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对马清倭

汉七十二年,六月初。

大汉朝廷刚入得三伏休朝期,皇帝刘彻还没来得及带着妻儿觅地避暑,别是接到北海水师从朝鲜半岛传回的捷报,辰韩和弁韩已然覆灭,马韩则举国归降!

马韩先前虽也欲遣使向汉廷乞降,然皇帝刘彻未曾理会,他想要的不是在朝鲜半岛的藩属国,而是要彻底灭掉三韩乃至朝鲜,对马韩必须兵临城下,这才能让他们“无条件投降”。

征服马韩本在刘彻预料之中,只是没想到会似这般进展神速。

实则仔细想想,倒也算正常,虽说三韩皆为部落联盟,然马韩不同于辰韩和弁韩,是真正意义上的定居民族,已懂得种植谷物、养蚕。

马韩共由五十四个城邦组成,但这些城邦是没有城郭的,看在汉人眼中约莫就是规模较大的城寨,且每个城邦皆属一个部落,而每个部落皆有首领,势力强大的部落的首领称做臣智,其次称做邑借。

所谓的马韩王,无非是最大城邦中的部落首领,顺风顺水时自能号令其余部落首领,然现今被汉军和朝鲜军队东西夹击,马韩的诸多城邦纷纷开城投降,不再遵奉马韩王的号令,做那无谓的抵抗。

汉军的手段太过酷烈,凡是遇着负隅顽抗的城邦,城破之后便是屠城,除却故意放走少数百姓,让他们向周边城邦传话,旁的军民皆是被屠戮殆尽,全城鸡犬不留,连精壮男子都不再掳掠为奴。

倒不是汉军将士嗜杀成性,着实是想尽可能的借此威慑住马韩的诸多部落,要知道北海水师现今的步骑校营仅有两万余兵员,马韩所有部落加总,约莫能有四万余户,怎的也该有三十万百姓。

马韩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步骑校营的建制构想乃是刘彻参照了后世的海军陆战队,不可能像陆军那样备有大量的辅兵,也不可能准备大量马匹,故粮草辎重的运送较为麻烦。步骑校营若离海岸太远,没有战舰群的支应,要逐一攻破五十四个城邦,那可就耗时耗力了,只怕伤亡也不小。

步骑校尉唐涛昔年曾潜伏南越为细作,更做过不短时日的海匪头目,手段绝对够狠辣,甚么劝降叫阵的都省了,只要到得城邦外,若见城门紧闭,数十支高爆弩箭就直接轰过去,城破后便是惨绝人寰的屠城。

戈船将军易言与唐涛早是仔细商议过,特意选了较为靠海的四座大城邦杀猴儆鸡,不到半月光景,那四座大城邦已然成为死城。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这话后世不少学子皆是读过的,却不晓得实是“阉割版”,后头还句“抛后方知晓,如若没生命,爱情自由哪里找。”

就如同孔老夫子说的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不知后世甚么家伙圣母癌发作,硬是断章取义的提倡“以德报怨”,还硬是“栽赃”给孔老夫子,毒害了多少华夏学子啊。

马韩人自是晓得若献城归降,汉军只怕也不会善待他们的,然比起枉送性命,被押为奴隶也并非不可接受,好死不如赖活着。

眼见旁的部落都纷纷臣服大汉,马韩王晓得大势已去,倒也没觉着有甚么愧对列祖列宗,非得引颈自戮甚么的,马韩的王者本就是各部落推举而非世袭,多是谁的拳头大实力强,谁就能成为马韩王。

马韩王独木难支,明知无力抵御汉军乃至朝鲜军队,倒不如光棍些,也跟着出城乞降,想来不至落到辰韩和弁韩那等国破人亡的悲惨境地。

对于出城乞降的马韩人,汉军确是没有太过苛待,北边的玄菟郡已派兵南下,陆续从北海水师手里接收战俘,由宣曲骑营负责此事。

朝鲜倾举国之兵,协助大汉覆灭三韩,汉军也颇是厚道的没去讹他们的战利品,谁打下的城邦就归谁劫掠,除却战俘要交给宣曲骑营,大部分财物皆由各路将士乃至捕奴队瓜分,少量较为贵重的则上缴造册,准备进贡给大汉皇帝。

