要开化肥作坊!立刻给朕开上数百间化肥作坊……”

刘彻如同玩偶一般,被悬在空中来回摇晃着,头晕目眩,脸色泛白,几乎要晕死过去。

刘启的贴身侍卫们发现太子已经快不成了,却根本没有出言阻止,他们是死士,只管保护刘启的安全,其他人的死活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哪怕刘彻是未来的皇帝,也不能让他们开开金口。

直到掌印太监孙全气喘如牛的追到此处,才赶忙上前阻止了这场悲剧,否则刘彻很可能成为史上死得最憋屈的皇位继承人。

呕!刘彻趴在地上干呕起来,良久后,才缓缓的舒了一口气,抬头瞪着面色尴尬的皇帝老爹。

眼见刘启的目光有些闪躲,刘彻又满脸怒容的指桑骂槐道:“孙全!你是怎么做掌印太监的?连父皇都追不上?你再晚到片刻,孤王可就命丧黄泉了!”

孙全当然明白太子并不是真的在责骂他,低着头退到一旁不发一语,只是从不断颤动的眉头和耸动的肩膀,可以看出他正在努力的憋着笑。

咳咳!

刘启不满的清咳了两声,若无其事的道:“没事了就给朕起来!瞧你哪有个太子的样子!”

刘彻哑然,心中腹诽不已:做皇帝也不能这么无耻吧?倒是老爹你哪有个皇帝的样子?

当然,给他一百个胆子,也是不敢宣之于口的。否则刘启一旦恼羞成怒,他就要趴在床榻上高唱菊花残了。

刘彻只能缓缓起身,丝毫不顾礼仪的瘫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他是绝对不会正襟危坐的,重生十年来,他一直没习惯汉朝的跪坐,实在太考验膝盖。

刘启瞟了他一眼,没有多说什么,也默契的没有坐毡席,而是坐到了上首的椅子上,毕竟不能让儿子高老子一头不是。

两人半晌无语,有些理亏的刘启只得率先打破了沉默:“皇儿打算什么时候营建更多的化肥作坊?”

刘彻难得见皇帝老爹服软,气也消了大半,摇摇头道:“父皇莫要心急,营建再多的化肥作坊也没用,硫酸的产量跟不上。”

刘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皱着眉头,王霸之气四溢的大手一挥:“那就多多营建那甚么硫酸作坊嘛,皇儿不必诸多顾虑,如此利国利民的大事,谁敢随意掣肘,这大汉就容不下他了!”

刘彻满脑袋黑线,老爹果然还遗传了高祖的地痞气,别看平日一副温良恭俭的模样,可一旦急眼,撕下伪善的面具,杀人都不带眨眼的。

当然,他也能体谅刘启的心情。在汉初,商业还不是很发达,九成以上的赋税都来自于田税。化肥能让亩产增加五成以上,就相当于后世的所谓GDP凭空增长了接近五成,即使是换做后世的国家首脑,也肯定淡定不了。

一旦实现,流芳百世是板上钉钉的。

理解归理解,但刘彻并不是神,只得无奈道:“不是儿臣不想立刻营建硫酸作坊,只是这硫酸作坊需要大量的水源和土地,一时解决不了,须得等河道冬季枯水,方能引渠修建啊。”

刘启一听,连忙摇头,冬季再修建硫酸作坊,那等产出化肥,怕就赶不上春耕了,随即疑惑道:“即是需要水源,为何不直接营建在河边?如今八水绕长安,还怕找不到地方?”

刘彻闻言,面露慌乱,连连摆手:“不可!万万不可!”

作为后世的化工专业硕士,刘彻太了解化工产业对生态环境照成的破坏了,不但会污染河水,更会污染地下水,一旦化工废液渗人地下,就会遗祸万年。这就是为什么他在少府的硫酸作坊所有的水池和水渠都要铺上瓷砖的缘故,虽然不能百分之百阻止,但还是要极力避免的。

除了化工产业,到现在为止,刘彻还弄出焦炭的生产,钢铁的冶炼这些高污染的产业,在他没有把握完全控制环境污染问题前,很多技术他都要牢牢控制在手中,是不会传播到民间的。

他不希望大汉帝国出现西方工业化期间那种烟囱林立,浓烟滚滚的景象。后世的新中国,迫于无奈的选择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全民为此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

刘彻宁愿适当的降低发展速度,也决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在大汉帝国。

眼见刘启面露不悦之色,刘彻思索片刻,解释道:“父皇,制作这硫酸之时,会产出一些毒物,若是流入水源,人畜饮用后,会有大害,于国不利啊!”

