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陇西郡太守吴蒯打量着侧席上尚未成丁的少年,甚为讶异。

依照大汉律法,男子十五岁成丁后,方且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尚未成丁者不得从军,始役年龄更是放宽到十七岁。

除非是一些出身武勋世家的权贵豪门,才会有族中子弟进入军中随着长辈历练。譬如太子舍人公孙贺,就曾以区区十岁稚龄,跟随其父公孙昆邪在吴楚之乱中抵御叛军。

然而这个叫齐山的少年,小小年纪,竟然是卫尉府期门校内的羽林右监,秩比六百石。需知掌管万人以上大县的县长也不过五百石俸秩,而不足万人小县的县令,更是仅有四百石俸秩。

不得不让人感叹,天子门前官多如狗啊。

良久,吴蒯将视线拉回到手中的诏令,微微叹了口气,陛下要自己尽力配合这毛头小子,不得过问,更不得干预其行事。罢了,想来是天子近臣,得罪不起。

吴蒯皱着眉头,问道:“不知齐右监有何事需要本官协助?”

“太守唤末将本名齐山即可。”

齐山赶忙起身,躬身一揖,微笑道。

吴蒯显然很满意他的姿态,脸色稍霁:“也罢,照你的年纪也是本官的子侄辈,本官就托大唤你本名吧。你此次来狄道的缘由,本官也不问,但凡什么难处,尽管道来,本官自会尽力协助。”

齐山闻言面露喜色,放下了心中大石,从长安一路行来,他都在担心吴蒯会欺他年少,暗中诸多掣肘,如今想来,倒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他赶紧离席,来到吴蒯席前,恭敬的深深一揖到地,由衷道:“如此多谢太守了。”

吴蒯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静静的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齐山站直身子,说道:“末将此次来,是想向太守借一个人。”

“哦?你要借何人?”

“末将听闻近日有一个叫冯远的马贼头子,带着数十人深入草原,不损一人,不但全歼了参狼部落,还斩杀了酋长狼王嘎什,如今被太守收入帐下听令,不知太守可否忍痛割爱?”

吴蒯皱着眉头,没有接话,脸上满是不舍。

冯远是个人才啊,不但对草原的情况了如指掌,整军带兵也有一手,数十个散漫的马贼都被他训练得令行禁止。吴蒯第一次见到他就起了惜才之心,破例让他入了军籍,整训边军,如今若被齐山要去,自是心疼不已。

齐山见状,忙解释道:“太守怕是误会了,末将没有抢人的意思,只是借用上些许时日,冯远依然归在太守麾下。”

吴蒯闻言,思虑片刻,这才点头答应:“既然如此,那本官便将冯远暂时调入你麾下,供你差遣,只是莫要委屈了他才好。”

齐山自是连声应诺,随后他走回席位,拿起席边的一个包裹,缓缓上前,双手递给吴蒯。

吴蒯接过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柄形状怪异的三尺弯刀。暗金色刀柄上满是螺旋状的条纹,刀鞘的表面雕有精美的花纹,鞘上有环,环上缀有丝线带子,丝线带子一头有环,想来是方便挂在胯上。

“这是……”

吴蒯抬头,疑惑的问道。

“此乃太子殿下赠予太守的宝刀,殿下再三叮嘱末将一定要亲手交予太守。”

吴蒯闻言大喜,得太子赐刀,对于出身武勋世家的吴蒯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肯定,比送些金银珠宝更令他兴奋。

他站起身子,恭敬的举起宝刀,微微用力一抽,噌的一声脆响,弯刀出鞘之际,竟传出一阵清吟,寒光凛凛的刀身不住的颤动,仿佛抑制不住噬血的冲动。

“真乃绝世好刀!”

吴蒯眼放精光,大喝一声,随即用手掌握住刀身,轻轻一划,手掌上登时出现了一道细细的血线,鲜红的血珠不断溢出,流淌到刀身之上,却没有半分沾染,毫不停留的流淌到刀柄前的护手之上。

一旁的侍女见状大惊,正要上前阻止,却被吴蒯的贴身侍卫拦住。

作为武将,他们都明白吴蒯为何自残,宝刀出鞘必见血,开锋之时必饮匠作之血,认主之日也需痛饮新主精血,饲养刀中灵魄,日后上阵杀敌时方能如指臂使。(注:大家放心,俺这不是玄幻小说,不会出现什么器灵的,只是阐述古代人的想法而已,干将莫邪舍身铸剑不外如是。)

良久,随着护手和刀柄渐渐被鲜血浸染,脸色略微有些苍白的吴蒯才接过侍卫递来的丝绢,擦拭刀身后,还刀入鞘。

将弯刀放在桌案上,他也没有注意手上的伤势,只是将染满血液的丝绢随意往手上一裹,大喝道:“上酒菜,我要与诸将彻夜痛饮,明日起全军加紧操练,以后定要用太子赐下的宝刀,将贼酋的脑袋尽数斩下,制成京观,摆放在这狄道城外!”

