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诱

宣室殿内,皇帝刘彻端坐御席,便是细细品茶,边是饶有兴致的看着侧席上那正在阅看供状的太子刘沐。

这供状乃是右中郎将赵立呈上的,正是犯官秦立的认罪自供,对于刘沐险遭贼人暗害之事,刘彻无论是出于帝皇还是父亲的身份,总得给自家皇儿一个满意的交代,也借机考较考较他,且看他打算如何处置此事。

“如何?”

刘彻待得他阅罢,放下手里的茶盏,淡淡问道。

刘沐一时反应不及,微是愣怔,带着些许疑惑反问道:“父皇问得甚?甚事如何?”

刘彻端是哭笑不得,只好又问得更清楚些:“依你之见,这秦立的供词可是属实?”

刘沐方是恍然,挠着后脑勺想了想,皱着小鼻子瓮声瓮气的答道:“这秦立的供词与项胜的供词虽有不少出入,然儿臣以为项胜明知自身难逃一死,想来是存着攀咬秦立乃至秦氏之心,以便牵拖更多人入罪,故其供词不可尽信的。”

“哦?”

刘彻的眼神不禁渲上几分讶异之色,复又追问道:“如此说来,你是信那秦立仅是向项氏余孽提供兵械,却并不知悉项氏余孽已暗中勾结匈奴,更不知项胜欲对你出手之事?”

刘沐颦眉深思,学着自家皇祖父思考时的习惯性动作,用手摸着汗毛都没长齐的光洁下巴,虽没有甚么美须髯,但并不妨碍他做出捋须沉思的动作,直教刘彻无语得紧。

半大小屁孩,愈是想装大人,就愈显得傻里傻气的。

过得半晌,故作姿态的太子殿下方是结束了“长考”,对着已懒得看他的父皇出言试探道:“父皇,儿臣以为那秦立应不至这般愚蠢吧?”

刘彻自顾自的批阅着奏章,随口应道:“暗中匿下大批汰换兵械,将之交到逆贼之手,本就乃枭首夷族的不赦之罪,也未尝不会做些更蠢的事!”

“……”

刘沐端是无言以对,却仍是坚持着自身对此事的判断,“父皇,儿臣还是觉着秦立绝不愿陷秦氏于万死不赦的绝境,否则他昔日知悉京中有变,就不会仅是送走妻儿,自身则留在玄菟太守府,等着束手就擒了。”

刘彻缓缓停笔,抬眸望向自家那傻儿子,心中顿感欣慰。

刘沐虽是坚韧刚烈的脾性,然终归年岁尚幼,此番险遭贼人暗害,他面上虽是不显,然心里实也后怕不已。

父子连心,刘彻光是瞧他主动要求监看郎卫刑讯项氏余孽,甚至数度亲自行刑,便晓得他对这些贼人是何等愤恨。

然在此等心态下,刘沐尚能如此理智客观的看待涉嫌此案的秦立,没随意迁怒,非但没借机为秦立和秦氏罗织罪名,反是近日隐隐流露出不欲株连秦氏全族之意。

不知不觉间,自家儿子的心智竟已成熟不少,不再是往昔那稍有不快便暴怒狂吼的傻小子了。

刘彻身为人父,既是欣慰不已,却又难免有些唏嘘。

放在后世,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有此等心智,怕是真算得上“早熟”了,然在现下这年月,在大汉世家子弟这却甚是寻常,天家子则更是如此,在某种程度而言,也着实算是形势所迫,环境使然。

着实苦了这些小屁孩啊!

然刘彻也非是真觉着自家儿子已成熟到足以明辨是非曲直,更遑论妥善处置此等棘手的难题。

刘彻轻声笑问道:“你觉着秦立是否知情,抑或知悉多少,重要么?”

“这……”

刘沐不解其意,听得满头雾水,半晌答不上话。

刘彻突是追忆往昔道:“昔年朕尚为太子时,窦婴拜大将军,前往边郡编练新军,有商贾收买边将,向塞外羌人走私大批粮草,朕与父皇获知此事,朕以为窦婴不敢,父皇却以为窦婴不会,不敢与不会,区区一字之差,却是更显你皇祖父之老辣深沉,为父其时却是稍显底气不足的。”

刘沐晓得父皇向来不喜虚言废话,此时更绝非无的放矢,不禁颦眉深思其意。

他自幼最为崇敬父皇,也从母后和祖父母口中探问过许多旧事,晓得父皇自幼便是“生而知之”的不世之材,似他这般大事,父皇更已着手创设羽林和虎贲两大强军,如此天纵之资,非常人所能及,他更是心服口服的。

饶是如此,父皇都坦承自身昔年“底气不足”,那所谓的“不敢”二字,内里的意义就极为深刻了。

“父皇,昔年皇祖父是如何应对的,父皇又想如何处置呢?”

