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交办太子

(特别申明:刘征臣的婚事到本章暂时告一段落,大家不喜可跳过,后续不觉突兀就好,确实不是灌水,是必要的铺垫。)

午后时分,长乐宫宴散去,宗妇和贵女们纷纷趋步出宫。

贤王妃杨绮罗出得宫门,登上王府车驾,脸色霎时阴沉下来,车舆内的气氛凝重得吓人,随之登车的儿媳和女儿皆不敢吭声。

嗣子妃吴氏身为儿媳,晓得有些家事不该胡乱出言置喙,免得左右不是人。

刘征臣却是心虚,臻首低垂,不敢与母妃对视,只是不断用双手绞着锦帕。

杨绮罗看了眼吴氏怀里的小孙女,见她已然熟睡,强忍着没有出言呵斥女儿,只是轻哼一声,便没再发话。

然便是这几不可闻的冷哼,听在刘征臣耳里却如闷鼓擂响,予她的心肝重重一击,胸口憋闷得紧,但觉鼻头一酸,双眸便是蕴了水汽,眼睑开阖间,长长的睫毛刷出泪来,簌簌的往下落,砸碎在襦裙上,浸出泪迹来。

坐在她身侧的吴氏不露痕迹的抬眸看向自家婆婆,捕捉到杨绮罗眸子深处那极力掩着的无奈与疼惜,便将抱着女儿刘细君的双手腾出一只,轻轻拍了拍刘征臣的手背,低声宽慰道:“皆是自家人,聊些自家的女儿心事,没甚不妥帖的。”

车内皆是精明人,晓得吴氏这话非但是在宽慰小姑子,更是要宽慰婆婆,正如她所言,皇后也是“自家人”,真要算起来,非但是刘征臣的叔母,还是她的姨母,过往对她又格外宠溺,与女性长辈谈及自身心仪之人,实则也没甚丢人的。

吴氏的话虽有些避重就轻,然终归有几分道理,又是打破了车舆内的沉凝气压,刘征臣轻轻“嗯”了声,倒也止了啜泣,不再落泪了。

杨绮罗虽面色不改,心内却是对自家儿媳愈发满意了,吴氏家世与她相似,实是算不得出身名门显贵,她晓得以此出身想做好嗣子妃乃至王妃有多难,需要付出多少的心神和努力,更要懂得察言观色,调和鼎鼐。

至少现下看来,这儿媳妇倒是没选错,说实话,若刘征臣不是她的亲闺女,而是别家女儿,与吴氏放在一块比较,让她从中挑选个儿媳妇,她也是要选吴氏。

除非诸侯王想勾结党羽以谋朝篡位,否则府中王妃的出身并非首要,也无须太过聪慧,却要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沉稳持重,还要有震慑府中屑小的果决强韧。

女儿果决有余,却失之稳重。

如此看来,倒真是不宜为世家宗妇,嫁个门第较低的勋贵倒也合宜的。

长乐宫与皇亲苑离得不远,王府车驾在安门大街驶了片刻,便是到得皇亲苑,卫戍的羽林卫见得是贤王妃的油輧画车,也没多作盘查便让其直入天家内苑。

杨绮罗刚是步下舆车,便有家老迎上前来,说是大王已在等着,请王妃快些移步内苑。

杨绮罗微是愣怔,不禁扭头看了看畏畏缩缩的女儿,已然全无往日的骄矜,只得低声轻叹,随着家老疾步离去。

是夜,贤王刘非的举动却是出人意料,竟解了刘征臣的禁足。

莫说嗣子刘建不晓得发生了甚么,便是嗣子妃吴氏都惊诧得紧,心道莫不是自家婆婆替小姑子说服了公公么?

刘征臣更是惊喜交加,只道父王母妃是应下这桩婚事了,然她正是喜极而泣时,母妃的随身婆子却是送来本《女范》,说是让她抄足百份,待真正能“识四德,正女范”,再谈婚嫁不迟。

“若心态不端,只胡乱应付,那索性这辈子就别嫁入了,偌大王府也不多你一双箸筷!”

婆子如实传话,完全依照王妃的语气如是道。

……

刘征臣瞬间苦了俏脸,《女范》乃女学最重要的必修课业,非寻常课业般任凭贵女们依自身喜好选修,全文万余字,抄写百遍便是百余万字。

要晓得,现今大汉可没甚么钢笔,就算有类似铅笔的炭笔,可也没有橡皮,况且贤王妃让自家女儿抄书,自然要求行文工整,笔迹流畅,且绝不能有半点错漏的。

百余万字,想要好好抄完,没大半个月光景是压根不可能的,且得是足不出户的不停抄,还不能有丝毫走神。

这与禁足实是无甚差别的,然刘征臣好歹是得了希望,觉着父王母妃终归是松了口,故也没甚么抱怨,反是立马开始提笔挥毫,只想着早日抄完,以免日久生变,父王母妃反悔了。

婆子将她的反应回报给杨绮罗时,在旁的刘非亦是得闻。

“诶,女大不中留啊!”

