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虽远必诛

七月中旬,乌孙国的使臣抵达长安,本以为汉国君臣会盛情相迎,岂料却是遭到近乎羞辱的冷落。

大汉仅派了个通识匈奴与西域语言的行人令,将乌孙使团安排在蛮夷邸的某处边角宅邸,便是再未理会他们,便连膳食都未准备。

乌孙使团本是存着两国和亲,为昆莫迎娶大汉宗室女的心思,故而带近千随从,盘算着日后用来运嫁妆。岂料汉国竟让他们在这二进的小宅院落脚,莫说近千人,便是百人都住不下。

遭了此等冷遇,乌孙使臣心下不忿,便想带侍卫出院去寻大行府的官员讨要说法,刚到院门却是被汉军将士拦下。

“大行府有令,乌孙蛮夷不通教化,又侍从众多,为保蛮夷邸内的诸国使臣周全,严禁乌孙诸人执兵出此宅邸,违者杀无赦!”

为首汉将冷声出言,微是抬手,便见早将宅院团团围住的汉兵纷纷亮出已然搭箭在弦的劲弩,锐利的箭尖在骄阳映照下,闪着刺眼却又蕴着几分森寒的光。

“你……这难道就是汉国的待客之礼?”

乌孙使臣惊骇莫名,汉国官兵这般作态,此番怕非如昆莫所愿,能将大汉宗室女顺利迎娶回乌孙,并借机索取大批的随嫁之物啊。

“待客?”

汉将仿似听到天大的笑话,扬眉冷笑道:“吾只听闻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却没听过要将敌方使臣视为宾客,以礼相待的说法。”

“将军此言大谬,我乌孙非但未曾与汉国交战,昆莫遣我等来使,更是为两国和亲,今后和睦相亲,彼此扶持。”

乌孙使臣眉宇紧皱,出言驳斥,复又语带威胁道:“将军切勿自误,若因此举损伤两国邦谊,致使两国刀兵相向,这等大罪将军怕是担不起!”

此言一出,院门外的大汉将士皆是被逗乐了。

他们都是卫尉府辖下的羽林卫,常年跟随公孙贺那大烂人,又晓得陛下和朝臣们本就不待见乌孙蛮子,已出动大军前去征讨,甚至颁布了屠灭乌孙全族的诛绝令,自是毫无顾忌的哄笑出声。

“这乌孙蛮子脑子是被日头晒蔫了么,怎的能这般的蠢笨?”

“小国寡民之邦,国力尚不及我一方汉郡,竟妄想得与我大汉和亲,还说甚么要彼此扶持?”

“都说化外蛮夷千人可称雄,万人即称王,怎的没听过甚么乌孙王?”

“真没见识,没听这蛮子说甚么昆莫么?乌孙的昆莫就是乌孙王。”

……

乌孙众人闻言,面色愈发铁青,若此时还瞧不出汉人全无两国修好的诚意,他们就真的太蠢了。

汉将见乌孙使臣还要出言争执,便是抬手让麾下将士停止谈笑,率先发话道:“吾有军务在身,懒得与你乌孙人多费口舌,若非得讨要说法,你等自可去寻大行府诸官,却是不得执兵出院,如若不然……杀无赦!”

乌孙使臣气急败坏之余,却又全无办法,只得让侍从回院卸下兵刃,再随他出门去寻大行府的官员。

大行府在蛮夷邸内设有衙司,以长丞为仆射,辖部分行人和译官,专为打理蛮夷邸的事务,安置诸国使团。

一众乌孙人强抑着羞恼,脚步匆匆到得衙司门前,却又被门卒拦下,言明上官有令,只让乌孙使臣独自入内。

乌孙使臣已然心知肚明,这些官兵胆敢如此轻慢他们,必是得了上官乃至汉国皇帝的默许,看来事态颇为不妙。

他虽仍是怒容满面,心下却已惊骇万分,前来长安的途中他从未料想汉国会真的跟乌孙撕破面皮。

公孙昆莫猎骄靡此番挥师南下,非是真想和汉军开战,只是想与之对峙,从而得以向汉廷讨要些好处。毕竟西域地域广袤,与长安又相距甚远,汉国想要经略西域,如匈奴般拉拢乌孙国才是上上之策。

近年大汉愈发强盛,匈奴日益式微,乌孙渐渐摆脱了匈奴的完全掌控,便想摆出姿态,向大汉靠拢卖好,出兵与汉军对峙,无非是为展示实力,自提身价之举。

岂料汉人会这般应对,昆莫此举不会弄巧成拙,彻底惹怒了军力鼎盛的汉国吧?

