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两军伐谋

白道塞在云中城东北方二百余里外,骑兵若纵马疾驰,大半日便可抵达。

刘彻特意让麾下将士在云中城多休整几日,边是等待两万虎贲卫从上古郡的郡治沮阳县前来会合,边是派出斥候游骑带大量鹞鹰先行出塞,散布漠南草原,侦查匈奴人的动向。

鹞鹰的定点传讯虽是迅捷,但对不断大范围游弋的游骑斥候而言,大多数情形下只能作为单向传讯使用,否则效率还不如游骑斥候自身纵马回报。

漠南草原是位于阴山山脉和大戈壁之间的狭长地带,东西长愈两千里,南北最宽也不过四百余里,因大部分区域皆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几乎不存在任何出兵偷袭的可能性。

刘彻倒也没多谋划甚么计策,如此大规模的骑兵作战,在这没有战时指挥通讯系统的年月,大多数战术细节的设定没有太大意义,几乎没办法严格执行。

唯有大战略可以确定,就是尽可能多的歼灭匈奴主力。

想要达到这个目的,便不能使用游击战术,逐步蚕食其小股部队,而是要诱使匈奴集结全部兵力与汉军进行大决战。

打不过就远遁万里,重新休养生息,以待日后再起,这是游牧民族最令人头疼的地方。

机会仅有一次!

刘彻不断用手指敲击着桌案上的地形图,没想着能否战胜匈奴大军,却已想着将匈奴主力击溃后又该如何。

追击,或不追击,这是个问题。

追击多远,更是个大问题。

是夜,刘彻遣亲卫给常驻右北平郡治的行人令宋远传讯,让他即刻北上出塞,想办法进入乌桓山脉,向乌桓诸部大人传达大汉皇帝的数道诏令。

三日后,两万虎贲卫抵达云中城,入城外囤兵大营休整。

又过得三日,白道塞遣兵将快马回报,安夷将军公孙歂已率麾下七万五千骑抵达白道岭北麓,就地扎营休整。

在未得到皇帝的旨意前,守备白道塞的边军将士是绝不会让公孙贺入塞的。

刘彻确实也没打算让公孙歂带兵入塞,只是遣人先行通知白道赛的边将,给塞外的胡骑和羌骑将士送去酒肉犒劳,再传令下去,各骑营整备待发,明日北上。

翌日清晨,大军离营,朝白道塞疾驰而去。

五千郎卫,两万虎贲,两万中垒,三万细柳,合七万五千骑,再加上各营的诸曹辅兵,近愈八万骑。

此番出征,汉军没带太多粮草辎重,盖因漠南草原算是汉军的半个主场,背倚数千里关墙的诸多边塞,想获取补给并不难,尤是太尉李广早是准备妥当,较大的塞城皆是粮草充裕,便连战马的精料都备下不少,足以支应大军所需。

大军抵达白道塞后,再度休整两日,方才出塞。

汉六十七年,九月十九,霜降。

大汉天子刘彻率七万五千汉骑出白道塞,与安夷将军公孙歂麾下胡骑和羌骑会师,计骑兵十五万,及万余诸曹辅兵。

出塞后,汉军没打算隐匿行踪,盖因这是毫无意义的,十数万骑再加上备骑换乘的战马,将近二十万匹战马在草原驰骋,匈奴人又不瞎,还能看不到么?

刘彻索性让麾下将士高举天子旗号,一路向东,缓缓行进。

斥候游骑早已传来回报,匈奴各部族此时已纷纷汇聚到上谷郡北方塞外,准备参加蹛林大会,然匈奴左右贤王麾下的二十万铁骑仍堵在乌桓山脉的西麓,未见旁的动静。

刘彻估算了距离,距军臣单于设庭之地约有千里,对纯骑兵部队而言算是不远不近,保持马力的情形下,也就三四日的光景。

乌桓山脉西麓则离那里更近,仅五百余里,匈奴左右贤王若是不惜马力,全力驰援军臣单于,一日便可抵达。

“是军臣单于过于自信,还是想诱使我汉军决战,待单于庭部众死死拖住我军,左右贤王大军再驰援么?”

刘彻颇是踌躇,这两种情形都是他不愿遇到的,光是击溃单于庭主力并不足以重创匈奴根基,匈奴左右贤王麾下那二十万铁骑也要引来才行。

他沉思良久,对纵马随行的殿内中郎将仓素吩咐道:“传令下去,往东北方行军,从大戈壁的边缘地带绕到军臣单于设庭之地的北边!”

