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亲王选妃

亲王迎娶正妃乃是大事,非如大多世家般依父母之命的政治联姻,更非寻常百姓家彼此看对眼,两情相悦就可延请媒妁登门说亲。

尤是现今天子刘彻乃是刘越和刘寄的兄长,太皇太后又尚健在,两人选的正妃要让太皇太后,太上皇,太后,皇帝这四大巨头皆认可,方能下旨赐婚。

王皃姁这生母都做不得主的,只能先筛选出部分合宜的贵女,再让两人挑挑,有了大致的人选,方才会呈请四大巨头定夺。

刘越和刘寄着实被逼得没办法,大汉重孝道,王皃姁脾性又暴,以死相逼的事都做得出来。

两人明知自家老娘就是耍无赖,她才不舍得死,却也不敢背上忤逆之名,否则传扬出去,诸御史的弹劾奏章怕是要堆满未央宫的宣室。

到时别说领兵南征,不被拖到宗正府吃顿祖宗家法就是万幸的。

何况母妃的顾虑也是在理,真若等南征班师再选妃,确是要拖上数年,反倒会将刘乘和刘舜的婚事也耽误了。

好女人不管在哪个年月都是稀缺得紧,诸多世家大族瞧着好的就早早定下了,虽说不少是政治联姻,但长辈还是会细细挑过的。

譬如馆陶公主的幺儿陈蟜,刚出生不久便与大行令窦浚的嫡长孙女定下婚约,那女孩儿日后就算美若天仙,也已注定是陈蟜的媳妇,旁人就是瞧上眼,也来不及了。

悔婚?

是不把大长公主放在眼里,还是当那赐婚圣旨是废纸,不要命了么?

这年月可没甚么照片,刘越和刘寄也只得从名帖里挑出些适龄的贵女。

少女年满十五可及笄待嫁,二十未立婚约亦加笄,故这些名帖内的贵女多为虚年十四至十九,若现下赐婚,到正婚时年岁皆是合宜。

王皃姁见得两人应下,自是眉开眼笑,拉着他们坐下,将名帖递过去,还掏出本厚实的簿子,里头都是她向太后阿姊求来的,这些贵女的出身背景,乃至平日的言行举止皆是记录在内。

这等私隐簿子,其实世家宗妇暗地都有,自是从未轻易显露人前的,尤是太皇太后和太后手里的,内容详尽到让人毛骨悚然。

若非太后王娡是王皃姁的胞姊,绝不会将这簿子借与她,虽说只是依着那些名帖誊写出相应贵女的私隐,但若传扬出去,仍会闹出不小乱子。

刘越和刘寄是有节操,有底线的天家子,刚将那簿子翻看数页,别是放下,不敢再多看。

若教人晓得他们看过这么些贵女私隐,非得被诸多世家权贵记恨上,他们这亲王就算做到头了。

其实他们对正妃的人选也没太过在意,交由长辈做主,多是不会选得太差,才貌双全是最基本的,礼数仪态也绝对无可挑剔。

诸位皇兄中,唯有江都王刘非的正妃杨绮罗是自个挑的,乃是吴地杨氏家主的嫡长女,盖因刘非昔年被封为江都王时,要拉拢在当地势力极大的杨氏,且杨绮罗又确实才貌品性俱佳,无可挑剔,故父皇才准予赐婚。

依着现下的情形,朝廷是不可能再让亲王之国了,他们注定要长住皇亲苑内的王府,故正妃还是选取关中贵女的好,至少不能再娶封国内的世家嫡女,否则日后省亲颇是麻烦,且还凭白惹得陛下猜忌。

除却军伍世家不能选,平日不太安分的世家也不能选,旁的倒还是没甚么可挑拣的。

两人从那摞名帖中剔除了不少颇是敏感的世家贵女,虽只余下小半,却仍有百余份之多。

刘寄挠着头,嘟囔道:“真不晓得父皇昔年纳妃时,是怎的能从数千美人中挑出趁心合意的。”

刘越见他口不择言,不由清咳数声,让他警醒着点。

王皃姁却没在意,随口答道:“光看名帖自是不行,还得寻个日子让你等亲自见见,挑出瞧着顺眼合意的。”

“……”

