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儿随任

待得年节过后,张骞就需离京赴任,阳信公主自是不愿夫妻分离。

按往例,驸马外任时,公主是不能离京随任的,然刘彻倒是没甚么顾虑,他不担心张骞和长姊这大汉长公主会造反。

且不论军政大权是归公孙昆邪掌着,就算张骞和公孙昆邪联手谋逆,就凭岭南四城的那点军民和朝廷作对,那不是疯了么?

过得年节,张骞和阳信公主的儿子小张笃就虚年五岁了,小家伙没继承老张家那种斯文清隽的长相,倒是随了老刘家,长得虎头虎脑的。

见得他体魄强健,长辈们倒也不太担心他到岭南害甚么病,刘彻又有些私心,想着日后为自家儿子小刘沐早早培养些可用的亲信,就想着准允他也随任南越算了。

毕竟无论夫妻分离,还是父子分离,都是残忍得紧。

虽说这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是常事,但刘彻觉着能避免就该尽量避免,除了在汉军中势力大威望高的公孙氏,李氏和秦氏,其余大臣外任时,刘彻多会准允其举家随任的。

然为保长姊和侄儿周全,不至到岭南后因水土不服而害病,刘彻索性就着十余名医官随行,除却看顾阳信公主和小张笃,还可顺便在番禺城设个妇幼医馆,教导些妇医幼医,也算略微提升当地的医疗水准了。

因而长秋医学也调了不少学子随行,准备跟那些医官好好学,这是难得的机会,毕竟那些医官都是出身太医监。

相当于后世医学院的学生提前跟着主任医师们实习了,还是手把手的教,这机遇若放到后世,必是要抢破头的。

太上皇和太后也没甚么舍不得的,近年各位亲王都不似过往般远赴封国,皆留在皇亲苑,时常到长乐宫和太寿宫探望长辈们,端是热闹得紧。

大汉宫规还是较为人性的,太后王娡又向来与人为善,诸位亲王如今住得近,平日还能携妻儿入太寿宫拜见自家母妃,送上些孝敬,也算是和乐融融。

毕竟为人父母,太上皇和太后见长女即将随任南越,便赐下不少药材补品,皆是年份足品相好的珍品。

至于旁的器物就索性不多赐了,反正近年亲王公主们皆从皇室实业和联合制衣的份子中挣得钵满盆满,肥滋滋的流油。

太皇太后的做法就有些另类了,召了张骞到长乐宫,为他“引见”了窦府嗣子窦宪。

张骞额角冒汗,心道窦宪是大行令窦浚的嫡长子,又是清河百货的主事者,两人熟识得紧,还需要太皇太后引见么?

太皇太后先是好生敲打了张骞,让他好生照看自家孙女和外曾孙,又扭脸让窦宪随行时也要上心看顾阳信公主和小张笃。

张骞这才听出端倪,敢情是窦宪也要跟着前往岭南。

窦宪显是与姑母太皇太后套好了招,笑盈盈的向张骞拱手,说是要到岭南四城开开眼界,看看当地的风土人情,过后或许还会乘海船北上福榕城和温鹿城。

张骞这才恍然,窦宪不但想在岭南四城拓展窦氏族业,更是盯上了那条海上商路。

南越政务日后归张骞执掌,窦氏人生地不熟,自然要走他的门路,海路或许也是想通过他从琅琊水师获取海象记录乃至详细海图。

张骞圆滑得紧,亦是笑脸相对,应诺必会让部属陪着窦宪领略岭南的大好风光。

太皇太后见他识趣,自是老怀大慰,也赐了些补品外带些精巧玩意,让他带回去给阳信公主和小张笃。

张骞谢了恩,出得长乐宫便是转往未央宫,求见皇帝陛下。

他得了宣召,随着近侍宦官入得宣室,却见国舅田胜也在,正满脸堆笑的对着皇帝陛下谄媚讨好。

皇帝刘彻见得张骞入殿,瞟了瞟田胜,又对张骞笑道:“见过窦宪了?”

“陛下圣明!”