各营将领听闻军令,皆有些讶异,陛下这是要远离边塞关墙,等若是放弃了汉军最大的优势。

日后若是兵败,被匈奴大军绝断退路,想再撤回边塞可就不容易了。

然大汉军律森严,没有将领敢违抗军令,何况陛下圣意已决,特意让殿内中郎将前来传令,言明诸将只需依令执行,不得有任何异议。

行军途中,刘彻特意派出数十支游骑小队,大范围搜寻小股的匈奴骑兵,生擒些活口,再将之放走,让他们替大汉皇帝传话给匈奴大单于。

“单于邀朕会猎漠南,朕今应邀,亲率五十万汉骑北狩,单于可敢来战?”

单于大帐内,军臣单于听闻汉国皇帝让人传的话,自是冷笑连连。

五十万汉骑?

果是狂妄的黄口小儿,莫非以为这般虚张声势便能让我匈奴撤兵?

军臣单于看向身侧的中心説,出言询问道:“如今刘彻小儿已远离关墙,依国师之见,我匈奴大军是否该断其后路?”

中心説沉吟片刻,躬身道:“回禀大单于,臣以为不可。”

军臣单于微是皱眉:“为何?”

中心説答道:“左贤王昔年征讨乌桓诸部,却被倚靠汉国边塞的乌桓骑射不断牵扯,最终非但无奈撤兵,更遭乌桓大军追击数千里,实乃前车之鉴啊。”

军臣单于颇是不甘道:“可据斥候回报,刘彻现下已挥师大戈壁,距离最近的汉国边塞足有三百余里,且其麾下不过区区十余万汉骑,单凭我单于庭大军便可将之击败。”

中心説辅佐他多年,岂会猜不到他的心思,不禁暗叹匈奴君臣多是急功近利的莽夫,过往尚有右贤王略懂谋略,可惜被汉军斩杀与河西走廊,新任的右贤王伊稚斜也是个莽夫。

中心説问道:“大单于或许能将汉国骑军轻易击溃,但真有把握斩杀甚或生擒刘彻那厮么?”

军臣单于默然良久,终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匈奴铁骑即便再勇猛,也不可能在大草原围歼十余万汉骑,汉国皇帝在众多汉骑的护卫下若全力逃窜,数百里外的边塞昼夜可至,确实没把握将之擒拿。

何况汉国皇帝若换了寻常汉军的装扮,想从数以十万计的乱军中将之辨认出来,无异于大海捞针。

军臣单于复又问道:“那国师以为该如何行事?”

“依臣之见,刘彻此子虽是狂妄,却也非有勇无谋的莽撞之人,他此番非但亲率汉军出塞,且故作托大的孤军深入,更让人传话挑衅,或许是想再照着昔年乌桓人的做法,将我匈奴大军牵扯在茫茫草原。”

中心説见得军臣单于松了口,忙是打铁趁热的出言分析着汉国皇帝的盘算。

军臣单于微是颌首,却仍有些不解:“昔年乌桓人之所以得逞,盖因左贤王领兵南下时未备足粮草牲畜,而乌桓人可从汉国关塞获取粮草,即便如此,也足足拖了大半年的光景。

现下刘彻领兵远离关塞,难以获取粮草支应,而我匈奴诸部皆齐聚在此,牲畜不可计数,拖延愈久,反倒对汉军愈是不利吧?”

中心説摇摇头,沉声道:“十月将至,汉军无须将我匈奴大军牵扯太久,只需有两月光景,待到凛冬飞雪,我匈奴想再攻陷汉国关塞,便是难上加难。”

“原来如此!”

军臣单于骤然瞪大双目,拍着大腿道:“刘彻小儿果是阴损,若非国师提醒,我险些遭了那厮算计,误了大事!”

中心説忙是谦卑道:“大单于言重,此乃臣的本分。”

军臣单于向来不喜他的虚应客套,径自问道:“依国师之见,为之奈何?”

中心説早有定计:“想来汉军必以为我匈奴各部族齐聚此地,会依往例先举行蹛林大会,方会对汉国用兵,大单于不妨趁汉军不备,即刻领各部族南下上谷郡的关塞,攻其不备!”

“此计甚妙!”

军臣单于眼神大亮,忙是追问道:“国师以为该当攻击何处关隘?”

中心説毫不迟疑道:“广宁塞!”

“广宁塞?”

“不错,上谷郡为燕地关墙起始之地,依燕山为屏障,使我匈奴不得从燕北南下,牧马中原。然昔年燕国修筑关墙,多为防备中原诸侯,故鲜少在阴山修筑关隘,待到秦皇六合诸侯,方在燕北的阴山大兴土木,修筑边塞。”

中行説略是斟酌,尽量委婉道:“秦末以来,燕北为我匈奴驻牧地,秦时的燕北边塞已多被废弃,近年汉军虽夺回阴山南麓,但尚来不及将各处燕北关塞尽皆好生修筑,这广宁塞便是如此。

广宁塞居于阴山谷地,因其地南倚于延水,地势北高南低,土质松软,塞城不宜高筑砖石,故仅能夯土为墙,且仅高丈余。汉军虽在此关隘囤驻重兵,然我匈奴大军向来不惧汉军兵多,只忧汉国城坚池深……”

“不错,确是如此!”

