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布局

今岁末伏为七月初二,比往岁算是来得早的,俨然在七夕之前。

七夕之日,月逢七,日逢七,乃是天人想通的重日,亦为女子会访闺中密友、祭拜婺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的节日。

然数年前长安周报在士版接连刊载了十余首新体诗词,以“鹊桥仙”为所谓的词牌名,唱咏七夕,赋予了隔银河遥遥相望的两颗星宿以人格化意涵。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牵牛星和婺女星,背后引申出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故事,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

一时间,多少风流才子与怀春少女因此追读长安周报,以“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为题的诗词歌赋更是层出不穷,甚至动摇了偏好靡华大赋的主流文风。

讴歌质朴而纯粹的爱情,华丽辞藻堆砌愈多,词句便愈显庸俗,非是大俗即大雅,而是真正能直指本质,撼动人心的,往往是最简单最朴实。

寻常百姓或许多是不通文采,但却不妨碍他们对爱情的追求和崇尚,故而近年来,七夕在大汉民间渐渐被赋予了远比乞巧更多的特殊意涵。

大汉在历朝历代中算得上民风较为开放的,俨然不下后世的大唐,或许是汉唐的强盛和自信,方是真正造就了华夏史上这两大盛世。

汉廷依着“约定俗成”的理念,准允臣民在该日彻夜欢庆。

提及至此,诸位或许觉着朝廷的认可没甚么太大意义,毕竟不会似后世般在节日搞甚么黄金周。

大错特错!

在汉代,所有设有府衙的城池皆是以晨钟暮鼓管制城内居民的早晚出行,以维持夜间治安。

暮鼓响起,臣民归家,坊集闭市,城门闭合,街道需在夜幕降临前彻底净空,除巡视的兵士和更夫,百姓无故不得通行,需待翌日晨钟响起方会开禁通行。

唯是得朝廷认可的重要节庆,可暂除宵禁,让百姓彻夜欢庆,坊集通宵开市,直至翌日五鼓,天色破晓之时。

过往七夕,女子外出访友乞巧时,也会在入夜前归家或是直接留宿,不可能在实施宵禁后在外头乱跑,“犯夜”是要处以鞭笞之刑的,可没多少女子能受得住。

不得不说,大汉军律虽是严苛,民律却尚算宽松,在某些方面还是挺人性化的,要受鞭笞之刑的女子,可用赀财赎刑,或可由其父兄代为受刑。

饶是如此,寻常女子也不会无聊到以身试法,除非真真是彻底魔怔了。

乞巧节本就是汉人颇为重视的节庆,每岁到得七月初一,各地坊市便是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坊集内多是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到得暂除宵禁的七夕之夜,场面将更为热闹盛大。

寻常百姓大多高燃红烛,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豪门富户或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

坊市内更是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少女们不但拜访闺中密友,更多有相聚同游者,大汉民风开放,门当户对的少男少女聚众游玩时,只要没甚么肌肤之亲,不私相授受,不偷偷拐到暗黑巷弄去……长辈们倒不会管束得太过严苛。

这也与汉人早婚有关,男女虚年十五多已着手婚嫁之事了,世家子女定立婚约则更早,换后世的说法,那群聚众游玩的小屁孩里,只怕十有八九都是未婚夫妻,没太多要避嫌的事。

庶民百姓就更没太多讲究,适婚男女瞧对眼了,七夕相约出去逛逛坊市,瞧瞧热闹,没甚么大不了的。

这等情形,在上郡的数座大城就更为明显,盖因上郡的民风比京畿郡县还要开放数分。

近二十年前,大汉尚未从匈奴手中夺回河朔及雍凉,上郡是紧挨着京畿的边郡,不少归化大汉的胡人,是迁徙入上郡塞内定居的,就如出身匈奴的公孙氏迁居在北地郡义渠般。

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这四个西北大郡,因着特殊的历史背景,都拥有独特的风土民情,甚至是独特的饮食偏好和颇具地域特色的手工艺品。