朝鲜将士们自是欣喜若狂,他们往昔遇着汉军,多是丢盔弃甲的狼狈逃窜,已多年没能体会到胜利的滋味,也近乎遗忘胜利的回报是如此丰厚。

他们多是大字不识的粗人,不懂得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朝鲜君臣却是晓得的,只是以朝鲜国相为首的诸多大臣早已有了绝佳退路,压根不顾旁人的死活。

朝鲜王卫长刚从长安返抵朝鲜国都东暆城,便发觉数年来苦心招揽的心腹僚属和那些忠心耿耿的老臣皆已命丧九泉,他又再度成了孤家寡人。他不禁心灰意冷,索性让国相继续掌着王印,自个则幽居王宫,鲜少再过问政务了。

还别说,国相虽对朝鲜没甚么忠君爱国的信念,但在治政上还有些才能,况且有大汉为他暗中支应,准予朝鲜用从三韩掠夺的财物换取大批粮食和货物,使得朝鲜粮草较为充裕,倒是无需担忧因无精壮男子下地耕作,导致今岁秋冬再度面临大饥荒。

朝鲜百姓不知是太过淳朴还是愚昧,总之吃得饱就行,竟纷纷赞颂起国相来,满载而归的朝鲜将士更是欢欣鼓舞,想着若日后还能这般劫掠外族就好了。

嗯……他们的愿望很快就得以实现,朝鲜国相发布政令,八万大军暂不解甲还乡,论功行赏后只是稍事休整,便即南下釜山,集结在大汉的釜山军港,等待登船,以便前往清剿倭奴。

他们将要搭乘的海船,自然是大汉北海水师的战舰群,千艘风帆战列舰,除却操舟水手和防备朝鲜人的步骑将士,每次约莫能搭载四万朝鲜将士渡海,八万恰好分作两拨。

既要驱使朝鲜军队清剿倭奴,又要防备他们的反噬,皇帝刘彻思虑再三,觉着暂时还是不要让他们登陆倭奴本岛为好。

釜山地区东南二百里,渡过朝鲜海峡,便是对马岛;对马岛东南又二百里,渡过对马海峡,是为伊伎岛;伊伎岛在往东数十里,就是倭奴本岛中的九州岛。

将伊伎岛(壹岐岛)和对马岛拿下,作为日后入侵倭奴列岛的跳板,便可为大汉水师提供中途的物资补给点和停泊避风处。

依史籍记载,元朝曾派出十余万大军远征倭奴,正在战局胶着时,便是在九州岛西部外海刮起了长达两日的大台风,摧毁了元军的大部分船只,溺死的元军数以万计,且物资损失严重,士气暴跌,最终导致惨败而归。

莫要说甚么人定胜天,说这话要分场合的,面对大自然的伟力,面对沧海上的惊涛骇浪,别指望汉军能做得比史上的元军更好,就算换成二十一世纪的战舰,但凡吨位小些的,遇着大台风指不定也得翻。

避风港,避风港,没有避风港,谈跨海作战都是瞎扯,要不就是没把水师将士的性命放在心上,就凭着侥幸心理赌运气。

治理国家,不是随便赌得起的,某位老人家说的“摸着石头过河”,也不是纯粹的豪赌,而是要先摸着“石头”,扶稳了再往前走,踏踏实实的走,不是么?

驱使朝鲜军队攻占伊伎岛和对马岛,清剿其岛民,这计策早已布置妥当,故刚覆灭三韩,在呈送给皇帝陛下的捷报尚未抵京时,戈船将军易言乃至朝鲜国相皆已按部就班的推进此事。

未及末伏,北海水师的战列舰群便是搭载着首批朝鲜将士,足足四万兵马,从釜山军港径直驶向对马道。

晴空万里无云,碧海波澜不兴,短短二百里的海峡,大半日便可横渡,倒也不担心部分朝鲜将士会严重晕船,总归是死不了的,吐啊吐的就习惯了。

放下轻舟将首批朝鲜将士送上海岸,战舰群也没多作停留,即刻返航再去载来余下的四万朝鲜将士。

朝鲜将士登岸扎营,稍事休整两日,便即竭尽所能的清剿岛上的倭奴,倒也不是尽数屠戮,需得留下精壮男子作为奴隶,押往汉军预先探察选定的东西两处海湾,兴建小型军镇和海陆码头。

