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火烧密林

待得雁门诸将布置停当,离城墙最近的云梯和攻城锥已不足百丈。由于居高临下,弓箭可以轻易的射出百丈的距离,汉军将领们纷纷下令道:“前方攻城锥,攒射两轮,放!”

数千名汉军控弦之士同时射出了手中的羽箭,细长的褐色飞羽尖啸着射向天际,十数息后,密集的飞羽从天空中落下,狠狠的扎向了数十架攻城锥。在其周围数十步内的匈奴奴隶,身上尽皆插满了箭矢,宛如刺猬一般。

然而,奴隶们此次并未退却,而是在匈奴铁骑的马刀驱赶下,前仆后继的顶了上来,继续推着攻城锥向城墙不断靠近。至于被汉军将士们刻意忽略的百余架云梯,此时已然行进到离城墙不足百步之遥。

身着玄色作战服的虎贲卫们,正带着一些将士,不断的估算着方位,将燃烧弹搬运到云梯即将钩援的位置。匈奴铁骑见云梯已经贴上了城墙,终于不再顾及汉军的弓弩,呼喝着纵马上前,不断的弯弓抛射,将城头的汉军将士死死压制住。

“别管云梯,车弩上弦,射攻城锥!”

汉军将领们挥舞着手中的马刀,不断的大吼道。

数十架巨大的车弩被兵士们从城垛后推了上去,大腿粗的弩箭是不可能准确瞄准的,只能朝着大致的方位发射出去,饶是如此,还是击毁了小半数攻城锥。

从数丈高的城墙上射出的巨大弩箭,其实就是箭头包着铜皮的简易矢,射在木制的攻城锥上,巨大的力量瞬间甚至能将攻城锥拦腰断裂。而不少倒霉的奴隶,则是被死死得钉在地上。几支角度略有偏差的弩箭,却是无心插柳,贴着地面接连刺穿了数个奴隶,在地面上犁出数道可怖的血槽。

“快冲上去!”

匈奴将领们见云梯已经钩援着城墙,,满脸兴奋的挥舞着马刀,不断驱赶着奴隶们沿着云梯向上攀爬。

“快,让弓手们全力放箭,一刻莫要停!记住,只管射匈奴骑兵,不用再理会器械。快,魏济,你率众贼曹亲自去督战!”

郅都见状,急忙吩咐身旁的魏济道。

接到命令的贼曹们纷纷低着身子快速从雁楼出去,贴着垛口向城头两侧跑去。城墙下的一些眼尖的匈奴铁骑,立刻注意到这一异动,急忙招呼身边的同伴一起朝城头上迅速移动的诸人攒射,可惜汇集过来的箭矢数量实在太少,而且仰射很容易射高,第一轮箭矢竟然没有射中任何一个运动中的贼曹。

“分为前后两列,依次起身放箭!上弦。。。放!”

“放!”

“放!”

上百名贼曹,分布在城头各处弓手身后,跟随着魏济的号令,整齐划一的指挥着弓手们的放箭节奏。像起伏的波浪一样,弓手们站起来,手中长弓瞬间拉开,放出箭矢,复又蹲下靠城垛抵挡匈奴人的箭矢,与身边另一列弓手交替放箭。箭矢几乎没有停顿的倾泻而下,覆盖了城墙下数百步内的所有角落。

城下的匈奴铁骑登时慌乱不堪,显然没有料到汉军竟然能冒着漫天的箭雨组织起如此犀利的反击,忙争先恐后的纵马逃离汉军的弓弩射程。

随着匈奴铁骑的后退,守城将士顿觉压力一轻,纷纷放下手中的盾牌,抬起城墙上的滚木和巨石,向已经推进到城下,正在冲撞着城墙的攻城锥砸了下去。

而靠近云梯钩援处的将士们,则握紧手中的长戟,将身子探出城墙,狠狠的扎向正攀爬而上的匈奴人。虎贲卫们则领着一些将士,从身旁的竹筐里取出一个个陶罐,点燃罐口上的麻布,随后径直砸向了城下的云梯底部。

噗噗!