张骞倒是不意外,宫城里发生的大事小事,只要陛下想知道的,必定能知道得清清楚楚。

“呶,赴任时把国舅也带上吧。”

刘彻冲一旁的田胜撇了撇嘴,丝毫不加掩饰的嘱咐张骞道:“田氏和窦氏在岭南发展产业,也是利国利民的,只是你执掌南越政务,切记依法行政,照章办事,为各大世家行方便时要掌握好分寸,不可坏了规矩。”

“陛下放心,臣醒得的,会照着泬西邑的章程给商贾便宜,且保其周全。”

张骞追随刘彻多年,向来是他最为信重的文臣,对他的心思自是理解。

刘彻沉吟片刻,复又道:“适才国舅向朕提及海图,此事朕会下旨给伏波将军田怀,让他对行军海图适度删减,绘制出较为粗劣的民间海图,你到时可向他索取,再刊印发卖给商贾百姓,要价你自行定夺吧。”

张骞自是应诺。

刘彻微是颌首,问道:“你前来求见,尚有何事?”

张骞不禁哑然,心道自个尚未出言,陛下皆已嘱咐清楚了。

他躬身道:“微臣此番求见,乃是想知晓陛下可还有甚么圣谕示下,无甚要事禀报。”

“嗯,你向来处事妥帖周全,朕很是放心,没甚么要嘱咐的了。”

刘彻举步近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轻笑道:“过得年节就要离京赴任,你且回府准备行装吧。好好过个年节,此去远离京师繁华,必得个三年两载的,倒是苦了阿姊和侄儿。”

张骞也不好代阳信公主道句不辛苦,只是躬身应诺,便趋步而退,出了宣室。

“陛下……”

田胜见状,忙是讪笑着唤了唤刘彻。

刘彻瞧见他那副奸商嘴脸,颇不无奈的摆摆手:“去吧,去吧,切记勿要整出甚么官商勾结的破事,逼得朕大义灭亲才是。”

田胜笑意盈盈的应了诺,便是告退,追张骞去了。

张骞日后就是治政岭南的封疆大吏,此时不好生巴结,日后哪来的好处?

田胜和窦宪实是私下商量好的,皆对岭南及海上商路看好得紧,不惜亲身前往查探,以便尽速布局,也好抢占先机。

刘彻倒也乐见此事,朝廷现下尚无力开发诸越之地,不妨鼓励商贾先行,将岭南四城先发展起来,日后或能辐射到周边地域,算是大汉版的经济特区了。

时值腊月,刘彻多是早早下朝,批完奏章就回寝殿陪婆娘和儿子,毕竟每岁正月太过忙碌,难免冷落妻儿。

返京述职的各郡县主掌仆射却正聚集在公府,参加丞相府开设的政令讲席,倒是有些类似的党【校】进修了。

这可不是听完就算的,还要撰写策论,呈交丞相乃至皇帝陛下批阅。

各郡太守写得文不对题,或许还有发还重写的机会,毕竟他们有些是武将出身,不太擅长舞文弄墨,但县令们可就不同了,写不好真要免职罢官的。

后世影剧多有谬误,常见郡守升堂断案,那真是可笑得紧。

大汉的百官职守分得很清楚,光是在断案此事,府衙就设了两位掾史分掌。

辞曹掾史,主辟讼事;决曹掾史,断罪决狱;

各郡都尉及其余诸曹掾史更是将所有军务和政务细分清楚,郡太守不太会亲自打理琐碎政务,仅作大方向的决策,譬如边郡太守多任用武将,就意味该郡以军政为主,内郡太守多任文臣,却也分稳定民心或发展民生,全看太守的治政风格。

就算太守空缺,乃至丞相空缺,大汉严密的官僚体系还是照样运作良好,否则各郡县仆射长官怎能每岁花那么些时日返京述职,还参加正朔朝贺?

汉初数代,三公九卿连年更换,丞相亦是换了又换,还不是国富民强么?

只要皇帝不昏庸,大汉缺了谁都没问题的!

刘彻之所以让丞相府开政令讲席,就是要让郡守乃至县令们领会朝廷今后的治政方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倒不是真想让各郡县仆射长官去学各项政令细则,他们是各郡县的掌舵者,不是行舟水手,不领会朝廷意图,不懂得跟着皇帝领航的旗舰往前行进,是不行的!