乌孙使臣心下惴惴,忙让侍从候在衙司正门外,独自入得衙内。

衙司长丞似是料到他会前来,早已让仆役在正堂备好茶水,倒算是以礼相待的。

“使臣匆匆前来,所为何事?”

长丞请乌孙使臣入座奉茶,捋着胡须,明知故问道。

乌孙使臣心焦不已,不愿虚言应对,径直问道:“敢问长丞,本使何时可觐见汉国皇帝陛下?”

“使臣竟想觐见陛下?”

长丞故作讶异,挑着眉出言反问道:“你乌孙又非我大汉藩属之国,使臣何来资格觐见陛下?”

乌孙使臣微是愣怔,不解其意道:“长丞何处此言?”

“我大汉天子何等尊贵,岂会召见化外蛮夷?若非藩属之臣,无法得见陛下天颜!”

长丞毫不掩饰言语中对乌孙的轻蔑之意,复又道:“便连大行令都不屑见你等蛮夷,由行人令出面迎送,已算是给你乌孙留着几分颜面了。”

“你……”

乌孙使臣愤而起身,对长丞怒目而视,咬牙道:“长丞如此轻慢我乌孙,到底是何居心?若本使无法向你汉国皇帝呈递国书,使得两国日后兵戎相向,你就不怕抄家夷族?”

“国书?”

长丞缓缓起身,行至近前,意味深长的摇头轻笑道:“你乌孙国覆灭在即,国既将灭,又何来国书之说?”

乌孙使臣再掩不住惊骇,急声道:“你这是何意?”

“此非本官之意,而是我大汉天子之意。”

长丞再是逼近数步,面上笑意尽敛,肃容道:“陛下仁德,念你乌孙乃化外蛮夷,未有文字,不通文墨,特颁谕旨,着本官向你口述战书。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你等收拾收拾,便可启程回返乌孙,向猎骄靡传此战书,且看我大汉铁骑如何诛绝你乌孙全族!”

乌孙使臣闻言,仿似耳边猝然炸响惊雷,骇得倒退数步,双腿一软便是跌坐在地。

大汉竟真要与乌孙开战,这可如何是好?

“不……我要见皇帝陛下,我乌孙从未心存开战之意……皇帝陛下妄动刀兵,就不怕匈奴……”

乌孙使臣颤声道,他思绪已乱,言语更是词不达意。

“送客!”

长丞鄙夷的瞟了瞟他,向侍立在侧的仆役吩咐道。

两名仆役忙是上前,一左一右架起乌孙使臣的胳膊,将他半抬半拖的带到衙司正门处,硬生生推出门外。

在外守候的乌孙侍从们忙是接住踉跄欲跌的使臣,正待对汉人兵卒出言怒斥,却闻得使臣颤声道:“快快回去!”

乌孙众人只得搀扶着他,在诸多鄙夷的目光注视下,匆匆回了宅邸。

大汉出兵征讨乌孙之事,不少外邦使者亦早已知晓,毕竟大汉皇帝当日是在朝堂之上颁布对乌孙国的诛绝令,并未刻意对外隐瞒。

自乌孙使团抵达长安,诸多外邦使者皆是时刻关注其动向,今日乌孙使者在宅邸和衙司连番惨遭羞辱的情形,自然迅速传遍整个蛮夷邸。

外邦使者们幸灾乐祸之余,亦不免心怀惴惴。

大汉近年愈发强盛,对外邦亦愈加强硬,再不似过往般以笼络交好为主,而改为以军力震慑,迫使外邦臣服。

譬如西域诸国,大汉皇帝先是颁布诏令,命其称臣进贡,不肯奉诏则出兵征讨,压根就不在意诸多外邦如何看待此事。

匈奴昔年最为鼎盛之时,都未如大汉今日般凶悍蛮横。

诛绝乌孙全族,这是要造下多少杀孽啊?

华夏不是向来讲究以德服人,与外邦四邻和睦相处么?

