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残暴奴律

(预先申明:本章内容可能会引发部分读者不适,作者君想了很久才敢写,可能不讨喜,但确实想不到更好的办法,若大家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可以留评论,我或许会修改吧。)

赵王刘彭祖巡视西域半年有余,终是赶在冬至前返抵长安,亲王殿下端是满载而归,百余车珍宝财货且不去提,光是带回那两位蜂腰肥臀的西域公主,就把王侯权贵们都看傻了。

食色性也,皇帝刘彻虽无开宫纳妃的打算,却也无意阻止旁人渔色,仅是在刘彭祖入宫复命时,叮嘱他务必给那两位外邦公主喝避子汤,免得整出深眼窝,高鼻梁的宗室后裔。

别看梁王嗣子妃楋跋子出身羌族,与她的夫君刘买算是汉羌通婚,然羌人的长相与汉人差别不大,倒也算得上黄种人的,故而小嗣子刘典没甚么外族特征,正如后世的玩笑话,甘肃人和陕西人结婚,生的孩子算不算混血儿?

西域胡人却无疑更偏向白种人,刘彻虽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却也不是硬要搞甚么人种歧视,只是大汉朝野现况就是如此,汉人对“化外蛮夷”是极为鄙夷的。

特别是随着大汉国力愈发强盛,不断掳掠外族奴隶,现下便连大汉的小娃娃,都深以为外族奴隶是“位卑于畜”的。

刘彭祖身为大汉亲王,若与胡女诞下骨血,到时可少不得麻烦,民间非议得且不提,单是同辈的刘氏宗亲如何对待这类与汉人长相迥异的族弟族妹,便是麻烦得紧。

总之大汉不是大唐,要晓得华夏自古最重血统,春秋战国时便连秦楚两大强国都被中原诸侯视为蛮夷,想结“秦晋之好”,都是给了天大的面子。

想想倒也正常,毕竟唐朝皇帝本就不是纯正的“汉家骨血”,唐太宗不还是甚么“天可汗”么?

刘彻无意去扭转汉人的固有观念,后世砖家学者大肆鼓吹的民族通婚,教化蛮夷,那都是扯淡,盎格鲁撒克逊人选出的右翼领袖可不就狠狠打了所谓普世价值的脸么?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非但适用于不同的物种,亦适用于不同的人种,甚至适用于相同人种的内部。

人类会把古猿视为同类么?

不会的,当人类学会使用和制造工具后,就在食物链中站到古猿之上,现今的汉人亦如此,掌握着诸多跨时代的科技和工艺,自是会将化外蛮夷视同牲畜,只是不会野蛮到如蒙元将士般吃“白彘”罢了。

这不是甚么反人类,也别扯甚么智慧生物有所不同,若有一日真的出现甚么“高等文明外星人”,我等科技落后的地球土著只怕会落得如史上非洲黑奴般的凄惨境况,乐观点看,或者被当做宠物喂养也说不定。

刘彭祖也晓得皇帝陛下的嘱咐乃是出于善意,忙不迭的应诺连连。

他本也是这般做的,也正因如此,出身豪门大族的赵王妃许氏才没跟他闹腾,权当让自家王夫多养两个歌姬了,这在权贵世家中甚为寻常,只要不威胁到嫡子嫡女的地位,各家宗妇还是挺看得开的。

宗妇们看得开,王侯权贵们却是艳羡不已,章台窑馆虽也有不少胡女,然养在家中的禁脔,更能满足权贵和富商巨贾的征服欲。

一时间,美貌胡女的价格陡然暴涨,促使贩运奴隶的商人更为积极的从塞外购买女奴。

皇帝刘彻觉着大汉臣民奢靡之风过盛,却又不方便出面阻止,况且大量掠夺外族女子,多少也可抑制蛮夷的人口数量,现下最令他忧心的,是将来大汉若出现太多混血儿,到时候因种族歧视而整出内部矛盾,只怕会出乱子的。

譬如后世自视为民族融合典范的美帝,在刘彻穿越前,不也已屡屡爆发白种人与非裔,亚裔和拉丁裔的血腥冲突么?

欧洲诸国更是面临颇为严峻的“绿化”问题,华夏不少圣母表还提出要中国做负责任的大国,大量接受难民,扯你妹的犊子!

