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难得糊涂

仲秋八月,丹桂飘香如往昔,关中各地的乡间地头又比过往多了番美景,遍野棉桃如白雪覆地,不少农人已在摘取棉桃,装到麻袋里压实,准备送往官仓出售。

倒非官府出资收购棉花,只是将闲置的仓廪暂且租借给田氏商团,还出动了不少吏员衙役,尤是各处农业局的官吏皆为之奔忙。

没人担心有官商勾结的嫌疑,田氏商团与各地官府的赀财往来账目清楚,甚至会不时张榜公告,借用多少仓廪和劳力,皆是给的足额钱财,入的官府公库,郡县长官从不过手。

往各地督巡的监察御史们对田氏商团的行事还是放心的,毕竟长安四大商团为保证商誉,向来严守律法,又皆是背景过硬,压根不屑以钱财贿赂地方官员。

郡县官府之所以对其大行方便,盖因朝廷的大农府下了政令,准允各地官府用闲置的仓廪及人力协助田氏商团购置棉桃,并收取相应的报酬,所得无需上缴国库,可由各官府自行调配。

皇帝刘彻曾对大农令曹栾笑言,水至清则无鱼,各地官府有些无伤大雅的小金库,偶尔贴补自家及辖下官吏们,也是人之常情。

他说的是实在话,后世的政府部门或跨国企业总免不得公务支出,华夏又是个人情社会,交际应酬免不了的。

只要大汉官员不贪渎公帑,不收受商贾贿赂,刘彻不介意让他们的公务费用稍稍宽松些,否则日后工商业发展起来后,有才能的人皆下海经商,朝廷只能招到二流货色入仕为官,官员被商贾算计得死死的,着实于国不利。

后世的欧猪五国便是最好例证,其国内富豪众多,政府却效能低下,积欠大笔外债,纷纷面临破产,正因其官僚体系从根子上烂掉了。

官员的无能比贪渎更要命!

关中各地的百姓们忙着收获棉桃,长安城内的皇室宗妇们亦是忙碌不已,要为阳信公主在五月诞下的小公子筹备百日礼。

汉人不会摆甚么满月酒,但对百日礼却是格外重视,百日又名百岁、百晬,即祈愿孩子长命百岁之意。

尤是阳信公主作为大汉长公主,其父为太上皇,其弟为皇帝,就更是如此。因为百日礼又为认舅礼和命名礼,这孩子百日之时,要认皇帝舅父,更要由太上皇为其命名。

阳信公主体质偏弱,且是头胎,月子足足坐了两月有余。

大汉寻常妇人坐月子时,不能净身沐浴,需关紧门窗拒绝通风,卧床不动。长安的盛夏就跟蒸笼似的,真要这般修养,阳信公主不是被活活焖熟在屋里,就是被自个身上的臭味熏死。

好在太后遣了先前怀泰安公主时伺候她的数名女医官,服侍阳信公主待产。医官们没管那些民间陋习,而是依照过往从刘彻撰写出的医书学到的那些妇科知识,悉心照顾阳信公主。

该动弹就下床走走,该净身就用温水擦擦,该透气就将窗户开开,不直接吹风就成。

依照民俗,产妇没出月子,即血气未散,最忌冲撞。宫里的几大巨头虽心焦得紧,却没能前来探望,只得不时宣召张骞,再三叮嘱他要看顾好阳信公主和孩子。

张骞终日在长乐宫,太寿宫和未央宫来回跑,接受太皇太后,太后和皇后的轮番嘱咐,脑子都快炸了,好在是喜得贵子,只能继续痛并快乐着。

阳信公主心思通透,刚能出屋便是抱着襁褓中的大胖小子入宫,给皇祖母和父皇母后问了安,又到了长秋宫,拜见皇后阿娇。

早在阳信公主抱着孩子去太寿宫和长乐宫问安时,阿娇便得了近侍禀报,晓得她母子俩定会来长秋宫,已等候多时了。

阳信公主见了礼,便出言问道:“时辰不早了,陛下尚在打理政务?”

