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设军校

未央宫宣室内,汉帝刘启看着眼前两个跪伏在地的皇子,瞧着他们鼻青脸肿的凄惨模样,气得眼角不住抽搐。

“堂堂皇子,为了个火锅城的包间与宗室子弟当街厮打,成何体统?”

刘启愈看愈是恼怒,踱步到他们身后,抬腿冲着两人撅起的小屁股一人赏一脚,念在他们岁数尚幼踢得倒是不重。

十一皇子刘越生性怯懦,不敢躲避,结结实实挨了一脚,依旧不敢吭声。

十二皇子刘寄却是个机灵胆大的,见老哥中招,便即毫不迟疑的侧身闪过。

刘启一脚踢空,险些没闪了老腰,恼得额角直冒青筋,待得站稳又要抬脚去踹。

“父皇息怒啊!”

刘寄忙是死死抱住皇帝老爹的大腿,涕泪横流的求饶道:“儿臣知错了,儿臣今后动手前必先辨明敌我情势,不会再如此莽撞冲动了。”

“……”

刘启哑然无语,心道这惫懒小子的脾性倒真与其母王皃姁一模一样,惯会耍无赖。

刘启向来对憨直爽朗的王皃姁宠幸不断,王皃姁又似乎颇为适合生育,多少嫔妃苦求天家子嗣却不可得,她偏是毫不停歇的一口气连生四位皇子。

十岁的广川王刘越,九岁的胶东王刘寄,八岁的清河王刘乘,七岁的常山王刘舜。

每年抱一个,闹得汉帝刘启又喜又愁,若她再生下去,大汉可再没多少郡国可封了。好在生完刘舜后,王皃姁的肚子终是彻底消停了,再未传出孕信。

自古父母多爱幼子,此乃人之常情,刘启虽贵为大汉天子,亦不能免俗。

王皃姁诞下的四个皇子中,幼子刘舜最得父母宠溺,从小娇生惯养,娇纵怠惰,好在年岁尚小,常伴母妃身侧,养在深宫内苑倒也闯不出甚么大祸。

刘乘则是天资聪颖,又自幼被太子刘彻时常带在身边教导,小小年纪便奸猾似鬼,经常捣鼓些危险的玩意闹得宫里鸡飞狗跳,汉帝刘启索性将他丢到太子府里,让刘彻多加管教。

刘越作为王皃姁的长子,比太子刘彻只小三岁,打小便被拿来与这位天资卓绝的皇兄比较,自是乌云压顶,阴影厚重,养成了怯懦的性子,向来缺乏自信。

倒是次子刘寄长得虽是虎头虎脑,偏生将父皇和母妃的脾性尽皆继承,端是阴损无赖,懂得审时度势,占着上风时出手狠辣,见势不对立马服软认怂,痞得很!

刘寄对太子刘彻崇拜得紧,却又不想像刘乘似的跟太子皇兄学那甚么科学甚么政经的,只想学擒拿格斗,就是皇兄那种徒手卸掉对方胳膊,肘击对方喉结的手段。

刘彻自然不会将军体搏杀术教给这小屁孩,闹不好可真会出人命的。

刘寄苦求未果,便是终日撺掇着胞兄刘越陪他出宫,四处惹事生非,找借口与贵胄子弟厮打。

刘越虽性格怯懦,但毕竟为人兄长,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弟弟出去闯祸,每每也只得跟着,若刘寄折腾得太过火,他也好及时从旁制止,免得事情闹大。

往常中尉张汤坐镇长安城,刘寄倒是不敢闹得太过,如今张汤奉旨前往临淮查案,国之蝰蛇离了长安中尉府,北阙甲第彻底成了刘寄的天下,可不得往死里闹腾。

好在刘寄还是知晓轻重的,从未让随行的郎卫出手,皆是自个撸起袍袖就上,还往往是找年岁更大的贵胄子弟干架。

与刘寄干架的贵胄子弟,心里着实是憋屈的,打赢了不敢声张,打输了更是没脸声张。

他们的家中长辈得知此事,也往往一笑置之,侍卫又没出手,权当街边童子打架,关中民风自古彪悍,不少世家大族更是军武传家,少不更事时也没少揍过刘氏宗亲的子弟。

刘寄虽已封了胶东王,但未出宫开府,更未就国,在大汉君臣眼中,依旧是个小屁孩。

只要不缺胳膊断腿,包括汉帝刘启在内的诸多长辈们,对此还是极为宽容的。

汉帝刘启今日之所以恼火,不是因两个儿子与人厮打,而是他们非但打输了,还被揍成这副熊样,恁的丢了他的老脸!

遥想当年,他抡起棋盘就把吴王刘濞的嫡长子活活砸死,也没甚么可惧怕的,一旦动起手来,可不就得拚命往死揍么?

