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春满人间

二月间,长安城内接连举办了多场盛大的婚典,除却两位亲王正婚纳妃,中垒校尉秦立迎娶光禄大夫刘舍的嫡长孙女刘婧,还有数位出身世家大族的宣曲将官也迎娶正妻,不好再拖了。

依习俗,汉人的正婚多选春秋之季,最宜在春分和秋分之后,举行过春秋两季的祭祀大典再举办婚事,又以柳絮飞白的阳春三月最为合宜。

两位亲王和诸多世家子弟今岁之所以赶在春祭前,不惜提前预定的婚期提前正婚,盖因春分是在二月廿五,到时皇后的身孕便近愈九个月。

虽说是十月怀胎,实则寻常孕妇多是九月有余便即临盆,不管皇后到时诞下皇子还是公主,皆是皇帝的首个龙嗣,自会普天同庆,万民道贺。

到时谁敢成婚,抢天家风头,不要命了?

拖到秋天再成婚,也是颇不保险。

说句大不敬的话,若皇后临盆时出了甚么岔子,不能母子平安,今岁长安城内更是没人敢成婚,否则皇帝就真敢将触他霉头的世家押到陵苑活殉了。

近年来,大汉征讨四夷连战连捷,皇帝陛下又豪爽阔绰,汉军将士皆是赚得钵满盆满,各骑营的将官更是家赀丰厚。

早从正月下旬起,一辆辆载满珠玉珍宝的车驾便在北阙甲第多处府邸间穿梭往来,有往女家送纳征礼的,也有往男家送嫁妆的。

即便两个亲家的府邸就在对街,那些车驾也得将北阙甲第绕上一绕,也不全是为了摆阔。

男方纳征礼出得多,是表示对妻族的看重;女方嫁妆添得多,是长辈怕她到了夫家受欺负。

既是如此,自然要让车驾绕绕道,好教北阙甲第所有人都瞧清楚,自家的纳征礼和嫁妆是不薄的。

皇帝刘彻听闻弄出这么大动静,深觉大汉权贵的奢侈之风愈发过盛,但也暂时没太好办法,毕竟他自个大婚时闹的场面更大,总不能只准皇帝放火,不许权贵点灯。

两位亲王倒是没靠绕街来摆排场,着实是那场面已然够大,送纳征礼的车队硬是从皇亲苑生生排到北阙甲第的女方家里。

想想也是,他们近年先是跟着中垒骑营西征,又是率领宣曲骑营南征,硬仗虽没怎么打,干的却皆是烧杀掳掠的无本买卖,家赀巨亿很正常。

况且亲王正婚时,少府依例是要出赀替他们置办聘礼,再加上诸位长辈和皇帝的赏赐,他们今岁还从皇室实业的份子中获取了巨额红利。

如此种种,只要拿出半数,已然是笔惊人的巨赀,用作纳征礼场面自是不小。

中垒校尉秦立也很阔,不过倒是谨慎分际,没有逾越列候正婚的形制,排场不比两位亲王大,只是车驾上那些盖得严严实实的箱子里,也都塞满价值不菲的珍宝。

入京朝贺的各地权贵多是滞留长安,本就要等两位亲王正婚送上贺礼,甚至要多等些时日,待得拜贺帝后喜得龙嗣后,方才启程回返。

他们见得关中世家娶妻嫁女摆出此等排场,皆是吃味不已,心道果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京城权贵近年真真占尽了好处。

受邀观礼的外邦使臣们更是眼角抽搐,听听唱礼官念的礼单,大多珍宝不是出自西域就是出自南越,这特么不摆明是抢掠来的么?

想到本国被劫掠一空的王宫和国库,西域诸国的使臣心里都在滴血啊。

心头滴血有甚么用,非但无法取回这些珍宝,反倒还得强颜欢笑的送上份贺礼,只求这些大汉权贵能在朝堂上为他们多多美言几句。

好死不如赖活,没被大汉灭国就算万幸了。

长安城热闹盈月,到得二月下旬方是渐渐息了喧嚣。

春分之日,皇帝刘彻领臣民在长安东郊行过春祭大典,总算渡过了每年最忙碌的一段时日。

随后的日子,朝臣们发觉陛下上朝时多是心不在焉,且还不时打着哈欠。

群臣多已娶妻生子,倒是颇能理解陛下此等初为人父的焦躁和期待,没人跳出了瞎闹腾,连废话都说得少了,除却必得圣裁的要务,都不太会当殿启奏。

如此一来,早朝自然下得快,多是小半个时辰便已退朝。

皇后阿娇近来愈发嗜睡,刘彻起身上朝颇是小心翼翼,生怕吵着她,待得退朝又会直接回寝殿,阿娇往往每日睁眼醒来便能见着刘彻。

都说一孕傻三年,何况阿娇本就憨直,刘彻且是蒙她,说为了陪她要罢朝些日子,她还真就信了,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在旁伺候的内宰和宫婢皆是嘴角微颤,忍得颇是辛苦,心道若皇后日后晓得被陛下骗了这么些日子,怕是会恼羞成怒,与陛下拼命啊。

