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长安坊市

年节刚过,上元又近,长安坊市仍比寻常日子热闹数分,端是车马喧嚣,万头攒动。

归家探亲的宣曲将士们多是从长安西北的雍门入城,再各自转往北阙甲第或是北阙闾里。

裴澹虽是得为亲王正妃,然裴家本是庶民出身,祖上不是甚么高爵勋贵,更没甚么世家底蕴,裴父裴母不欲迁入权贵云集的北阙甲第居住,而是选择继续住在北阙闾里位置最好的东四巷。

常山王刘舜虽觉着岳父岳母未免想多了,有他刘舜在背后撑着,哪家不长眼的世家权贵敢小觑他们,但二老既是再三推拒,裴澹亦是好言相劝,他也不便多做勉强。

何况王富贵等永和商团的东家们在附近巷弄也置下不少宅邸,裴府的街坊邻里多是二老熟人,裴府的胞妹王婶更是住得近,如此平日也方便走动,挺好的。

其实随着泬西邑和塬南邑陆续规划建设完成,公府已鲜少批允徙民迁居入城。

尤是王侯京居令颁布后,各地王侯皆迁入长安,北阙甲第原有建地大为不足,好在长安西市六坊内的大工坊皆纷纷迁往城外两邑,仅留下些小型的手工业作坊,使朝廷得以缩减和创划坊市,匀出部分地块供北阙甲第扩建。

长安城内因此愈发显得寸土寸金,皇帝陛下爱民如子,再三谕示内史府和中尉府,多多看着北阙闾里,绝不允许出现权贵欺压百姓,强买民居的恶行。

饶是如此,自愿出卖自家屋舍宅院的庶民百姓却也为数不少,实在是权贵或富贾们出的价钱太具诱惑力,卖出北阙闾里的一进陋室,足以到周边城邑买座三进大院,甚至还能留下不少赀财做些小本买卖。

再说城中百姓除却开铺经商者,余者多是靠进入作坊务工营生,现如今城内的大作坊纷纷外迁,最近的泬西邑离北阙闾里都十余里地,还得经渡船或渡桥往来,绕行的距离就还得更远些,虽说载人车驾已然普及,来回往返不过区区两枚大钱,但仍是大为耗时,每日上工着实累人得紧。

正因如此,长安城现下实则已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贫民区”,北阙闾里虽可谓之“平民区”,但北阙闾里住着的大多都不“贫”,世家大族的分支和姻亲远亲之类占去半数,小官小吏和豪商巨贾亦占去小半,余下的寻常百姓家亦是家赀丰厚的,譬如四大商团的掌事和匠师之流。

亦因如此,长安城内常住居民的消费力极高,西市虽是缩减占地,东市三坊却仍得以“逆势”扩建,诸多客栈皆住满各地客商乃至外邦胡商。

坊间街道拓展重建,非但道路宽阔,铺面齐整洁净,便连皇帝刘彻心心念念多年的地下排水系统都得以预先铺建完善,使得近年来长安城内鲜少再出现雨季内涝,盛夏雨后的巷弄坊间亦不再散发阵阵难闻的尿骚味。

长安坊市紧挨着雍门,宣曲将士们既是从雍门入城,再转往北阙甲第或北阙闾里去,无疑是要经过坊市的。

出征年余,立下军功得以加官进爵,包裹荷囊亦是装满赏赐,将士们自不会过坊市不入,颓自两手空空的回家去见长辈妻儿。

好在军中将士休假探家有相应规矩,不会放任乌泱泱的大队人马同时出营,而是逐日逐批离营,且除却屯长位阶以上的将官,旁的将士离营不得携带战马,而是为他们备妥了载入车驾。

若离家较远或较为急切者,可请上官批允,执手令从沿途各处驿站以低廉的价格“租用”马匹或车驾,相应租金会由驿吏每月汇总呈报大农府财部,从该校营的军费中抵扣。

裴虎已得晋军候,自是能乘骑心爱的战马归家,是最早到返抵长安城的,也得以在大队人马入城前,抢先一步入得东市为家人买些礼品。

从军之人多是性情豪爽,荷囊满满时更是花钱不手软的,若待得大队人马陆续入城,长安东市内的不少好货怕是要被抢购一空的。

裴虎自幼随父母迁居长安城,至今已有十余载,亲眼见证了长安城日新月异的改变,自也是对长安坊市熟门熟路,绝不似刚进城的外地人般,被这繁华喧嚣的盛景迷了眼,路都寻不着。

