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过载保护

在后世华夏,有不少地方父母官是很喜欢搞这套的,若真为老百姓做了实事,搞搞大场面倒也没甚么,然若为了自身政绩,大搞面子工程,还恬不知耻的到处宣扬,那就真是恶心人了。

皇帝刘彻反躬自省之余,亦不忘整肃汉廷政风,除却须得吏治清明,还得掐灭清谈务虚的苗头,警醒文武百官皆不得图慕虚名而好大喜功,务实才能出政绩,想务虚的赶紧辞官归家吟诗作赋去,免得人在其位不谋其政,凭白误国误民了。

电力乃是工业社会的重要资源,现下的大汉臣民或许不晓得,刘彻却是深切知晓的,不可能将基础电业交给私有商家掌控,包括皇室实业乃至少府,都不宜执掌日益增多的基础电力设施。

数月前,皇帝刘彻在准允进行长安照明计划后,顺势着大农府工部增设了电力司,掌大汉电业的统筹和发展,除却少部分需要行政经验的官位,电力司余下官缺皆从帝国科学院的博士乃至匠师中拔擢出任。

如此大规模任用“匠人”为官,在汉廷尚属首次,朝堂重臣却是没太大反弹,盖因皇帝陛下不断督促公府完善官吏考评条陈,每岁对各府署及各郡县官吏皆严加考评,能者上,庸者下,尸位素餐者罢官之后永不任用,使得群臣在举荐自家子侄任官时愈发慎重,免得举荐出的人选才不配位,到时反倒牵累了他们这些举荐人。

对于所谓的电力,朝堂重臣们虽已多有耳闻,但也仅止粗浅皮毛,更不觉自家子侄能在电力司恪尽职守,朝廷近年不断完善官制,增设诸多新府司,释出的官缺为数不少,真正有本事的世家子弟不愁没前程,故群臣不再似过往般饥不择食了,还得为自家子侄好生筹谋挑选合适的官位,斟酌再三后才会向公府乃至皇帝举荐。

皇帝刘彻见得这些老狐狸有如此转变,真真哭笑不得,却也能理解他们“挑肥拣瘦”的心理,说实话,古往今来真正毫无私心,不图名利的官员能有几人?

别看后世华夏的公知精英嘴上说得大义凛然,好似忧国忧民,然真让他们有机会忝居高位,只怕是不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想来会比他们曾鄙夷的官员更贪,且还无能,毕竟是群只懂打嘴炮却不务正业的蛆虫!

如此也好,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尤其是电力及交通等基础要务,多拔擢匠人出任技术官僚是应当的,否则迟早要闹出大乱子。

电力司增设后,长安照明计划也就顺势被大农府工部接手了,帝国科学院和少府皆转为从旁协助,倒是皇室实业和田氏商团特意求得准允,遣来不少掌事和匠师认真观摩,贤王刘非和国舅田胜都是人精,眼光长远得紧,时刻都盯着大农府的新动向呢。

皇帝陛下没打算搞甚么典礼,故电力司在督造供电线路及照明路灯时也就少了约束,不用全部线路皆竣工后方才同时通电,却如修筑道路般,往前修一段,便通一段。

如此一来,未央宫北面的大区块,每过数日便会有新的街巷在夜间点亮路灯,每每在入夜后,刘彻总会矗立高台之上,俯瞰着龙首塬北麓亮起的那些街灯,所获得的成就感远比搞甚么万民齐颂的庆典要来得实在。

太子刘沐可没这般老成持重,虽是受自家父皇影响,也不喜搞甚么闹哄哄的大场面,但不代表他为善不欲人知。

鲜衣怒马的大半少年,谁会甘愿锦衣夜行,谁不是恨不能让所有人都晓得他多牛掰?

人不中二枉少年,你们懂的……

刘彻打造出大汉首台简易发电机时,刘沐可是蹲在一旁眼巴巴瞧着的,甚至还帮着打了下手;刘彻和刘乘试制白炽灯泡时,刘沐也是跟着捣鼓的,尤是刘彻和刘乘皆政务繁忙,没太多闲暇,往往挑出相应的灯丝,就让刘沐拿去试试。

刘彻无非是想顺带锻炼自家傻儿子的动手能力,就当手工课了,实践出真知嘛。

刘沐却不是这么想的,现下龙首塬北麓能亮起这么些路灯,他觉着自个的功劳可不小,虽不敢跟自家父皇比,但未必比皇叔刘乘差。

嗯……

太子殿下确实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然有鉴于刘氏子弟的面皮向来不会比城墙薄太多,故也就不足为奇了。

