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

承乾宫,太子府。

在宦官的引路下,巽加王储普林达卡与随行译者行走在幽长曲折的宫中廊道,见得沿路那些目不斜视的剽悍郎卫,想到入宫时遭到搜身,便连平日用来割肉而啖的小匕首都被扣下,他的面色颇是沉郁,却也只能强忍着不敢发作。

三月下旬,他率巽加使团从大夏国都蓝市城启程,马不卸鞍的昼夜行进,才在五月中旬抵达汉都长安。

八千里路啊!

饶是大夏和西域诸国皆修筑有商道,大汉境内的沥青大道更是平坦宽阔,然巽加使团毕竟不是军中的精锐骑队,除却诸多使臣和随从,尚带了不少满载财货的车驾,不到两月光景便能抵达长安,普林达卡真是拚了命赶路的。

可恨的大汉皇帝,明明已遣人收下赠礼,却迟迟不肯召见他,今日好不容易遣了宦官召他入宫,却非是觐见皇帝,而是所谓的太子,也就是大汉的储君。

普林达卡只觉深受羞辱,他知晓大汉太子仅是个虚年十二的半大少年,手里压根没甚么实权,跟他见面能谈出甚么结果?

事关两国盟约,悠关二十万巽加将士的性命,此等军国大事,焉能儿戏?

此番普林达卡为大汉皇帝献上的厚礼价愈十万金,且是不算在今岁的“岁赠”之列,可不是为了换来与个半大少年闲扯的机会,巽加固然有错在先,然若说背弃密约也未免太重,普林达卡觉着已向汉廷展现了最大的诚意,汉廷若仍是不依不饶,大汉皇帝的气量也未免太过狭小了。

他却不晓得,大汉皇帝确是眦睚必报的脾性,向来不喜欢吃亏的,老虎屁股都摸不得,况乎真龙天子?

汉七十五年,也就是三年前,巽加向汉军遣使求和,被迫签定了仰光条约,内里条陈明定,巽加王朝除却要支付高达二百万金的战争赔款,每岁还要“赠送”给汉廷不低于五十万金的财货,用以巩固邦谊,名曰“岁赠”,实则就是变相的进贡,是战败求和后不得不接受的耻辱条陈。

大汉国力远胜巽加,然近些年的国库岁入也才将将过得五百万金,巽加王朝的家底再厚实,然若真要每岁掏出价值五十万金的真金白银,那也撑不了几年的。

汉廷倒是“厚道”,允其用“不可触碰的污秽”,也就是达利特贱民折价抵扣,加之身毒香料也价值不菲,巽加王朝真正要出的“岁赠”实是不多的,诸多巽加大贵族更是从两国通商中获取了庞大的收益。

依大农府的统筹精算,汉廷对巽加所谓的贸易顺差,大半还是靠鸦片贸易获取的,盖因巽加的种姓制度导致绝大多数财富掌握在婆罗门僧侣和刹帝利贵族手中,而这两大贵种的人口仅有两百余万,余下的三千万低种姓和贱民多是食不果腹者,即便是巽加征兵的主要对象,第三种姓吠舍,也多有家徒四壁者,简而言之,巽加百姓的消费力不足,本就吃不饱穿不暖,哪来的余钱购买汉货?

初次闻得此等情形的汉人,多是震惊异常的。

铁血尚武的汉人实在难以理解,吠舍种群高达七八百万众,且吠舍男子多半曾被征调入伍,有道是当兵吃粮,吃粮当兵,吠舍兵士连肚子都吃不饱,为何不见哗变造反?

这着实太不可思议了!

要晓得,汉军精锐骑营的将士“日进酒二斤,肉二斤”,倒非是天天大酒大肉,战时更不能随意饮酒,然其膳食大体是如此规制的,若因条件所限有所不足者,日后会贴补相应赀财,且类似秩俸的军饷和各类赏金还是另算的。

大汉军律森严,又有军律官在旁监察,军中将帅可不敢克扣麾下将士的粮饷,更不敢虚报兵士员额向太尉府请拨军费。

若是汉军将士如巽加军中的吠舍兵士这般吃得连牲口都不如,不敢说会否兴兵谋反,至少不会再似现今般忠君爱国了。

毕竟又不是国难当头的年月,大汉正是国富民强时,皇帝刘彻没道理不优待军中将士,难不成要学后世那重文轻武的宋朝,被北地蛮夷轮番按在地下来回摩擦,做那“儿皇帝”?

