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父子摊牌

愉快的时光总嫌过得太快,不知不觉中,已是夕阳西下。

当落日的余晖洒落在宽阔的驰道上,暮鼓响起,提醒贵妇们赶紧从天上回到人间。

侍女请贵妇们在一份名簿上留名,随即送上刻印着不同编号的纯银卡片,卡片上还有“贵宾卡”三个字。

侍女们不忘再三提醒,贵宾卡的编号和名簿是对应的。卡片的持有者每次可带两名以内的女性亲眷到天上人间玩乐,但卡片仅限本人使用,不可转借他人。

田胜曾对这个苛刻的规矩表示反对,他觉得开门做买卖,自是人来的越多越好,唯恐这样的规矩会得罪贵妇们,让她们不愿再来消费。

刘彻闻言,不禁失笑道:“天上人间卖的是身份,不是卖的果汁糕点!一流商家做标准、二流商家做品牌、三流商家做产品!舅父还是太嫩,你再多看看,多想想,过些时日自然便会明白了。”

田胜不由满头黑线,被七岁的小屁孩说他太嫩,着实没面子。但他也无法反驳,连刘彻说的话都听得一知半解,只觉貌似有些道理。但见刘彻不愿意再多说,须得回去再细细琢磨。

贵妇们回府后,将天上人间描述成仙境般的好去处,关于天上人间的各种传闻,再度喧嚣尘上。

诸多不得其门而入的贵妇自是各种羡慕嫉妒恨,不由变着法子找门路,请那些有贵宾卡的贵妇带着进去体验了一番。

没能进去的还好,但凡托关系进去体验过一次的,出来后心里就更不平衡了:都是大汉的权贵,凭啥俺们没这待遇?

一时间,不少权贵老爷都愁白了头。没办法,家里妻妾众多,都想要张贵宾卡,上哪去弄?

长乐宫中,刘彻躲在窦太后身后,满头黑线,郁闷不堪。

“皇姑母,我已给了你十张,便放过侄儿吧。”刘彻探出小脑袋,看了看满脸怒容的馆陶公主,眼中满是恳求道。

“我的好侄儿,我的乖女婿,十张哪够啊?阿娇都还没分到呢。”馆陶公主一副你自己看着办的神情。

刘彻赶紧向窦太后求救:“皇祖母,快管管您的闺女吧!”

“诶!彻儿啊,你皇姑母也不容易。都怪皇祖母当年没本事,让她嫁了你那没出息的姑父。”

刘彻那个郁闷啊,太后都开口了,能怎么办?给呗!

刘彻伸手从怀里掏出一摞银色贵宾卡,正要数出十张,却被眼疾手快的馆陶公主冲了过来,强抢了去,丝毫没有顾忌刘彻身前站着的太后。

看着满脸得意的馆陶公主,刘彻无奈道:“别都发出去,多了就不值钱了。”

馆陶公主不以为意,得寸进尺道:“对了,那个特级贵宾卡……”

“想都别想!”

刘彻闻言,立马梗着脖子,宁死不屈道:“公主殿下索性杀了孤王吧!”

窦太后见状,对馆陶公主斥骂道:“看你像个做长辈的样子吗?把彻儿逼成这样!”

馆陶公主无奈的看着软硬不吃的刘彻,又见太后满脸不待见她的神情,只得作罢,随即告退出宫,径自到天上人间享乐去也。

馆陶公主闲来便会去天上人间与一众贵妇玩乐,倒是过得逍遥自在。

见得她离开,刘彻站起身来。

他眨了眨眼睛,对窦太后道:“皇祖母,孙儿见这长乐宫有些破旧,皇祖母又不便出宫去那天上人间看看,不如孙儿替祖母修缮寝殿可好?”

窦太后微笑道:“彻儿有这份孝心,皇祖母就知足了。可修缮寝殿一事,耗资颇巨,太过劳民伤财了,不修也罢。”

刘彻暗暗叹气,后世史家皆言窦太后擅权专断,却不知她一直厉行节约,更是崇尚黄老之学,与民生息。

其实窦太后并没有看错汉武帝,武帝一生,将秦始皇做过的错事全做了一遍,只是结果比始皇好些罢了。正是武帝把文景两代攒下的家底几乎全部掏空,百姓也是深受其苦。

刘彻继续劝道:“皇祖母多虑了,孙儿保证不动用国库分毫。再说孙儿也没打算修葺整个长乐宫,只是改建一间小小的寝殿,希望皇祖母成全孙儿孝心。”

窦太后满心欢喜,她最是在意儿孙亲情,显是不能驳了孙儿的美意,忙是点头答应。

刘彻先是一喜,复又皱了皱眉头,假意道:“只是孙儿担心在宫中动土,御史们少不得又要上书弹劾了。”

老太太闻言,霸气侧漏道:“他们敢!有哀家在,彻儿莫怕!”