他怎的生出这两个没出息的东西?

“滚!”

刘启咬着后槽牙,身为皇帝,有些话又不便明言,意有所指的呵斥道:“滚去找你的太子皇兄,让他好生操练你二人。朕移驾甘泉宫避暑前,若此事没个后续交代,你二人便自行去宗正府吃顿祖宗家法!”

“谢父皇!”

刘寄眼神大亮,忙是松开了皇帝老爹的小腿,拉着尚自愣怔的刘越,屁颠屁颠的告退而去。

刘启看着两个渐渐远去的小小背影,满脸无奈的摇头苦笑,儿子多了也真是不省心啊!

太子府后苑的兰园小筑内,刘彻正躺在摇椅上看些稗官野史,见得两个顶着肿胀猪头的弟弟结伴而来,抬眸瞟了瞟他俩,谑笑道:“父皇失了颜面,竟没赏你们吃顿廷杖?”

刘寄面色讪讪的辩解道:“那两位族兄皆已束发,我二人尚且年幼,虽是打不赢他们,却也没吃甚大亏,不过受些皮外伤,不碍事。”

刘彻笑问:“宗室子弟当街互殴,老宗正没发话?”

“是在旁边的巷弄里,巷道两头皆有郎卫和侍卫把守,算不得当街互殴。”

刘越忙是拽住刘寄的袍袖,抢先出言解释道。

“诶,你惯是维护他,却屡屡被他连累,着实难为你了。”

刘彻眼见刘越虽是胆怯却仍下意识的将刘寄拽到身后,无奈的摇摇头:“众多兄弟中数你最老实,日后怕是要吃亏的。”

刘越垂着头,硬是没敢吭气。

刘寄却是拍着胸脯道:“有我在,谁也不敢教兄长吃亏!”

刘彻眼角抽搐,颓这不要脸的秉性,真是似足了南宫二姊,不由万分鄙夷道:“除了你,谁会教他吃亏?你若少闯些祸,他也能活得轻省些。”

刘寄小脸涨红,强自犟嘴道:“若殿下多教我几招擒拿之术,我自个就能将那两位族兄收拾服帖了。”

刘彻轻笑道:“真想学?”

刘寄闻得有戏,忙是连连点头,宛如小鸡啄米。

刘彻抚着下巴,半阖眼睑,微作沉吟。

大汉取官多采世袭,世家子弟的进身之阶多为承官袭爵。随着时间推移,世家子弟愈来愈多,朝廷的官爵之位却是有限,世家子弟不是等着继承家业,便是混吃等死。

从后世史籍可知,这些游手好闲的世家子弟会渐渐成为社会毒瘤,仗着家世欺男霸女,为非作歹。

长此以往,定是不行的。

大举清除世家大族倒可暂时缓解这等窘况,但必会引得朝野动荡,且是治标不治本的无用之举。

旧的世家没落了,自会有新的世家取而代之。

譬如刘彻栽培起来的诸多羽林卫,似李松和赵立这类军中遗孤,他们日后官居高位,不也会荫妻庇子,开创世家大族么?

即便是后世的美帝和华夏,实则皆是采取精英政治的。毕竟教育资源和出身境遇的不同,往往意味着眼界和机遇的极大差别,妄图无视这种残酷事实的理想主义者,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合格的执政者,只要保证民众有接受良好教育的途径,和较为公平的晋升体制就足够了。保持住适当的阶级流动性,使寻常百姓有机会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才能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一味要求齐头式平等,不惜拉低精英阶层的社会地位乃至收入水准,这和后世华夏某个阶段的大锅饭及欧洲多国兴起的反智主义般,是违背自然规律,违反人性的,必将被历史的车轮碾成齑粉,徒增后人笑谈。

刘彻虽不想让世家子弟独踞大汉朝堂,却又不想让他们沦落成社会的渣滓,自然要想个办法为他们找寻出路。

近日见得李广在对朝作战时缺乏谋略,刘彻渐渐生出个想法,今日又看到自家皇弟精力过剩,却因没甚么正事可做,只得四处惹事生非,他终是拿定主意。

不妨再开个帝国军校,让贵胄子弟入学。

遗孤内院虽有军事学院,但招收的皆是军中遗孤,刘彻实则是有些担心的,若日后大汉的军政皆被军中遗孤们掌控,他们势必抱团,排挤旧有世家在军中的固有势力。

太危险了!

缺乏制衡的军中朋党,对于帝皇而言,简直是在背芒刺,威胁太大!

何况让世家子弟进入帝国军校,日后可通过军功谋取进身之阶,非但让他们瞧到前程有望,更会增强和传承大汉铁血尚武的精神,而不似史书般在朝堂上争权夺利,闹得官爵泛滥,吏治不宁。

若想加官进爵,便得仗剑执盾,为大汉杀伐四方!

