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长安协定

大汉太子缓缓起身,仍是倒提着巨阙剑,施施迈步离去,无意理会甚么罗马特使。

伊库里姆无疑受到了极大的羞辱,却不敢拦住大汉太子,盖因他也知晓,这大汉帝国的储君刚领兵诛杀了数以十万计的匈奴人,与其说是胜利女神的代言人,倒不如说是死神的代言人。

西郊太庙之侧,以匈奴首级堆积成的京观,更是展现出汉人的野蛮和嗜血。

是的,野蛮!

大汉,是个野蛮和文明交织的国度!

九月抵京后,伊库里姆亲身感受到大汉的富饶繁华和璀璨文明,见识了华夏大地的礼仪之大和服章之美,却也见识到军容壮盛。

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数万匈奴战俘被押往西郊,斩首于高台之上,人头滚落,大地沁血,却引得漫山遍野的百姓不断欢呼。

伊库里姆甚至远远看到,围观斩首的人群中,不乏半大少年,面对如此血腥暴虐的场面,脸上竟没有胆怯,没有畏惧,反是欢呼雀跃,高唱军歌。

斯巴达人!

伊库里姆不尤得想到罗马最为忌惮的斯巴达人,这个连孩童都推上战场厮杀,让罗马付出惨重代价,且血腥镇压了无数次,却仍无法彻底征服的野蛮民族。

汉人,比斯巴达人更剽悍、更好战、更野蛮!

大汉,却又比罗马更强盛、更富饶、更文明!

野蛮与文明,在此处交织,却没有丝毫的突兀感,仿似所有汉人皆从内心深处认同,璀璨的汉文明,须用野蛮去铸就、去开创、去守护。

如同大汉太子的态度和作为,不容旁人置疑,没有半点风度可言,却又非莽撞的蛮横,提出了令安息王储难以拒绝的条件。

相较大汉,罗马的荣光已因贵族们的奢靡腐朽而逐渐逝去,伊库里姆正是看得明白,才带领狄第乌斯家族,献上西西里行省,对永久独裁官屋大华宣誓效忠。

罗马,再也经不起内耗,更不能再任由贵族元老如过往般,在议事殿堂没玩没了的辩论和争吵,唯有强势的君主,才能用血与火,让罗马在腐朽的废墟中浴火重生。

出兵巴尔干,剿灭叛军,势在必行,否则亚平宁半岛的东部沿海永无宁日,不断从海上袭扰的马其顿战船,极大的牵制住了罗马本土的兵力,无力顾及诸多西部和南部行省,尤是西西里行省,又出现奴隶叛乱的苗头了。

过往二十余年间,光西西里岛就爆发了两次大叛乱,伊库里姆身为执掌西西里行省的现任大法官,且西西里行省是狄第乌斯家族的根基所在,他如何不急?

屋大华亦知如此,故极为信任伊库里姆,此番更任命他为特使,率团出使大汉。

谈判,是需要实力支撑的。

过往三个月,伊库里姆虽是擅长辩论,奈何安息王储老神在在,任凭他慷慨激昂,高谈阔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弗拉特斯也丝毫不为所动。

倒非安息比罗马强盛,安息国土虽是广袤,却地广人稀,饶是算上奴隶,安息统治下的人口拢共不过千余万。

罗马光是在亚平宁本土,就逼近两千万人,人口无比稠密,要晓得,后世的意大利,其人口也不过六千万。

依现今罗马的农业水准,亚平宁半岛养不活两千万人,若各行省纷纷叛乱乃至独立,不再向本土输送粮食等民生物资,罗马就真要彻底完犊子了。

事实上,同样的情形在古今中外的大帝国皆不鲜见,后世史上的隋朝之所以大力经营东都洛阳,也因南方的粮草要运入关中耗损太大。

饶是现今大汉,长安周边的数百万人口,也要靠关中各郡养活,全因长安太仓的存粮足以应对各种天灾人祸,才无灾年爆发饥荒之虞。

罗马在亚平宁半岛必然也有庞大的粮食储备,但若各行省尽皆“断供”,本土的存粮能撑多久,就不晓得了。

罗马固然能狠下心,不甩安息出兵巴尔干,然安息已完全占据了安纳托利亚半岛,且是占据了拜占庭城,在东边狼顾巴尔干。

若在罗马大军“平叛”时,安息从东北方出兵,抽冷子打闷棍,那罗马真就腹背受敌了。

屋大华早先遣使巴勒弗家族的本意,安息能出兵襄助最好,若是不能,至少不要落井下石。

若安息能如此,罗马愿意承认安息对亚细亚行省(拍加马地区)的占领,对整个安纳托利亚半岛的统治权,反正现今的罗马也无力将亚细亚行省从安息手中夺回。

此等情形下,安息使团在谈判过程中,天然占据上风,饶是罗马人再跳脚,也没用。

安息作壁上观,自是不急,罗马却是急不可待。

长久的谈判过程中,大汉官员确是站在“中立客观”的立场,任凭罗马和安息自行商谈,大月氏和康居两国更是没有任何表态,无论是面对安息的威吓还是罗马的示好,皆是无动于衷。