哇塞,成了!

刘彻心中大喜,早知道老太太最是护犊子,天然的挡箭牌和爆破筒啊。

稍晚时候,御书房内。

汉帝刘启皱着眉头,看看满脸谄媚的儿子,试探道:“皇儿这是何意?”

“儿臣最近手头宽裕,特意送上五百万钱,孝敬父皇啊。”刘彻眨了眨眼睛,端是天真无辜。

刘启张了张嘴,欲言又止,却终是没有说话。

刘启膝下十余个皇子,刘彻与他相处的时间最长。要说刘彻孝顺,他信;但要说刘彻此番没有旁的目的,打死他都不信!

“说吧,有何事求朕办的。”

刘彻一脸的委屈,正欲开口大叫冤枉,刘启紧接着又加了句:“想好了再说,若真无所求,将钱送入少府内库后,便自行告退吧。”

刘彻赶紧把到嘴边的话吞了回去,差点活活憋死,赶忙讨好道:“父皇明察秋毫,竟已看透儿臣的一点小小心思,儿臣对父皇的景仰犹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又如大河泛滥一发不可收……”

刘启目瞪口呆的看着口沫四溅,厚颜无耻的儿子,突然觉得他很有老夫当年的风采。

“诶,彻儿!父皇虽猜不透你的心思,却知你并非表面这般简单。”刘启幽幽叹了口气,缓缓的说道。

刘彻闻言,声音嘎然而止,浑身一颤,不由得脊背发凉,冷汗几乎在瞬间浸湿了贴身的内衫。

刘启瞄了他一眼,继续说道:

“你从三岁便每日自行练武,当朕不知道?

皇姐与你母后联手将你推上太子之位,当朕不知道?

你以传播黄老新学为由,怂恿卫绾提议创立太学,当朕不知道?

田蚡在东西两市将大量粟米换成小麦,运出城外碾磨成粉,用来制作糕点,当朕不知道?

太子詹事府的匠人到城外南山建立作坊,将粘土砖烘干,从铜中提取蓝釉上色,制成瓷砖,当朕不知道?”

刘启将吓得浑身发软的刘彻拉了起来,抚了抚他湿透的背,长叹道:

“彻儿啊,朕是这大汉朝的皇帝!朕想知道的事,没什么可以瞒过去的!只是很多事情,朕不想知道,就算不小心知道了,也会装作不知道。

其实自从看过你所著的老子注和三字经,朕便知晓你往日乃是藏拙!再联系到皇后怀你时,梦日入怀的往事,便愈发觉得你是生而知之的天生之才。

朕已年近不惑,去年一病数月,精力大不如前。之前朕早已想立你为太子,但因你过于年幼,朕怕百年之时,你尚未长成,这才立了荣儿。

可惜,你的九位兄长都难堪大任啊。

荣儿、德儿、阏于都是栗姬所生,为其母所害;余儿整日沉迷于遛狗斗鸡,又患有口吃;非儿才华横溢,却为人骄奢;端儿为人贼戾,又不能近女色;彭祖巧佞卑谄;胜儿沉溺声色犬马;发儿内向自卑。

大汉只能交到你的手里,也唯有交到你的手里,朕才能安心啊。”

“父皇为何要跟儿臣说这些?”

刘彻定了定神,不愧是皇帝,竟然靠着微不足道的细节,推测个八九不离十。自己确实是“生而知之”,只是并非“天生之才”,而是靠着二十多年的填鸭式教育和脑海中的书库。

既然皇帝老爹都把话挑明了,刘彻也只能梗着脖子硬上了。

“呵呵,只因朕知道皇儿心怀畏惧,害怕朕知道你的才能,害怕朕会忌讳你,害怕朕会担心你篡位。皇儿,你太高看自己!也太小觑朕了!

若是真有一日,皇儿能赶在父皇百年之前,将朕赶下这皇位,朕心中只会高兴,却绝不会怨你恨你。朕不担心皇儿变得强大,却担心朕百年之后,你还不够强大!你毕竟年幼,即便早慧,却还是不懂帝皇的心思!”

刘彻终是弄清刘启的用意,刘彻对田胜说的那句话,也正是刘启想对刘彻说的:你还太嫩!

