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陇西豪强

秦汉时的狄道作为陇西郡治,与临洮县毗邻,并未如后世般合称临洮。作为秦长城的西端起首之地,狄道长久来便是关中西北边陲的重镇。即便是秦末天下大乱,匈奴的一代枭雄冒顿单于率数十万控弦之士进逼中原时,也没能强夺下狄道这个扼守关中的战略要地。

而与狄道毗邻的临洮县,是陇西郡最为繁华富庶的大县。由于临洮战略位置不及狄道,并未囤积重兵,反而成为了诸多商家和边郡百姓的汇聚之地,特别是边市开放后,更是日渐繁华起来。进出关城的道路,反而比狄道要宽阔和畅通许多。

陇西世家大多祖居在此,本地豪强权贵云集,不少家族传承甚至可以上溯数百年,可谓根深蒂固。因汉初的选才多采世袭制,临洮的边军将领,不少便出自当地世家。

哪怕是当初太尉窦婴领大将军衔,驻守临洮,招募编练十五万边军,也对各大世家礼让三分,这才能尽速成军。而身处郡治狄道的陇西太守吴蒯,更是对临洮豪强束手无策,与以往的历任太守一般,只能尽戍边之责,却无法在临洮做到政令畅通。

然而,近日来陇西太守吴蒯的诸般怪异举动,令临洮县内的豪强们隐隐感到丝丝不安。

先是数日前,吴蒯以防备羌人突袭狄道为名,命临洮及周边数县的边军将士尽数移防至郡治狄道。这临洮县城的防务竟移交给区区数百县兵。而出身临洮当地的军中将领,自从抵达狄道当日,便断了消息,未有只言片语传回各自府中。

再来便是昨日吴蒯通告各县,不日将亲自到临洮及周边诸县巡视边务。需知自从吴蒯上任至今,除了到任之初按例巡视了一次,数年来便从未再次踏上临洮的地界。不少心中有鬼的当地豪强,心中自然惊惧异常,隐隐嗅到了某种危险的气味。

今日诸多豪强相约齐聚临洮县候姚桑府上,脸上尽皆写满了焦急之色。

“姚候,此番我等恐怕要大祸临头啦!”

一个满脸愁苦的老者声音嘶哑,双眼通红,显然连日来食不安寝。

姚桑面色微沉,呵斥道:“慌什么?!我等尽皆祖居在此,彼此也算是百年世交,所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只要相互守望,吴蒯又怎敢妄动?即便是大汉立国之时,高祖不也要对我等世家多加安抚?”

豪强们面色稍霁,唯有那老者不依不饶的苦笑道:“当初大汉新立,百废待举,高祖又唯恐边防不稳,自然不会对我等下手。然而今日不同往时,眼看大汉军威赫赫,数次大败匈奴,一旦腾出手来,便是我等覆灭之日啊!”

砰!

姚桑猛的拍案而起,咬牙喝道:“兰糜!休要危言耸听,若不是念在你与我阿父相交多年的情分上,本候定要让人将你扔出去!”

兰糜闻言,满面潮红,双手气得不断的颤抖,却尤自不敢出言顶撞,只是不住低声喃喃道:“竖子安敢,竖子安敢……”

其余豪强即便心中不忍,却不敢上前开解,生恐触了姚桑的霉头,惹火上身。

这临洮县候虽小,却是个世袭的爵位,打从先秦时,姚氏便稳坐临洮候,历经百余年,即便是改朝换代,却始终没有被夺爵。不少陇西郡的官吏和将领都出身姚氏一脉,姻亲更是数不胜数,可谓陇西世家中的当之无愧的领袖。

就在厅堂内气氛极为紧张之时,姚府的大管家急匆匆的迈进厅门,喘着气躬身道:“侯爷,太守已行至临洮县郊。县令现已率县中官吏前往迎接,特地差人前来传话,望侯爷早作准备!”

原本沉默的豪强们闻言大哗,这个厅堂登时喧闹不已。姚桑面色铁青,眼看吴蒯未至,众人却乱了阵脚,丝毫没有往日横行乡里,欺男霸女的凶狠模样,实在令他火冒三丈。

“够了!都给本候住口!瞧瞧你们这般怯懦模样,比娘们还不如!”

他勃然大怒,复又道:“当朝太尉都要上门讨几樽水酒,如今不过是个区区太守,怕他作甚?”

然而此次豪强们并未如往常般听话,仍是议论不止。

更有一个鲁莽大汉上前几步,满脸抱怨的反驳道:“若说之前倒是不必惧怕,只是自打随着你往西羌诸部私运粮草,犯下通敌的大罪,恐怕此番逼得大汉天子真要对我等下死手啦!”

