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岁三伏

(本章继续挖抗铺垫,准备拉支线了。)

大汉初立时,历法本沿袭秦制,采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闰月放在九月之后,称后九月。

因着大汉与民生息的国策,十月秋收之际让各地王侯和官员入京朝贺着实不宜,到得文帝朝后期就已对历法进行部分修改,依旧采阴阳历,但是岁首取寅月,谓之建寅,即正月为每岁的一月。

史上汉武帝下令改定的太初历,也是在此基础上继续修改的,就不赘述了。

阴阳历以朔望月为基准,月分大小,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

小刘沐降生于三月廿五的谷雨之日,百日礼则恰恰落在七月初七。

七夕之日,月逢七,日逢七,乃是天人相通的重日,亦为女子会访闺中密友、祭拜婺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的节日。

更让皇帝刘彻犯愁的是,今岁的初伏为六月廿一,末伏为七月廿一。

小刘沐的百日礼恰恰卡在三伏休朝期的中段,着实太尴尬了。

汉人不会摆甚么满月酒,但对百日礼却是格外重视,百日又名百岁、百晬,即祈愿孩子长命百岁之意,还要由长辈赐名。

小刘沐的名字虽早由太上皇刘启起好,但尚在百日礼上要正式的颁旨赐下,对大汉臣民宣告的。

刘沐的百日礼,刘彻这当爹的或可缺席,但阿娇却是万万不能不露面的。

今岁再想躲到南山河谷避暑,门都没有啊!

然到得三伏天,长安城就跟蒸笼似的,真不能再呆,大人受得了,刘沐这小婴儿却着实受不住,热得嗷嗷乱嚎,大嗓门昼夜响彻椒房殿。

于是乎,今岁三伏的渭水北岸是车如流水马如龙,拥塞于道,冠盖不绝。

大汉天家齐聚甘泉宫,非但太皇太后,太上皇和太后,皇帝和皇后,便连诸位亲王和公主,也都得了准允,携家眷入了甘泉宫。

刘氏宗亲和诸多世家权贵也未前往南山脚下的避暑山庄,而是紧随而来,将甘泉山周边的行邸和馆舍住得满满当当,甚至有不少权贵住到了南面的淳化和云阳两县。

他们非但不觉着辛苦,反倒颜面有光,盖因皇后已给他们府上宗妇赐下请柬,邀七夕入甘泉宫观礼。

除却各家宗妇,顺带府中嫡女也得了帖子,赐下的不是皇后,而是更尊贵的太后。

世家贵女们得了帖子,可在七夕入甘泉宫,与泰安公主一道乞巧祈福。

泰安公主已虚年九岁,已到了该彰显存在的年岁,正如皇子年幼时要召世家子弟为伴读,公主幼时也要找年岁相仿的玩伴。

不光是为陪着嬉戏玩闹,也是为了积攒人脉,融入整个贵女圈子,为日后出宫开府早做准备,这些贵女将来必多为世家大族的宗妇,彼此间的交际往来是少不了的。

若能成为公主的玩伴,甚或成为知心的闺蜜,能时时出入宫闱,好处实是不小的,至少能在天家混个脸熟,日后有甚么好事多能落在头上。

毕竟泰安公主是皇帝的胞妹,比诸位亲王都更亲,太上皇对她的宠溺更是胜过阳信公主和南宫公主。

说得稍远些,作为公主发小的贵女出嫁后,若是遭了夫家欺负,好歹还能找公主出面帮着评评理,说和说和;若家人犯事,也能请公主帮着向陛下求求情,多少留些情面,看能否从轻发落。