大汉近年掳掠了大量外族奴隶,皇帝刘彻及不少重臣想得长远,觉着有些事得早做防备。

汉男睡了外族女奴倒还是罢了,就怕汉家女子瞧着哪个男奴长得俊俏,与之私通生子,那可就麻烦了。倒不是要搞甚么男女偏见,总之随着外族奴隶的数量愈发庞大,许多事都避免不了的。

说句难听的,史上的平阳公主可就不是睡了自家的马奴卫青么?

好在卫青是汉人,不是化外蛮夷,否则天家的颜面还要不要了?

关键还不在此,重要的是待得外族奴隶年老体衰后,该如何处置,牲畜若是老得无法干活,还能杀了吃肉,奴隶可就麻烦了。主家固然可将年老的奴隶杀掉,但若其子嗣亦为奴,只怕会记恨在心,时时想着报仇,伺机反噬主家。

汉七十三年,冬月。

太尉李广当殿进谏,忧心近年多有汉人与外族奴隶私通,并痛陈所造成的恶果,恳请大汉皇帝下旨,着廷尉府制定新律,明定如何处置外族奴隶,以绝后患。

皇帝刘彻故作讶异,待听罢李广的奏禀,更是面色大变。

莫说皇帝如此,便是满殿群臣听闻李广的盘算,皆是倒吸凉气,觉着李广这厮怕不是疯了!

凡外族奴隶者,男奴皆处宫刑,女奴皆绝育。

所谓宫刑者,即是阉割;所谓绝育者,即服烈性避子汤,一剂廉价汤药即可使其终生难孕。

何其残暴酷烈,何其泯灭人性!

当今天子乃仁德圣君,岂会接受此等荒谬且残暴的谏言,不由怒发冲冠,拍案起身,呵斥李广不仁。

李广虽是跪伏请罪,却仍不放弃,口口声声是为社稷计,宁肯跪死殿上,也要恳求陛下应允。

群臣觉着李广真是魔怔了,如此逼迫皇帝,是嫌命长了?

岂料便在皇帝气得火冒三丈时,御史大夫直不疑却豁然起身,离席行至大殿中央,跪伏在李广身侧,高声附议。

群臣还没反应过来,大行令张骞亦是紧接着离席附议,接着作为百官之首的丞相曹栾和掌律法的廷尉汲黯亦是出列附议。

满殿朝臣眼见三公和两位大卿都出列附议了,惊骇得魂飞魄散,心道莫不是出了甚么大事,才让这五位“大佬”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如此逼迫皇帝陛下。

没瞧见皇帝陛下脸色铁青,沉声命内卫上殿,要将那五位重臣拉出去么?

便在此时,宗正卿刘歂和太常卿刘买忙是离席出列,为五位重臣出言缓颊,然话外之意却也是赞同他们的主张。

好嘛,三公九卿中,除了不上朝的少府卿,郎中令和卫尉,在殿内的除却掌天下赋税的大农令和掌畜牧事的太仆,余下的三公和四位大卿皆是相互应和,似乎非要逼迫皇帝陛下接受李广的谏言。

皇帝刘彻举步行至御案前,冷眼看着御阶下的七大重臣,咬牙切齿道:“你等是想让朕遗臭万年么?”

“微臣深知陛下仁德宽厚,不欲立此峻法,然为我大汉社稷计,此举势在必行。身为人臣,陷君于不义,万死难赎其罪,臣愿以死谢罪!”

李广顿首叩拜,随即豁然起身,作势要朝殿内金柱撞去,显是意欲撞柱而亡。

本是躬身站着的刘歂和刘买见状,忙想合力将他抱住,奈何李广乃是虎背熊腰的粗莽武将,刘歂和刘买却是瘦削文臣,使出全身气力也是拽不住,只能眼睁睁瞧着李广一头撞向金柱。

好在内卫们先前已被陛下召入殿内,数人合力将李广拦下,毫不客气的将他放翻在地。

“朕知爱卿忠心为国,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刘彻故作惊骇,快步跑下御阶,摒退内卫,将李广扶起,拽着他的手臂凄声道。

李广只觉陛下的手紧了松,松了紧,自是会意,忙抬起另一只胳膊,用内袖抹了抹双眼。

辣!

向来流血不流泪的铁血将军,堂堂大汉太尉,霎时间两眼发红,两行热泪沿着斧凿般的英武脸颊往下淌。

“陛下,太尉为国忧心,不惜以死相谏,还望陛下准奏!”

大行令张骞最会抓时机,忙是顿首连连,凄声哀求道。

“还望陛下准奏!”

“望陛下准奏!”