刘启有些不信,追问道:“既是硫酸会产出毒物,为何制成的化肥又可以施用于田地之中,皇儿难道不担心产出有毒的谷物?”

刘彻哑口无言,不知该如何解释这种复杂的化学原理,只得违心的欺瞒道:“父皇英明,所以化肥也须得控制用量,正如附子入药,适量可治病,过量即杀人,是一个道理。”

刘启略微思考了片刻,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幽幽道:“皇儿且给朕说说,那毒物的坏处。”

刘彻见他的态度也些许软化,长舒了一口气,将后世一些发生化学泄露的事故稍加修饰娓娓道来,试图彻底打消刘启大肆建立化工作坊的心思。

刘启一边认真的倾听,一边点头,突然眼睛一亮:“皇儿,你刚才说那甚么氯气,可以一瞬间杀死数千人?那若是弄上一些,和匈奴人交战时突然放出,岂不是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将其全歼?”

刘彻闻言,心底一片恶寒,帝皇的心思果然狠辣啊,感情自己说得口干舌燥,全是做了无用功,刘启的真正目的根本就不是想知道毒物的危害,而是想弄清楚毒物的效果吧。

刘彻暗骂自己的嘴巴太大,小觑了汉人的智慧和好战性。只是听到化学品的毒性,就能想到使用化学武器了,真要知道核能的威力,不会硬逼着刘彻造核弹吧?

刘彻思考了片刻,尽力用刘启能听得懂的话解释道:“父皇的想法确是好的,只是暂时还无法施为。这氯气如水汽一般,飘忽不定,极难保存,若想杀死数千人,恐怕需要在战场放上数万个陶罐。只有如水汽变成水一般,将那氯气变成液态,方能大量运送,如今暂时是没办法了。”

刘启恍然,他虽不懂科学,但基本的生活常识还是有的,大概能理解刘彻的几分意思,颇有些失落道:“若是如此,倒是可惜了。”

刘彻见状,赶忙将话题引了回来:“父皇既已知晓毒物的危害,是否能将这硫酸作坊和化肥作坊的事交由儿臣处置?儿臣定然不会耽误农事的。”

刘启犹豫了片刻,他知道若依着刘彻的意思,这化肥的产出定然要慢上不少,数量也不会太多,颇有些不甘心:“如是交由你去办,来年可供应多少化肥?”

刘彻在心里稍微计算了一下,胸有成竹道:“当可供应京畿司隶校尉部七郡的所有田地。”

刘启闻言一愣,显然如此庞大的产量大大超乎他的意料之外,顿时来了精神:“皇儿所言属实?你可知七郡的农田千万亩,若是焚林垦荒,还能获得更多!”

“儿臣自然知晓,只要父皇答应儿臣一个请求,儿臣担保来年供应京畿农田的化肥不虞使用。”

刘启眯着眼睛,示意刘彻继续说下去。

“儿臣恳请父皇应诺,京畿之处不再焚林垦荒,并在诸水上游处实行封山令,禁伐令!”

刘彻面容一肃,郑重的站起身来躬身道。

他实在不愿意看到如今水草丰美,植被茂密的京畿道变成后世的黄土高原。即便整个大汉的人都不理解他的举动,他也要依靠强硬的政治手段实施环境保护。

刘启见他说得郑重,不由重视了几分。

刘彻在刘启眼中,向来是个随性洒脱的惫懒儿子,难得看到了他如此执着的一面。刘启知道他从来不会无的放矢,想来定是有不得不为的理由。

他认真思考了片刻,犹豫道:“朕倒是可以答应,只是这豪门权贵有诸多封地,封山令和禁伐令一出,恐怕朝堂之上又要掀起波澜了。便是你皇祖母,怕就难以答应。”

