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考较太子

三伏将至,汉廷君臣忙碌多日,终是赶在休朝期前将大半军政要务归置妥当,皇帝刘彻方才得了些许闲暇,考较太子刘沐的功课。

刘彻布置下的功课,自不是甚么君子六艺和经史子集,宫邸学舍师资何其雄厚,若还教不出个文武兼备的储君,还得皇帝如后世的学生家长般担心孩子的学习,岂不是连“哪里不会点哪里”的学习机都不如么?

太子,国之储君,需要皇帝老爹手把手教导的,自是治国安邦的大道理,尤是寻常师长不敢也不宜传授的阴私计较。

莫以为帝皇教育都是堂皇正道,真正光明伟岸的君王,多半不得好死,老刘家的皇帝们向来懂得如何耍阴招,与高祖刘邦是一脉相承,这才缔造出现今的煌煌大汉。

当然,天家威信还是要顾及的,不能真如地痞无赖般不要面皮,能将阴招耍成阳谋,不失体面且无有非议,却又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个技术活,学起来可不容易。

秦汉少年多早熟,先秦更有甘罗十二为相,刘沐已虚年十三,生辰又在三月,饶是在后世,也是上初中的年纪了,该学的学了不少,该见识的也没少见识,若非不可雕琢的朽木,总不至一窍不通才是。

正因如此,滇国使团来朝之事,皇帝刘彻特意嘱咐大行令张骞,让他从旁辅助太子处置此事。

说是辅助,实则就是袖手旁观,除却让大行府属官将滇国使团好生安置,旁的就任凭太子刘沐折腾,故饶是滇国太子主使,张骞至今都未曾接见于他,更遑论议及甚么称臣和内附的大事。

朝臣们虽不知皇帝陛下心思,见得大行令迟迟不接见滇国太子,却也不觉意外,且不甚在意。

汉人虽称不上排外,然在国力强绝于世的当下,若说对所谓的化外蛮夷没有半点歧视,以平等视之,那着实不符事情,也不符人性。

至于滇国近年屡屡请求举国内附之事,在皇帝陛下和大行令明确表态前,群臣皆对此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尤是三公九卿,皆有各自职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为忌讳置喙他人权责。

尤是在朝堂之上,狗拿耗子不止是多管闲事,还要落个意图擅权的嫌疑,这是身为人臣的大忌。

未央御苑,莲池水榭,莲开半池,清风拂香。

皇帝刘彻卧于竹藤编制的摇椅,手执玉壶,呷着冰镇过的朱崖椰汁,双眸微阖,神情颇为惬意。

阅尽繁华,享尽尊荣,后世所谓帝皇般的享受,除却宫中佳丽三千,实也不过如此而已。

太子刘沐侍立在侧,站了许久,倒也不觉疲累,只是瞧着父皇独享清凉椰汁,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奈何内侍和宫婢都已被摒退,皇帝陛下没发话,谁都不敢再踏入水榭,更遑论为太子殿下奉上饮食。

刘彻虽有心再磨磨自家儿子的急躁脾性,然眼见时辰不早,便是开口询问道:“你既已见过滇国太子,对滇国之事可有计较了?”

“……”

刘沐虽知暗卫必会向父皇呈禀此事,也早已想好了如何应对父皇的问询,然事到临头,却又有些踌躇,只怕自身思量不甚周全,无法给出满意的答复。

“怎的?”

刘彻抬眸斜觑,神情不虞道:“早在滇国使团抵京前,为父就已将此事交办于你,如今时已盈月,竟仍举棋不定么?莫不是为父平日对你太过放任,让你玩得太过肆意,忘了储君的身份和责任?”

刘沐忙是躬身道:“父皇息怒,儿臣万不敢有半分怠惰,对滇国之事也已有所计较,只是唯恐思虑不周,尚且有所疏漏。”

刘彻面色稍霁:“无妨,世人谋事,从无尽善尽美之举,若万事皆要思量到无有疏漏才付诸施行,反是往往贻误良机,且一人智短,众人智长,身为人君,非但要不耻下问,更须懂得抛砖引玉,集众智,纳良谏,才不至刚愎自用。

所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乃是人臣之道,是守成之道,是明哲保身之道;你既为大汉储君,为父又特意将此事交办于你,你便当放胆施为,不必心存顾虑。

