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三国密约

季籍见得注辇王不怒反笑,却丝毫不以为忤,小心翼翼的从怀中掏出一卷帛书,双手呈上:“大王,此乃我朝大行令事先拟好的密约,还请大王过目。”

若是大汉发往外邦的正式国书,必是以木札誊写,然这道密约却非如此,盖因里头的内容着实不宜示人,别说皇帝刘彻,便是大行令张骞都唯恐史官下笔如刀,让他留下千古恶名。

这道密约,实非大行令张骞亲笔所书,故日后若传扬出去,他必然是不认账的,只不过若注辇王真是应下,汉廷还是会依约守信,不会轻易毁约的,勉强算两国暗中的“君子”之约吧。

喀珮卡楠陡然止住笑声,目光清冷的打量着季籍许久,方才接过随侍转呈的那份帛书。

汉人果是早有预备,便连这密约亦是以独特的泰米尔文书写的。

泰米尔文源自婆罗米文,亦可翻译为梵天书,或者说是梵文的变种字体,与雅利安人惯用的语言文字有较大出入,毕竟身毒不似华夏,没出个秦始皇般的千古雄主,自然也就没办法“书同文”。

即便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身毒大贵族,若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度,彼此间也未必能听懂对方的“方言”。

注辇国闭关自守多年,鲜少与外邦往来,故泰米尔人独特的语言和文字在身毒诸国属于“小众”,能听懂的不多,能写出来的更是不多了。

这道密约用泰米尔文书写,多少表达出汉廷对注辇国的重视和诚意,让喀珮卡楠多多少少消减了些怒意。

他舒了口气,打算粗粗扫过,看看汉人到底想玩甚么把戏,然刚看了须臾,便是腾的从王座上站起,冲着玉石台阶下的季籍喝问道:“当真如此?”

季籍早有预料,重重颌首道:“然也,大王应是知晓,我汉人向来最重信诺,况乎事关两国邦交,岂容有半分虚假?”

“既是如此,为何不早些呈上,又为何拟成密约,而非正经国书?”

喀珮卡楠平抑下心中的激动,复又出言追问道。

季籍摇头苦笑道:“此事须得巽加王应下,才能真正成事,大王应是知晓,在巽加王朝,诸位婆罗门圣僧的权势……”

他虽欲语还休,喀珮卡楠却是全然会意了。

密约中亦是写得清楚明白,待得巽加兵马攻陷狮子国后,便会将斯里兰卡岛皆“租借”给汉人,供他们兴建罂粟种植园,并为他们无偿提供大量的奴隶。

奴隶从何而来?

自然是岛上那些国破家亡的僧伽罗人,若无大汉水师相助,巽加人压根无法将他们运回去,原本只能就地处决,现今让他们为汉人种植罂粟,已然是开恩了。

巽加王案达罗迦不傻,出兵征伐狮子国也非真为了甚么婆罗门圣战,除却旁的种种考量,真正说服他的,正是王储普林达卡暗中代汉使窦蟠向他转呈的一道密约,也正是注辇王喀珮卡楠现下看的这道。

密约中言明,若巽加王和注辇王皆是应下此约,则日后斯里兰卡岛产出的福寿膏,汉人将全数出售给他们,非但售价极低,且汉人将不再福寿膏出售给他人,至少在身毒之地是不会再另行贩售的。

依后世的说法,巽加王和注辇王就是大汉福寿膏在身毒的区域分销商,且是“独二”的代理商,这意味着垄断,意味着惊人的暴利。

最为关键的,乃是密约中坦率直白的写明,不是出售给巽加王朝和注辇国,而是出售给案达罗迦和喀珮卡楠这两位君主。

对崇佛的注辇国和喀珮卡楠而言,或许能做到家国不分,毕竟此时的佛教还没强到能涉政的地步,然对于案达罗迦可就不同了,依着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婆罗门僧侣贵族的地位可比刹帝利行政贵族,说神权凌驾于王权也不为过。

