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来复火枪

六月初四,小暑。

各处官学皆循惯例,休馆歇课,放了暑休,宫邸学舍亦然。

多年来,宫邸学舍的暑休形式已渐渐形成特定规制,每岁从小暑至处暑虽同旁的官学般歇课近两月光景,然期间的三伏期,入学的刘氏子弟不是入黄埔军学暑训,就是要进行暑期实践。

三年前,他们随刘沐出巡上郡圁阴;两年前,他们与刘沐一道为塬南邑东郊的数十里钢轨驰道进行了前期的测绘和选址;去岁,无暑期实践,他们只能入黄埔军学暑训。

暑期实践,自然要比暑期军训轻松得多,宫邸学舍的学风又颇为开明,以学舍祭酒袁盎为首的诸多师长,愿意倾听学子们的意见,并认真的作出权衡。

尤是在皇帝刘彻的授意下,自今岁起,宫邸学舍的暑期安排试着采师生征询的方式,在暑休到来前,提早向每位师生发放所谓的调查问卷,收集他们对该年暑期计划的看法,并从中择优选取,若实在没甚么好的建议,则刘氏子弟们到得初伏也只能老老实实去军训了。

袁盎作为主其事者,本以为回收的问卷会有五花八门的不同意见,预留了不少时日以认真筛选权衡,孰料绝大多数的学子都是默契提出同一个建议——入灞上大营,试枪!

甚么枪?

自然不是长杆上按有枪头的那种冷兵器,而是某种已正式定型的新式火器,是帝国科学院在对加农火炮进行不断改进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从而研制的轻型手持式火器,或可将之称为“改进型来复枪”。

火绳枪和燧发枪的发展阶段,在大汉科技水准跳跃式提升的情形下,被生生跨越而过。

火棉,即所谓的硝化纤维,想要大批量制取早非难事,从而使得大汉军用火器的发展压根就没使用黑火药,而是直接采用了无烟火药,火炮的炮弹发射药更是采用三基发射药,即为如含火棉、硝化甘油和硝基胍的火药。

八年前,少府诸冶监的冶炼工艺达到基本要求,冶铸出足够坚固的钢制炮管后,大汉的火炮发展也是跨越了臼炮,直接试制出性能更为优越的加农炮。

然受限于金属铸造工艺,大汉现今仍无法冶铸出足够耐用可靠的楔式炮闩,若制造后膛火炮,炸膛的风险太高,故大汉加农炮至今仍为前膛炮。

饶是如此,因皇帝刘彻设计出了外置的火炮撞针装置,在火炮尾端圆孔塞入微型雷管后,只需让外部撞针扎入,便可引燃炮管中的发射药,故大汉加农炮的击发方式也是跳过的火绳引燃和燧石击发的阶段,直接采用了撞针式击发。

八年来,帝国科学院辖下的格物研究所调拨的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定装式炮弹的研制,虽已能制作出集弹头和发射药与一体的定装炮弹,然制造成本始终居高不下,毕竟大汉铸造业离机械化生产还差得远,纯粹靠匠人手工制作弹体,实是无法大批量生产的。

当然,八年的苦心钻研并非全无收获,无论是弹头样式还是发射药的包裹方式都有极大的改善,弹头和发射药的分体设计,发射药连带引爆雷管的一体封装,使得弹药的运输储存和火炮的使用都更为便捷和安全。

只要不遇明火,不受到猛烈撞击,即使运送弹药的车驾船舶较为颠簸,定装发射药也不会自行引爆,甚至比现今大汉水师战舰搭载的高爆炸药更为安全可靠。

更为令人振奋的是,炮弹的研制经验为所谓枪弹的制作提供了极好的技术积累,一体式定装炮弹的制作成本高昂,然小型乃至微型化的定装枪弹却已达到了量产的条件。

原因无他,枪弹可用铅作为弹体包覆。

铅,与铁相比,熔点低,质地软,却是分量重,炮弹的定装发射药就是用铅体包覆的。

相较于爆炸力巨大的炮弹,枪弹体积小,装药量少,弹体轻薄,且无需使用雷管,更无须使用高爆炸药,而是使用无烟火药,安全性大为提高。

制作出的定装铅弹,只要火器士们没蠢到将之扔入火堆里或用重物去砸出火星来,多是不会被引爆的。

火枪,作为远程兵械,衡量其实战价值的因素,无疑是有效射程,杀伤力和射速。

现今大汉所能制作的火枪,乃是参考加农火炮的类似架构,进行初步的小型化,后续仍会不断的改进,出现差异性更大的走向,但毕竟要先求有,再求好,若不先积累足够的经验,进行大量的实弹验证,如何奢求精益求精?