你年岁尚幼,思虑不周本属寻常,知错能改,懂得查漏补缺,以为日后警醒,不至再次出错便是了。

滇国乃化外小邦,国力低微,但凡你的谋算不至太过激进,想着劳师动众,出兵覆灭其国,凭白累得我汉军将士诸多伤亡,旁的谋算都无不可,饶是出了甚么岔子,有为父在,有汉军在,天下无有敢借机生事者。

为父言至于此,你若仍无有建树,反是徒教为父失望了。”

刘沐深知自家父皇此言由衷,不得不说,相较过往历朝历代的君王,自家父皇实称得上胸怀宽广的,从不忌惮他这储君策问军政,更不时交办些政事让他学着打理。

当然,这亦因父皇威望甚高,以暗卫、尚书台和御史府为主体框架的层层监察体制又已颇为完善,自信储君及群臣皆不敢朋党阴私,且父皇膝下皇嗣现今唯他一人,帝位传承几成定局,所谓“从龙之臣”也只是亲疏远近不同,早早投入太子羽翼下的臣子,日后收益也不似过往历朝历代般来得高。

简而言之,无论是太子刘沐还是朝堂重臣,现今朋党结羽,架空皇权,非但没这能力,更无此必要。

恰恰相反,正因接连两代汉帝太过强势,且刘彻比刘启更强势得多,导致太子刘沐更担心自己将来即位后,能否镇得住满朝文臣武将。

汉之得才,于兹为盛!

这是后世史家对武帝朝的评价,史上武帝朝本就是贤臣猛将集中爆发的黄金年代,现今更因刘彻穿越而来,发掘和培养出更多才能卓著的人才,后继之君若无铁腕,怕是镇不住朝堂的。

至少,现今的太子刘沐,还是太过稚嫩了,霸道有余,手腕不足,尚需多多磨砺和历练。

对于这一点,皇帝清楚,群臣清楚,太子更有自知之明。

莫说觊觎帝位,饶是皇帝刘彻现下主动禅位,太子刘沐都不敢接,镇不住群臣,难不成动不动就血洗朝堂?

世家和士族可不是泥捏的,真被彻底逼到绝境,还怕与皇帝玩命么?

帝皇虽是称孤道寡,然若真是失道寡助,真成了孤家寡人,那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正因如此,于治国之道和帝皇心术,皇帝刘彻向来无有保留的悉心教导,太子刘沐也是无有顾虑的仔细体会,没甚么父子相忌的阴私计较。

若有一日,刘沐真能牛掰到彻底架空皇权,逼宫篡位,刘彻反倒觉着后继有人,老怀大慰。

可怜天下父母心!

刘彻身为人父,真不希望自家儿子因祖辈和父辈太过耀眼,永远活在阴影下。

正如广川王刘越,因与皇兄刘彻年岁最为相近,自幼被用来比较,导致他年少时颇为怯懦自卑,若非后来入黄埔军学,又领兵出征,用赫赫军功证明了自己,只怕会继续自闭,也不晓得会性格扭曲成甚么模样。

似太子刘沐这般不肯服输的脾性,倒也不全然是坏事,情感不纤细,更不易陷入抑郁,只要能辨明大是大非,懂得虚心受教,行事手段粗糙些也没甚么大不了。

大汉官制愈发完善,群臣各司其职,又有御史府从旁纠劾,但凡皇帝不擅改定制,不太过刚愎自用,行事再糙,群臣终归能好生查漏补缺,使之妥帖周全。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白白胖胖的满朝公卿,岂是吃白食的?

嗯……

朝臣大腹便便,非因吃喝腐败,实乃汉官威仪,且去瞧那无须上朝,常宿军营,日夜操练的武将,个个龙精虎猛,浑身全无半点赘肉。

“依儿臣所见,滇国虽有心举国内附,却迟迟不肯出兵攻伐夜郎,想来是存着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心思。”

皇帝老爹言以至此,太子刘沐也不再迟疑,将心中思量娓娓道来。

“哦?”

刘彻摇了摇躺椅,倒也不觉意外,语带戏谑道:“甚么兔子能收其心?”

刘沐轻声道:“那滇国太子颇为畏惧儿臣,席间语焉不详,然多少透露了些许,似乎有心求娶宗室女。”

刘彻不禁颦眉:“和亲?”