对马岛实是五座岛屿组成的狭长岛群,陆地面积倒是不小的,约莫是钓鱼岛的一百七十倍,嘎嘎。

现下岛上的土著约莫有四千余,然却已立国,自号对马国,也不知是先有的岛名还是先有的国名,不过大汉乃至朝鲜都没将之当回事罢了。岛上的土著数量还不如大汉的偏乡小县,其首领就敢称王,近年还想和大汉缔结邦交,简直让在釜山军镇闻得此事的汉人们笑掉大牙。

不派使者来釜山军镇,汉人还没注意到这对马国,现今可倒好,端是遭重了,四面濒海,想逃都逃不掉啊。

在朝鲜军队清剿岛上倭奴时,北海水师又送了批汉人登岸,且遣出大量步骑将士护卫他们。

探矿,探勘银矿!

对马岛有极易开采的浅层银矿,且储量颇为丰富,刘彻身为穿越众,对此确信无疑。

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卫赶至第二百七十四章 凛冬战事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议定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问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五百七十一章 汉使窦蟠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才是举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霉药膏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三百零六章 商贾世家第十章 天上人间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银票律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车第三百三十三章 两代医者第六百零七章 巨头齐聚第七百二十七章 电力发展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二百五十三章 惊闻身毒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二十章 造纸办学 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应对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识人第二百六十章 侵扰朝鲜第四百二十四章 丝丝春愁第一百四十章 家宴谋划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儿随任第一百二十一章 骑兵对决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钱庄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归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间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师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车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烧尸山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将军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五百九十九章 经略外夷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驾出行第三百二十二章 铸钢为犁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报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泽重见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赠马漏写十章,今天请假改大纲,明天双更。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爱无言第三百四十六章 琐碎诸事第八十二章 先锋叛逃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岁三伏第三百二十三章 难得糊涂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二百四十九章 为人媒妁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胶片第五百九十章 觊觎太子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间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团 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发电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见第六十八章 诸事妥当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门虎子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电机第八十二章 先锋叛逃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车第七百二十七章 电力发展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帝之鞭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势大好第一百八十二章 儒派裂变第三百一十章 营养早膳第七百六十章 不负相思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泽重见第八百一十九章 进逼龙城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国内附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发大夏第六百二十八章 战局有变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税新法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军集结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医官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见第七十一章 所谓伊人第七百八十章 迈向成熟第五十七章 医学见习第二百零二章 筹建边城第七百九十章 诸般应对第二百零五章 调教萝莉第一百二十九章 关城大捷第三百九十五章 处置薄氏第四百七十八章 对马清倭第三十章 长安望雪 第八百一十九章 进逼龙城
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卫赶至第二百七十四章 凛冬战事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议定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问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五百七十一章 汉使窦蟠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才是举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霉药膏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三百零六章 商贾世家第十章 天上人间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银票律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车第三百三十三章 两代医者第六百零七章 巨头齐聚第七百二十七章 电力发展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二百五十三章 惊闻身毒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二十章 造纸办学 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应对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识人第二百六十章 侵扰朝鲜第四百二十四章 丝丝春愁第一百四十章 家宴谋划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儿随任第一百二十一章 骑兵对决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钱庄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归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间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师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车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烧尸山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将军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五百九十九章 经略外夷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驾出行第三百二十二章 铸钢为犁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报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泽重见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赠马漏写十章,今天请假改大纲,明天双更。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爱无言第三百四十六章 琐碎诸事第八十二章 先锋叛逃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岁三伏第三百二十三章 难得糊涂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二百四十九章 为人媒妁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胶片第五百九十章 觊觎太子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间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团 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发电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见第六十八章 诸事妥当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门虎子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电机第八十二章 先锋叛逃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车第七百二十七章 电力发展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帝之鞭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势大好第一百八十二章 儒派裂变第三百一十章 营养早膳第七百六十章 不负相思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泽重见第八百一十九章 进逼龙城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国内附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发大夏第六百二十八章 战局有变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税新法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军集结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医官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见第七十一章 所谓伊人第七百八十章 迈向成熟第五十七章 医学见习第二百零二章 筹建边城第七百九十章 诸般应对第二百零五章 调教萝莉第一百二十九章 关城大捷第三百九十五章 处置薄氏第四百七十八章 对马清倭第三十章 长安望雪 第八百一十九章 进逼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