举个不太恰当的参照,譬如大汉的大农府和少府,分管国库和皇帝私库,两者泾渭分明,巽加王的私产也向来不会放在国库的。

当然,华夏帝皇“家天下”的霸气,是巽加王想学也学不来的,政教不分就是这么憋屈,无法可想的。

正因如此,待得季籍提到婆罗门圣僧和巽加王,喀珮卡楠也就知晓此道密约为何不宜公之于众了,巽加王既是应下,必然是要吃独食,不愿让婆罗门僧侣们从中分润的。

大家都是明白人,没必要把话说太透,免得大事难成。

汉人不会凭白给喀珮卡楠好处,依照密约,注辇国得出兵征讨百乘王朝,只不过远较喀珮卡楠所料想的要轻省得多。

若是喀珮卡楠应下此事,大汉水师将搭载大批兵马,率先从百乘王朝的东部沿海地域登岸,待得百乘集结大军抵御,注辇国可乘其兵力空虚,兴兵北上,轻易夺回泰米尔人的祖地。

提及此处,就须细说高韦里水。

高韦里水发源自身毒半岛中西部的布拉马吉里山脉,向东南方绵延流淌近两千里,横贯身毒半岛而入海。

昔年泰米尔惨遭雅利安人屠戮,被迫顺流而下,逃到身毒南部,故高韦里水最下游的出海口现今是在注辇国境内的,中上游则是被百乘王朝占据,只是两国疆域中间还隔了数百里,分布着诸多的城邦小国,或也算不得国,仅仅是稍微大些的部族联盟罢了。

这些小国夹在两个大国之间,仅仅是作为缓冲区般的存在,注辇国若是要朔流而上,出兵征伐百乘王朝,这些小国绝不会阻拦的,只会瑟瑟发抖的苟全自身。

此计可行乎?

在喀珮卡楠看来,无疑是可行的,对注辇国更是利大于弊的,暗中积蓄实力百余年的泰米尔人,军力本就不弱于百乘人,况且是要趁其兵力空虚的出兵偷袭,必然能将之重创。

只要不深入百乘王朝的腹地,不逼得他们拼死反扑,最终的结果极有可能是百乘王朝认栽求和,不敢妄图出兵重夺高韦里水流域。

相较于夺回泰米尔祖地,失去狮子国这个小小属国压根算不得甚么,再说日后还能从福寿膏的贩售中获得补偿。

况且汉人也给了他合适的台阶下,若是此计得成,大汉水师和巽加兵马多日来犯下的诸般恶行,皆会被视为迷惑百乘人的计策,而非对注辇国的挑衅乃至欺辱。

如此,喀珮卡楠对注辇臣民也就有了交代,非但不丢颜面,更会因夺回祖地而成为泰米尔人的英雄,得万民称颂,万世敬仰。

无论于国于己,皆是大大的好事,怎的不教他心动不已。

只是……该不该相信汉人,汉人会否信守这密约,终归让他仍是踌躇难决。

喀珮卡楠稍稍平复心境,出言道:“事关重大,使臣且先回馆驿,待我再仔细斟酌些时日。”

季籍亦是瞧出他心中顾忌,躬身道:“大王,为彰显我大汉诚意,我水师战船不日便将北返。”

此语一出,端是满殿哗然。

在场的注辇重臣们尚未看过那甚么密约,故适才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家君王和大汉使臣在打哑谜,然此时却是真真被惊到了。

适才大王曾问季籍,两国若是缔结邦交,大汉水师会否即刻北返,季籍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出言否定了。

然现下刚呈上这道密约,大王尚未应下,季籍反倒主动告知,说大汉水师不日便将北返,这岂非自相矛盾么?

喀珮卡楠亦是颇为惊诧,皱眉道:“使臣这是何意?”

“大王已看过那密约,巽加若仅出两万兵马,如何能成事,又如何能抵得了我大汉付出的好处?”

季籍不答反问,复又意有所指道:“僧伽罗人负隅顽抗,两万巽加兵马久攻不下,巽加王自是要再行增兵,我大汉水师怕还须往返数趟,为其载运兵马。”

“放肆!”

注辇重臣皆是目眦欲裂,纷纷喝骂道:“贼子猖狂,真是欺我注辇太甚!”

“闭嘴!”

喀珮卡楠亦是出言怒斥,却非是冲着季籍,而是呵斥那些大臣。

群臣皆是愕然,倒也不敢再出声,自是满脸诧异的望着自家大王。

喀珮卡楠却是不再理会他们,只是半眯着眼睑,询问季籍道:“既是如此,那我注辇国又当如何应对?”

