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众

大汉历法没有一周七日的概念,却有隔五日休沐一日的惯例,故而长秋府发行的长安周报乃是每逢沐日刊印发售,大汉民间也就渐渐有了一周六日的说法,这是后话,且先不提。

长安周报亦是通过新华书局贩售,一份四开八版的报纸,蝇头小隶四千字,排版比书籍要密集得多,却仅售十个大钱,虽多费油墨,纸张却是用得少,成本算起来与刊印书籍其实是差不多。

刘彻阅看首份长安周报时,略带自嘲的想着,六天才连载四千字,这在后世貌似只有《萌芽》之类的文青刊物才能做得出来。若是汉武挥鞭的作者敢这样做,怕是读者要纷纷弃书了。

然而长安周报发行后,却迅速广受追捧,有钱有闲的贵妇和贵女们且不提,便是寻常百姓也多在各处坊市的新华书局购买。

大汉百姓虽淳朴却又不乏精明,瞧着这甚么报纸只花十钱就有四千字,而每本百页书籍不过两万余字却售价百钱,两相比较自是买报纸划算。

首版长安周报只是试水之作,仅刊印两万份在京畿三辅贩售,尽数售罄。

皇后阿娇乐得眉开眼笑,她虽在联合制衣入了份子,又创设长秋基金,但长安周报却是她捣鼓的首个能挣钱的产业,自是成就感爆棚。

她扒拉着账册向刘彻好生炫耀,复又说下版长安周报要刊印十万份,在关中各郡县的新华书局出售。

刘彻忙是出言制止道:“你且莫先得意,不妨继续在京畿三辅再发行五万份试试,若还能售罄,再谈向关中各地发行不迟。”

阿娇撅着嘴,不情愿道:“莫不成陛下还忧心长安周报卖不了十万份?张骞可说了,朝廷的邸报每月要刊印二十余万份呢。”

“……”

刘彻哑然无语,长安周报和朝廷邸报压根不能比,邸报是朝廷免费下发到大汉各级官府的,相当于后世的机关报乃至内参,官员要通过邸报领会上级精神。

长安周报是需要老百姓自行花钱购买的,光凭故事连载能卖多少?

“行吧,你爱怎的便怎的,日后蚀了血本莫来找朕哭鼻子便是。”

刘彻晓得自家婆娘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脾性,若是不依着她,接下来的数日且得闹腾,索性就摆摆手,随她去了。

阿娇瞧他说话颇不中听,颇是不服气的哼哼两声,便是自顾自的寻大长秋卓文君吩咐下版报纸加印之事,却没向卓文君提及刘彻出言阻止之事。

卓文君即便再聪慧,毕竟不似刘彻这穿越众看得通透,又是首次办报,经验不足,也就依着阿娇的意思,遣人去安排下版加印到十万份,且交办少府邮政司届时将报纸分送到关中各郡县的新华书局。

第二版长安周报发行三日后,阿娇得知销量大大不如预期,倒还真没向刘彻哭诉,却整日闷闷不乐,窝在棉质沙发上嘎嘣嘎嘣的咬着菊花饴糖。

批阅完奏章的刘彻回了寝殿,见得这情形,不用多想也能猜到是为何事。

刘彻行至近前,拿起几案上被揉成一团的长安周报,笑着打趣道:“怎的?被朕说着了?”

阿娇抬眸瞪他,翁声道:“都怨陛下!”

刘彻满脸讶然:“你这般迁怒可真真不讲理,朕可是出言拦了你的。”

阿娇皱着鼻子:“陛下可是金口玉言,既说这报纸卖不掉,自然是卖不掉的。”

“……你索性直说是被朕的乌鸦嘴咒的好了。”

刘彻见得她这强词夺理的甩锅模样,端是又好气又好笑,怪不得史上的汉武帝要将这憨货打入冷宫,恁的气人啊!

“臣妾不敢!”

阿娇鼓着腮帮子,哪有半分不敢的意思?

刘彻虽是正太身,却有大叔心,也不跟小萝莉计较,摇头笑道:“朕本是想帮你出出主意,既然你嫌朕说话不中听,那便不说也罢了。”

“陛下真有好法子?”

阿娇腾地从沙发上窜了起来,急声问道。

刘彻斜觑她一眼,没吱声,自顾自的转过身去,作势欲走。

阿娇忙是飞身而上,扒拉到刘彻的背上,手脚并用如树袋熊般箍着刘彻,嘴里不住道:“陛下,是臣妾错了,陛下大人有大量,莫与臣妾计较……”

“下来!”

刘彻反手一巴掌甩在她的翘臀上,无奈道。

阿娇不为所动:“不下!”