哥俩闻言,晓得这事可还有的折腾,这年节怕是不安生啊。

太后王娡甚是疼爱胞妹王皃姁,晓得刘越和刘寄挑出了百余贵女,便亲下帖子,邀这些贵女所在世家的宗妇在腊日入太寿宫,于后苑倚梅园共赏腊梅。

腊日为冬至后第三个戌日,未必落在腊月,今岁腊日为冬月终末,即十一月三十日。

太后突然广邀宗妇赏菊,还特意嘱咐要带上她们府上的嫡女,又传闻广川王刘越和胶东王刘寄意欲纳妃,这意思是明摆着的。

若是实在不愿嫁女,倒是可让府上贵女称病不去,强扭的瓜不甜,天家还是有气度的,且愿嫁入天家的贵女多得是,不缺一个半个的。

没收到帖子的世家宗妇也没甚么可抱怨的,谁教自个肚子不争气,没生个好女儿,抑或生早了或生晚了,偏是没赶上趟。

收到帖子的世家宗妇则多是喜笑颜开,喜滋滋的花重金为自家女儿乃至孙女量体裁衣,置办行头,若是教天家瞧上,府上可不就能出个亲王妃么?

即便没让两位亲王瞧上眼,可刘氏王侯的宗妇那日也皆列席作陪,虽说是为两位亲王把关,实则也有为自家子嗣挑媳妇的心思。

若真是才貌双全的贵女,就算捞不着亲王妃当,嗣子妃总有机会的。毕竟这百余贵女皆以亲王妃的标准细细筛选过,绝对是关中世家最拔尖的贵女,从里头挑儿媳妇和孙媳妇,绝对错不了。

御史大夫刘舍的夫人徐氏亦接到了帖子,因刘舍袭桃候爵位,故宗妇皆称徐氏为桃候夫人或老夫人,断不会冠以夫姓称其刘夫人。

徐氏拿着帖子直犯愁,府上云英待嫁的贵女就唯有嗣子刘由的嫡长女刘婧,虚岁恰是十九,确是适龄。

刘婧是名满长安的长女,相貌更是一等一的好,因自幼跟在祖父刘舍身边,倔强执拗的脾气似足了刘舍,又极有主见,徐氏这做祖母的给她说了好几门亲事,皆是被她生生拒了。

这等才貌双全的宝贝孙女,硬是拖到十九都没定下婚事,可把徐氏愁坏了。

刘舍为人处事颇是古板迂腐,偏生对儿女婚事上却豁达开明,对刘婧这嫡长孙女又颇是宠溺,不愿见徐氏乃至刘由夫妇逼她出嫁。

刘舍做了多年的御史大夫,威仪颇重,在府中亦是说一不二,他都发了话,旁人也不敢再多说甚么,使得刘婧拖着拖着就成了老姑娘。

世家子弟多早婚,若刘婧年满二十仍未定下亲事,日后怕就再难找到年岁相仿的世家子弟了。

此番意欲纳妃的两位亲王,要过了年节方才虚年十七,广川王刘越实则比刘婧小了约莫三岁,胶东王刘寄更是小。

刘婧若再执意不嫁,可就真的彻底耽误了。

徐氏着实太过心焦,到底没忍住,还是向刘舍提及此事,让他劝劝孙女,莫再犯倔。

刘舍想想,也觉着此事不宜再拖,只是他先前曾向孙女应诺过,她的婚事可全凭自个做主,此时让他食言违诺,还真是有悖他处世的原则。

人无信不立,何况他这劾举王侯,肃整纲纪的御史大夫。

刘舍略显踌躇的向孙女提到此事,不出他所料,刘婧连忙摇头,直道不愿入宫任人随意挑拣。

刘舍皱眉道:“这是甚么话?不慕名利是清高,可若清高太过,必失之孤傲,你日后莫不成要做个孤高自立,离群索居的孤家寡人不成?”

刘婧臻首低垂,紧咬下唇,带着几分执拗的凄声道:“祖父言重,孙女只是不愿随意委身他人,这莫非是天大的罪过么?”

刘舍闻得她语带哽咽,又是心软,轻叹道:“你若真不想做亲王妃,祖父自不会逼你,况且依你这脾性,嫁入天家也非甚么好事,只是你年岁已是不小,莫不成真想孤独终老?”

“祖父……”

刘婧抬头刚唤了句,正要出言辩解,便是被刘舍抬手打断话头。

“武都候的嫡长孙秦立与你年岁相仿,两家又是世交,且你二人自幼相熟,此番他领军西征,得封安西候,确是配得上你。”

刘舍捋着长须,缓声道:“武都候近来已数度向我提及此事,显是诚心要将你迎娶过府,做他的孙媳妇。”

刘婧不禁杏目圆瞪,她向来只将秦立视为弟弟,可从未想过要与他结为夫妻。

刘舍看她神情,便晓得她的心思,劝慰道:“你先别急着推拒,且回去好生思量,祖父也不逼你,只是不愿见你因执拗而错失良缘,日后悔之晚矣。”