军臣单于不禁大喜过望,抚掌大笑道:“便依国师所言,即刻兴兵南下,夺取那广宁塞,横贯阴山,今岁我族便可在燕北乃至河朔越冬!”

九月末,军臣单于聚集匈奴诸部,得铁骑三十万,族众近百万,奴隶牲畜无数,悍然兴兵南下,兵锋直指广宁塞。

汉军斥候探知此事,忙是分别向皇帝刘彻和太尉李广分别传讯。

刘彻闻讯,骤是颦眉,即刻遣亲卫向李广传旨。

城破,夷族!

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岁三伏第六百二十章 冲撞太子第五百零五章 大农六部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异动第四百八十一章 赵王西巡第三百八十一章 击溃前军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动仇恨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三百六十四章 敦煌军镇第四百六十七章 齐萱求见第四百五十五章 尚书台阁第四百零八章 半岛烽烟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缠绵第三百六十一章 脱岗培训第四百九十六章 先打后谈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二百五十九章 图谋西南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四百二十章 创投基金第六百零八章 商贸代表第四十一章 九王齐聚第七百零六章 考较太子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训子第六百五十三章 两国王储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机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围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辩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识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势第三百四十三章 舰队停靠第二百一十三章 诸将领命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应对第五百零四章 伴读入宫第三百六十五章 离京出狩第三百七十二章 鲁图图鲁第一百四十五章 争相竞价 第一百九十二章 惊天大案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国伊予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会议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敌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学说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编码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爱无言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四百三十章 惊闻卫青第四百三十章 惊闻卫青第四百一十章 长秋医学第二百章 水战操演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转型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五十七章 医学见习第二百六十五章 为何而战第七百四十章 购奴门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云动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钓 第五十八章 皇家马场 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证确凿第三百九十一章 驱使乌桓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四百一十一章 刘乘飞天第三百四十章 经济作物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荡少年第七百三十八章 汉已八旬第一百五十章 丰年秋收第六百四十六章 亲王召见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来第四百七十八章 对马清倭第一百六十四章 筑路立法第四百八十二章 粮食倾销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装战船第六百九十章 惩戒学子第三十章 长安望雪 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为何来第七百七十一章 共创四赢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饰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三百二十二章 铸钢为犁第七百五十二章 东风客运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边第七百九十七章 归家省亲第十章 天上人间第九十四章 齐聚一堂 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还汉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烧尸山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当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四百八十六章 扬帆远航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为天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四百三十九章 铸钢为炮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儿套狼第二十二章 军法组织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龙城
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岁三伏第六百二十章 冲撞太子第五百零五章 大农六部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异动第四百八十一章 赵王西巡第三百八十一章 击溃前军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动仇恨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三百六十四章 敦煌军镇第四百六十七章 齐萱求见第四百五十五章 尚书台阁第四百零八章 半岛烽烟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缠绵第三百六十一章 脱岗培训第四百九十六章 先打后谈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二百五十九章 图谋西南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四百二十章 创投基金第六百零八章 商贸代表第四十一章 九王齐聚第七百零六章 考较太子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训子第六百五十三章 两国王储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机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围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辩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识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势第三百四十三章 舰队停靠第二百一十三章 诸将领命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应对第五百零四章 伴读入宫第三百六十五章 离京出狩第三百七十二章 鲁图图鲁第一百四十五章 争相竞价 第一百九十二章 惊天大案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国伊予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会议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敌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学说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编码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爱无言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四百三十章 惊闻卫青第四百三十章 惊闻卫青第四百一十章 长秋医学第二百章 水战操演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转型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五十七章 医学见习第二百六十五章 为何而战第七百四十章 购奴门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云动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钓 第五十八章 皇家马场 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证确凿第三百九十一章 驱使乌桓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四百一十一章 刘乘飞天第三百四十章 经济作物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荡少年第七百三十八章 汉已八旬第一百五十章 丰年秋收第六百四十六章 亲王召见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来第四百七十八章 对马清倭第一百六十四章 筑路立法第四百八十二章 粮食倾销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装战船第六百九十章 惩戒学子第三十章 长安望雪 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为何来第七百七十一章 共创四赢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饰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三百二十二章 铸钢为犁第七百五十二章 东风客运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边第七百九十七章 归家省亲第十章 天上人间第九十四章 齐聚一堂 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还汉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烧尸山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当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四百八十六章 扬帆远航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为天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四百三十九章 铸钢为炮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儿套狼第二十二章 军法组织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