刘彻心意已决,抬眸望向刘寄道:“怕吃苦么?”

刘寄昂首扬眉:“不怕!”

刘彻微是颌首,复又问道:“日后敢征战沙场,刀头舔血么?”

刘寄浑身微颤,急声反问:“皇子可统率大军,开疆拓土么?”

大汉立朝后,刘氏诸侯王鲜少得以领军征战,在吴楚之乱,梁王刘武和江都王刘非抵御叛军时,统率的皆为封国私兵,故而刘寄方才有此疑问。

“有何不可?若你真有本事,入虎贲为将帅亦无不可。”

刘彻却是不太在意,想让将领不敢谋逆,关键是看帝皇的手腕够不够灵活狠辣,能不能让将领们相互制衡,牢牢握住军权。

刘寄目光熠熠:“当真?”

“若真有心,孤王便为贵胄子弟设立军学,你率先入学。”

刘彻展颜笑道,复又望向默然不语的刘越,不容置疑道:“你亦随之入学,好生磨练磨练,改改这怯懦的性子,学着做个昂首提胸的男儿,做个顶天立地的天家子!”

刘越缓缓抬头,凝视刘彻双眸,见得那满是勉励的坚定眼神,便是重重点头:“臣弟定不负兄长嘱托!”

“若能如此,自是大善!”

刘彻抚掌大笑,吩咐道:“你俩且先回去好生养伤,待为兄去寻父皇讨要圣旨,尽速开设军学。”

第六百九十六章 欧亚烽烟第一百五十章 丰年秋收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为拘束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儿随任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护第四百三十四章 发条玩具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阵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发第三百零八章 速难平原第八百三十一章 东阙广场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隶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第七十四章 工业血液 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杀人第一百七十章 齐王献国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随军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转型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敌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军改制第六百七十二章 骑军借道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布局第八百三十章 长安协定第二百五十六章 对朝方略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献剑第二十三章 保住弃子 第五十一章 诸般算计第六百九十七章 发展代价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四百四十四章 军事预算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复国第七百六十一章 困兽犹斗第六百二十四章 国之爪牙第四百六十五章 圁阴船厂第七十章 老汉家中 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压轮机第一百四十三章 长安献俘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五百八十六章 驰道驿站第四百八十七章 属国三等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第六百七十四章 贵女怨念第七百八十八章 阳春三月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六百七十章 来复火枪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处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扩张第二百一十一章 痴女渣男第五百七十四章 劳工权益第二百章 水战操演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诈勒索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三百四十五章 番禺城破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扩编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来婆家第五十七章 医学见习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广致仕第五百八十章 或为帅才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随行第一百四十章 家宴谋划第七百零五章 罗马权斗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门户第四百二十七章 刘乘心醉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贲兽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才是举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监国第六百四十二章 过载保护第一百二十九章 关城大捷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七十七章 暗流汹涌 第二百二十四章 鱼饵香甜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贵女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围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驾出行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虚置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还汉第五百七十四章 劳工权益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二百二十章 秭归项氏第三百四十八章 乌孙灭国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赠马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盐税第三百九十章 大战终结
第六百九十六章 欧亚烽烟第一百五十章 丰年秋收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为拘束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儿随任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护第四百三十四章 发条玩具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阵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发第三百零八章 速难平原第八百三十一章 东阙广场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隶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第七十四章 工业血液 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杀人第一百七十章 齐王献国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随军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转型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敌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军改制第六百七十二章 骑军借道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布局第八百三十章 长安协定第二百五十六章 对朝方略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献剑第二十三章 保住弃子 第五十一章 诸般算计第六百九十七章 发展代价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四百四十四章 军事预算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复国第七百六十一章 困兽犹斗第六百二十四章 国之爪牙第四百六十五章 圁阴船厂第七十章 老汉家中 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压轮机第一百四十三章 长安献俘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五百八十六章 驰道驿站第四百八十七章 属国三等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第六百七十四章 贵女怨念第七百八十八章 阳春三月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六百七十章 来复火枪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处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扩张第二百一十一章 痴女渣男第五百七十四章 劳工权益第二百章 水战操演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诈勒索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三百四十五章 番禺城破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扩编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来婆家第五十七章 医学见习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广致仕第五百八十章 或为帅才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随行第一百四十章 家宴谋划第七百零五章 罗马权斗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门户第四百二十七章 刘乘心醉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贲兽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才是举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监国第六百四十二章 过载保护第一百二十九章 关城大捷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七十七章 暗流汹涌 第二百二十四章 鱼饵香甜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贵女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围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驾出行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虚置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还汉第五百七十四章 劳工权益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二百二十章 秭归项氏第三百四十八章 乌孙灭国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赠马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盐税第三百九十章 大战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