豪强们宛如被掐住脖子的鸭子,瞬间哑然无语,整个厅堂陷入死一般的沉寂。他们从未想到会有人将此等隐秘之事在大庭广众之下宣之于口,心中不由骇然,尽皆死死的盯着那鲁莽大汉,眼中寒光如刀。

鲁莽大汉此时也已知失言,满心懊悔,正要开口缓颊,却只觉后心一凉,剧痛传来。

他缓缓低头,只见沾染着血液的剑尖穿胸而出,口中赫赫两声嘶吼,冒出大团的血沫,眼前一黑,噗通一声倒在地上。

豪强们默然看着姚桑的贴身死士缓缓抽出鲁莽大汉背上的长剑,利刃在血肉中划过的渗人声响,在死寂的厅堂内显得格外的清晰。

“将嘴关严实,弄清何事不当讲,本候保你等无事!”

姚桑冰冷的声音打破了厅堂内的死寂,随即复又嘱咐道:“各自归府后,将府中私兵尽数召集起来。若是吴蒯当真不识趣,少不得让他没于马贼之手!”

豪强们闻言,无奈的颌首应诺,纷纷告辞而去。

多年来,朝廷几度试图派遣精悍的官员整治陇西吏治,然而不少官员最后的蹊跷的死于马贼和盗寇之手。汉初游侠众多,陇西不但豪强云集,又迁居了大量归化的羌人,自是马贼横行,来去如风,屡禁不止。

历代陇西太守即便对诸多官员的死因颇多疑虑,却始终无法捉住陇西豪强勾结马贼的证据,再加上朝廷唯恐边防不稳,对陇西豪强诸多安抚,因此往往不了了之。

天长日久,陇西各县,尤其是临洮,便成为了大汉耿直官员的禁地。

临洮城郊,陇西太守吴蒯望着远处缓缓行来的诸多临洮官吏,扭头对身后的玄衣少年问道:“如今城中可有消息传来?”

玄衣少年微微点头,低声道:“城中羽林卫已让鹞鹰带来消息,今日当地豪强齐聚临洮候姚桑府中,密谈半个多时辰,方才各自回府。不少豪强更是归拢私兵,想是要奋力一搏了。”

吴蒯不怒反喜,满脸戏谑道:“正愁找不到收拾他们的由头,倒是难为他们要自寻死路啦。只是不知平狄将军是否准备妥当,本官的这条老命,可全指望他啦。”

玄衣少年躬身道:“太守尽可放心,庄将军想必早已准备停当,只需接到我等传讯,便可将他们一网打尽!”

吴蒯饶有趣味的笑问道:“前日本官听庄奉将军提起,你本是他从小养育的义子,平日里更以阿父相称,怎的平日却又称他庄将军?”

玄衣少年肃容道:“如今李松身为羽林卫,又身负陛下密旨,与庄将军互不隶属,不可因私情入军务。待此间事了,再叙父子之情不迟!”

吴蒯哈哈大笑,不予置评,只是拍了拍李松的肩膀。

他抚摸着腰间削铁如泥的宝刀,回想当初首次见到的羽林卫,便是那曾西出狄道的齐山。那个与诸将彻夜豪饮的聪慧少年,传闻如今已立下了累累军功,可谓少年英雄。

如今再看到这据说只进入羽林尚且不足一年的李松,隐隐还稍显稚嫩,却已然有了几分齐山当年的风采。这让吴蒯不由感叹,羽林卫如何培养出众多妖孽,实在让咱这些领军多年的老家伙汗颜不已。

临洮县令领着县中官吏,远远的望见吴蒯车驾,当即弃车步行,以显恭敬谦卑。

良久方才行至吴蒯的车驾前,见吴蒯已下车等候,急忙上前拜见。众人纷纷行礼如仪,吴蒯面色如常的敷衍了他们几句,又拍拍他们的肩膀,好生勉励了一番,当即弃车,随众人缓缓步行,前往临洮县城。