刘彻记得貌似还有个叫甚么腾飞的玩意,是个宋吹?

将认贼作父的赵家皇帝们都吹出花来了,个个是忍辱负重,不忍百姓遭受战祸的贤君圣主。

这货真真是个人才,估摸让他穿到汉初,真能跪着把匈奴大单于的靴子都舔穿了的。

言归正传,因着种姓制度,巽加王朝的财富掌握在少数贵种手中,其生活极度奢靡,导致汉商向巽加贩运的多为丝绸和瓷器等奢侈品项,获利虽高,然数量不大,盖因随着大汉臣民愈发富足,汉境的内需市场也愈发的大,用以出口的货源愈发匮乏,毕竟丝绸和瓷器的产量是有限的,并不似粮食般产量过剩。

乱世黄金,盛世藏品,现今不少家有余赀的汉人多会买些精美器物,就想着留给后世子孙,朝廷又不断放宽庶民服饰的限制,现今除却少部分特殊色泽和衣料,余下的就不再限制庶民穿着了,不少庶民子女在婚嫁时也都会备身锦缎衣裳。

华夏百姓自古就是这般淳朴实在的,但凡有些钱财,就想着给儿女吃好穿好,最好还能留下些家当,当做传家宝甚么的。

大农府平准司只会出手调控大宗民生物资的市价,丝绸和瓷器等奢侈品项显然不在此列,故近年价格一路飙涨。

汉商们何其精明,仔细算算账,将货物运往身毒的运费和关税,再加中途的损耗和风险,贩运寻常品相的丝绸和瓷器,所获取的利润愈发的低了,然真正的上好丝绸和瓷器在大汉也是有价无市的,除却贡品,余下的也往往会被世家大族提早包圆了。

诶,最无奈的是,巽加王朝的疆土也是物产丰饶,不似北地蛮夷那般缺盐少糖,汉商能贩运到巽加且获取暴利的货物品项实是不多的。

其实也怨大农府的禁运品项实在太多了,书籍、罗盘、望远镜、特殊的钢铁器械,多半都在管制之列,别说汉商运不出境外,便连外邦使臣归国时,要将诸如此类的管制品携带出境,都有严格的品项和数量限制。

曾有西域某国的王子,未获大行府批允,意欲私带望远镜和西域山川图志出境,被敦煌边军查获后,硬是被押解回长安,在中尉府的牢狱里足足蹲了大半年,直至通过了所谓的思想改造,才得以出狱归国。

好在巽加的贱民颇为便宜,且汉廷为鼓励汉商“进口”外族奴隶,非但屡屡调降相关的税赋,更采用了所谓的“进口退税”,导致汉商纷纷投入奴隶贸易,直接导致两国间的贸易失衡,若非汉廷通过贩售福寿膏从巽加贵族手中赚取惊天暴利,大汉对巽加怕是会出现高额贸易逆差。

说实话,此等情形是刘彻并未预见的,且颇不乐见。

奴隶流入,金银流出,看着虽是互利共赢,然大汉皇帝不是小孩子,且颇为霸道,自然不会做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大汉两样好处都要占,没得商量的。

长此以往,若出现整体贸易逆差像话么?

不管是甚么缘由,任何对大汉有贸易逆差的国度,就是在通商中占了汉人便宜,就是耍流氓!

传旨太尉郅都,着他即刻向三大濒海水师颁布军令,让轮番派驻仰光和身毒的水师将士们督促狮子国君臣,加速开垦斯里兰卡岛的土地,扩大罂粟的种植面积,以大幅增加福寿膏的产出,贩售到巽加境内,以便维持乃至扩大大汉对巽加的贸易顺差。

光靠鸦片贸易还不行,毕竟鸦片贸易赚取的暴利皆为汉军及朝廷所得,汉商无法从中获利,在对巽加乃至身毒诸国的通商中,汉商的获利愈多,他们才会愈发热衷于投入资本,从而促进大汉民间海运业的蓬勃发展。

还得让汉商能从正常的外贸出口品项挣到更多,这才是可长可久的可持续发展。

譬如后世欧美列强对满清发动鸦片战争,起初也是为平衡贸易逆差,然在满清开放诸多通商口岸后,欧美列强却不是光靠贩卖鸦片掠夺满清财富的,大批叩关入境的廉价棉织品,洋火,洋油,迅速将满清落后而脆弱的手工业体系彻底摧毁。