肤施城作为上郡的郡治,自是集该郡风情之大成,坊市内售卖的各类货物在京畿之人看来有不少着实是有趣新奇的。

沐王殿下更是如此,常年居于深宫内苑,本就鲜少有机会出宫游玩,此时见得肤施城内的坊市有这般玩头,还真有些后悔昔日一时兴起,竟过肤施而不入,直接绕道去了沐邑。

倒非沐邑不热闹,然毕竟是贩夫走卒和船匠亲眷的聚居地,不可能如高爵云集的郡治般商贸兴盛的,坊市内的店铺更不会摆着甚么上好物件。

沐王殿下实是个大孝子,别看他表面上不待见自家那不靠谱的母后,然离京数月,心中还是日夜惦念着的。

他晓得母后既好吃又好玩,若在坊市遇着些好玩意,总得置办些,带回去孝敬母后才是。

恰逢七夕将至,肤施城的坊市热闹得紧,沐王殿下便是“独断专行”,非要在肤施城多待数日,过得七夕佳节再启程返京。

殿内中郎将仓素“苦劝无果”,只得无奈应下,且须得每日乔装改扮,领着内卫,护着沐王殿下及他的小伴读们四处游玩。

▪ттκan▪¢ Ο

嗯……还得算上终日屁颠屁颠跟着沐王殿下的小表弟,南宫公主的儿子公孙愚。

公孙愚方是虚年七岁,按说此番是不应随沐王表兄出巡的,奈何这小屁孩自小被南宫公主宠溺得厉害,其父公孙贺又是惫懒无赖的脾性,不适合做甚么严父,故公孙愚年岁虽小,但着实是蔫坏蔫坏的,若是不准他跟来,便要彻夜撒泼耍赖,嚎得惨绝人寰。

不止在公主府嚎,在皇亲苑嚎,更是涕泪横流的悍然闯宫,跑到长乐宫里嚎。

太上皇刘启见得小外孙快嚎得背过气,自是大为不舍,只得下道口谕,遂了他的意思,让他也跟着出巡了。

公孙愚也是入了宫邸学舍的蒙学馆,晓得要抱大腿的道理,时时刻刻都要巴着在蒙学馆一手遮天的沐王表兄。

沐王殿下虽是脾性暴躁,但实则遗传了皇后阿娇的重情重义,虽也觉得这表弟既无赖又烦人,但还是对他看顾有加。

奈何公孙愚人不同名,非但半分不愚,更是比猴子还精,最懂得顺杆爬,终日就跟在沐王表兄后头,端是趾高气昂,说狗仗人势有些难听,但狐假虎威是绝不为过的。

说实话,若非沐王殿下罩着他,就凭他那副气人模样,旁的王侯子嗣早就揍……切磋切磋,反正天家长辈是鲜少过问的。

沐王殿下今日的威风,也是靠拳拳到肉打出来的,便连寡言鲜语的乘氏侯嗣子刘典,看着清秀文弱,真动起手来也是个狠人,毕竟乘氏侯夫人楋跋子也不是善茬,没少教自家儿子些阴损却实用的招式。

于是乎,沐王殿下,张笃,刘典,公孙愚,四大天家贵胄,外带出身世家大族的苏武和霍去病,在诸多禁卫的暗中护卫下,在肤施城四处游玩。

每次外出游玩,众人皆是经过乔装改扮偷偷出行,若不如此,只怕沐王殿下刚露面,四下的老百姓就要尽皆拜迎,这还怎的放肆游玩?

皇帝陛下对此也是特意准允了的,故自昔日离京出巡,仓素皆扮做云游到此的豪商巨贾,领着小屁孩们出游,小屁孩们各带着两名亲卫,暗中随行的禁卫则远远坠在后头。

虽说除却仓素外,能贴身保护六个屁孩的唯有十二名亲卫,然他们所到之处早已有禁卫提早前来布防,绝不可能出现大批手持兵械之人。

值得一提的,那十二名亲卫并非全然是仓素麾下的郎卫。

沐王殿下的亲卫是宫内最精锐的内卫,或可称之为死士,仓素虽出身羽林卫,但面对自幼就苦练搏杀手法,被灌输以死护君观念的死士,他怕是没有半点胜算的。

军人与保镖,乃至杀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张笃,刘典,公孙愚,三位天家贵胄的亲卫,名为两大公主府和梁王府的“门客”,实则也跟死士差不多,每个世家大族都有此类自幼培养的贴身侍卫,否则岂能保得重要子嗣周全。

此番诸多王侯子嗣随沐王殿下出巡,也都是带着各自亲卫的,倒不是担心随行郎卫护卫不周,实是自家侍卫用得顺手,毕竟不可能事事都使唤郎卫去做,也未必使唤得动。

难不成教堂堂天子禁卫伺候你?

懂得天高地厚么?