刘非摇头叹息,愈发觉着那蛊惑自家爱女的裴氏小子不是甚么好东西了。

未央宫的椒房殿内,皇后阿娇却也是为了自家侄女“拼了老命”。

御榻轻摇,纱幔微垂,锦被翻波,半宿方是云消雨霁。

皇后周身酸痛,皇帝却是满脸餍足。

“陛下,臣妾有一事闷在心里,不知当讲不当讲?”

阿娇晓得每逢此时,自家夫君的耳根子最软,便如他那……玩意,故趁着皇帝陛下雄风未曾再起时,忙不迭的要吹“枕边风”了。

“嗯,既是不知当讲不当讲,那便待得想好了再讲也不迟。”

刘彻向来是个坏心眼的,虽约莫能猜到自家傻婆娘今夜为何如此曲意逢迎的配合,却仍是忍不住要逗弄她。

阿娇噎得半晌说不出话来,又见得夫君打了哈欠,眼瞧着就要闭眼入睡,不禁急了眼。

吃饱了不认账,这像话么?

“陛下……”

阿娇忙是推了推刘彻,眨着杏眼,如同受了委屈的小奶狗般用可怜兮兮的眼神瞧着刘彻,饶是年过三旬,保养得宜的俏脸仍是粉嫩诱人,且刚经过云雨滋润,更添了几分少妇独有的风韵。

“嗯……若允朕再曲径通幽一番,你说甚,朕都应下了。”

皇帝很色很无耻,借机索取更多。

“……”

皇后很傻很天真,只得付出更多。

再度翻云覆雨过后,皇帝倒也算诚信守诺,听罢皇后讲述侄女心事,便为她“指点迷津”。

“皇兄府上的晚辈婚事,朕不宜轻易指手划脚,免有越俎代庖之嫌,你若真想帮她,倒不妨让皇儿私下处理此事。他与征臣本就亲近,且裴氏子乃是十四皇弟的妻弟,皇儿没少到常山王府走动。”

皇帝陛下打着哈欠,如是道。

“……”

阿娇诧异得瞪大双眼,若非晓得自家夫君向来不会妄言诓骗她,只怕会以为他是在随口敷衍。

刘沐自幼觉着自家母后不靠谱,阿娇也向来觉着自家皇儿是个愣头愣脑的傻儿子。

总之这对母子的相处着实奇葩,看着是彼此不待见,实则这种心态却恰恰反映出他们都很在意对方。

阿娇觉着自个若不做好母仪天下的皇后,或是自个再诞下龙嗣,子凭母贵的傻儿子指不定会丢掉太子之位。

刘沐觉着自个若不努力上进做个好储君,依着傻母后的脾性和脑子,早晚要失宠,指不定要被父皇废黜后位。

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母子俩都晓得这道理,在理解上却是有极大出入,是“母凭子贵”,还是“子凭母贵”,实乃最大的分歧点。

刘彻身为人夫和人父,早就瞧出自家的婆娘和儿子都是在傻里傻气的钻牛角尖,却从不说破,多年来皆是极具恶趣味的旁观着,甚至不时出手“扶助弱势”,避免一方完全落入下风。

无论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他这旁观者都会少了诸多乐趣。

翌日午间,太子刘沐如往常般到椒房殿陪父皇母后用膳,入得正月后,他已恢复了往常的作息,午后又要跟父皇学理政了,待得宫邸学舍结束寒休,再度开馆授业,他会更加忙碌。

皇后阿娇刚见得自家傻儿子露面,忙不迭的摆出母后架势,不容置疑的命他私下将刘征臣恳托之事处置妥帖。

刘沐瞧着趾高气昂的傻母后,讶异的看了眼自家父皇,只见父皇满脸笑意,且是习惯性的耸了耸肩。

……

母后啊,母后,你怎的这般傻,父皇昨日就已将此事交办给儿臣了。

刘沐无奈的摇摇头,却又见得母后面露怒意,晓得母后怕是误会他要推拒此事,只得又是连连点头,连连应诺。

阿娇莫名惊诧了,觉着自家皇儿今日怎的这般听话乖巧,莫不是终于长大懂事了,不由心怀大慰,乐得眉开眼笑。

父子俩见得她这副神情,亦是相视而笑,觉得实在有趣得紧。

侍立在侧的宦者令滕驭亦是知晓内情的,此时愈发低了脑袋,垂了眼睑,不忍更不敢去瞧那笑逐颜开的皇后。

他不敢诓骗皇后,但不代表他要事事向皇后坦言,虽说隐瞒皇后,让她遭人逗弄亦是天大的罪过,但也要看以此逗弄皇后的是谁啊。

若是扰了陛下的兴致,多少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想做个合格的大宦官,实在是太难太难了,且因宫里正逐年减少宦官和内侍的员额,除却数度裁减宫制,更尽可能以宫婢代替内侍,以内宰代替宦官,故宫里原有的宦官和内侍们愈发忙碌。