刘彻真真苦笑得不:“你不下来,朕怎的好生说话,给你出主意?”

阿娇得了满意的答复,这才松开手脚,重新坐回沙发上,忽闪着大眼睛看着刘彻,满脸期待。

刘彻挨着她坐下,出言问道:“朕且问你,这四千字的长安周报,你看完需多少时辰?”

阿娇挠了挠头:“若是没听陛下亲口讲过上头的故事,需细细阅看的话,约莫得需两刻时辰。”

刘彻微微颌首:“即便看得更慢些,常人小半个时辰也能看完这长安周报,依着这般算,一册百页的白话文小说,得看两三个时辰,若换了没太多空闲的寻常百姓,怕是要分作数日,才能仔细看完。”

阿娇臻首轻点:“不错,臣妾亦难一日便看完一册小说。”

刘彻揉着她的小脑袋,缓声道:“一册小说百余钱,看着又慢,百姓们自不会轻易借阅给他人,这报纸却是不同,每份不过十钱,算不得甚么,百姓精明得紧,街坊邻里数人买上一份,相互传阅即可,何必多买?”

“……”

阿娇自幼娇生惯养,从未缺过花用,自是考虑不到寻常百姓的想法,此时听得刘彻这般说来,不由哑然无语。

刘彻见她面露恍然之色,复又道:“何况这长安周报连载的故事并非人人爱看,受众太少。”

阿娇疑惑道:“受众?”

刘彻出言解释道:“所谓受众,即为喜好阅读报纸或书籍之人,受众愈广,你这长安周报才会卖得愈好。”

阿娇点着小脑袋,复又问道:“那该如何让这甚么受众变得多些?”

“要增加受众,自然要让报纸里的文章多些面向,而非只是妇孺爱看的故事,使得士农工商皆想阅看。”

刘彻最是喜欢她这懵懂的模样,伸手将她揽在怀里,附在她耳边低声道:“至于该如何做到,朕可不能白白教你……”

阿娇见他又要使坏,不禁俏脸微红,但为了讨到好法子,只得出卖色相,欲拒还迎的任由他占尽便宜。

翌日,全身酸软的阿娇召了卓文君,将自个花费巨大代价换来的法子转述给她听。

将长安周报增页,共两张四开八版,售价却只提到十五大钱。

增加的八个版面分作士农工商和衣食住行,撰写些新奇的事情,譬如“士版”可印些诗词歌赋,“食版”可印些新吃食的庖制方法。

尤是“商版”,可发布些四大商团所需进料等商贾消息,更可让四大商团出钱,帮他们发布那甚么广告。

卓文君不解其意:“广告?”

阿娇揉着发酸的细腰,颌首道:“广告即为广而告之之意,譬如联合制衣要售些甚么新衣样式,或清河百货近来入了甚么新货,皇室实业或田氏商团要招募甚么工匠掌事,皆印在长安周报的商版,让百姓们都能瞧到,自然就省了吆喝的功夫,也不用再如过往般预先四处派人到坊间放风声了。”

卓文君登时眼神大亮:“此举甚妙,只是不知那四大商团肯出多少赀财印这甚么广告?”

阿娇哈欠连连,挠着头道:“依着陛下的意思,赀财收取不是定数,总之版面就有限,字数也有限,就看他们出赀多少,便占多大的版面,若是只有一个商家肯印广告,就算百钱也替他印上半版,先打响商版的名头,日后商家们见了成效,定要捧着钱求咱们印广告。”

卓文君心里已是有数,又瞧见皇后丝毫不加掩饰疲态,不由暗自好笑,忙是识趣的应诺告退,回长秋府细细思量下份长安周报该如何刊印。

改版后的长安周报果是销量大增,尤是过往最不屑白话文小说和长安周报的文人雅士,偶然读到“士版”刊印的那数首精妙绝句后,对这等新体裁的诗词疯狂追捧。

刘彻盗版的万首唐人绝句先前并未刊印发售,仅在殿内兰台存有数本书吏誊写的手稿,卓文君请了刘彻的准允,从中撷取数首应季应景的咏春绝句,印上长安周报。

执掌文教司的刘买对长安周报亦有审定之责,瞧得这等精妙词句,拍案叫绝之余自是不忘誊写下来,匆匆前往梁王府与其父梁王刘武共同赏析。

父子俩皆喜好辞赋,又俱是文采斐然,赏析之后复又各自提笔挥毫写了品鉴。

卓文君闻知此事自是大喜,复又与刘买商量,将父子俩的品鉴亦印上报纸。

梁王和刘买自是乐意,随着大汉渐强,文风亦渐渐恢复先秦时的兴盛,只是颇偏浮躁,尤是辞藻华丽的长篇大赋盛行其道。此等言简意赅,却意境悠远的绝句,正可开文风清流,自当广为宣之,以正文风。

