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壮大汉

五月渭河岸,绿草萋萋,垂柳依依。偶有嘴馋的童子趁着长辈不在,爬上离河岸不远的野桃树,摘下青涩的桃子,咬上一口,酸得皱起小脸。既酸倒了牙,又弄脏了衣裳,回到家里免不得挨顿胖揍,却依然乐此不疲,找到机会,复又如此,童趣十足。

春汛过后,河边为数众多的水磨坊开始繁忙起来,巨大的水车嘎吱嘎吱的转着,昼夜不停。磨坊里的石磨,不需牲畜推动,随着机括不停地自行运作。旁边的羌人女奴,只需往磨眼里不断添加麦粒,自然就能研磨出细细的面粉。

最初田胜对太子殿下低价出售面粉的命令是有些疑虑的,毕竟殿下定下的价格是八十钱每石,和上品粟米等价。在田胜眼里,面食远比粟米饭要实在得多,不但扛饿,味道也好上不少,应该比粟米要价高些才合理。

对于田胜的异议,刘彻根本不屑于反驳,商人是疯狂追逐利润的生物,哪怕给他们再高的营收比率,都是永远不会满足的。

粮食加工,无论何时都是极为暴利的行业,如今小麦不过四十钱每石,而面粉卖八十钱每石,除去水磨坊的营造费用和微不足道的人力投入,至少都净赚七八成。如此田胜都不知足,实在算得上黑心商人了。

千万别小看这七八成利,粮食不同于其它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且交易规模不可估量。历朝历代,富可敌国的粮商层出不穷。

田胜自然不敢悖逆太子殿下,只得老老实实的照着做。

随着各式面食渐渐被长安附近的百姓们接受,甚至琢磨出更多的吃法,面粉铺子愈发红火起来。

大粮商们纷纷上登门,往往一次就买上数十车,运到其他郡县的自家粮铺贩卖,赚取差价。甚至有些精明的粮商,就等侯在水磨坊的院子外,磨好多少收多少。少数财大气粗的粮商世家,更是找到田胜,将手头的小麦低价卖给他,只求田胜能将面粉优先供应给他们。

粮商们不是没盘算过自己研磨面粉,但水磨坊并不好建,光靠木制的水车,用不了多久就会垮塌,即使用青铜为轴辕,搭配起来却又运转不顺,往往事倍功半。而用人力或畜力,不但产量有限,耗费也很大,而且田胜的面粉卖价实在有些低,跟他买反而更加划算。

就在田胜愈发感到面粉供不应求时,太子刘彻提出个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法子,替各大粮商营建水磨坊。

田胜虽对高额的营建收益垂涎不已,但却认为这实在是竭泽而渔的主意。卖磨坊是一锤子买卖,怎比得上卖面粉这个长久的独门买卖?

刘彻维持了一贯的作风,不解释,尽管去做!

在后世,各大通讯设备制造商,各种设备都白给一样,赚钱的是售后维护和升级的费用。

如今的大汉,只有少府的冶铁作坊能冶炼出百炼钢,还能制成简易的轴承和滚轴,这就是技术优势;再加上身为机械硕士的刘彻,绘制出的完善构造图,只有太子詹事府里被精心指导了两年的工匠们才能尽数领会,这就是人才优势。

有了技术和人才的优势,还不能赚大钱,那真是丢了穿越众的脸了。需知轴承和滚轴都需要经常更换,水车和石磨的助推机构也需要时常维修甚至更换,这才是真正前景广大的独门生意。

粮商们得知有此等好事,自然心花怒放,争先恐后的带着金子,和田胜签订契约。

至于他们心中是否鄙视田胜目光短浅,自断财路,就不得而知了。短短数日,来者不拒的田胜就签下来近百张契约。未来三个月内,京畿之地的数条主要河流岸边,将会树立起数百座水磨坊,源源不断的研磨出面粉,通过粮商们遍布全国的运输渠道,销往大汉各大郡县。

皇室实业的董事长,江都王刘非,早早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开始着手组建策划已久的“帝国物流”。

他的想法和太子刘彻不谋而合,在各大作坊相互配合,大肆制作刘彻设计的特制货运车驾的同时,长安周边几条沥青道路开始铺设。

刘启对皇子们的筑路计划很是赞赏,沉吟片刻,特许太子刘彻将收取“养路费”的提议在翌日早朝时进行廷议。

原本刘彻还以为朝堂之上会有一番唇枪舌战,免不得被朝臣攻讦。谁知丞相袁盎只是询问了几句,得知养路费只会向过路的商队征收,按照货物的多少计费,却不会向普通百姓收取分毫,便没再理会,更没有丝毫异议。而其余的大臣,也视而不见,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疑惑不解的刘彻下朝后,苦思良久,才恍然大悟。

这筑路之事,本就是皇室实业牵头,将来收取的养路费也是由国库和集团对半分。长安权贵们在集团内本就有股份,自然不会砸了自家买卖。再说了,重农抑商本就是大汉的国策,筑路又是利国利民的善举,从商人手里拿钱来惠及万民,顺带充实国库,还能让皇室实业捞钱,年底红利多发些。

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刘彻想通后,不由仰天长叹,感慨不已。有道是熙熙攘攘,皆为利扰。

所谓的“利”,不独指钱财,还有名声,有人为了万贯家财,有人为了留名青史,后世更有人说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总之古往今来,但凡能让人名利双收的主意,大多都能无往不利。

总之,廷议过后,数条沥青大道和长安城原有的青石大道驳接,向外缓缓延伸而去。

刘彻参考了后世关中地区的各类交通线路,再根据京畿个郡县现有的主道,设计出数条主要道路。他根本来不及,也不需要勘测地形,当即开建。在刘彻看来,这几条道路不管是规格和位置,都不算好,只是因陋就简的应急之作,顺便为今后的筑路计划积攒些经验。