刘沐虽是脾性暴躁,却绝非愚钝之人,随即出言询问道。

刘彻毫不隐瞒的坦言道:“为父本欲建言父皇,遣去监军和死士,以此震慑窦婴,使其不敢有不臣之心;然父皇则以窦婴远在苦寒边,身边无人服侍为由,特意将其夫人和两个年岁稍幼的儿子送去随侍左右,且颁下密诏,稍是提及有人走私粮草之事,却非但没有任何的斥责之意,反而好生安抚和勉励了窦婴一番。”

刘沐瞪大双眼,那对老刘家子弟特有的狭长凤眸闪着丝丝讶异,显是没料到自家那慈眉善目,堂皇光正的皇祖父,竟会有此等绵里藏针的阴柔手段。

刘沐出生时,太上皇刘启已禅位数年,日日修身养性,鲜少再露出阴戾狠绝的“本性”,尤是对这位宝贝孙儿最是宠溺,端是有求必应,故刘沐全然不知自家皇祖父昔年是何等的杀伐果决,甚至有些许刚愎自用的味道。

刘启在位时虽是圣君,但绝非仁君,虽是孝子,但绝非慈父,更遑论甚么兄友弟恭,敦睦宗亲。

刘彻只是浅谈辄止,并不打算向自家儿子讲解太多内里的阴私算计,这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多是要靠自个领悟,悟性不高或是阅历不足,解释得再透彻,也是枉然。

况且各人脾性不同,刘沐也未必适合学刘启和刘彻为人处世的方式,刘彻身为人父,所要做的无非是与他分享自己多年的见闻经历,让他从中悟出些道理来。

刘沐自幼“被放养”,倒也习惯了自家父皇的“语焉不详”,早是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性,其实往往是爱爬树掏鸟,下湖摸鱼的熊孩子,其思维才会更为开阔活跃。

“在父皇看来,那秦立是不会,还是不敢?”

刘沐眸色微亮,似有所得,忙是急着询问道。

刘彻赞许的颌首轻笑,却是道:“愚钝小子,为父适才已是说过,秦立过往做了些甚,端是无关紧要,又何必再纠结其是不会,抑或是不敢?”

“嘎~~”

刘沐的脑子又不够用了,满是疑惑的眨着眼睛。

刘彻也不再为难他,径自道:“居于上位者,无须巨细靡遗的明辨诸事,尤是理不清头绪,难辨是非时,只需着眼于结果即可,待得有了余力,再返头细究过程,有错改之,无则加勉,以便日后行事更为妥当周全便是了。”

刘沐半知半解的点着头,咂摸半晌,又是皱着眉眼道:“然父皇不是让儿臣处置此案么,若不辨明秦立犯行,如何给他定罪?饶是他死罪难逃,但是否该株连秦氏,儿臣着实不敢妄下定论啊!”

刘彻摇头失笑道:“诛杀秦立,夷灭秦氏,对我大汉有甚好处,顶多能让你泄愤解气耳。”

刘沐惊诧万分的急声辩解:“父皇此言差矣,儿臣绝不会因私废公,为泄私愤而将无辜之人罗织入罪的!”

此言确是由衷,至少现下的太子殿下还是颇为正派的,他虽是脾性暴烈,但鲜少肆意妄为,拳头虽硬,却只揍天下该揍之人!

“在家国社稷之前,没甚么无辜之人!”

刘彻剑眉微扬,沉声道:“况且武都候秦勇难逃治家不严,教养无方之责,且他知情不报,非但包庇秦立,更让其继续隐匿泰阿剑,又暗中为秦氏子弟安排退路,如此种种皆非忠君任事之举,算不得无辜!”

刘沐见得父皇面色不虞,忙是起身避席,躬身道:“父皇教训得是,儿臣知错了……然若因此便株连秦氏全族,未免也太过……只怕会引得臣民非议,有损父皇贤名。”

刘彻本就不是真的恼怒,闻得此言不由面色稍霁道:“帝皇只须体恤爱民,让百姓们吃饱穿暖,生活富足,就不须忌惮甚么非议。得民心者,若道某人可杀,则世人皆曰可杀!”

“儿臣受教了!”

刘沐由衷信服,盖因先前离京出巡时,他多次微服出游,接触到不少坊间百姓,深知皇祖父和父皇两代贤君在民间的威望之高,甚至远超上古圣贤。

君意即民意,父皇若放言秦氏乃乱臣贼子,大汉臣民必竭尽全力将之举族诛绝,万里汉疆绝无秦氏子弟的立锥之地!

“秦立和秦氏非是不可杀,而是杀之无益,留则有用!”