当然,火枪的研制也会为火炮的改进提供更多的技术反馈,譬如火炮因冶铸工艺所限,不能采用后置炮闩,无法制成从后方装填弹药的后膛炮,然却已能制作出足够坚固的枪闩,也无须如火炮般采用外置撞针。

确切的说,大汉现今所能制造的枪械乃是无膛线的“改进型”来复枪,毕竟想在细长的枪管内刻划出较为精细的膛线,是需要车床的,大汉暂时还无法制成足够锋利和耐用的刀头,且受限于铅弹的定装,尚难以做到往弹巢内一次性放置多枚子弹,而是较为简易的单发后装枪。

单发枪相较与连发枪,射速无疑要差很多,然也不意味着单发枪的总体性能就比连发枪差,恰恰相反,单发枪的射程和精度往往比连发枪要更优异,这也是后世不少高端狙击枪都采用单发设计,讲求的就是快准狠,一枪爆头。

之所以称之为“改进型”,盖因后世最早期的来复枪使用的子弹乃是用涂了润滑油的油布包裹着,需要用小木槌将之敲到枪管里,装弹十分耗时,而大汉现今制作的枪械,采用定装铅弹,拉动枪栓打开弹巢后,就可直接装填铅弹。

大汉初版枪械正式定型后,不少羽林卫和虎贲卫皆参与了试枪,但凡熟识之后,从肩上背着的弹夹取出子弹,拉枪栓,装填子弹,合栓顶针,直至举枪瞄准,整个流程不到十息,并不比弯弓搭箭慢,更比需要绞弦的强力军弩要来快不少。

因现今制造的乃是长枪,枪管长愈三尺,故铅弹的有效杀伤射程可达百余步,射程比弓弩虽远不了多少,然因弹道颇为平直,精准度无疑是远高于弓弩的。

(预注:注意是有效杀伤射程,不要争论子弹能飞多远,箭矢能飞多远,站在珠穆朗玛峰射箭,让箭矢多飞一会,指不定能比自动步枪射程还远,这种抬杠式的对比没意义的。)

最为关键的,长枪的子弹更便于携带,一个肩挎式弹夹带,若往死里塞,近百枚铅弹都能装下,若换成单兵携带近百支箭矢,那画面实在太美,真是难以想象。

况且皇帝刘彻身为穿越众,自是懂得要在长枪上安装刺刀的,这意味着将士可执枪械远程射击,也可近战搏斗,相较使用弓弩时要更换近战兵械,无疑更具优势。

刘彻是理智而清醒的,热兵器的出现,倒也不代表冷兵器时代会立即步入终结,至少在试制出可付诸实战的连发枪前,大汉火器的最大优势还是在火炮和掌心雷之类的爆炸类“重火力”。

半自动步枪,自动步枪,重机枪……

现今的大汉军工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步伐迈的太快,多是会扯到蛋的。

正因如此,大汉现今的改进型来复长枪,仅止在虎贲骑营装备了一支千骑部曲,与其说要付诸实战,更多的是为后续的研制改进提供实用性评估,帝国科学院也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更新式的枪炮中,待得工艺提升,制造成本能下降到更合宜的程度,再大量装备汉军将士也不迟。

技术储备一代,研制开发一代,付诸实用一代!

此乃皇帝刘彻为帝国科学院定下的研发方略,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推陈出新,不会出现长时间的科技断代。

现实不是网络爽文,现今的大汉固然能拿出数百万金,彻底为百万汉军更换最新式的兵械,迅速的横扫欧亚,那然后呢?