不能带婢女,索性带两个侍卫将就着随行照应吧。

倒是苏武和霍去病带着郎卫,苏武是因其父苏建出征在外,叔伯们也不好越俎代庖的帮他安排侍卫,霍去病出身的霍氏倒是底蕴颇厚,无奈他已认了郎中令齐山为义父,齐山没发话,霍氏长辈可不敢随意为他安排甚么,否则不是落了郎中令的颜面?

总而言之,有仓素和这十二名强悍亲卫在,只要不遇着大批持械歹徒,应能确保六个小屁孩安全无虞,顺带挥刀屠戮百余人都非难事。

正是出于此等自信,仓素没阻止沐王殿下外出游玩,甚至“勉为其难”的应允,让小屁孩们在七夕之夜去坊市内与民同乐。

沐王殿下喜不自胜,直道要前往肤施城中最奢华的酒肆,登危楼,临轩弄月。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二百二十一章 举杯陶然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三百四十六章 琐碎诸事第三百五十六章 诸事底定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随军第六百五十八章 饿狼出城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门户第二百五十章 铁骑封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节过后第二百二十章 秭归项氏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怂恿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归化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摄政第五百一十七章 汉为刀俎第四百二十七章 刘乘心醉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二百六十六章 乌桓备战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阴狠第三十八章 长沙王妃 第七百八十八章 阳春三月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兴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六百八十八章 牵马归府第四十七章 厂房落成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获第六百零五章 权贵人脉第七十七章 暗流汹涌 第六百八十七章 同乘纵马第一百三十六章 丧钟敲响第四百零四章 皇后临盆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卖战俘 第二百一十一章 痴女渣男第五十五章 草原马贼 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广致仕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条约第一百八十三章 耿老先生第二十五章 恁多工钱 第二十一章 高额月例 第三百五十章 诸越形势第五百零四章 伴读入宫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岛第六百五十四章 适材适所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四百零三章 春满人间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仅入士第九十章 火烧密林 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二百一十一章 痴女渣男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势大好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刚战车第四百八十七章 属国三等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计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胶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发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儿打靶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圣战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儿打靶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证确凿第四百六十七章 齐萱求见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战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业第二百八十八章 齐力防灾第一百零七章 平虏沙盘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师范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后主谋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异动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爱无言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七百七十八章 犹太祭祀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团西行第三百五十五章 为越正名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滩登岸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战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战骤起第六百二十章 冲撞太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两军伐谋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发第一百四十七章 疯狂敛财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二百七十四章 凛冬战事第六十八章 诸事妥当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腊第二百五十四章 经商之道第八十八章 兵临城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痴女渣男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诏第一百二十九章 关城大捷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二百二十一章 举杯陶然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三百四十六章 琐碎诸事第三百五十六章 诸事底定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随军第六百五十八章 饿狼出城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门户第二百五十章 铁骑封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节过后第二百二十章 秭归项氏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怂恿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归化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摄政第五百一十七章 汉为刀俎第四百二十七章 刘乘心醉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二百六十六章 乌桓备战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阴狠第三十八章 长沙王妃 第七百八十八章 阳春三月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兴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六百八十八章 牵马归府第四十七章 厂房落成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获第六百零五章 权贵人脉第七十七章 暗流汹涌 第六百八十七章 同乘纵马第一百三十六章 丧钟敲响第四百零四章 皇后临盆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卖战俘 第二百一十一章 痴女渣男第五十五章 草原马贼 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广致仕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条约第一百八十三章 耿老先生第二十五章 恁多工钱 第二十一章 高额月例 第三百五十章 诸越形势第五百零四章 伴读入宫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岛第六百五十四章 适材适所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四百零三章 春满人间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仅入士第九十章 火烧密林 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二百一十一章 痴女渣男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势大好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刚战车第四百八十七章 属国三等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计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胶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发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儿打靶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圣战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儿打靶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证确凿第四百六十七章 齐萱求见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战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业第二百八十八章 齐力防灾第一百零七章 平虏沙盘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师范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后主谋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异动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爱无言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七百七十八章 犹太祭祀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团西行第三百五十五章 为越正名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滩登岸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战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战骤起第六百二十章 冲撞太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两军伐谋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发第一百四十七章 疯狂敛财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二百七十四章 凛冬战事第六十八章 诸事妥当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腊第二百五十四章 经商之道第八十八章 兵临城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痴女渣男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诏第一百二十九章 关城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