刘沐忙是摇头:“滇人胆子再大,也不敢明着让我汉室与之和亲,应是庄氏王族为举国内附提早筹谋,想与刘氏宗亲联姻,毕竟有东瓯和闽越的前例,滇王献国必应敕封列候,若与刘氏宗亲联姻,既多了层保障,亦利于尽早撇去归化蛮夷的名头。”

“嗯,依你之意,滇王多半是不求为父下旨赐婚,甚至无须宣之于众,唯望求得一声许诺?”

刘彻闻言恍然,饶有趣味的笑问道。

刘沐应道:“然也。”

刘彻复又问道:“你以为如何?”

“儿臣以为,我大汉如今强绝于世,无须以宗室女的婚嫁谋事,否则有伤天家颜面与大汉威仪。”

刘沐如实道,他早先之所以迟疑未决,就是唯恐父皇会认为他不知取舍变通,太过刚硬,此时却不愿违背本心。

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义灭亲第一百六十章 慑服中原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虚置第三百九十四章 长辈震怒第七百四十九章 没心没肺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帐暖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凉畜牧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战争第二百九十六章 暂缓圆房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五章 金屋藏娇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时节第十三章 骑兵利器 第六十五章 雁门行商 第三百四十三章 舰队停靠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异动第七百一十章 小遗席间第八十章 密林设伏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学第八百零九章 挥军北上第六百二十章 冲撞太子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尽除第五百七十二章 岭南铝业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军集结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四百三十九章 铸钢为炮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军制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运第三百九十一章 驱使乌桓第三十六章 背后真相 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国内附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六百五十二章 战时征募第七百四十七章 太子登门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团 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战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广致仕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贵女第一百四十五章 争相竞价 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二百七十八章 长安四月第四百五十五章 尚书台阁第七百四十九章 没心没肺第一百四十七章 疯狂敛财第五百八十五章 细君翁主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电堆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内附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二百二十一章 举杯陶然第四百五十五章 尚书台阁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儿打靶第九十八章 酷吏张汤第四百零八章 半岛烽烟第七百二十八章 归化名额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割地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见第四十七章 厂房落成第七十九章 草原诅咒 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锅第七百六十一章 困兽犹斗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阵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愿得偿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亲征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战骤起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识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来第五百七十章 佛国寻衅第一百三十一章 谋划丝路 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胜还朝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摄政第五百零五章 大农六部第六百二十六章 无忧翁主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二百六十章 侵扰朝鲜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随任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联赛第二百零五章 调教萝莉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惊现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电堆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贼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诱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装战船第二百五十一章 监察体制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才是举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为匪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
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义灭亲第一百六十章 慑服中原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虚置第三百九十四章 长辈震怒第七百四十九章 没心没肺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帐暖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凉畜牧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战争第二百九十六章 暂缓圆房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五章 金屋藏娇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时节第十三章 骑兵利器 第六十五章 雁门行商 第三百四十三章 舰队停靠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异动第七百一十章 小遗席间第八十章 密林设伏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学第八百零九章 挥军北上第六百二十章 冲撞太子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尽除第五百七十二章 岭南铝业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军集结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四百三十九章 铸钢为炮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军制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运第三百九十一章 驱使乌桓第三十六章 背后真相 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国内附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六百五十二章 战时征募第七百四十七章 太子登门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团 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战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广致仕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贵女第一百四十五章 争相竞价 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二百七十八章 长安四月第四百五十五章 尚书台阁第七百四十九章 没心没肺第一百四十七章 疯狂敛财第五百八十五章 细君翁主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电堆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内附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二百二十一章 举杯陶然第四百五十五章 尚书台阁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儿打靶第九十八章 酷吏张汤第四百零八章 半岛烽烟第七百二十八章 归化名额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割地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见第四十七章 厂房落成第七十九章 草原诅咒 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锅第七百六十一章 困兽犹斗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阵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愿得偿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亲征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战骤起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识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来第五百七十章 佛国寻衅第一百三十一章 谋划丝路 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胜还朝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摄政第五百零五章 大农六部第六百二十六章 无忧翁主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二百六十章 侵扰朝鲜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随任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联赛第二百零五章 调教萝莉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惊现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电堆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贼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诱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装战船第二百五十一章 监察体制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才是举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为匪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