父子俩向来喜贤好士,在大汉的士族圈拥有极好的口碑和声望,文人雅士们预先闻讯,得知长安周报将刊印有备受两人推崇的新体辞赋,并写有品鉴,自是趋之若鹜。

阿娇和卓文君先前吃了教训,此番倒是谨慎,第三份长安周报仅在京畿三辅发行五万份,岂料不到半日便即售罄,尤是长安城内堪称一报难求。

是夜,阿娇闻得这天大的好消息,喜出望外之余,任由刘彻将她吃干抹净仍是嘿嘿傻乐,满脸蠢相。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为何而战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业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区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运第八百一十章 天罗地网第八百二十八章 长安会谈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为天第三百六十一章 脱岗培训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五百二十七章 对外贸易第三百零四章 雍凉乳业第二百五十一章 监察体制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军溃逃第三百二十二章 铸钢为犁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后主谋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战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识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设邑第六百九十二章 与汝还家第四百五十二章 刘沐封王第八十六章 西北状况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七十二章 艾格连锁 第五百四十八章 请款筑路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发大夏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为天第七百二十八章 归化名额第八十二章 先锋叛逃第二百五十九章 图谋西南第二百六十八章 黄埔军学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条约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将亡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压轮机第十七章 御赐盛宴 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宫赴宴第三百四十章 经济作物第五百零二章 增设预学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葱岭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学说第二百四十七章 贵妇入伙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第二百九十章 渡过天灾第五百二十三章 举步登楼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为皇商第三百零九章 麦棉复种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气风发第二百六十六章 乌桓备战第四百七十八章 对马清倭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后主谋第八百三十一章 东阙广场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连连第二百六十四章 开发湘南第五百六十四章 无线通讯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银票律第三百四十八章 乌孙灭国第八百零八章 新妇难为第六百四十二章 过载保护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祸相倚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五百二十七章 对外贸易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妥当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八十章 密林设伏第二十六章 营建之事 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复国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节第五百六十一章 驰道路轨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二百二十六章 群臣哗然第七百六十章 不负相思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处第八百零九章 挥军北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藩王入京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四百七十三章 身后之事第六十四章 诛心之言 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儿第一百二十六章 关城血战第一百二十九章 关城大捷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刚战车第三百五十章 诸越形势第五百六十三章 冲撞体制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设军校第三百八十一章 击溃前军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国伊予第四百二十一章 诸将迁调第五百九十章 觊觎太子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铁路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七十章 老汉家中 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为何而战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业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区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运第八百一十章 天罗地网第八百二十八章 长安会谈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为天第三百六十一章 脱岗培训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五百二十七章 对外贸易第三百零四章 雍凉乳业第二百五十一章 监察体制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军溃逃第三百二十二章 铸钢为犁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后主谋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战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识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设邑第六百九十二章 与汝还家第四百五十二章 刘沐封王第八十六章 西北状况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七十二章 艾格连锁 第五百四十八章 请款筑路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发大夏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为天第七百二十八章 归化名额第八十二章 先锋叛逃第二百五十九章 图谋西南第二百六十八章 黄埔军学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条约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将亡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压轮机第十七章 御赐盛宴 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宫赴宴第三百四十章 经济作物第五百零二章 增设预学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葱岭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学说第二百四十七章 贵妇入伙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第二百九十章 渡过天灾第五百二十三章 举步登楼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为皇商第三百零九章 麦棉复种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气风发第二百六十六章 乌桓备战第四百七十八章 对马清倭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后主谋第八百三十一章 东阙广场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连连第二百六十四章 开发湘南第五百六十四章 无线通讯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银票律第三百四十八章 乌孙灭国第八百零八章 新妇难为第六百四十二章 过载保护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祸相倚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五百二十七章 对外贸易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妥当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八十章 密林设伏第二十六章 营建之事 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复国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节第五百六十一章 驰道路轨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二百二十六章 群臣哗然第七百六十章 不负相思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处第八百零九章 挥军北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藩王入京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四百七十三章 身后之事第六十四章 诛心之言 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儿第一百二十六章 关城血战第一百二十九章 关城大捷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刚战车第三百五十章 诸越形势第五百六十三章 冲撞体制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设军校第三百八十一章 击溃前军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国伊予第四百二十一章 诸将迁调第五百九十章 觊觎太子第五百零一章 民患不均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铁路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七十章 老汉家中 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