阿娇无奈的耸耸肩:“他这大汉皇帝,总有操不完心,不是批阅奏章就是宣召大臣,近来皆是在宣室殿草草用的晚膳。”

阳信公主微是颌首,叹道:“父皇昔年亦是如此,想成贤君圣主自非易事。”

阿娇没接话,缓步近前,小心翼翼的伸出双手,从阳信公主怀里接过襁褓,抱在怀里。她过往没少抱过幺弟陈蟜和泰安公主,倒是熟练得紧,没将熟睡中的婴孩惊醒。

瞧着那粉嘟嘟胖乎乎的小脸,阿娇眼里满是欣喜,还有些微羡慕。

她与刘彻圆房已半年有余,除了小日子,房事端是不少,偏生肚子没半点动静。好在楋跋子比她还早成婚,亦未怀有身孕,否则她真得愁死了。

阿娇晃了晃脑袋,驱散脑海繁乱的思绪,轻声问道:“父皇可是替这孩子取了名字?”

阳信公主答道:“父皇替他取名张笃,说是待百日礼时再下旨赐名。”

阿娇轻点臻首,复又问道:“张笃,取之何意?”

“依父皇之意,他阿父名骞,为高举飞腾之意;故为他取名为笃,冀望他日后忠厚踏实。”

阳信公主展颜一笑,她聪慧至极,自能领会父皇的意思。

她是位同诸侯王的大汉长公主,张骞又得皇帝信重,日后应能位极人臣,这孩子作为其嗣子,不需太过精明,更不要妄想能比父母站得更高,踏踏实实的守成即可,否则反是不美。

阳信公主身为人母,亦只求儿子安稳度日,她身为天家女,懂得不该存有望子成龙的心思。只因她的父亲和弟弟乃至日后的侄儿才是真龙,她的儿子唯有老实忠厚些才能安逸度日。

阿娇虽是莽,但她的出身决定了她的眼界,其生母馆陶公主是大长公主,太上皇的阿姊,故她能轻易理解阳信公主转述此话的意味。

她摇头轻笑道:“陛下应是不会在乎这些的。”

“陛下虽是大度,但为人臣者,该守的分际还是要守好的。”

阳信公主亦是笑应,便即转了话头,与阿娇聊些旁的趣事,她在屋里足足闷了两月有余,即便生性恬淡喜静,但也着实快憋疯了。

待得襁褓中的孩子睡醒,眼瞧着便要哭闹,阳信公主忙起身告退,抱着自家儿子,带着乳母和宫婢出了宫。

是夜,阿娇与刘彻在卧榻上夫妻夜话时,不经意间提及此事时。

刘彻微是愣怔,将双手枕在脑后,看着帷帐的束顶,凝视良久方才轻声道:“怕是唯有你这傻丫头,才会将朕往好里看。”

阿娇不解其意,颓自道:“我才不傻,陛下本就是个好的。”

噗嗤~~

刘彻不由失笑,侧过身子,看着她那蕴着几分憨傻神情的小脸问道:“依你看来,朕若非得抉择,大汉的好皇帝,父皇的好儿子,阿姊的好三弟,三者择其一,何为先?”

阿娇柳眉微颦,沉吟片刻方才抬眸与他对视,坦然道:“旁的我不想管,更不敢管,我只愿陛下能做我的好夫婿。”

刘彻颇是讶异道:“没料到你这傻子也偶有机灵之时。”

阿娇翻了翻白眼,将刘彻的胳膊扯了过去,枕在她的颈项处,随即将娇小的身子窝进他的怀里,翁声道:“我本就不傻,只是有些事儿不愿多想罢了,只因唯有如此,方能过着文君先生求而不得的轻省日子。”

刘彻剑眉微扬,颇是意味难明的出言问道:“哦?这番道理亦是卓文君说与你听的?”

“文君先生聪慧过人,自然晓得分寸,不该说的从未多说半句,尤是天家之事,她向来避之唯恐不及。”

阿娇不以为意的摇了摇小脑袋,复又轻声叹道:“但也正因她心思深,顾忌太多,活得着实太累,便连我在旁瞧着,都替她觉着累,常劝她活得随性些。管甚么卓氏兴衰,人总得为自个活着,自私些也没甚么不好的。”

刘彻真是惊到了,自家婆娘今日是鬼上身还是被人魂穿了?

能将彰显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话说得这般理直气壮,莫不是哪位后世的华夏同胞穿越而来,夺舍重生?

他用手抬起她的下巴,仔细打量着她的小脸,瞧着那略带英气的眉眼间还是蕴着浓浓傻气,这才放下心来,若从后世穿来朵矫揉造作的白莲花,那还真是消受不起。

阿娇不由杏目圆瞪,疑惑道:“陛下这是作甚?”

刘彻挑眉回瞪,嘴里不忘出言打趣道:“你真是阿娇?真是那莽头莽脑的陈氏阿娇?”