老医官每日皆为阿娇切脉,许是阿娇害的吃喜,能吃能睡,营养补得足,腹中胎儿长得快,估摸着她到得三月下旬便会临盆。

入得三月后,阿娇的胃口愈来愈小,多是只吃数口便是觉着饱了。

刘彻着急得紧,倒是老医官老神在在,说是胎儿愈长愈大,压着了阿娇的胃,自会胃口不好,没旁的办法,少吃多餐即可。

刘彻自是相信老医官这专业人士,不会做出外行指导内行的蠢事。

少吃多餐?

不难!

刘彻但凡有闲暇便会亲下庖厨,做出各式美食,每每哄着自家婆娘好歹吃点。

尚食监的小灶间更是昼夜不熄火,不管皇后吃不吃,各式汤品时时炖着,数十种糕点不断做着,每日十二个时辰,每时每刻都有热腾腾的美食出锅。

阿娇虽吃不了这么些,却可送去孝敬长辈,亦可赐给兄弟姊妹分享。

大半个月光景,皇后阿娇没瘦也没胖,本是眉清目秀的泰安公主却生生胖成个小肉球,五官皆挤到一块,照着银镜可把她自个吓坏了。

太寿宫内,太上皇刘启抱着涕泪横流的小女儿,哭笑不得的数落道:“平日让你少吃些,偏是馋嘴,在太寿宫里你母后不准你吃,就跑到长乐宫向你皇祖母讨吃的,现下晓得后悔了?”

哇~~

泰安公主哭得更是惊天动地,皇帝兄长着实太坏心眼,昼夜不停的遣人送来各式美食,她又不忍心瞧着那些糕点冷掉,冷掉可就不好吃啦。

皇帝兄长常言,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她是好孩子,不愿犯罪。

非但是泰安公主,便是皇亲苑的诸位亲王妃都日渐丰腴,着实是宫里赐下的美食花样太多,即便每样仅尝上数口,加起来吃的分量也不少的。

何况是陛下赏赐的,不宜赐给下人,至于府中的少妃或侍妾……没有真正大度的女人,亲王妃亦如此,宁可自个撑死,也不会分给她们的。

广川王妃袁姝和胶东王妃赵荑则是犯了难,她们虽出身世家大族,但毕竟刚嫁入天家,正处在战战兢兢,唯恐有失规矩的新妇阶段。

天子赐下美食,还是十二个时辰不断送,且送来的内侍提醒最好趁热吃……

两位王妃彻底被整懵了,总不能昼夜就等着“趁热吃”,且是否该入宫谢赏?

广川王刘越见得袁姝皱眉苦思,便是出言询问,听完她的顾虑,不由哑然失笑。

“此事倒是好办,你若吃不了这么些,便遣人给相府送去,权当孝敬祖父祖母和父母,陛下非但不会在意,还会觉着你孝心可彰。”

他拎起茶壶斟了盏茶,递给她道:“至于入宫谢赏就不必了,陛下向来不喜太多虚礼。你若有闲暇,不妨好生想想,待得皇后诞下龙嗣,百日礼该备份甚么贺礼,此事我是不懂的,你不妨回相府请祖母和岳母稍是指点。”

袁姝臻首微垂,糯喏道:“妾身醒得了。”

刘越见她这怯生生的模样,复又道:“此事不必在意开销,数千金内库应是有的,我已吩咐王府长史,让他将已清点好的账册交予你,好让你尽早熟识府内事务,执掌中馈。”

“这……妾身怕是……”

袁姝抬头看他,两眼熠熠生辉,有着期待亦有着惶恐。

嫁入天家,最好的是上头没有婆婆霸着中馈不让,最不好却也是上头没有婆婆代掌中馈,传授经验。

刘越笑道:“无妨,王府长史陈懋是少府陈氏族人,乃是我向陛下借来暂时打理王府的,不会欺你年岁浅,反会尽力教导你,也好让他得以早日重回少府任官,免得误了前程。”

袁姝忙是点头:“妾身会用心学的。”

刘越说话和声细语,他的胞弟刘寄的脾性却向来是大大咧咧。

刘寄见得自家婆娘赵荑对着满桌的美食犯愁,颦着柳叶弯眉想些有的没的,不由哈哈大笑。

“爱妃既是没甚么胃口,本王就只好自个享用了。”