可以想见,帝国科学院的科研资金必会断链,国库也无余赀继续推进工业化,那特么不就是真正的穷兵黩武么?

若真要如此治国,早在昔年制作出加农炮和掌心雷,刘彻就会将之列装全军了,但怕是就没有现今的石化工业,没有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也没有甚么改进型来复枪。

想想后世雄霸欧亚的蒙古帝国多牛,但才撑了多少年?

其实在后世华夏,大多数新式武器也未曾全军列装,军事科技进步很快,若是不断的进行全军换装,国家的财政收入是撑不住的。

美帝亦是如此,不少重装备一用就是几十年,宁可不断修补也不换装,不是没有更先进的装备,实在是没必要浪费军费,能保持住战略优势就行了,剩下的军费投入更先进的军事科技,其技术储备远远领先世界各国,正是超级强国的真正底蕴所在。

后世华夏要追赶美帝,就要先认清彼此差距,不自卑,不自傲,脚踏实地的该做的都做好,把基础打牢,总有实现民族复兴的那一日。

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团西行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动 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电堆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报传来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八百三十六章 离京赴任第三百六十五章 离京出狩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驾出行第三百四十八章 乌孙灭国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阳南侵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议政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皋候府第七百九十四章 诸般迁调第四百八十七章 属国三等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迹降临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将亡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阵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内附第六百一十章 赵府贵女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庙及冠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皋候府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铁路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战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车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儿第八章 宫廷宴会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三百一十一章 长安械斗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约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六十三章 汉奸鼻祖 第三百五十五章 为越正名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七百七十一章 共创四赢第六百零九章 官办医馆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六十五章 雁门行商 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为匪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师范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线出击 第二百九十七章 经略南越第九十八章 酷吏张汤第六十章 纺织工艺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见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势大好第二百三十八章 淝陵水泊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第一百二十章 两军对垒 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过后第八百二十四章 勒石封山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三百七十二章 鲁图图鲁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扩编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四十八章 乌孙灭国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约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五百七十章 佛国寻衅第三百零六章 商贾世家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战第四百二十三章 凄惶卫长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一百五十五章 刑讯逼供第三百九十章 大战终结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学第七百三十六章 少年志气第六百零七章 巨头齐聚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布局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烧尸山第六百四十二章 过载保护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愿得偿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机勃勃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二百六十章 侵扰朝鲜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国来朝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过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阵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惊雷第八百零一章 搅屎棍子第三百四十九章 刘舜务工第五章 金屋藏娇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二百九十八章 无心插柳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诏第六百六十四章 双拥基金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灭乌孙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惊雷
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团西行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动 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电堆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报传来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八百三十六章 离京赴任第三百六十五章 离京出狩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驾出行第三百四十八章 乌孙灭国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阳南侵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议政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皋候府第七百九十四章 诸般迁调第四百八十七章 属国三等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迹降临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将亡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阵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内附第六百一十章 赵府贵女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庙及冠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皋候府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铁路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战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车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儿第八章 宫廷宴会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三百一十一章 长安械斗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约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六十三章 汉奸鼻祖 第三百五十五章 为越正名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七百七十一章 共创四赢第六百零九章 官办医馆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六十五章 雁门行商 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为匪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师范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线出击 第二百九十七章 经略南越第九十八章 酷吏张汤第六十章 纺织工艺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见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势大好第二百三十八章 淝陵水泊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第一百二十章 两军对垒 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过后第八百二十四章 勒石封山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三百七十二章 鲁图图鲁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扩编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四十八章 乌孙灭国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约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五百七十章 佛国寻衅第三百零六章 商贾世家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战第四百二十三章 凄惶卫长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一百五十五章 刑讯逼供第三百九十章 大战终结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学第七百三十六章 少年志气第六百零七章 巨头齐聚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布局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烧尸山第六百四十二章 过载保护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愿得偿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机勃勃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二百六十章 侵扰朝鲜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国来朝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过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阵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惊雷第八百零一章 搅屎棍子第三百四十九章 刘舜务工第五章 金屋藏娇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二百九十八章 无心插柳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诏第六百六十四章 双拥基金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灭乌孙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