阿娇这才后知后觉的醒悟过来,皱了皱鼻子,拍开他的爪子,复又将头埋在他的胸前,哼哼道:“早跟陛下说了,我本就不傻。何况陛下不是常说,为人处世,最为难得是糊涂么?”

“……”

刘彻万没料到,他会有被这憨货噎得无言以对之时。

或许在某些时候,傻子往往比聪明人看得更清楚,活得更自在。

好在这辈子娶了个憨态可掬的女汉子!

刘彻暗自庆幸,突是大喝道:“你这妖女,朕要代表月亮惩罚你!”

惊呼连连,娇喘声声,帷幔幢幢夜色沉,云销雨霁伴月眠。

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临洮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举杯陶然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设军校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游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壮大汉第四百章 隆冬腊月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异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才是举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气象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钱庄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乌桓第二百章 水战操演新书征询,免费章节,请大家务必看看,拜托!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车轮船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游第三百七十二章 鲁图图鲁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国来朝第四百三十九章 铸钢为炮第六百五十八章 饿狼出城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六百三十八章 国之重器第二百零一章 简单粗暴第六百章 非友即敌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四百三十一章 骑营演训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军制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师整军第五十七章 医学见习第三百七十二章 鲁图图鲁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复国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编码第七百六十七章 罗马兵变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六十八章 诸事妥当第三百四十三章 舰队停靠第四百七十四章 诸般迁调第二百章 水战操演第三百四十九章 刘舜务工第一百章 企业划分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阳南侵第二百四十九章 为人媒妁第五百四十章 凤翔珠宝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十一章 父子摊牌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谒公婆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儿随任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随行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三百五十五章 为越正名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设邑第五百七十四章 劳工权益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约第四百三十九章 铸钢为炮第一百七十章 齐王献国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号传输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风寒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认怂第四十二章 路在脚下第二十五章 恁多工钱 第七十四章 工业血液 第二百三十三章 师徒相见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随军第三百三十二章 宫寒之症第七百五十四章 出城乘车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阴狠第三百九十一章 驱使乌桓第七百零九章 士子难为第六百五十二章 战时征募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税新法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设邑第三百四十九章 刘舜务工第二百八十五章 议及大婚第六十三章 汉奸鼻祖 第二百八十八章 齐力防灾第三百一十八章 诸般绸缪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儿第七章 太子废立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五十五章 尚书台阁第三百九十二章 败家婆娘第七百七十一章 共创四赢第五十一章 诸般算计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转型第六百三十章 入宫观戏第五十七章 医学见习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四百八十七章 属国三等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二十章 造纸办学 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临洮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举杯陶然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设军校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游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壮大汉第四百章 隆冬腊月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异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才是举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气象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钱庄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乌桓第二百章 水战操演新书征询,免费章节,请大家务必看看,拜托!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车轮船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游第三百七十二章 鲁图图鲁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国来朝第四百三十九章 铸钢为炮第六百五十八章 饿狼出城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六百三十八章 国之重器第二百零一章 简单粗暴第六百章 非友即敌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四百三十一章 骑营演训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军制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师整军第五十七章 医学见习第三百七十二章 鲁图图鲁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复国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编码第七百六十七章 罗马兵变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六十八章 诸事妥当第三百四十三章 舰队停靠第四百七十四章 诸般迁调第二百章 水战操演第三百四十九章 刘舜务工第一百章 企业划分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阳南侵第二百四十九章 为人媒妁第五百四十章 凤翔珠宝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十一章 父子摊牌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谒公婆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儿随任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随行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三百五十五章 为越正名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设邑第五百七十四章 劳工权益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约第四百三十九章 铸钢为炮第一百七十章 齐王献国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号传输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风寒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认怂第四十二章 路在脚下第二十五章 恁多工钱 第七十四章 工业血液 第二百三十三章 师徒相见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随军第三百三十二章 宫寒之症第七百五十四章 出城乘车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阴狠第三百九十一章 驱使乌桓第七百零九章 士子难为第六百五十二章 战时征募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税新法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设邑第三百四十九章 刘舜务工第二百八十五章 议及大婚第六十三章 汉奸鼻祖 第二百八十八章 齐力防灾第三百一十八章 诸般绸缪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儿第七章 太子废立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五十五章 尚书台阁第三百九十二章 败家婆娘第七百七十一章 共创四赢第五十一章 诸般算计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转型第六百三十章 入宫观戏第五十七章 医学见习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四百八十七章 属国三等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二十章 造纸办学 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