诸将欣然应诺。

酒席之上,小小年纪的齐山竟抱起酒坛子豪爽畅饮,很是对边将们的胃口,很快打成一片,醉眼惺忪的称兄道弟,心怀大悦的吴蒯也是乐见其成,痛饮不已。

翌日,宿醉后的齐山强打着精神,唤人找来了冯远。

冯远早早就接到了太守的军令,已经到齐山下榻的府邸等候,知道要见到太子身边的近臣,心情多少有些忐忑。

洗漱完毕的齐山,精神好了不少,屏退下人后,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绪,和冯远低声交谈了起来。

良久后,冯远带着满心的疑惑离开了府邸。

这位年幼的右监大人,竟然要以他为向导,亲自带队深入草原,还要带上大量的牲畜和车队。这是相当冒险的事,羌人一向对汉人没有好感,哪怕是扮作走私的商队,可是向来只有从草原往大汉运送牲畜,从未见过将牲畜贩卖到草原上的商人。

不过他虽然疑惑,却并没有多问,太守在军令里只让他尽力辅助右监,还言明要严守秘密,不得过问。

作为一个老江湖,冯远知道其中必定有天大的秘密,却不是他能知晓的,随即不敢再多想,而是尽力做着准备。深入大草原可不是儿戏,一旦出了问题,只要护住右监大人的周全,想来也是大功一件。

有幸得到太守赏识,从一个朝不保夕的马贼头子洗白成军中将领,冯远已经觉得如在梦中。如今再和太子近臣搭上关系,将来荫妻庇子也不是奢望啊。想到自己有机会封官进爵,成为长安勋贵,冯远不由血脉喷张,热血沸腾的想拼老命了。

而齐山则招来随行的数十名羽林将士,细细的安排着任务。

此次前来狄道,除了要污染水源,在草原上散播瘟疫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勘测地形和西羌各部的势力分布。

刘彻虽然能描绘出后世的地图,但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和后世地形地貌还是有较大差异的,更别说详细的军事地图了。因此,他派齐山带队,领着羽林中最优秀的将士和太子詹事府中培养的绘图匠师,深入草原,为将来的军事行动先行探路,打打前站。

第四百七十章 购舰计划第三百零九章 麦棉复种第四百一十章 长秋医学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敌第五百七十一章 汉使窦蟠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四百六十七章 齐萱求见第七百六十七章 罗马兵变第三百九十章 大战终结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迹降临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一百七十五章 东郭农丞第六百三十八章 国之重器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庙及冠第四百五十章 公孙裂变第五百九十四章 终有回报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师母第一百三十四章 塞外羌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荡少年第一百四十七章 疯狂敛财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阵决战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度陈仓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后主谋第一百五十章 丰年秋收第四百七十四章 诸般迁调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内乱第一百八十章 太学老者第一百一十七章 刘彻领军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三百四十六章 琐碎诸事第二百九十七章 经略南越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七十三章 化工环保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国科院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胶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霉药膏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国内附第一百零四章 验证炸药 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六百九十章 惩戒学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装战船第一百五十八章 刘荣投缳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国邮政第二百四十二章 谋取王位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随军第六百章 非友即敌第一百六十七章 乌桓来使第六百七十二章 骑军借道第六百七十二章 骑军借道第九十章 火烧密林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丝丝春愁第九十八章 酷吏张汤第六十三章 汉奸鼻祖 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六百二十六章 无忧翁主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时节第四百九十八章 张骞出使第六百九十四章 极大诱因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腊第二百九十六章 暂缓圆房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战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胜还朝第六百八十八章 牵马归府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门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度陈仓第四百零三章 春满人间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发第六百五十三章 两国王储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过后第四十五章 刘荣归国 第八百零九章 挥军北上第一百七十章 齐王献国第七十章 老汉家中 第三百九十五章 处置薄氏第六十三章 汉奸鼻祖 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术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敌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三百五十五章 为越正名第四十七章 厂房落成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壮大汉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腊第二百一十六章 贺兰在望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请除国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应对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发第五百四十八章 请款筑路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刚战车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战况第二百四十六章 内鬼现身
第四百七十章 购舰计划第三百零九章 麦棉复种第四百一十章 长秋医学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敌第五百七十一章 汉使窦蟠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四百六十七章 齐萱求见第七百六十七章 罗马兵变第三百九十章 大战终结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迹降临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一百七十五章 东郭农丞第六百三十八章 国之重器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庙及冠第四百五十章 公孙裂变第五百九十四章 终有回报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师母第一百三十四章 塞外羌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荡少年第一百四十七章 疯狂敛财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阵决战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度陈仓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后主谋第一百五十章 丰年秋收第四百七十四章 诸般迁调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内乱第一百八十章 太学老者第一百一十七章 刘彻领军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三百四十六章 琐碎诸事第二百九十七章 经略南越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七十三章 化工环保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国科院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胶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霉药膏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国内附第一百零四章 验证炸药 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六百九十章 惩戒学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装战船第一百五十八章 刘荣投缳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国邮政第二百四十二章 谋取王位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随军第六百章 非友即敌第一百六十七章 乌桓来使第六百七十二章 骑军借道第六百七十二章 骑军借道第九十章 火烧密林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丝丝春愁第九十八章 酷吏张汤第六十三章 汉奸鼻祖 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六百二十六章 无忧翁主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时节第四百九十八章 张骞出使第六百九十四章 极大诱因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腊第二百九十六章 暂缓圆房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战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胜还朝第六百八十八章 牵马归府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门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度陈仓第四百零三章 春满人间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发第六百五十三章 两国王储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过后第四十五章 刘荣归国 第八百零九章 挥军北上第一百七十章 齐王献国第七十章 老汉家中 第三百九十五章 处置薄氏第六十三章 汉奸鼻祖 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术第六百二十三章 腹背受敌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三百五十五章 为越正名第四十七章 厂房落成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壮大汉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腊第二百一十六章 贺兰在望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请除国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应对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发第五百四十八章 请款筑路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刚战车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战况第二百四十六章 内鬼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