泰安公主是条好门路,真若走通了,好处很大的。

遇事才想着抱大腿是没用的,早点搞好关系,从小玩到大的交情才靠得住。

天家实也晓得权贵们的心思,非但乐见其成,更会主动替公主邀约年岁相仿的贵女入宫陪伴她,譬如此番七夕的乞巧祈福。

人活在世,必须懂得人情世故,公主更要自幼学着如何与贵女和宗妇打交道,多听多看多想,免得日后被人轻易的忽悠算计。

泰安公主向来贪嘴,因着皇后嫂嫂怀孕和坐月子,她沾了口福,日日都能蹭吃蹭喝,太后管都管不住。

即便已然胖成小肉球,她仍抵御不住美食的诱惑,每每吃完便后悔得嚎啕大哭,哭饿了却又再埋头苦吃。

直到阿娇出了月子,小泰安见得皇嫂身形没半点走样,依旧娇俏可人,再看着银镜中圆滚滚的自个,方才大彻大悟,决意痛改前非。

两个月来,她真是化悲愤为力量,非但管住了嘴,更是依照皇帝兄长的建议,四处活蹦乱跳,以图燃烧脂肪。

她确是瘦了不少,再度变得眉清目秀,腰肢纤细,可长乐宫和太寿宫皆被她闹腾得鸡飞狗跳,现下虽来了甘泉宫避暑,也没半分消停的。

长辈们拿她没办法,着实没精力陪她瞎折腾,也就只能为她挑些贵女作为玩伴了。

七夕之日,甘泉宫席开三处。

正殿处,太上皇和皇帝大开宫宴,召刘氏王侯和权贵们饮宴。

毕竟他们都跟了来,不少更是不远数千里入京朝贺,生生等到今日,不请顿饭着实说不过去。

偏殿处,太后和皇后主持了小刘沐的百日礼,太皇太后自也列席,亲王妃,公主和各世家宗妇皆来观礼,随后共郷盛宴。

后苑处,贵女们陪着泰安公主摆了桌案,祭拜婺女、乞巧祈福。

因着皆是年岁不大的少女,席面倒不是寻常的宫宴,而是近似后世的自助餐会,各式精美吃食皆摆在数十张长桌上,让贵女们随意取用。

近年来,此等源出大汉宫廷的宴会方式已为各世家广为接受,贵女们并不陌生,反倒觉得比寻常宫宴更自在些。

太后王娡怕小泰安应付不来,特意嘱咐阳信公主在偏殿观礼后,便来后苑教着小泰安如何与贵女们交际谈笑。

至于莽头莽脑的南宫公主就免了,自幼就阿娇和楋跋子两个闺蜜,会甚么交际?

若非出身尊贵,换了是寻常世家的贵女,早让人吃得连骨头都不剩了。

她不添乱惹祸,王娡这做母后的就该谢天谢地。

小刘沐的百日礼虽是由太后和皇后主持,但真正打理的自然是长秋詹事和长春詹事。

大长秋卓文君倒是轻省,皇后阿娇因感念近年多受她指点和辅佐,方坐稳后位,更得了不少贤名,特意让她也列席为宾客,而非是皇后属官的身份。

席间,阿娇更是频频举樽,向卓文君敬酒,瞧得各家宗妇既讶异又艳羡。

安西候夫人刘婧则是眸色暗沉,心中颇不是滋味。

秦立先前因西征立下大功,被赐爵列候,故若非朝官或军中将领,人多尊称他安西候,而非中垒校尉。

刘婧嫁给秦立后,自也就成了候府夫人,得以前来观礼。

她看得卓文君对皇后谦恭的态度,总觉得心里堵得慌,昔日那清高随性的文君先生,竟也这般趋炎附势。

何况卓文君已年过三旬,尚未觅得良人再嫁,生生在宫里耽误了大好年华,日后可不要孤独终老,真是白瞎那风华绝代的才貌。

着实可悲可怜!

刘婧用眼角余光扫了扫卓文君,视线又不经意的掠过满脸得色的皇后陈阿娇,抬起袍袖掩面,仰头饮尽酒樽中的果酿。

坐在侧席的王嫣见状,好意提醒道:“婧儿姐,这果酿后劲大,可别喝太急。”

按理说,王嫣是尚未成婚的贵女,本不会得了请柬来观礼的。

但事有例外,且不说王嫣是内史王轩府中嫡长女,光是她未来的夫婿陈诚背景就够硬。

两人自幼就定了亲,皇帝还特意下旨赐婚,本是打算今岁春季便正婚,岂料撞上两位亲王正婚。

陈诚出身少府陈氏,现今又是少府丞,要参与操办亲王正婚的筹备事宜,反倒把自个的婚事耽搁下了。陈氏为显出对王嫣的看重,也没打算仓促应付,便将婚期延到秋祭之后,再大肆操办。