况且刘沐之所以如此认定,也非全无所本,盖因清河王刘乘并未参与到电力过载保护设备的试制中,甚至在皇帝刘彻提及此事前,他是从未考虑过的,无疑是有着重大疏失。

所谓过载保护设备,倒也不是甚么高大上的事物,譬如后世电站所用的出口断路器和更为常见的保险丝,都是为了避免线路漏电短路造成电器乃至发电机毁损的过载保护设备。

清河王刘乘虽是刘彻自幼教导出来的,也研读了不少科技著作,然涉及面太广,身为帝国科学院的院监,又不可能真正埋头钻研单一学科,故忽略了过载保护设备在电力设施中的重要性。

好在灞西电站乃是直流发电,且发电机组的功率都不大,并入供电母线的机组也不多,加之运行未久,输电线路多仍在铺设和验证阶段,日常通过匠师手动控制线路开关,暂时没出甚么岔子。

然在刘乘提议进行长安照明计划后,皇帝刘彻就考虑到要如何对供电和输电线路进行过载保护了。

依大汉现有工艺水准,想搞出口断路器无疑是痴人说梦,要晓得后世华夏也仅能制造出小容量出口断路器,大容量的出口断路器还要仰赖从国外进口,每台单价往往会超过百万美元。

为保障灞西电站的供电可靠性,电站内并联供电的诸多发电机组皆采用双母线分段接线,以此确保某段线路发生短路时,能及时断开线路,避免大电流烧毁发电机组,更避免整个电站彻底瘫痪。

还不止是电站的供电可靠性无法保障,若是从输电线缆搭接的电线发生短路,也极有可能造成整个线路瘫痪。

必须分路段分区供电,且每个小区块都要配置有相应的过载保护设备。

出口断路器或继电器都不好弄,但保险丝却是不难,前世欧洲早期供电线路也都是采用保险丝提供过载保护的,据说爱迪生发明保险丝时是出于想保护当时造价昂贵的白炽灯泡,尽量避免因线路漏电导致灯丝熔断。

最常见的保险丝,是以电阻率较大且熔点较低的合金作为熔断体,会在电流异常升高到一定的高度和热度的时候,自身熔断切断电流,从而起到保护电路安全运行的作用。

早期最原始的保险丝,熔断体多为铅制,但熔点仍是较高,后经改良,在铅中加入锑锡合金,以降低其熔点,为了追求更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后又改为银铜合金。

早在十六年前,少府和皇室实业就已在湘南县大举开采锑矿和锡矿,现今的锑锡合金多用于活字印刷,相关的冶制工艺已然十分成熟了,要试制铅锑保险丝不难的,倒是银铜保险丝的合金配比还要斟酌验证。

银铜保险丝虽更为安全可靠,但造价无疑更为昂贵,灞西电站内的供电线路可采银铜保险丝,而为电报及路灯提供电力的末端线路,还是采用铅锑保险丝较为合宜,后世华夏七八十年代还在用的物件,在现今大汉更不用太讲究了,没必要拉高成本,浪费赀财。

现今世上最好的冶炼匠师,十有八九都在少府诸冶监内任事,故皇帝刘彻索性写了本步骤分明的条陈,让学了不少电学知识的太子刘沐自行鼓捣试制,反正也不急于一时。

在长达月余的试制过程中,太子殿下早晚习练武课,上午到宫邸学舍学文课,午后又到宣室殿陪皇帝老爹批阅奏章,入夜还得验证诸冶监送来的保险丝,连着数个沐日都没能出宫玩耍,终是天道酬勤,验证出了合宜的合金配方,既得了自家父皇的重赏,更是刻意在皇叔刘乘面前好生臭屁炫耀了一通。

他这些日子虽忙得昏天黑地,却也颇为充实,盖因无论练武还是捣鼓新奇玩意都是他的喜好,故除却在宫邸学舍听夫子教授经史子集时多有犯困打盹,太子殿下倒也没觉着有甚么累人的,反正就算原本不累,听夫子多念几句那些拗口文章,也是会犯困的。

说实话,宫邸学舍的诸多刘氏子弟中,除却乘氏侯嗣子刘典等少数宗室奇葩,大多数王侯子嗣都不喜经史子集,更遑论诗词歌赋和琴棋书画了,若非忌惮夫子手中的戒尺,他们早就趴桌案上呼呼大睡了,恁的学这些枯燥玩意作甚?

太子刘沐更深以为然,要晓得他的皇祖父和父皇都不怎的待见酸腐文人,鲜少吟诗作赋,但丝毫不妨碍他们成为万民称颂的贤君圣主,况且他每日午后陪着父皇批阅奏章,见识多了,自然晓得身为储君该学甚么,甚么学些粗浅皮毛,晓得有那么回事就行了。

正如父皇常言,人力有时穷,为君者,无须事事精通,更不应事必躬亲,却要懂得识人用人。

若孤王日后得继帝位,就将刘典那厮也丢去做太常卿,就如同他阿父那般掌礼仪文教就行了,孤王苦哈哈的学这些玩意作甚?