刘寄拈起糕点不断往嘴里塞,还不住砸吧着嘴,满脸享受道:“尚食监庖制的美食甚是难得,御厨的手艺远非王府内的庖厨可比,现下不吃,日后可就难得吃到了。”

赵荑的家世不似袁姝那般显赫,赵氏的底蕴比起袁氏是天差地别,只是寻常的勋贵之家,没太多族业,就靠其父赵周的食邑租赋供养全府上下。

比之长安城内的大多贵女,赵荑自幼还真算不得锦衣玉食,然也正因如此,她反倒比寻常贵女多了几分纯朴简约,倒是让刘寄看上了眼。

现下见得刘寄吃得津津有味,她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王府平日的膳食她已觉得美味无比,更遑论眼前这些御厨庖制的美食,闻着都香,何况看着自家夫婿在大吃特吃?

“装甚么装,快趁热吃吧!”

刘寄拈起块糕点,塞进自家婆娘微微张开的樱桃小嘴里,嘎嘎怪笑道。

赵荑瞪了瞪他,嘴里却是嚼得欢快,更是勾着唇角,心里美滋滋的。

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刘沐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货第二章 吴楚之乱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四百七十三章 身后之事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帐 第四百二十章 创投基金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缠绵第四百零五章 母子平安第三百五十八章 刘舜请旨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团入城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马青梅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杀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议定发兵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缠绵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四百三十章 惊闻卫青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仅入士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庙及冠第六百七十四章 贵女怨念第五百三十七章 岁末除夕第二百六十三章 锑矿之用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一百七十四章 铸币乱源第三百九十五章 处置薄氏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师母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临城下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报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亲征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赠马第四百二十章 创投基金第三百四十九章 刘舜务工第二百五十九章 图谋西南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盐税第五百一十九章 决意犯险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帐 第二百九十七章 经略南越第四百五十八章 胶漆娇妻第十二章 虎贲羽林第一百八十章 太学老者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庙及冠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三百五十八章 刘舜请旨第三十章 长安望雪 第三百三十章 商讨出兵第三百三十三章 两代医者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乌桓第一百八十二章 儒派裂变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训子第六百零八章 商贸代表第七百九十四章 诸般迁调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变第六百零五章 权贵人脉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仅入士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设邑第六百六十七章 汉学当立第十章 天上人间第二百七十八章 长安四月第五百章 夷灭东鳀第十一章 父子摊牌第四百四十四章 军事预算第二十二章 军法组织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五十一章 诸般算计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愿得偿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辩第二百一十一章 痴女渣男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七百八十七章 远徙万里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战争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训子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准备第二百四十三章 联合制衣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军第五百六十四章 无线通讯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动 第三百三十二章 宫寒之症第二百四十七章 贵妇入伙第二百七十四章 凛冬战事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国之重器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卖战俘 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灭佛第二百五十一章 监察体制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八十章 密林设伏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一百四十五章 争相竞价
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刘沐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货第二章 吴楚之乱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四百七十三章 身后之事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帐 第四百二十章 创投基金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缠绵第四百零五章 母子平安第三百五十八章 刘舜请旨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团入城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马青梅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杀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议定发兵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缠绵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四百三十章 惊闻卫青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仅入士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庙及冠第六百七十四章 贵女怨念第五百三十七章 岁末除夕第二百六十三章 锑矿之用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一百七十四章 铸币乱源第三百九十五章 处置薄氏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师母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临城下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报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亲征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赠马第四百二十章 创投基金第三百四十九章 刘舜务工第二百五十九章 图谋西南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盐税第五百一十九章 决意犯险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帐 第二百九十七章 经略南越第四百五十八章 胶漆娇妻第十二章 虎贲羽林第一百八十章 太学老者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庙及冠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三百五十八章 刘舜请旨第三十章 长安望雪 第三百三十章 商讨出兵第三百三十三章 两代医者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乌桓第一百八十二章 儒派裂变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训子第六百零八章 商贸代表第七百九十四章 诸般迁调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变第六百零五章 权贵人脉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仅入士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设邑第六百六十七章 汉学当立第十章 天上人间第二百七十八章 长安四月第五百章 夷灭东鳀第十一章 父子摊牌第四百四十四章 军事预算第二十二章 军法组织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五十一章 诸般算计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愿得偿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辩第二百一十一章 痴女渣男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七百八十七章 远徙万里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战争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训子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准备第二百四十三章 联合制衣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军第五百六十四章 无线通讯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动 第三百三十二章 宫寒之症第二百四十七章 贵妇入伙第二百七十四章 凛冬战事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国之重器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卖战俘 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灭佛第二百五十一章 监察体制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八十章 密林设伏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一百四十五章 争相竞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