伊库里姆原以为他们存心待价而沽,却万万没料到,大汉太子张张嘴,两国使臣就如见了主人的土狗,摇着尾巴表忠。

大月氏愿出铁骑四万,康居估摸也不遑多让,若真如此,巴尔干半岛指日可定。

只是……

埃及啊!

在两百多年前,因马其顿帝国的入侵,传承五千余年的古埃及进入了快速希腊化的时代。

亚历山大大帝麾下将军托勒密·索特尔,在马其顿帝国分崩离析后,在埃及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并自封为国王,建都于地中海南岸的亚历山大港,史称托勒密一世。

在希腊族裔的统治下,埃及与希腊的文化开始全面融合,古埃及文明虽是悠久璀璨,然占据强势地位的希腊文明无疑全面主导了这种融合,对古埃及文明进行疯狂侵蚀。

官方用语、历史记录乃至神话撰写,皆是由希腊学者,用希腊语言和文字进行的。

后世所谓的古埃及著作,大多也都是托勒密王朝时代由希腊人留下的,故后世埃及人连自家真正老祖宗留下的文字都无法理解了,这无疑是民族的悲哀。

现今的埃及,由国王托勒密·费斯康和王后克利奥帕特拉共同统治。

克利奥帕特拉的父亲是费斯康的亲兄长,母亲是他的亲姐姐,也是他的前任王后,故克利奥帕特拉是他的继女和外甥女。

二十年前,费斯康与前任王后离婚后,诱(女干)了年幼的克利奥帕特拉,并与之结婚,共同统治埃及。

费斯康,弑兄篡位、屠杀子侄、强娶嫂子兼胞姊、强睡外甥女,就是这么个货色。

奈何,此人擅于争权夺势,却疏于整军治国,非但国内叛乱连连,四十余年前,塞琉古帝国尚是强盛时,更曾攻克埃及国都亚历山大港,埃及军队就如纸糊般脆弱。

在罗马出兵介入下,塞琉古帝国才被迫撤军,让费斯康保住了王位。

随后的四十余年,埃及实质上已成为罗马的附庸,虽非真正的属国,然罗马素来是以“上下埃及保护者”自居的,每岁更收取大量的供奉。

若历史进程无有变动,埃及应会在数十年后,被罗马直接吞并,成为埃及行省。

现今安息大军已覆灭了塞琉古帝国,对埃及虎视眈眈,若非不想冒然与罗马开战,忌惮驻守在埃及境内的罗马军团,早就挥师南下了。

大汉太子虽未与罗马特使多说半句话,态度却已颇为明显。

罗马,要彻底放弃埃及,撤回常驻当地的罗马军团。

从今往后,埃及不再是埃及人的埃及,亦不再是罗马人的埃及,而是安息人的埃及,更准确的说,是安息王族的埃及。

巴勒弗家族非但不会掣肘王族,更会号召所有的安息大贵族全力支持出兵埃及,前提是,王族要付出百万奴隶,让汉廷满意。

汉廷可不是空手套白狼,既为四国提供了会谈场所,又由储君出面调和鼎鼐,且今后也会为四国见证盟约。

谁若毁约,必是承受不起大汉皇帝的震怒!

翌日,彻夜未眠的罗马特使伊库里姆,用颤抖的手,签下了一式五份的四国盟约。

数万里外,埃及统治者和千余万臣民,并不知自身的命运,将要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

安息王储弗拉特斯志得意满,亦不忘向巴勒弗家族许下承诺,待得王族攻占埃及后,埃及盛产的水晶、没药、莎草纸和香料等大宗货物,王族皆可与巴勒弗家族合作经营。

(PS:埃及香料非指食用香料,而是熏香和精油类香料,当时在欧洲和西亚价比黄金。)