军人行事最是干脆利落,脑中想好要买的物件,便直奔目的地,压根不会浪费时辰四处乱晃悠的挑挑拣拣。

裴虎最先寻了间布庄,挑出数匹上好的锦缎,朝廷近年逐步放宽百姓服饰的禁令,不再限制百姓只能穿本色麻衣,非但能着染色服饰,甚至连裁衣所用的布料种类亦大为放宽。

当然,似裴虎买的这些上好锦缎,寻常百姓多是买不起的,即便买的起,穿着出门务工干活也着实太不合宜了。

裴澹得为亲王正妃后,裴父真成了太上皇的亲家,身上没个爵位也不合适,故得赐了个“不更”,为第四等爵,始得免充轮流服役之兵卒,第三等爵“簪袅”还不能享此优待,仅略优于无爵之人。

不更离高爵还差得远,故裴父可算不甚么权贵,但终归有爵位在身,得以进入相应的人际圈,裴母也勉强算个贵妇了,若不穿些锦缎丝绸,反倒会在平日往来交际的贵妇圈里显出不太合群来。

值得一提的是,虽说联合制衣的成衣生意愈发火红,然长安坊市内的裁缝铺和布庄数量却是不减反增。

大汉贵妇们并不太追捧那些有钱就能买到的成衣,然田氏商团为维持旗下的高端品牌,对诸如艾格皮草等昂贵华美的专卖服饰是采取限量限售的,往往会被世家宗妇们提早尽数预购,且会有最好的裁缝匠师为她们量体裁衣,即所谓的专门定制。

物以稀为贵,田氏商团愈是如此,裁制出的服饰就愈发受贵妇贵女追捧,虽是价格高昂,却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贵妇所属世家的地位乃至权势。

寻常贵妇即便买不到,多也不会去买市面上那些成衣,而是到布庄买些上好布料,寻来手艺精湛的裁缝为她们裁剪缝制。

商贾的嗅觉无疑是最为敏锐的,见得四大商团瞧不上这类小打小闹的生意,不少有门路有技艺的商贾纷纷开设布庄和裁缝铺,多是为从府上没有好绣娘和好裁缝的贵妇们身上赚钱,寻常百姓的生意倒也偶尔接接,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其实这笔买卖还真不算是“蚊子腿”,尤是这些商贾将铺面在京畿郡县大量铺开后,规模效应逐渐显现,收益还是颇为可观的。

裴虎出手阔绰,买下的锦缎价值不菲,布庄掌事自是点头哈腰的好生伺候着,命人将布匹仔细包好,且分外谦恭的问明裴府所在,稍后非但会亲自送到府上,更询问他是否要顺带寻个裁缝过府,为贵人量体裁衣,开这布庄的东家显也是开有裁缝铺的。

裴虎觉着这倒省事,便是颌首应下,复又吩咐了那掌事几句,便出得布庄,往不远处的首饰铺行去。

裴家出身寒微,家用着实无太多富余,裴母昔年皆是以木簪盘髻,哪有甚么像样的首饰?

举家迁居长安后,父母入得作坊务工,手头虽日渐宽裕,然要又要攒钱购置宅院,阿母是个精细人,仍是舍不得花钱打首饰。

阿姊嫁入常山王府,裴家才算真正富裕起来,然比起那些世家贵妇,阿母仍是没几件拿得出手的首饰,寻常交际可戴着那些坊间买来的首饰装点门面,然遇着些婚庆送嫁的大场面,那些首饰可就上不得台面了,不少世家贵妇可都是戴着祖传饰物的,即便她们的夫君爵位较低,但好歹家有底蕴,破船都有三根钉不是?

偏生姊夫刘舜送作纳征礼的诸多首饰形制太高了,件件雕龙琢风,阿母别说穿戴出去,摸都不敢多摸,只能尽皆妥善珍藏!

阿母为此可是受了不少委屈,却是默默承受,从未向阿姊诉苦,毕竟阿姊因着出身寒微,想要执掌好王府中馈,要与王候宗亲和世家宗妇往来交际,几乎甚么都得从头学起,又要照顾一对儿女,着实是终日费心劳神。

可怜天下父母心,裴母宁可自个委屈些,也不愿让自家女儿再多忧心伤神,哪怕这对她来说着实不算得甚么难事。

为人母者多是如此,华夏女性尤甚!