对农业社会进行工业制品的大规模倾销,才是工业社会的真正优势所在,光卖些丝绸和瓷器没啥意思,还抵不过进口香料和奴隶的耗费,也无法借以控制他国的民生命脉。

出于此等考量,皇朝刘彻特意给自家傻儿子细细讲明内里盘算,让他出面接见巽加王储。

巽加胆敢在征伐百乘之时违背密约,累得大汉骑军凭白多增伤亡,那必是要好生给个交代,做好大出血的准备。

坑人者,人恒坑之,就是这么个道理。

尤是国弱而不处卑,妄图捋强汉虎须者,势必要付出代价的。

第一百五十章 丰年秋收第七百二十二章 寝殿之中第四十三章 悲催刘德 第八百零一章 搅屎棍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处第七十三章 化工环保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号传输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势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术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妥当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证确凿第一百二十九章 关城大捷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门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业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六百三十七章 铁道竣工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凉畜牧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报传来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阳南侵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军改制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二百二十章 秭归项氏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过后第五百章 夷灭东鳀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基为帝第二百六十三章 锑矿之用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经官学第二百一十六章 贺兰在望第四百九十一章 残暴奴律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边第四百四十五章 长安学区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六百七十四章 贵女怨念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霉药膏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七十七章 暗流汹涌 第四百九十八章 张骞出使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过后第二百五十四章 经商之道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帐 第三百四十章 经济作物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来婆家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请战第一百七十八章 争先认购第六百五十三章 两国王储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赐笄第十七章 御赐盛宴 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七百四十九章 没心没肺第四百零一章 今岁除夕第七百九十章 诸般应对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车第七百九十七章 归家省亲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六十三章 汉奸鼻祖 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报传来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势大好第七百七十八章 犹太祭祀第四百三十五章 鲜卑南迁第六十七章 国之羽翼 第二十六章 营建之事 第七百二十八章 归化名额第五百章 夷灭东鳀第七百三十二章 张笃遇袭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缠绵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为匪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为皇商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击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七百六十五章 为官为臣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五百二十七章 对外贸易第七百七十五章 寻获玉米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业发展第二百二十一章 举杯陶然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联赛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还汉第四百零八章 半岛烽烟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四百九十八章 张骞出使第一百九十一章 国事家事第六百九十六章 欧亚烽烟第一百九十六章 陈氏阿娇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三百九十一章 驱使乌桓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赌赛
第一百五十章 丰年秋收第七百二十二章 寝殿之中第四十三章 悲催刘德 第八百零一章 搅屎棍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处第七十三章 化工环保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号传输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势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术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妥当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证确凿第一百二十九章 关城大捷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门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业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六百三十七章 铁道竣工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凉畜牧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报传来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阳南侵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军改制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二百二十章 秭归项氏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过后第五百章 夷灭东鳀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基为帝第二百六十三章 锑矿之用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经官学第二百一十六章 贺兰在望第四百九十一章 残暴奴律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边第四百四十五章 长安学区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六百七十四章 贵女怨念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霉药膏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七十七章 暗流汹涌 第四百九十八章 张骞出使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过后第二百五十四章 经商之道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帐 第三百四十章 经济作物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来婆家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请战第一百七十八章 争先认购第六百五十三章 两国王储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赐笄第十七章 御赐盛宴 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七百四十九章 没心没肺第四百零一章 今岁除夕第七百九十章 诸般应对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车第七百九十七章 归家省亲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六十三章 汉奸鼻祖 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报传来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势大好第七百七十八章 犹太祭祀第四百三十五章 鲜卑南迁第六十七章 国之羽翼 第二十六章 营建之事 第七百二十八章 归化名额第五百章 夷灭东鳀第七百三十二章 张笃遇袭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缠绵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为匪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为皇商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击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七百六十五章 为官为臣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五百二十七章 对外贸易第七百七十五章 寻获玉米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业发展第二百二十一章 举杯陶然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联赛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还汉第四百零八章 半岛烽烟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四百九十八章 张骞出使第一百九十一章 国事家事第六百九十六章 欧亚烽烟第一百九十六章 陈氏阿娇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三百九十一章 驱使乌桓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赌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