刘彻满脸诡异的笑道:“父皇无须担心,需知化肥还握在咱们手里,儿臣只担保官田的化肥供应,私田若想要,便不是谁都能买到的,想来那些权贵都能分清孰轻孰重。再说这建作坊所需的银钱,还得着落在他们的头上……”

刘启看着他满脸无耻的样子,欣慰的点点头,表示极度的赞赏。

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国伊予第七百三十四章 固有疆土第三百零七章 项王藏宝第一百零二章 东市巧遇 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达布山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八百零三章 东方先生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团入城第五十三章 内院探奇第四十六章 工业模式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游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三百七十九章 两军伐谋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种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击盐商第四百六十二章 单车问世第六十八章 诸事妥当第七百九十七章 归家省亲第二十一章 高额月例 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军溃逃第三百二十六章 雇佣战舰第三百三十四章 铿锵玫瑰第三百八十一章 击溃前军第五十八章 皇家马场 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卖战俘 第二十三章 保住弃子 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变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战破敌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宫禀报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请战第三百五十八章 刘舜请旨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后主谋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义灭亲第三百二十六章 雇佣战舰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二百七十八章 长安四月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腊第四百一十一章 刘乘飞天第五百二十五章 贼子就擒第七百一十七章 开拓北美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帝之鞭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时节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灭乌孙第二十八章 烧制玻璃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节第五百九十一章 刘乘之子第八十三章 庶民经济 第七百四十七章 太子登门第七百九十七章 归家省亲第六百四十四章 宫邸女学第五十八章 皇家马场 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训子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师母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葱岭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七百九十章 诸般应对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龙城第七百六十四章 开凿运河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战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区第三百零五章 铁业整合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刚战车第七百零五章 罗马权斗第四百四十五章 长安学区第四百零八章 半岛烽烟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宫观礼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议始开第七百八十七章 远徙万里第四百九十六章 先打后谈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七百零六章 考较太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气象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势大好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驾出行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编码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广致仕第二百五十章 铁骑封城第三十七章 遗孤内院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五百九十九章 经略外夷第九十四章 齐聚一堂 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二百二十四章 鱼饵香甜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兴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赐笄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四百三十四章 发条玩具第四百六十二章 单车问世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儿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九十章 火烧密林 第三百六十一章 脱岗培训
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国伊予第七百三十四章 固有疆土第三百零七章 项王藏宝第一百零二章 东市巧遇 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达布山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八百零三章 东方先生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团入城第五十三章 内院探奇第四十六章 工业模式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游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三百七十九章 两军伐谋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种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击盐商第四百六十二章 单车问世第六十八章 诸事妥当第七百九十七章 归家省亲第二十一章 高额月例 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军溃逃第三百二十六章 雇佣战舰第三百三十四章 铿锵玫瑰第三百八十一章 击溃前军第五十八章 皇家马场 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卖战俘 第二十三章 保住弃子 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变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战破敌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宫禀报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请战第三百五十八章 刘舜请旨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后主谋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义灭亲第三百二十六章 雇佣战舰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二百七十八章 长安四月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腊第四百一十一章 刘乘飞天第五百二十五章 贼子就擒第七百一十七章 开拓北美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帝之鞭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时节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灭乌孙第二十八章 烧制玻璃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节第五百九十一章 刘乘之子第八十三章 庶民经济 第七百四十七章 太子登门第七百九十七章 归家省亲第六百四十四章 宫邸女学第五十八章 皇家马场 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训子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师母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葱岭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七百九十章 诸般应对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龙城第七百六十四章 开凿运河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战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区第三百零五章 铁业整合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刚战车第七百零五章 罗马权斗第四百四十五章 长安学区第四百零八章 半岛烽烟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宫观礼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议始开第七百八十七章 远徙万里第四百九十六章 先打后谈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七百零六章 考较太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气象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势大好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驾出行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编码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广致仕第二百五十章 铁骑封城第三十七章 遗孤内院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五百九十九章 经略外夷第九十四章 齐聚一堂 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二百二十四章 鱼饵香甜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兴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赐笄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四百三十四章 发条玩具第四百六十二章 单车问世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儿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九十章 火烧密林 第三百六十一章 脱岗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