刘彻盘算着先用三年两载让他们熟悉这政令讲席的方式,到时在推个甚么五年计划之类的发展蓝图,或许才有效果。

近年关中百业兴盛,巴蜀及中原各郡县的发展相较下就有些滞后,地域发展的严重失衡是不好的,尤是中原的世家大族已隐隐有些不满了。

刘彻倒不是怕他们兴兵造反,只是民不患寡患不均,若因此生出民怨就着实太冤枉了。

总之各郡县仆射长官是不可能再如过往般清闲务虚了,想混吃等死的皆得罢职去官,换批勤勉肯干,且有能力做实事的。

刘彻如是想着,晃晃悠悠的迈着八字步回了寝殿。

因该年有闰九月,故到得腊月,小刘沐已出生快满十月,正是蹒跚学步的时候,脾性又随了阿娇,格外好动。

刘彻发觉自家儿子有受虐倾向,愈是不给他好脸色,他便愈是黏人,嗓门又大,终日含含糊糊的哇哇叫着“发慌(父皇)”,才真是吵得刘彻头大又发慌。

刘彻瞧着在软榻上打滚耍赖的傻儿子,不禁犯愁,这特么哪是块做皇帝的料啊?

第四十二章 路在脚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择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四十三章 悲催刘德 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龙城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电堆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议政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门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卫赶至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约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庄第六百九十七章 发展代价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线出击 第五百七十章 佛国寻衅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娇妻第九章 创立太学第十二章 虎贲羽林第二十八章 烧制玻璃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阳孔仅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儿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众第八十四章 发行股份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第六百二十一章 鲜衣怒马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六十二章 蹛林云中 第二百六十四章 开发湘南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八百三十六章 离京赴任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一百九十六章 陈氏阿娇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众第七百九十二章 刘兴教妻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击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儿打靶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达布山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导舆论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敌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刘沐第六百二十章 冲撞太子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愿得偿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三百五十八章 刘舜请旨第一百一十章 汉军出塞第四百四十四章 军事预算第六百四十二章 过载保护第二百五十一章 监察体制第四百六十五章 圁阴船厂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机勃勃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三百三十章 商讨出兵第八百三十章 长安协定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儿套狼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六十五章 雁门行商 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敌都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货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二百零一章 简单粗暴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赐笄第五十八章 皇家马场 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诸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刘彻领军第二百零五章 调教萝莉第七百九十章 诸般应对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割地第四百三十四章 发条玩具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监国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两关第五百六十三章 冲撞体制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三百一十八章 诸般绸缪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业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门探望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杀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汉为刀俎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设慈济第二百五十三章 惊闻身毒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战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联赛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购新宅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尽除第六百六十四章 双拥基金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阴狠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三百八十三章 帐內定计第一百六十章 慑服中原第一百三十章 举国欢腾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怂恿第五百三十七章 岁末除夕
第四十二章 路在脚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择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四十三章 悲催刘德 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龙城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电堆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议政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门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卫赶至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约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庄第六百九十七章 发展代价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线出击 第五百七十章 佛国寻衅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娇妻第九章 创立太学第十二章 虎贲羽林第二十八章 烧制玻璃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阳孔仅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儿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众第八十四章 发行股份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第六百二十一章 鲜衣怒马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六十二章 蹛林云中 第二百六十四章 开发湘南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八百三十六章 离京赴任第六百六十三章 裴母犯愁第一百九十六章 陈氏阿娇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众第七百九十二章 刘兴教妻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击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儿打靶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达布山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导舆论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敌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刘沐第六百二十章 冲撞太子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愿得偿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三百五十八章 刘舜请旨第一百一十章 汉军出塞第四百四十四章 军事预算第六百四十二章 过载保护第二百五十一章 监察体制第四百六十五章 圁阴船厂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机勃勃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三百三十章 商讨出兵第八百三十章 长安协定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儿套狼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六十五章 雁门行商 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敌都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货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二百零一章 简单粗暴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赐笄第五十八章 皇家马场 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诸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刘彻领军第二百零五章 调教萝莉第七百九十章 诸般应对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割地第四百三十四章 发条玩具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监国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两关第五百六十三章 冲撞体制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三百一十八章 诸般绸缪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业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门探望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杀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汉为刀俎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设慈济第二百五十三章 惊闻身毒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战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联赛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购新宅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尽除第六百六十四章 双拥基金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阴狠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三百八十三章 帐內定计第一百六十章 慑服中原第一百三十章 举国欢腾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怂恿第五百三十七章 岁末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