诶,自己之前的确是有些得意忘形。就算自己脑海中有两千多年的知识,也有三十多岁的心理年龄,但跟刘启这等历经数十年宫廷和朝堂刀光剑影磨练的牛人比起来,确实不在一个档次上。

皇帝老爹尚且如此,那更加老谋深算的太后恐怕也早就看穿自己的小心思了吧。无非是不想伤害自己幼小的心灵,才故作不知,也不排除老太太故意逗小孩玩的恶趣味。

刘彻突然感到自己就像个偷了糖吃,躲起来偷偷傻乐的傻小子,压根不晓得全被长辈们瞧在眼里。

罢了,反正我的外表也才七岁,耍耍小心眼,在长辈眼里也算不得坏事。

刘彻索性破罐子破摔,既然和老爹都摊牌了,那以后做事的顾忌就少了许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要注意不过分冲击以太后为首的保守派势力的底限,便可以了。

“父皇教训的是,儿臣错了。”刘彻老老实实的说道,再没半分的嬉皮笑脸。

刘启颌首,拍拍他的肩膀,朗声道:“朕还能多活些年头,能为皇儿做的事,会尽力去安排。你也无需诸多顾忌,天塌下来,还有朕撑着!”

刘彻只觉鼻头微酸,这老爹太煽情了!

平时还是多帮老爹准备点药膳,顺便提升下御医的水平吧,也省得他四十七岁就病死了。九年后哪怕不能将他的顽疾治愈,好歹让他多做几年太上皇,也免得阿母三十多岁就守寡。

再说有刘启坐镇,窦太后为首的保守派势力也不至于如史书上记载的那般肆无忌惮。

第九十四章 齐聚一堂 第五百二十三章 举步登楼第三百四十五章 番禺城破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二百二十六章 群臣哗然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辩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宝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二十四章 宜室宜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线出击 第八百零九章 挥军北上第七百三十一章 汉帝之谋第九十八章 酷吏张汤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为天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转型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编码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设军校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罴第一百六十七章 乌桓来使第六百九十三章 阖家团圆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钱庄第四百六十七章 齐萱求见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节将近第四百零八章 半岛烽烟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二十八章 烧制玻璃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赠娇妻第七百九十二章 刘兴教妻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问第七百零五章 罗马权斗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国来朝第一百五十九章 梁王请罪第一百九十七章 谋算诸越第三百一十八章 诸般绸缪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议定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四百三十章 惊闻卫青第二百七十四章 凛冬战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阳孔仅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谒公婆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购新宅第四百三十四章 发条玩具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敌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军学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观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阵决战第五百四十八章 请款筑路第四百八十七章 属国三等第八章 宫廷宴会第一百五十九章 梁王请罪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议始开第五百零五章 大农六部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一百六十七章 乌桓来使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割地第二百九十章 渡过天灾第六百三十七章 铁道竣工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诏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装战船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六百五十章 交办太子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报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亲征第六百五十三章 两国王储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荡少年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战第四百五十二章 刘沐封王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冲突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过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准备第一百二十章 两军对垒 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业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设军校第三百六十四章 敦煌军镇第六百五十章 交办太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两军伐谋第三百一十六章 长安周报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赠娇妻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帐暖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祸相倚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隐患第一百一十七章 刘彻领军第六百章 非友即敌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击第三百四十八章 乌孙灭国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烧尸山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气风发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为倭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七十章 老汉家中
第九十四章 齐聚一堂 第五百二十三章 举步登楼第三百四十五章 番禺城破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二百二十六章 群臣哗然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辩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宝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二十四章 宜室宜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线出击 第八百零九章 挥军北上第七百三十一章 汉帝之谋第九十八章 酷吏张汤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为天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转型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编码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设军校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罴第一百六十七章 乌桓来使第六百九十三章 阖家团圆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钱庄第四百六十七章 齐萱求见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节将近第四百零八章 半岛烽烟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二十八章 烧制玻璃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赠娇妻第七百九十二章 刘兴教妻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问第七百零五章 罗马权斗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国来朝第一百五十九章 梁王请罪第一百九十七章 谋算诸越第三百一十八章 诸般绸缪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议定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四百三十章 惊闻卫青第二百七十四章 凛冬战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阳孔仅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谒公婆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购新宅第四百三十四章 发条玩具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敌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军学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观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阵决战第五百四十八章 请款筑路第四百八十七章 属国三等第八章 宫廷宴会第一百五十九章 梁王请罪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议始开第五百零五章 大农六部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一百六十七章 乌桓来使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割地第二百九十章 渡过天灾第六百三十七章 铁道竣工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诏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装战船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六百五十章 交办太子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报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亲征第六百五十三章 两国王储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荡少年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战第四百五十二章 刘沐封王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冲突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过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准备第一百二十章 两军对垒 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业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设军校第三百六十四章 敦煌军镇第六百五十章 交办太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两军伐谋第三百一十六章 长安周报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赠娇妻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帐暖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祸相倚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隐患第一百一十七章 刘彻领军第六百章 非友即敌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击第三百四十八章 乌孙灭国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烧尸山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气风发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为倭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七十章 老汉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