太子殿下如是想,也是如是做的,除却熟读史书和听讲格物化工之学,余下的百家经典都是左耳进右耳出,夫子授业时即便不打瞌睡也是神游天际。

皇帝刘彻数次考较自家儿子的课业,发觉他偏科极为严重,武艺很强很暴力,理工课业也学得很超前,偏生文课是一塌糊涂,尤是在辞赋中的用字遣词皆格外粗俗直白,简直都不如街头巷尾流传的打油诗来得有内涵,怪不得教授他诗词歌赋的卫老夫子最近时常告病休养,怕真是被气病的。

刘彻不禁仰天哀叹,咱老刘家啥时候能出个有几许书卷气的儒雅皇帝啊?

堂堂大汉天家,总不能世世代代都是痞里痞气的吧?

气质啊,气质!

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装战船第一百五十五章 刑讯逼供第四百五十一章 鸣炮贺寿第七百二十七章 电力发展第七百八十八章 阳春三月第七百八十八章 阳春三月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条约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七十九章 草原诅咒 第五百七十八章 赌赛开局第四十一章 九王齐聚第五百八十六章 驰道驿站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帐 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访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击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刘沐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边第四百七十二章 窦后崩殂第六十七章 国之羽翼 第七章 太子废立第八百三十章 长安协定第二百一十三章 诸将领命第四百五十一章 鸣炮贺寿第二百七十四章 凛冬战事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条约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扩编第二百四十章 朝鲜作妖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一百二十章 两军对垒 第四十五章 刘荣归国 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报传来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爱如斯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儿随任第三百四十六章 琐碎诸事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扩张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七百七十五章 寻获玉米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为拘束第三百四十八章 乌孙灭国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三百二十九章 藩王入京第四百一十章 长秋医学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乌桓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阵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胶片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师整军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凉畜牧第五百六十一章 驰道路轨第一百六十七章 乌桓来使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三章 册立太子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监国第一百八十章 太学老者第八十五章 疯狂认购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二百零二章 筹建边城第六百四十二章 过载保护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灭乌孙第六百七十二章 骑军借道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布阵第二百三十八章 淝陵水泊第一百一十章 汉军出塞第三百零四章 雍凉乳业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合常理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皋候府第五百六十一章 驰道路轨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饰改制第八百一十九章 进逼龙城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禅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六百一十一章 贵女出府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来婆家第六百五十二章 战时征募第九十八章 酷吏张汤第六百五十四章 适材适所第五百三十七章 岁末除夕第四百九十一章 残暴奴律第五百九十九章 经略外夷第一百三十四章 塞外羌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联合制衣第六百零七章 巨头齐聚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击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团 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饰改制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
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装战船第一百五十五章 刑讯逼供第四百五十一章 鸣炮贺寿第七百二十七章 电力发展第七百八十八章 阳春三月第七百八十八章 阳春三月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条约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七十九章 草原诅咒 第五百七十八章 赌赛开局第四十一章 九王齐聚第五百八十六章 驰道驿站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帐 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访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击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刘沐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边第四百七十二章 窦后崩殂第六十七章 国之羽翼 第七章 太子废立第八百三十章 长安协定第二百一十三章 诸将领命第四百五十一章 鸣炮贺寿第二百七十四章 凛冬战事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条约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扩编第二百四十章 朝鲜作妖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一百二十章 两军对垒 第四十五章 刘荣归国 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报传来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爱如斯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儿随任第三百四十六章 琐碎诸事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扩张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七百七十五章 寻获玉米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为拘束第三百四十八章 乌孙灭国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三百二十九章 藩王入京第四百一十章 长秋医学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乌桓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阵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胶片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师整军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凉畜牧第五百六十一章 驰道路轨第一百六十七章 乌桓来使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三章 册立太子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监国第一百八十章 太学老者第八十五章 疯狂认购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二百零二章 筹建边城第六百四十二章 过载保护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灭乌孙第六百七十二章 骑军借道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布阵第二百三十八章 淝陵水泊第一百一十章 汉军出塞第三百零四章 雍凉乳业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合常理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皋候府第五百六十一章 驰道路轨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饰改制第八百一十九章 进逼龙城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禅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六百一十一章 贵女出府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来婆家第六百五十二章 战时征募第九十八章 酷吏张汤第六百五十四章 适材适所第五百三十七章 岁末除夕第四百九十一章 残暴奴律第五百九十九章 经略外夷第一百三十四章 塞外羌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联合制衣第六百零七章 巨头齐聚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击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团 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饰改制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