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运筹马上

雕入秋云邈寒影,我骑白马逐西风。

羽林营的校场上,大汉帝国最尊贵的父子二人正骑在骏马上,不断做着—套复杂的动作。向前后左右开弓射箭;挥动武器,稳准狠地打击木桩;迅猛的劈砍刺,躲闪避或档拨架……

良久,汉帝刘启勒住胯下的战马,满脸潮红,不知道是因为疲惫还是兴奋。

刘彻见状,打马上前,打趣道:“父皇马术精湛,出乎孩儿预料啊。”

“莫来打趣朕,长久不练,有些生疏了。”

刘启颇有自知之明,做太子时虽也修习射御之术,但登基七年来,几乎再未碰过缰绳。骑了好一会,才渐渐找到当年的感觉,能做些简单的骑兵动作。但也正是如此,让他对于刘彻制作的骑兵用具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皇儿此番立下大功啊!有此等神兵利器,朕尚且能纵马弯弓,何况我大汉精锐铁骑乎?!”

刘启骑在马上,扬了扬手上的马鞭,颇有指点江山的味道。

刘彻闻言,皱着眉头给老爹泼冷水:“父皇请恕儿臣直言,这些马具断断不能此时推广全军,否则我大汉危矣!”

“哦?皇儿何出此言?”

刘启有些惊讶的看着刘彻,又想到他把羽林防卫的如此严密,不由眯起了眼睛。

“儿臣用去月余时间,制成的马具却不足二十套。”

刘彻苦笑摇头,继续道:“若要装备军中精锐以抗击匈奴,至少要十万套吧?”

刘启沉吟片刻,答道:“十万套都尚且不足,匈奴有铁骑四十余万,若要与之相抗,至少需二十万精锐骑兵装备此等兵械,再辅以数十万步兵。”

刘彻撇撇嘴:“二十万套?父皇可知,此等马具,每套耗铁近百斤,再刨去损耗,需近十万石精铁!”

刘启闻言一愣,随即嘴硬道:“朕可倾举国之力,需知我大汉去年各处冶铁作坊共铸铁五万石,不出两年……不出四年……至多六年……”

刘彻笑道:“父皇为何数度改口?想是也知晓此中难度吧?恕儿臣直言,若要攒够足量精铁,至少需十年之功!”

刘启张了张嘴,想再说些什么,却发现根本无力反驳。

大汉立朝之初,对盐铁业采取自由经营政策,民间可以自由组织开矿冶炼,铸造器物及销售。如今大汉的铁产量有很大一部分掌握在权贵豪强手中,想要虎口夺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刘彻眼见刘启情绪有些低落,忙安慰道:“父皇也莫要灰心,儿臣有些妙法,可让我大汉精铁产量提升十倍不止,还能制出比精铁坚硬数倍之钢。”

刘启眼睛一亮,急道:“皇儿若真有此法,则大汉幸甚!快快献上!”

刘彻眯着眼睛,意有所指道:“父皇莫急,可再细细思量,若儿臣献上此法,是献给父皇一人,还是献给天下万民?”

“朕即天下!献给朕便是……”

刘启闻言微怒,正要斥责,却突然想到了什么,随即话风一转,“朕会着少府(掌山海地泽收入和皇室手工业制造,为皇帝的私府)新建冶铁作坊,一应事宜由掌印太监孙全督办。所有工匠及家人迁至北阙,着中尉郅都派人妥为照看。如此,皇儿以为如何。”

“如此甚好!”

刘彻闻言大喜,不由佩服老爹思虑周全,不但听出他的言外之意,还能迅速想到解决的方法。

刘彻并非不想将汉朝的冶炼技术提升,只是现下未到最佳时机。

早在一个月前,刘彻初到少府诸冶监(掌铸兵农之器)铸造马具时,便发现汉代冶铁工匠竟掌握了相对先进的生铁冶铸技术,能制出优质铸铁。

作为机械专业的高材生,刘彻对金属冶炼并不陌生。既然已经有了一大批熟练的冶铁工匠,那只要刘彻将鼓风装置和炒铁技术传播出来,百炼钢很快就会在大汉帝国出现。

刘彻很快就抑制住自己的冲动,金属冶炼技术在任何时代,都是国之重器。在没有万全的保密措施下,断断不能急着推广。

对外,有许多不法商人,甘愿冒着诛灭九族的风险,将精铁高价贩卖到匈奴人的手中。

对内,经过吴楚之乱,刘启虽已大大削弱诸侯王的势力,但地方豪强仍然不可小觑。尤是惦记着皇位的梁王,史书曰“梁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於京师”。

在盐铁自营的国策下,若是毫不保留的将更先进的金属冶炼技术传播出去,基本就等同于资敌了。

汉帝刘启问弦知雅意,着少府新建冶铁作坊,并严防泄密,正合刘彻心意。

“父皇英明!堪比古时尧舜!”

刘彻大眼珠子滴溜乱转,拍着马屁道。

刘启心中得意,嘴上却道:“别给朕灌迷汤,你既有功,这新作坊自会算你份子,但产出精铁需分出七成,为朕打造新型马具。”

刘彻小脸紧皱,犹豫道:“不是儿臣小气,但这马具断断不可为父皇制造,只能用于装备羽林。”

见得刘启脸色骤变,他赶紧解释道:“父皇,若是新型马具此时传了出去,非但对匈奴作战没有任何帮助,更是于国不利啊!”

“哦?皇儿何处此言?”

刘启面色稍霁,示意刘彻继续说。

刘彻清了清嗓子,道:“父皇仅仅看到马具对我大汉骑兵有帮助,却不妨多想想,一旦被匈奴人学了去,不更是如虎添翼?”