刘婧张嘴欲要发话,又是被刘舍抬手打断。

刘舍摆摆手:“你先退下吧,想好了再来回话。”

刘婧心下虽颇不情愿,但也晓得祖父生性固执,又拘泥礼数,尤为不喜被晚辈顶撞,故也只得欠身应诺,告退而出。

桃候府内之事且是不提,宫内却因两位亲王选妃之事热闹得紧。

刘氏宗妇们平日闲得发慌,此时见得有这等乐子,自是兴奋不已。

莫说三姑六婆,便连皇后阿娇,诸位公主和亲王妃们都兴致高涨,不等腊日便是接连前往太寿宫,给王皃姁乃至太后王娡出主意,皆愿出钱出力,非把这场宴会办得红红火火不可。

太皇太后更是放下话来,若想下旨赐婚,得先让她过过目,即便她近年患了眼疾,不太看得清模样,可也得出言探探性情。

刘彻见得这般情形,端是咂舌不已,这两个臭小子光是相亲就那么大排场,海选过后还得群体面试,群面完还得各级主管轮番进行单独面试,简直比汉武挥鞭的作者昔年应聘工作的时候还恐怖!

这特么是要选媳妇还是要选总裁助理啊?

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一百七十八章 争先认购第六百三十七章 铁道竣工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税新法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惊雷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问第四百五十二章 刘沐封王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业第七十三章 化工环保第七十一章 所谓伊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设邑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师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谒公婆第一百四十五章 争相竞价 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二百四十二章 谋取王位第四百五十章 公孙裂变第三百五十六章 诸事底定第三百零八章 速难平原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须多言第六百一十章 赵府贵女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四百二十一章 诸将迁调第七百一十三章 诸事妥当第六百九十四章 极大诱因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观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为天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二百一十三章 诸将领命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三百三十三章 两代医者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六百二十六章 无忧翁主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来援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三百九十五章 处置薄氏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宝第九十三章 无奈秦立 第一百二十一章 骑兵对决第六百三十七章 铁道竣工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择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八十四章 发行股份第二百四十六章 内鬼现身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离京第四百四十三章 东郡油田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购新宅第三百四十九章 刘舜务工第五百二十三章 举步登楼第三百一十六章 长安周报第二百九十一章 长秋基金第六百零三章 三国密约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会议第一百六十七章 乌桓来使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为何来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来援第一百零五章 梁王刘武第二百九十八章 无心插柳第六百七十章 来复火枪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第六百一十章 赵府贵女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应对第十七章 御赐盛宴 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势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十章 天上人间第八十五章 疯狂认购第三百一十八章 诸般绸缪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饰改制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六百五十八章 饿狼出城第七百三十六章 少年志气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门虎子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惊现第三百四十八章 乌孙灭国第四百八十二章 粮食倾销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机勃勃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寻仇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布局第二百六十六章 乌桓备战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条约第五百三十九章 长安坊市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六百九十章 惩戒学子
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一百七十八章 争先认购第六百三十七章 铁道竣工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税新法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惊雷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问第四百五十二章 刘沐封王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业第七十三章 化工环保第七十一章 所谓伊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设邑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师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谒公婆第一百四十五章 争相竞价 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二百四十二章 谋取王位第四百五十章 公孙裂变第三百五十六章 诸事底定第三百零八章 速难平原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须多言第六百一十章 赵府贵女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四百二十一章 诸将迁调第七百一十三章 诸事妥当第六百九十四章 极大诱因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观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为天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二百一十三章 诸将领命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三百三十三章 两代医者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六百二十六章 无忧翁主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来援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三百九十五章 处置薄氏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宝第九十三章 无奈秦立 第一百二十一章 骑兵对决第六百三十七章 铁道竣工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择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八十四章 发行股份第二百四十六章 内鬼现身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离京第四百四十三章 东郡油田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购新宅第三百四十九章 刘舜务工第五百二十三章 举步登楼第三百一十六章 长安周报第二百九十一章 长秋基金第六百零三章 三国密约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会议第一百六十七章 乌桓来使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为何来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来援第一百零五章 梁王刘武第二百九十八章 无心插柳第六百七十章 来复火枪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第六百一十章 赵府贵女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应对第十七章 御赐盛宴 第二百七十二章 秋季局势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十章 天上人间第八十五章 疯狂认购第三百一十八章 诸般绸缪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饰改制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六百五十八章 饿狼出城第七百三十六章 少年志气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门虎子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惊现第三百四十八章 乌孙灭国第四百八十二章 粮食倾销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机勃勃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寻仇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布局第二百六十六章 乌桓备战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主出降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条约第五百三十九章 长安坊市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六百九十章 惩戒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