临洮的官吏心中叫苦不迭,眼看此处离县城尚有十余里,这太守没来由的要全程步行,可真是为难了这些养尊处优,大腹便便的文官老爷们。

而不少随行的临洮官吏,还偷偷瞄了几眼随吴蒯巡行的亲卫。眼见只有区区百余骑,外加数架蒙皮马车。马车虽看不出所载何物,却顶多能装下数十兵士。

这些官吏心中长舒一口气,偷偷朝身后的随行仆役低声嘱咐了几句,又向吴蒯请示让他们先行回返县衙,好吩咐其余下人准备迎接的相关事宜。

吴蒯丝毫不以为意,摆摆手示意他们自行处置。

片刻后,吴蒯看着朝县城狂奔而去的几个仆役,心中冷笑不已,脚步反而愈发缓慢了。在他的刻意拖延下,加上一路走走停停,区区十数里的平坦大路,众人愣是走了数个时辰。

待得众人进城之时,已是日薄西山,暮鼓也恰好缓缓敲响。在众人步入临洮县城后,厚重的蒙铜城门便随之缓缓关闭。吱嘎吱嘎的声响,仿佛合上了一个巨大的棺椁,只是不知将会埋葬谁人的尸身。

第六十八章 诸事妥当第六百零九章 官办医馆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六百零七章 巨头齐聚第七百四十八章 见见族嫂第四百八十二章 粮食倾销第八百三十章 长安协定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冲突第四百一十章 长秋医学第一百零七章 平虏沙盘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扩张第五百零七章 罂粟之岛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随军第三百四十五章 番禺城破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请除国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四十二章 路在脚下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摄政第一百七十章 齐王献国第三百九十章 大战终结第五百八十五章 细君翁主第二百八十八章 齐力防灾第六百零七章 巨头齐聚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战况第一百九十一章 国事家事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九十三章 无奈秦立 第二百九十六章 暂缓圆房第三百六十四章 敦煌军镇第五百零四章 伴读入宫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势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将亡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种子第三百四十九章 刘舜务工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饰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九十四章 齐聚一堂 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岛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愿得偿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宫禀报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设军校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儿打靶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尽除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锋抵达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诏第一百五十三章 梁国风起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办蒙学第四百四十三章 东郡油田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五章 金屋藏娇第三百二十章 兵发西域第四百四十四章 军事预算漏写十章,今天请假改大纲,明天双更。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战第一百二十六章 关城血战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节第八十八章 兵临城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七百九十二章 刘兴教妻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业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三十一章 特种作战 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八百零八章 新妇难为第八百零五章 欲征漠北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随任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一百五十三章 梁国风起第三百二十三章 难得糊涂第三百五十五章 为越正名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联赛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钓 第三百七十九章 两军伐谋第二百二十一章 举杯陶然第三百三十三章 两代医者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阳南侵第七百零六章 考较太子第八百零五章 欲征漠北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乌桓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电堆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计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团西行第三百九十五章 处置薄氏第四百六十五章 圁阴船厂第二百六十六章 乌桓备战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六百六十七章 汉学当立第三章 册立太子第二百六十六章 乌桓备战第七百九十四章 诸般迁调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六百九十二章 与汝还家
第六十八章 诸事妥当第六百零九章 官办医馆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六百零七章 巨头齐聚第七百四十八章 见见族嫂第四百八十二章 粮食倾销第八百三十章 长安协定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冲突第四百一十章 长秋医学第一百零七章 平虏沙盘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扩张第五百零七章 罂粟之岛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随军第三百四十五章 番禺城破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请除国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四十二章 路在脚下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摄政第一百七十章 齐王献国第三百九十章 大战终结第五百八十五章 细君翁主第二百八十八章 齐力防灾第六百零七章 巨头齐聚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战况第一百九十一章 国事家事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九十三章 无奈秦立 第二百九十六章 暂缓圆房第三百六十四章 敦煌军镇第五百零四章 伴读入宫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势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将亡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种子第三百四十九章 刘舜务工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饰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九十四章 齐聚一堂 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岛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愿得偿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宫禀报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设军校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儿打靶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尽除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锋抵达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诏第一百五十三章 梁国风起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办蒙学第四百四十三章 东郡油田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五章 金屋藏娇第三百二十章 兵发西域第四百四十四章 军事预算漏写十章,今天请假改大纲,明天双更。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战第一百二十六章 关城血战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节第八十八章 兵临城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七百九十二章 刘兴教妻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业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三十一章 特种作战 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八百零八章 新妇难为第八百零五章 欲征漠北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随任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一百五十三章 梁国风起第三百二十三章 难得糊涂第三百五十五章 为越正名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联赛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钓 第三百七十九章 两军伐谋第二百二十一章 举杯陶然第三百三十三章 两代医者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阳南侵第七百零六章 考较太子第八百零五章 欲征漠北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乌桓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电堆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计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团西行第三百九十五章 处置薄氏第四百六十五章 圁阴船厂第二百六十六章 乌桓备战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六百六十七章 汉学当立第三章 册立太子第二百六十六章 乌桓备战第七百九十四章 诸般迁调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六百九十二章 与汝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