大汉帝国真正的交通枢纽工程,必须等到从海外获取大量的奴隶,才能开始施行。

想到前世史书记载,修筑万里长城和开掘大运河,死去百万计的大汉百姓,刘彻就眼皮直跳。哪怕他知道这是功在千秋的伟业,却也不想背上千古骂名。至于将来使用外族奴隶,哪怕死上数千万,反倒没有任何心理压力。

因此,在北方战局瞬息万变,风云迭起时,京畿各地竟异常的繁忙,一派欣欣向荣的和谐景象,逐渐茁壮的大汉帝国散发着无穷的生命力。

身处京畿的百姓们对千里之外的北方战局不甚关注,大汉立国数十载,与匈奴时战时和,关中民风彪悍,良家子多入伍从军,对战争可谓习以为常。除了出征士兵的家属,会牵挂亲人,日日祈盼平安归来,其余的百姓,更多的是关心现下的日子。

随着长安城各种作坊的建立,大量新鲜事物的涌现,周边的百姓渐渐发现,日子似乎比从前多了些盼头。特别是许多工匠,进入贵人们开办的作坊后,吃上了以往节庆时才有的荤腥,还能给婆娘和娃娃扯上几尺麻布,做身新衣裳。

上了岁数的老人家,则常常和儿孙们念叨起过去衣食无着的苦难日子,再看看今日的丰衣足食,实在是托了当今天子的恩泽。免不得在家中立个“圣天子”的长生牌位,日日进香叩拜,为陛下祈求福寿。

第二十二章 军法组织第六百九十四章 极大诱因第八十八章 兵临城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一百四十七章 疯狂敛财第八十三章 庶民经济 第四百五十章 公孙裂变第十四章 运筹马上 第五百六十七章 北粟南稻第六百六十九章 涤纶衣料第五百七十二章 岭南铝业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五百一十九章 决意犯险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一百三十五章 陇西豪强第七百四十九章 没心没肺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六百零五章 权贵人脉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三百一十六章 长安周报第五十一章 诸般算计第一百七十八章 争先认购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见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击第五百一十七章 汉为刀俎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团西行第七百六十章 不负相思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灭乌孙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惊现第三百五十八章 刘舜请旨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二百六十三章 锑矿之用第三百八十三章 帐內定计第十四章 运筹马上 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军集结第四百二十一章 诸将迁调第一百六十七章 乌桓来使第一百五十三章 梁国风起第四百三十九章 铸钢为炮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冲突第七百四十七章 太子登门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泽重见第一百二十九章 关城大捷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泽重见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为皇商第五百六十一章 驰道路轨第三百三十三章 两代医者第七百零五章 罗马权斗第三章 册立太子第二百零一章 简单粗暴第三百八十章 城头失守第七百四十八章 见见族嫂第三十七章 遗孤内院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见习第三百九十一章 驱使乌桓第九章 创立太学第四百九十八章 张骞出使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业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四百三十四章 发条玩具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门户第五百四十八章 请款筑路第七十章 老汉家中 第四百九十八章 张骞出使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儿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为倭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国科院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五百零五章 大农六部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国邮政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气风发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十一章 父子摊牌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团西行第五百四十八章 请款筑路第六百二十五章 电力照明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银票律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电机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门虎子第五百八十五章 细君翁主第五百九十章 觊觎太子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三百一十六章 长安周报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战第三百五十章 诸越形势第二百六十章 侵扰朝鲜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三百八十八章 两军接战第六百四十四章 宫邸女学第十七章 御赐盛宴 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
第二十二章 军法组织第六百九十四章 极大诱因第八十八章 兵临城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一百四十七章 疯狂敛财第八十三章 庶民经济 第四百五十章 公孙裂变第十四章 运筹马上 第五百六十七章 北粟南稻第六百六十九章 涤纶衣料第五百七十二章 岭南铝业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五百一十九章 决意犯险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一百三十五章 陇西豪强第七百四十九章 没心没肺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六百零五章 权贵人脉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三百一十六章 长安周报第五十一章 诸般算计第一百七十八章 争先认购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见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击第五百一十七章 汉为刀俎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团西行第七百六十章 不负相思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灭乌孙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惊现第三百五十八章 刘舜请旨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二百六十三章 锑矿之用第三百八十三章 帐內定计第十四章 运筹马上 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军集结第四百二十一章 诸将迁调第一百六十七章 乌桓来使第一百五十三章 梁国风起第四百三十九章 铸钢为炮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冲突第七百四十七章 太子登门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泽重见第一百二十九章 关城大捷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泽重见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为皇商第五百六十一章 驰道路轨第三百三十三章 两代医者第七百零五章 罗马权斗第三章 册立太子第二百零一章 简单粗暴第三百八十章 城头失守第七百四十八章 见见族嫂第三十七章 遗孤内院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见习第三百九十一章 驱使乌桓第九章 创立太学第四百九十八章 张骞出使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业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四百三十四章 发条玩具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门户第五百四十八章 请款筑路第七十章 老汉家中 第四百九十八章 张骞出使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儿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为倭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国科院第三十四章 上林春狩第五百零五章 大农六部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国邮政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气风发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十一章 父子摊牌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团西行第五百四十八章 请款筑路第六百二十五章 电力照明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银票律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电机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门虎子第五百八十五章 细君翁主第五百九十章 觊觎太子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三百一十六章 长安周报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战第三百五十章 诸越形势第二百六十章 侵扰朝鲜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三百八十八章 两军接战第六百四十四章 宫邸女学第十七章 御赐盛宴 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