随着一阵阵陶罐的破碎声,大片的火焰瞬间蔓延开来,百余架已经贴上城墙的云车陆续陷入了火海之中。大量带着火焰的褐色液体,四处飞溅,沾到匈奴人身上的皮毛服饰上,更是剧烈燃烧起来。

转瞬间,雁门城下如同炼狱,无数匈奴人全身燃起熊熊火焰,不住哀嚎着,凄厉的声音让人头皮发麻,一股股皮肉烧焦的恶臭,伴着浓浓的黑烟,腾空而起,让城头上的汉军将士们尽皆面露骇然,甚至还怪异的生出一丝丝不忍侧目的情绪。

幸存的匈奴人,眼见身边诸人的惨状,哪还顾忌身后匈奴铁骑手中的马刀,疯狂的转身就逃。溃逃是可怕的,特别是匈奴这种军纪散漫的游牧民族,只会打顺风仗,一旦受挫,逃跑起来没有丝毫心理负担。

短短数息,城墙数百步内为之一空,只剩下满地焦黑的尸体,百余架云车全部成了巨型火炬,而数十架几乎完好无损的攻城锥,则被丢弃在城下,任由汉军将士们搬起巨石满满瞄准,尽数砸得稀烂。

远处的匈奴中军前,军臣单于眼看原本的大好形势瞬间被逆转,面色阴沉,胯下的战马不停的打着响鼻,如同他心中的烦躁。

中行説此时也是哑口无言,根本不知该如何劝慰,沉思良久,只得翻身下马,跪倒在军臣单于马前:“此番失利,实乃臣过于大意,还请单于责罚。”

军臣单于剑眉一扬,强压下心中的暴怒,幽幽道:“责罚之事容后再议,如今还需想办法尽早破城才是!”

中行説趴伏在地上,冒死建议道:“我军新败,士气低落,今日不宜再战。还请单于准许收兵,待重新整军,鼓舞士气,并重新打造攻城器械后,择日再行攻城。臣以项上人头担保,三日内必能重整旗鼓,为单于取下雁门。”

军臣单于看了看天边的斜阳,沉吟片刻,微微点头,也不管中行説是否瞧见,径直打马回营。

良久后,中行説方才在侍卫的搀扶下缓缓起身,喟叹一声,遥望着远处的雁门塞城,眼中满是仇恨的凶焰。

是夜,匈奴大营中,数百名临阵脱逃的奴隶被砍下头颅。十串人头悬挂在高高的旗杆上,面目狰狞的向所有匈奴族人展示单于的暴怒和国师的告诫。

军臣单于将诸将招至大帐中,整整商讨了大半夜,却没有丝毫进展。

就在军臣单于面色愈发铁青时,守帐勇士略带惊慌的快步走进帐中,禀报道:“大单于,汉人正放火烧山!”

“什么?”

大帐内的众人闻言,俱是愣怔,最先反应过来的中行説,急忙跑出大帐,抬头一看,却见无数火球从雁门塞的城头上激射而出,在天际中划出一道道耀痕,尽皆落在勾注山西侧的密林之中,燃起熊熊大火。

入冬后,勾注山谷中本就风吹不息,如今更是火借风势,火情逐渐蔓延开来。

军臣单于和匈奴诸将也缓缓走出大帐,看着远处的山林大火,眼中尽皆写满了疑惑。

其中一个满脸胡髯的千长哈哈大笑道:“汉人这是想做什么?难道想用火攻?我军大营又不在林中,莫不是被我匈奴大军吓傻了吧?”

中行説闻言,心中颇为无奈,匈奴今日攻城大败而回,到底是谁被吓傻了?今日对阵,汉军守将应对从容,轻易就化解了匈奴大军的攻势,想来不是无能之辈,如今放火烧林,其中定有深意。

“我看汉军此举定有蹊跷,我们还需认真戒备才是!”

中行説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个所以然,但还是谨慎的建议道。

“哼!国师怕是今日被那汉军吓破了胆吧?如今我军大营在山口处,不与山林相连,为啥要戒备?国师的心思,用你们汉人的话说,怕是想涨汉军的士气,灭我匈奴的威风吧?!”

匈奴诸将本就对中行説拿着军臣单于的宝刀对他们指手画脚多有不满,今日又大败而回,自然有人要跳出了讥讽几句。

“我早已不是汉人!”

中行説冷冷道,他曾经的汉人身份,一直是匈奴诸将攻击的重点,试图以此破坏单于对他的信任,这是中行説绝对接受不了的。

“好了!莫要再争吵了,各自回营吧!”