亚历山大港、黑海南畔的拜占庭和尼科米底亚两城,可让巴勒弗家族经营坊市和港口;黑海北畔的塔纳斯和潘提卡佩昂,这两座繁荣的海港城市,更是尽数划归巴勒弗家族所有。

不得不说,安息王族真真诚意十足,实则也是变相向汉廷“交心”。

事实上,大月氏和康居若出兵巴尔干,其大军必是要经过黑海北畔的,顺带为大汉彻底打通与罗马之间的北方商道,塔纳斯和潘提卡佩昂自然会成为最重要的中转站。

弗拉特斯精明得紧,与其让汉廷提出,倒不如自己主动些,好歹卖个人情。

两国之间,尤是远隔万水千山的两大强国,彼此没甚么不好谈的,再大的怨忿不满,在难以拒绝的庞大利益面前,甚么都好谈。

汉八十三年,腊月十二。

罗马、安息、康居和大月氏四国,在汉大行令的主持下,于大汉帝都长安签订密约,史称“长安协定”,后人亦称之“双十二条约”。

第六百八十七章 同乘纵马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七百六十八章 欧亚大战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种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办蒙学第六百三十章 入宫观戏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盘算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游第四十五章 刘荣归国 第八十六章 西北状况第八百一十九章 进逼龙城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五百二十七章 对外贸易第八百零九章 挥军北上第六百七十四章 贵女怨念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准备第四十三章 悲催刘德 第八百零八章 新妇难为第五百零七章 罂粟之岛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见第一百五十八章 刘荣投缳第六百六十四章 双拥基金第四百三十九章 铸钢为炮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阳孔仅第六百二十五章 电力照明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众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达布山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胶片第三百六十四章 敦煌军镇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儿打靶第八百二十六章 贵女愁绪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气风发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乌桓第四百零三章 春满人间第一百四十五章 争相竞价 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议政第七百零五章 罗马权斗漏写十章,今天请假改大纲,明天双更。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爱如斯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五百八十六章 驰道驿站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获第六十四章 诛心之言 第四百三十四章 发条玩具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区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杀人第三百零六章 商贾世家第五百零五章 大农六部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割地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业发展第五百九十四章 终有回报第二百一十三章 诸将领命第六百三十七章 铁道竣工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赐笄第三百八十六章 乌桓助阵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区第四十三章 悲催刘德 第八百零五章 欲征漠北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割地第二百三十一章 枭首腰斩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内附第七百一十章 小遗席间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风寒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五百二十五章 贼子就擒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冲突第五百二十五章 贼子就擒第四百三十九章 铸钢为炮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七百四十八章 见见族嫂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战况第六百九十四章 极大诱因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过第七章 太子废立第一百零二章 东市巧遇 第六百九十章 惩戒学子第二百章 水战操演第四百三十六章 腊月返京第六百零七章 巨头齐聚第二百零二章 筹建边城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车第三百章 采菊东篱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内乱第七百七十八章 犹太祭祀第七百二十二章 寝殿之中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一百五十三章 梁国风起
第六百八十七章 同乘纵马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七百六十八章 欧亚大战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种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办蒙学第六百三十章 入宫观戏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盘算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游第四十五章 刘荣归国 第八十六章 西北状况第八百一十九章 进逼龙城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五百二十七章 对外贸易第八百零九章 挥军北上第六百七十四章 贵女怨念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准备第四十三章 悲催刘德 第八百零八章 新妇难为第五百零七章 罂粟之岛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见第一百五十八章 刘荣投缳第六百六十四章 双拥基金第四百三十九章 铸钢为炮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阳孔仅第六百二十五章 电力照明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众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达布山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胶片第三百六十四章 敦煌军镇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儿打靶第八百二十六章 贵女愁绪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气风发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乌桓第四百零三章 春满人间第一百四十五章 争相竞价 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议政第七百零五章 罗马权斗漏写十章,今天请假改大纲,明天双更。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爱如斯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五百八十六章 驰道驿站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获第六十四章 诛心之言 第四百三十四章 发条玩具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区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杀人第三百零六章 商贾世家第五百零五章 大农六部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割地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业发展第五百九十四章 终有回报第二百一十三章 诸将领命第六百三十七章 铁道竣工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赐笄第三百八十六章 乌桓助阵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区第四十三章 悲催刘德 第八百零五章 欲征漠北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割地第二百三十一章 枭首腰斩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内附第七百一十章 小遗席间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风寒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五百二十五章 贼子就擒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冲突第五百二十五章 贼子就擒第四百三十九章 铸钢为炮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七百四十八章 见见族嫂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战况第六百九十四章 极大诱因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过第七章 太子废立第一百零二章 东市巧遇 第六百九十章 惩戒学子第二百章 水战操演第四百三十六章 腊月返京第六百零七章 巨头齐聚第二百零二章 筹建边城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车第三百章 采菊东篱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内乱第七百七十八章 犹太祭祀第七百二十二章 寝殿之中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一百五十三章 梁国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