天家感念少府陈氏多年的忠心,又为弥补陈诚和王嫣,便由太后下了懿旨,为王嫣赐爵乡君,皇后又赏下不少联合制衣的份子。

因而王嫣今日乃是以乡君的身份前来观礼,倒非寻常的贵女。

若撇去侯府夫人的身份,无女爵在身的刘婧,还真不如王嫣地位高,也坐不得王嫣的上席。

刘婧微是偏头看了看王嫣,缓缓颌首,却没说话。

王嫣有些愣怔,只觉婧儿姐近来心思有些重,且与她愈发疏远,再不似昔日般无话不谈了。

她虽心下失落,却也不愿深究。

王嫣毕竟出身世家大族,无论父族还是母族皆是权贵豪门,未来更要将入少府陈氏,乃是刘氏皇族最信重的累世家臣,是最为坚定的保皇派。

刘婧嫁入的秦氏则在汉军中拥有极大的威望,其祖父刘舍在朝为官多年,门人子弟众多,即便已卸任了御史大夫,但对大汉朝堂仍有不小的影响力。

用后世的说法,秦氏和刘舍一族乃是既得利益者,自是坚定的站在保守派阵营里。

王嫣和刘婧虽是发小闺蜜,但出嫁后的立场必是不同的,着实不宜私交过密。

她们都是世家嫡女,对此自然都有清醒的认知,心中是无奈,是不甘,还是有其它心思,就只有自身知晓了。

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现世第七十一章 所谓伊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装战船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归化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怂恿第八百一十二章 大军备战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四百二十三章 凄惶卫长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观赛第五百七十一章 汉使窦蟠第一百四十七章 疯狂敛财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庙及冠第二百二十八章 枭雄殒没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节第六十四章 诛心之言 第六百二十五章 电力照明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报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二百零五章 调教萝莉第三百六十五章 离京出狩第二百六十三章 锑矿之用第二百七十五章 发行邸报第五百八十一章 赢家为谁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乌桓来使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诱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四百零三章 春满人间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岁三伏第一百五十七章 风雨飘摇第六百二十八章 战局有变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禅第二百九十章 渡过天灾第六十五章 雁门行商 第二十八章 烧制玻璃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亲征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四百七十八章 对马清倭第三百一十八章 诸般绸缪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贼第四百三十一章 骑营演训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难为第七百一十七章 开拓北美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葱岭第五百九十一章 刘乘之子第五百七十八章 赌赛开局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来援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灭乌孙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来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种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刑讯逼供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约第二百二十八章 枭雄殒没第十一章 父子摊牌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达云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乌桓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机第四百一十章 长秋医学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五百三十七章 岁末除夕第四百零八章 半岛烽烟第二百二十八章 枭雄殒没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诈勒索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择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归化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处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诏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骄女第三十二章 王婶还乡 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儿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动仇恨第四百七十八章 对马清倭第三百九十二章 败家婆娘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击盐商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六百五十三章 两国王储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压轮机第四十二章 路在脚下第八十三章 庶民经济 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团 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来第八百二十六章 贵女愁绪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复国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娇妻第一百四十五章 争相竞价 第五百八十一章 赢家为谁第二百五十九章 图谋西南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盐税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设慈济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边第六百五十二章 战时征募
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现世第七十一章 所谓伊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装战船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归化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怂恿第八百一十二章 大军备战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四百二十三章 凄惶卫长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观赛第五百七十一章 汉使窦蟠第一百四十七章 疯狂敛财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庙及冠第二百二十八章 枭雄殒没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节第六十四章 诛心之言 第六百二十五章 电力照明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报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二百零五章 调教萝莉第三百六十五章 离京出狩第二百六十三章 锑矿之用第二百七十五章 发行邸报第五百八十一章 赢家为谁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乌桓来使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诱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四百零三章 春满人间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岁三伏第一百五十七章 风雨飘摇第六百二十八章 战局有变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禅第二百九十章 渡过天灾第六十五章 雁门行商 第二十八章 烧制玻璃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亲征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四百七十八章 对马清倭第三百一十八章 诸般绸缪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贼第四百三十一章 骑营演训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难为第七百一十七章 开拓北美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葱岭第五百九十一章 刘乘之子第五百七十八章 赌赛开局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来援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灭乌孙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来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种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刑讯逼供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约第二百二十八章 枭雄殒没第十一章 父子摊牌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达云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乌桓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机第四百一十章 长秋医学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五百三十七章 岁末除夕第四百零八章 半岛烽烟第二百二十八章 枭雄殒没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诈勒索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择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归化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处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诏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骄女第三十二章 王婶还乡 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儿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动仇恨第四百七十八章 对马清倭第三百九十二章 败家婆娘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击盐商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六百五十三章 两国王储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压轮机第四十二章 路在脚下第八十三章 庶民经济 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团 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来第八百二十六章 贵女愁绪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复国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娇妻第一百四十五章 争相竞价 第五百八十一章 赢家为谁第二百五十九章 图谋西南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盐税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设慈济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边第六百五十二章 战时征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