季籍笑答:“依我看来,大王自当调集大军,秣兵历马以作防备。”

喀珮卡楠亦是展颜而笑:“言之有理,正当如此。”

季籍再度躬身道:“大王英明!”

“哈哈,非是我英明,而是你汉人着实精明啊。”

喀珮卡楠笑容愈盛,扭头对着随侍的宫人道:“吩咐下去,备好美酒佳肴,我要与使臣彻夜畅饮。”

“谢大王!”

季籍心知注辇王是要留他详谈,端是心下大定,终归没误了陛下的谋划。

死国虽亦无憾,然活着立功,岂不是更好么?

正如昔日受命临行时,大行丞窦蟠对他所言,此事若成,他季籍便是为汉室社稷立下大功,非但能加官进爵,或许还能名留青史啊!

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随军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腊第九章 创立太学第五百六十四章 无线通讯第二百五十六章 对朝方略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战况第六百一十二章 闹出大事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经略外夷第四百七十八章 对马清倭第六百二十五章 电力照明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钓 第五百四十三章 吕宋淘金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七百八十七章 远徙万里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六十七章 国之羽翼 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一百七十四章 铸币乱源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十一章 父子摊牌第七百九十四章 诸般迁调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国来朝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三百零八章 速难平原第一百九十六章 陈氏阿娇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气风发第五百八十六章 驰道驿站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祸相倚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业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围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团入城第四十六章 工业模式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战争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设计第二百七十八章 长安四月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间轶事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请罪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六百七十四章 贵女怨念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葱岭第五百一十九章 决意犯险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驾出行第六十章 纺织工艺第四十三章 悲催刘德 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四百二十七章 刘乘心醉第一百七十四章 铸币乱源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贵女第六百零五章 权贵人脉第六百零三章 三国密约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亲第七百九十章 诸般应对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四百八十七章 属国三等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二百九十七章 经略南越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学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新书征询,免费章节,请大家务必看看,拜托!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变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七百七十八章 犹太祭祀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训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战争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赠娇妻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应对第二百九十章 渡过天灾第二百一十三章 诸将领命第三百三十二章 宫寒之症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门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宫禀报第二百九十一章 长秋基金第三百九十五章 处置薄氏第三百五十四章 亲王选妃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二百一十一章 痴女渣男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经官学第二百六十八章 黄埔军学第一百三十章 举国欢腾第三百七十二章 鲁图图鲁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税新法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妥当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一百三十五章 陇西豪强第六百九十四章 极大诱因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八百二十四章 勒石封山
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随军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腊第九章 创立太学第五百六十四章 无线通讯第二百五十六章 对朝方略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战况第六百一十二章 闹出大事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经略外夷第四百七十八章 对马清倭第六百二十五章 电力照明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钓 第五百四十三章 吕宋淘金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七百八十七章 远徙万里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六十七章 国之羽翼 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一百七十四章 铸币乱源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十一章 父子摊牌第七百九十四章 诸般迁调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国来朝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三百零八章 速难平原第一百九十六章 陈氏阿娇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气风发第五百八十六章 驰道驿站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祸相倚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业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围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团入城第四十六章 工业模式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战争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设计第二百七十八章 长安四月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间轶事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请罪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六百七十四章 贵女怨念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葱岭第五百一十九章 决意犯险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驾出行第六十章 纺织工艺第四十三章 悲催刘德 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四百二十七章 刘乘心醉第一百七十四章 铸币乱源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贵女第六百零五章 权贵人脉第六百零三章 三国密约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亲第七百九十章 诸般应对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四百八十七章 属国三等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二百九十七章 经略南越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学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新书征询,免费章节,请大家务必看看,拜托!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变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七百七十八章 犹太祭祀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训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战争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赠娇妻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应对第二百九十章 渡过天灾第二百一十三章 诸将领命第三百三十二章 宫寒之症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门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宫禀报第二百九十一章 长秋基金第三百九十五章 处置薄氏第三百五十四章 亲王选妃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二百一十一章 痴女渣男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经官学第二百六十八章 黄埔军学第一百三十章 举国欢腾第三百七十二章 鲁图图鲁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税新法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妥当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一百三十五章 陇西豪强第六百九十四章 极大诱因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八百二十四章 勒石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