刘启闻言,只觉阵阵心悸,自是深悉个中风险。

新型马具能让骑兵战斗力提升数倍,不是虚言。若大汉二十万精骑和匈奴四十万铁骑同时装备,同样提升数倍战斗力,反而是大汉亏大了。

“皇儿所言极是,但此等利器,若是不装备,岂非暴殄天物?”

刘启颇是不甘,直勾勾的盯着刘彻。

刘彻胸有成竹道:“父皇也莫须忧心,新型马具耗铁颇巨,匈奴乃蛮夷,不擅冶炼,所用之铁多是通过与我大汉边贸交易,或是利用无良商人走私,数量有限。

少府中原有的冶炼作坊年产铁仅两千石。儿臣可先在新建作坊提升冶铁作坊的技术,以十倍为底限,每年则可产铁两万石。只要父皇再向各地隐蔽的收购少量精铁,不出四年,二十万套马具所需精铁当可备齐!

而在四年中,父皇还可命诸冶监秘密制作新型马具,秘建库房以蓄之。四年后,羽林诸人皆以弓马娴熟。到时我大汉二十万精骑同时换装,再辅以羽林诸人教导其训练,以适应新型马具。不出数月,必然可堪大用。哪怕届时匈奴密探能寻得机密,也为时晚矣。

一旦大军整训完毕,我大汉二十万铁骑骤然尽出,匈奴必再无回天之力矣!”

“好!好!好!”

刘启大赞三声后,不禁仰天长啸,声似狼嚎,引得远处的贴身侍卫和羽林诸人面面相觑,不知所谓。连他胯下的骏马都有些惊慌,不断的用两只前蹄来回踩踏着地面。

刘启急忙噤声,用手轻抚胯下的战马,将它安抚下来。

刘彻却是大笑着纵马远去:“父皇声如洪钟,气冲云霄,想是身体已经大好,皇祖母和母后若是知晓,必定高兴,儿臣这就去向她们报喜去。”

刘启闻言,自是臊得老脸通红,纵马追去。

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发第三百一十六章 长安周报第四百九十六章 先打后谈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布局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庄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机勃勃第六百五十八章 饿狼出城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二章 吴楚之乱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国内附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随军第一百零二章 东市巧遇 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风寒第四百八十七章 属国三等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气象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战争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乌桓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异动第三十五章 大难不死第八百二十四章 勒石封山第二百七十五章 发行邸报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离京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七百零五章 罗马权斗第七十四章 工业血液 第四十章 王府缉凶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义灭亲第一百三十六章 丧钟敲响第四百八十二章 粮食倾销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刚战车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刚战车第四十七章 厂房落成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难为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贵女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八百二十八章 长安会谈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献剑第八十章 密林设伏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学第七十一章 所谓伊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门探望第五百八十章 或为帅才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择第十章 天上人间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才是举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四十五章 刘荣归国 第七百一十三章 诸事妥当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势大好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闯禁区第六百九十章 惩戒学子第三百五十七章 刘舍辞官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义灭亲第一百九十一章 国事家事第六百四十二章 过载保护第四百九十六章 先打后谈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连连第六百八十章 母子论理第六百零五章 权贵人脉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六十五章 雁门行商 第五百三十九章 长安坊市第四百章 隆冬腊月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银票律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七百零六章 考较太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耿老先生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冲突第七百三十八章 汉已八旬第四百三十六章 腊月返京第二百三十三章 师徒相见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诈勒索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七百六十章 不负相思第六百五十章 交办太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随行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国内附第六百五十八章 饿狼出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门探望第九十三章 无奈秦立 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三百八十一章 击溃前军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战破敌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三百二十二章 铸钢为犁第一百六十五章 载人运输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银票律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饰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四百五十八章 胶漆娇妻第一百八十章 太学老者
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发第三百一十六章 长安周报第四百九十六章 先打后谈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布局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庄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机勃勃第六百五十八章 饿狼出城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二章 吴楚之乱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国内附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随军第一百零二章 东市巧遇 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风寒第四百八十七章 属国三等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气象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战争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乌桓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异动第三十五章 大难不死第八百二十四章 勒石封山第二百七十五章 发行邸报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离京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七百零五章 罗马权斗第七十四章 工业血液 第四十章 王府缉凶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义灭亲第一百三十六章 丧钟敲响第四百八十二章 粮食倾销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刚战车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刚战车第四十七章 厂房落成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难为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贵女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八百二十八章 长安会谈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献剑第八十章 密林设伏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学第七十一章 所谓伊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门探望第五百八十章 或为帅才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择第十章 天上人间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才是举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四十五章 刘荣归国 第七百一十三章 诸事妥当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势大好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闯禁区第六百九十章 惩戒学子第三百五十七章 刘舍辞官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义灭亲第一百九十一章 国事家事第六百四十二章 过载保护第四百九十六章 先打后谈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连连第六百八十章 母子论理第六百零五章 权贵人脉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六十五章 雁门行商 第五百三十九章 长安坊市第四百章 隆冬腊月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银票律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七百零六章 考较太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耿老先生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冲突第七百三十八章 汉已八旬第四百三十六章 腊月返京第二百三十三章 师徒相见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诈勒索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七百六十章 不负相思第六百五十章 交办太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随行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国内附第六百五十八章 饿狼出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门探望第九十三章 无奈秦立 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三百八十一章 击溃前军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战破敌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三百二十二章 铸钢为犁第一百六十五章 载人运输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银票律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饰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四百五十八章 胶漆娇妻第一百八十章 太学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