翌日清晨,刚抵达长安不足十二个时辰的乌孙使团便是仓促踏上归途,只是所有人的兵械皆被收缴殆尽。

汉廷还特意派出千余骑兵随行,名为护送,实为押解,直至将之驱逐出汉境。

乌孙使臣遣数十游骑快马先行,只为将此等惊天变故早些禀报给乌孙昆莫,汉军将士却没有半分阻拦之意,只是分出些斥候远远跟着,保证他们尽数离境即可。

依着刘彻的谋划,安西将军秦立和卑禾候瓦素各率领着两万中垒和六万羌骑,足以将乌孙昆莫猎骄靡率领的五万乌孙骑兵死死拖在车师国。

细柳营和虎贲卫共计五万骑,且为大汉最为精锐的两支骑营,五月初启程,眼瞧着便可抵达目的地,足以绕道奇袭乌孙国。

刘彻此时反倒希望猎骄靡早些得到消息,从乌孙境内抽调更多的兵力到车师国,先引蛇出洞,再捣其巢穴。

且看猎骄靡此番是全力回援,还是如昔年般舍弃故土,如丧家之犬般远遁他乡。

此番便是追到天涯海角,也要将乌孙全族诛绝!

汉军近年连番对外征战,多是掳掠精壮奴隶,此次对乌孙却是决意屠个鸡犬不留。

似这类摇摆不定的墙头草,给再多的好处,反会喂出白眼狼,倒不如杀鸡儆猴,震慑西域诸国,乃至呼揭诸部和大宛等匈奴属国。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第六百六十章 贵女求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长辈震怒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达云中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宝第八百三十六章 离京赴任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众第二百七十六章 阳春徐来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辩第二章 吴楚之乱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证确凿第四百七十三章 身后之事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乌桓第三百二十三章 难得糊涂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二十章 造纸办学 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五章 金屋藏娇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访第一百七十八章 争先认购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电机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发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诸事第六百六十七章 汉学当立第三百五十六章 诸事底定第五百二十七章 对外贸易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虚置第二百四十三章 联合制衣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六百五十二章 战时征募第六十四章 诛心之言 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七百六十四章 开凿运河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问第七百二十七章 电力发展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二百六十六章 乌桓备战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一百五十三章 梁国风起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泽重见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门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八百二十六章 贵女愁绪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二百四十二章 谋取王位第二百五十四章 经商之道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来援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归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势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达云中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冲突第五百二十三章 举步登楼第一百零四章 验证炸药 第一百三十一章 谋划丝路 第一百八十二章 儒派裂变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军制第二百三十八章 淝陵水泊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一百零二章 东市巧遇 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见习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访第三百八十八章 两军接战第十四章 运筹马上 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动 第一百零四章 验证炸药 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众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为天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六百三十章 入宫观戏第六百七十章 来复火枪第一百零七章 平虏沙盘第六十三章 汉奸鼻祖 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诏第四百八十六章 扬帆远航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烧尸山第二百六十六章 乌桓备战第四百四十四章 军事预算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二百六十章 侵扰朝鲜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将亡第六十四章 诛心之言
第六百六十章 贵女求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长辈震怒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达云中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宝第八百三十六章 离京赴任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众第二百七十六章 阳春徐来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辩第二章 吴楚之乱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证确凿第四百七十三章 身后之事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乌桓第三百二十三章 难得糊涂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二十章 造纸办学 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五章 金屋藏娇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访第一百七十八章 争先认购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电机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发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诸事第六百六十七章 汉学当立第三百五十六章 诸事底定第五百二十七章 对外贸易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虚置第二百四十三章 联合制衣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六百五十二章 战时征募第六十四章 诛心之言 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七百六十四章 开凿运河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问第七百二十七章 电力发展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二百六十六章 乌桓备战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一百五十三章 梁国风起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泽重见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门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八百二十六章 贵女愁绪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二百四十二章 谋取王位第二百五十四章 经商之道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来援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归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势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达云中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冲突第五百二十三章 举步登楼第一百零四章 验证炸药 第一百三十一章 谋划丝路 第一百八十二章 儒派裂变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军制第二百三十八章 淝陵水泊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一百零二章 东市巧遇 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见习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访第三百八十八章 两军接战第十四章 运筹马上 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动 第一百零四章 验证炸药 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众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为天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六百三十章 入宫观戏第六百七十章 来复火枪第一百零七章 平虏沙盘第六十三章 汉奸鼻祖 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诏第四百八十六章 扬帆远航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烧尸山第二百六十六章 乌桓备战第四百四十四章 军事预算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二百六十章 侵扰朝鲜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将亡第六十四章 诛心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