直到阿姊后知后觉的给阿母送来数箱合宜首饰,阿母这才没再受甚么委屈。

然脾性倔强要强的裴虎却仍对此耿耿于怀,心心念念的要凭借自身努力,给阿母孝敬些好首饰才行。

此番出征清剿东鳀蛮夷,宣曲骑营缴获不少东珠,依着汉军过往惯例,除却最为贵重的珍宝要进献给皇帝,向大农府缴纳的部分可换算财货折抵,余下的大部分缴获会让将士们依军功分取。

皇帝陛下可不缺宝珠,内库里的上好南珠皆是按斛算的,故宣曲将士们分到不少东珠,裴虎军功不小,军职也不低,分到了数颗拇指大小的东珠,正好用来给阿母打些好首饰。

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气风发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门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荡少年第三百三十二章 宫寒之症第六十四章 诛心之言 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阳孔仅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务正业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八百三十六章 离京赴任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气象第一百一十七章 刘彻领军第一百二十六章 关城血战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虚置第四百八十七章 属国三等第六百五十四章 适材适所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获第三百八十章 城头失守第四百零五章 母子平安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摄政第三百零九章 麦棉复种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军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战破敌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为匪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师范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扩编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隶第七百四十八章 见见族嫂第一百五十七章 风雨飘摇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内附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内乱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战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摄政第五百八十章 或为帅才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两关第四十五章 刘荣归国 第三十二章 王婶还乡 第四百一十章 长秋医学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号传输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布局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发大夏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阳孔仅第三十章 长安望雪 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四百三十九章 铸钢为炮第二十八章 烧制玻璃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来婆家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军学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门探望第四百七十六章 惊见罂粟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摄政第四十六章 工业模式第九章 创立太学第四十五章 刘荣归国 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六百五十八章 饿狼出城第二百四十三章 联合制衣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赐笄第六百七十二章 骑军借道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动 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压轮机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滩登岸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六百一十章 赵府贵女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三百四十六章 琐碎诸事第二百九十章 渡过天灾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为天第七十章 老汉家中 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势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龙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六百四十二章 过载保护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来袭第三百六十一章 脱岗培训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缠绵第六百零五章 权贵人脉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认怂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国来朝第一百五十九章 梁王请罪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购新宅漏写十章,今天请假改大纲,明天双更。第四百六十二章 单车问世第四十章 王府缉凶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八百一十九章 进逼龙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鸣炮贺寿
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气风发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门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荡少年第三百三十二章 宫寒之症第六十四章 诛心之言 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阳孔仅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务正业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八百三十六章 离京赴任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家气象第一百一十七章 刘彻领军第一百二十六章 关城血战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虚置第四百八十七章 属国三等第六百五十四章 适材适所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获第三百八十章 城头失守第四百零五章 母子平安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摄政第三百零九章 麦棉复种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军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战破敌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为匪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师范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扩编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隶第七百四十八章 见见族嫂第一百五十七章 风雨飘摇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内附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内乱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战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摄政第五百八十章 或为帅才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两关第四十五章 刘荣归国 第三十二章 王婶还乡 第四百一十章 长秋医学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号传输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布局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发大夏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阳孔仅第三十章 长安望雪 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四百三十九章 铸钢为炮第二十八章 烧制玻璃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来婆家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军学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门探望第四百七十六章 惊见罂粟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摄政第四十六章 工业模式第九章 创立太学第四十五章 刘荣归国 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六百五十八章 饿狼出城第二百四十三章 联合制衣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赐笄第六百七十二章 骑军借道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动 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压轮机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滩登岸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六百一十章 赵府贵女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三百四十六章 琐碎诸事第二百九十章 渡过天灾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为天第七十章 老汉家中 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势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龙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六百四十二章 过载保护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来袭第三百六十一章 脱岗培训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缠绵第六百零五章 权贵人脉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认怂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国来朝第一百五十九章 梁王请罪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购新宅漏写十章,今天请假改大纲,明天双更。第四百六十二章 单车问世第四十章 王府缉凶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八百一十九章 进逼龙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鸣炮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