军臣单于已不是第一次碰到这个场面,只是以往他总是会责罚以此挑衅的匈奴将领,以表明对中行説的绝对信任。可如今他却没了这份心思,而是轻描淡写的挥挥手,让他们自行离开。

中行説心中哀叹一声,却也没说什么,告退一声,缓缓走向了自己的营帐。而匈奴将领们望着他略带失落的背影,脸上写满了得意的笑意,仿佛获得了巨大的胜利一般。

第二百二十章 秭归项氏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诏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六百零八章 商贸代表第二百三十三章 师徒相见第六百五十八章 饿狼出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国科院第三百零七章 项王藏宝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为何来第八百二十八章 长安会谈第八百一十二章 大军备战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证确凿第八百二十四章 勒石封山第三十七章 遗孤内院第七百六十四章 开凿运河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见习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军迟来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联赛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云动第三百二十二章 铸钢为犁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临洮 第十一章 父子摊牌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四百五十章 公孙裂变第六百八十章 母子论理第三百四十三章 舰队停靠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亲第三百四十三章 舰队停靠第十七章 御赐盛宴 第九十八章 酷吏张汤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摄政第二百零二章 筹建边城第六百八十七章 同乘纵马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区第四百五十二章 刘沐封王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归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赠娇妻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辩第六百零三章 三国密约第九十章 火烧密林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举杯陶然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骑出路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贼第三百五十四章 亲王选妃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宫赴宴第一百零二章 东市巧遇 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锋抵达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当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四百七十四章 诸般迁调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义灭亲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离京第四百四十四章 军事预算第六百二十五章 电力照明第一百四十五章 争相竞价 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帐暖第四百五十一章 鸣炮贺寿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胜还朝第八百零一章 搅屎棍子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发大夏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动仇恨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为天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钓 第二十二章 军法组织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为天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战第三百七十二章 鲁图图鲁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车轮船第三百七十二章 鲁图图鲁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电堆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布阵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八百零六章 储君大婚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三十六章 丧钟敲响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赐笄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度陈仓第八百零五章 欲征漠北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观第二十七章 新华书局 第二十八章 烧制玻璃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闯禁区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现世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钱庄第三百四十八章 乌孙灭国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导舆论第二百五十章 铁骑封城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师范第二百四十章 朝鲜作妖第二百七十四章 凛冬战事
第二百二十章 秭归项氏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诏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六百零八章 商贸代表第二百三十三章 师徒相见第六百五十八章 饿狼出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国科院第三百零七章 项王藏宝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为何来第八百二十八章 长安会谈第八百一十二章 大军备战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证确凿第八百二十四章 勒石封山第三十七章 遗孤内院第七百六十四章 开凿运河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见习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军迟来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联赛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云动第三百二十二章 铸钢为犁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临洮 第十一章 父子摊牌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四百五十章 公孙裂变第六百八十章 母子论理第三百四十三章 舰队停靠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亲第三百四十三章 舰队停靠第十七章 御赐盛宴 第九十八章 酷吏张汤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摄政第二百零二章 筹建边城第六百八十七章 同乘纵马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区第四百五十二章 刘沐封王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归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赠娇妻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辩第六百零三章 三国密约第九十章 火烧密林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举杯陶然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骑出路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贼第三百五十四章 亲王选妃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宫赴宴第一百零二章 东市巧遇 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锋抵达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当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四百七十四章 诸般迁调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义灭亲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离京第四百四十四章 军事预算第六百二十五章 电力照明第一百四十五章 争相竞价 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帐暖第四百五十一章 鸣炮贺寿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胜还朝第八百零一章 搅屎棍子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发大夏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动仇恨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为天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钓 第二十二章 军法组织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为天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战第三百七十二章 鲁图图鲁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车轮船第三百七十二章 鲁图图鲁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电堆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布阵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八百零六章 储君大婚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三十六章 丧钟敲响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赐笄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度陈仓第八百零五章 欲征漠北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观第二十七章 新华书局 第二十八章 烧制玻璃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闯禁区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现世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钱庄第三百四十八章 乌孙灭国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导舆论第二百五十章 铁骑封城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师范第二百四十章 朝鲜作妖第二百七十四章 凛冬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