刘彻话锋突转,细细教导道:“居上位者,要懂得权衡利弊得失,若要杀之,就当斩草除根,永绝后患;若要留之,就要让其将功赎罪,从而感念在心。”

刘沐隐隐听出父皇的话外之意,忙是道:“若是留下之人怀恨在心,为之奈何?”

“斩其羽翼,摧其根基,使其孱弱,从此再无威胁!”

刘彻微阖凤眸,不欲让自家儿子瞧见他双眸泛起的凛冽寒光,语带勉励道:“弱者的哀嚎和愤怒,对强者而言,皆是无关痛痒,你当时刻谨记在心!”

刘沐终是舒展眉眼,嘿嘿傻笑:“儿臣醒得了,儿臣绝不会心生懈怠,早日成为似父皇般睥睨天下的强者!”

第四百零一章 今岁除夕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二十三章 保住弃子 第三百四十章 经济作物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军溃逃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六百零八章 商贸代表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锋抵达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诏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国科院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证确凿第二百九十六章 暂缓圆房第七百六十四章 开凿运河第七百零五章 罗马权斗第八百零一章 搅屎棍子第七十九章 草原诅咒 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七十一章 所谓伊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驰道驿站第二百二十一章 举杯陶然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七百一十四章 为子作揖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择第四百八十一章 赵王西巡第七百二十八章 归化名额第四百六十二章 单车问世第七百一十章 小遗席间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离京第五百二十三章 举步登楼第五百六十二章 筑路实践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来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二百七十五章 发行邸报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势大好第五百八十一章 赢家为谁第六百零五章 权贵人脉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亲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设慈济第六百零八章 商贸代表第八百二十四章 勒石封山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一百九十六章 陈氏阿娇第二百二十一章 举杯陶然第四百七十章 购舰计划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六百八十八章 牵马归府第六百六十七章 汉学当立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骑出路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难为第五百六十一章 驰道路轨第七百九十二章 刘兴教妻第三百二十三章 难得糊涂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第四百零三章 春满人间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还汉第五百八十一章 赢家为谁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圣战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二百二十一章 举杯陶然第四百五十一章 鸣炮贺寿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随任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爱无言第八百零三章 东方先生第四百五十一章 鸣炮贺寿第十七章 御赐盛宴 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报传来第三十六章 背后真相 第三百三十四章 铿锵玫瑰第四十二章 路在脚下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渐涌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凉畜牧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腊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合常理第五百六十一章 驰道路轨第三百四十八章 乌孙灭国第一百九十一章 国事家事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问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会议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二百章 水战操演第四百五十二章 刘沐封王第三百二十三章 难得糊涂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六百四十四章 宫邸女学第七百一十四章 为子作揖第八十五章 疯狂认购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来婆家第三百三十四章 铿锵玫瑰第八百三十章 长安协定第三百四十五章 番禺城破
第四百零一章 今岁除夕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二十三章 保住弃子 第三百四十章 经济作物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军溃逃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六百零八章 商贸代表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锋抵达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诏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国科院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证确凿第二百九十六章 暂缓圆房第七百六十四章 开凿运河第七百零五章 罗马权斗第八百零一章 搅屎棍子第七十九章 草原诅咒 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七十一章 所谓伊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驰道驿站第二百二十一章 举杯陶然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七百一十四章 为子作揖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择第四百八十一章 赵王西巡第七百二十八章 归化名额第四百六十二章 单车问世第七百一十章 小遗席间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离京第五百二十三章 举步登楼第五百六十二章 筑路实践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来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二百七十五章 发行邸报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势大好第五百八十一章 赢家为谁第六百零五章 权贵人脉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亲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设慈济第六百零八章 商贸代表第八百二十四章 勒石封山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一百九十六章 陈氏阿娇第二百二十一章 举杯陶然第四百七十章 购舰计划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六百八十八章 牵马归府第六百六十七章 汉学当立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骑出路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难为第五百六十一章 驰道路轨第七百九十二章 刘兴教妻第三百二十三章 难得糊涂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第四百零三章 春满人间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还汉第五百八十一章 赢家为谁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圣战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二百二十一章 举杯陶然第四百五十一章 鸣炮贺寿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随任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爱无言第八百零三章 东方先生第四百五十一章 鸣炮贺寿第十七章 御赐盛宴 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报传来第三十六章 背后真相 第三百三十四章 铿锵玫瑰第四十二章 路在脚下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渐涌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凉畜牧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腊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合常理第五百六十一章 驰道路轨第三百四十八章 乌孙灭国第一百九十一章 国事家事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问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会议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二百章 水战操演第四百五十二章 刘沐封王第三百二十三章 难得糊涂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六百四十四章 宫邸女学第七百一十四章 为子作揖第八十五章 疯狂认购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来婆家第三百三十四章 铿锵玫瑰第八百三十章 长安协定第三百四十五章 番禺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