饶是如此,因着皇帝陛下屡屡大幅调涨宫人秩俸,宫人们非但无甚怨言,反是欢喜得紧。

尤是符节令李福和宦者令滕驭之类的大宦官,非但不缺赀财,年老后更会由朝廷遣专人奉养乃至送终,若能得赐爵位,更可将家族子侄过继到膝下袭爵,百年之后仍有后人供奉香火,再无甚么后顾之忧,故甚是感念天家恩德。

若论及对天家的忠心,怕是没几个人能比得上李福和滕驭,盖因若帝位易主,他们非但难保今日荣景,只怕连小命都保不住了。

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刘沐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业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三百七十九章 两军伐谋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请战第七百三十八章 汉已八旬第八百一十九章 进逼龙城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见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义灭亲第六百一十章 赵府贵女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三百三十章 商讨出兵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儿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当第二百一十四章 挥师出塞第八十二章 先锋叛逃第八百零一章 搅屎棍子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钓 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荡少年第六百九十七章 发展代价第七百九十七章 归家省亲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训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师范第一百四十五章 争相竞价 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六百五十三章 两国王储第三百五十六章 诸事底定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凉畜牧第七百一十七章 开拓北美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发第六章 未央风起第七百九十章 诸般应对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银票律第七百三十八章 汉已八旬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机第二百六十三章 锑矿之用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为天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观赛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会议第三百一十八章 诸般绸缪第六百章 非友即敌第六百零五章 权贵人脉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证确凿第四百零三章 春满人间第四百三十六章 腊月返京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六十七章 国之羽翼 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当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宝第四百五十一章 鸣炮贺寿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锅第二百三十八章 淝陵水泊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亲征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军改制第五百八十六章 驰道驿站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二百一十三章 诸将领命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战争第二百四十七章 贵妇入伙第七十章 老汉家中 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庙及冠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谒公婆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十二章 虎贲羽林第三百二十章 兵发西域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后主谋第一百八十三章 耿老先生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换血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五十一章 诸般算计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众第四百三十九章 铸钢为炮第三百零五章 铁业整合第七十九章 草原诅咒 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十二章 虎贲羽林第四百八十二章 粮食倾销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内乱第六百四十六章 亲王召见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六百七十章 来复火枪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车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为皇商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帐 第五百七十章 佛国寻衅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三百八十八章 两军接战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七百一十三章 诸事妥当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设邑第六百六十章 贵女求人
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刘沐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业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三百七十九章 两军伐谋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请战第七百三十八章 汉已八旬第八百一十九章 进逼龙城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见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义灭亲第六百一十章 赵府贵女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三百三十章 商讨出兵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儿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当第二百一十四章 挥师出塞第八十二章 先锋叛逃第八百零一章 搅屎棍子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钓 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荡少年第六百九十七章 发展代价第七百九十七章 归家省亲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训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师范第一百四十五章 争相竞价 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六百五十三章 两国王储第三百五十六章 诸事底定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凉畜牧第七百一十七章 开拓北美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发第六章 未央风起第七百九十章 诸般应对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银票律第七百三十八章 汉已八旬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机第二百六十三章 锑矿之用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为天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观赛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会议第三百一十八章 诸般绸缪第六百章 非友即敌第六百零五章 权贵人脉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证确凿第四百零三章 春满人间第四百三十六章 腊月返京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六十七章 国之羽翼 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当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宝第四百五十一章 鸣炮贺寿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锅第二百三十八章 淝陵水泊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亲征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军改制第五百八十六章 驰道驿站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二百一十三章 诸将领命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战争第二百四十七章 贵妇入伙第七十章 老汉家中 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庙及冠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谒公婆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十二章 虎贲羽林第三百二十章 兵发西域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后主谋第一百八十三章 耿老先生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换血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五十一章 诸般算计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众第四百三十九章 铸钢为炮第三百零五章 铁业整合第七十九章 草原诅咒 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十二章 虎贲羽林第四百八十二章 粮食倾销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内乱第六百四十六章 亲王召见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六百七十章 来复火枪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车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为皇商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帐 第五百七十章 佛国寻衅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三百八十八章 两军接战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七百一十三章 诸事妥当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设邑第六百六十章 贵女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