……

随着数位公卿皆是出言应和,满殿群臣也都瞧出蹊跷了,也是纷纷出列附议。

刘彻环视殿内,见得满朝文武皆是拜伏在地,齐声附议,便是喟叹一声:“诶,如此严酷律法,实在有违圣贤之道,诸位爱卿且让朕多思虑些时日,如何?”

李广还欲再说甚么,却觉陛下的手又紧了紧,也是晓得过犹不及,便是故作无奈道:“还望陛下以社稷计,莫要太过仁慈了。”

刘彻微是颌首,没再多言便是径自宣告退朝,脚步“虚浮”的往内殿行去。

李广心下暗喜,觉着今日这出戏演得着实过瘾,想来陛下也是颇为满意的。

虽不免自污声名,然也正因如此,陛下才会对李氏更为信重,除却长子李当户已出任建章校尉,次子李椒和三子李敢也到了入伍从军的年岁,可不得靠陛下多多扶持么?

大汉朝臣们都不是傻子,到得此时也能猜出七八分了,心道皇帝陛下还真是“仁德贤明”啊!

第七百四十八章 见见族嫂第二百七十八章 长安四月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还汉第二十六章 营建之事 第五百二十五章 贼子就擒第二百七十八章 长安四月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战第七百三十二章 张笃遇袭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隶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五百章 夷灭东鳀第三百八十章 城头失守第七百六十四章 开凿运河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十章 天上人间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发第一百零五章 梁王刘武第五百九十四章 终有回报第三百零六章 商贾世家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迹降临第一百七十四章 铸币乱源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复国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训第七百一十章 小遗席间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间轶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谋取王位第九十章 火烧密林 第四百三十四章 发条玩具第八百零九章 挥军北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发行邸报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五百四十三章 吕宋淘金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来婆家第六百四十二章 过载保护第五百九十章 觊觎太子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异第二百一十一章 痴女渣男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来婆家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七十九章 草原诅咒 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议政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发电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五百四十章 凤翔珠宝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离京第四百五十二章 刘沐封王第四十章 王府缉凶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广致仕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师母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烧尸山第三百三十章 商讨出兵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随行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滩登岸第八十三章 庶民经济 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三百六十四章 敦煌军镇第五百零二章 增设预学第二百二十一章 举杯陶然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三百四十三章 舰队停靠第四百零一章 今岁除夕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内附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师范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师范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三百九十二章 败家婆娘第一百九十二章 惊天大案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马青梅第二百九十八章 无心插柳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过后第三百四十章 经济作物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过第七十九章 草原诅咒 第一百章 企业划分第一百五十九章 梁王请罪第四百六十七章 齐萱求见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须多言第四百四十三章 东郡油田第四百八十二章 粮食倾销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观赛第六百四十六章 亲王召见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岛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二百五十六章 对朝方略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儿套狼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
第七百四十八章 见见族嫂第二百七十八章 长安四月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还汉第二十六章 营建之事 第五百二十五章 贼子就擒第二百七十八章 长安四月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战第七百三十二章 张笃遇袭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隶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五百章 夷灭东鳀第三百八十章 城头失守第七百六十四章 开凿运河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十章 天上人间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发第一百零五章 梁王刘武第五百九十四章 终有回报第三百零六章 商贾世家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迹降临第一百七十四章 铸币乱源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复国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训第七百一十章 小遗席间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间轶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谋取王位第九十章 火烧密林 第四百三十四章 发条玩具第八百零九章 挥军北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发行邸报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五百四十三章 吕宋淘金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来婆家第六百四十二章 过载保护第五百九十章 觊觎太子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异第二百一十一章 痴女渣男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来婆家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七十九章 草原诅咒 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议政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发电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五百四十章 凤翔珠宝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离京第四百五十二章 刘沐封王第四十章 王府缉凶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广致仕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师母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烧尸山第三百三十章 商讨出兵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随行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滩登岸第八十三章 庶民经济 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三百六十四章 敦煌军镇第五百零二章 增设预学第二百二十一章 举杯陶然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三百四十三章 舰队停靠第四百零一章 今岁除夕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内附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师范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师范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三百九十二章 败家婆娘第一百九十二章 惊天大案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马青梅第二百九十八章 无心插柳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过后第三百四十章 经济作物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过第七十九章 草原诅咒 第一百章 企业划分第一百五十九章 梁王请罪第四百六十七章 齐萱求见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须多言第四百四十三章 东郡油田第四百八十二章 粮食倾销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观赛第六百四十六章 亲王召见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岛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二百五十六章 对朝方略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儿套狼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