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

短短半日,雁门塞巍峨的城墙上便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小坑,斗大的擂石像雨点一样落下。匈奴人竟然能推出上百架投石机,实在出乎汉军的意料。以往匈奴人攻城,几乎都是靠着骑射压制住城墙上的敌军,然后让奴隶爬上云梯强夺城垛,或是推着冲车直接撞击城门。从未如此番一般,只是用投石机玩命的抛射着巨石,却压根没有试图冲击塞城。

虽然石块大多数都无力的砸在城墙上,但也有为数不少的石块砸上了城头,溅起的碎屑造成了守城汉军将士不小的伤亡。

一些身着白衣的少年们矮着身子,靠城垛遮蔽匈奴人的箭矢,在城墙上来回跑动着,遇到受伤的将士,就会从随身的小药箱里取出小瓷瓶和干净麻布,为他们上药包扎。碰到伤势严重的,就会让紧随其后的兵士将他们抬下城头,到塞城内的军帐中救治。

雁门太守郅都笔直的站在城门的雁楼之上,面对铺天盖日的箭矢和巨石,没有半分的退却之意。身负护卫之职的都贼曹魏济并没有劝他,而是默默的站在他的身旁,不时挥刀替他挡去射来的流矢。

汉军将士们看到主将如此,心中大定,丝毫没有混乱,各自严守本位,面色倒也颇为轻松。

按照事先的安排,塞城内的投石机尽数掩藏在箭塔和雉堞后,丝毫没有动用,否则早就能压制住匈奴人的投石机。

数百虎贲卫被分撒到各处,守护这些投石机和参杂了猛火油的石弹。虎贲营长马屿面色凝重的看着城下的匈奴铁骑,他们呼啸而来,射上一箭,便随即远离,使得汉军的弩箭无法形成有效的杀伤。

羽林卫们倒是悠闲,呆在塞城内的军营里,随手帮着医学院的学员们照顾伤员,美其名曰养精蓄锐。用营长公孙贺的话来说,羽林卫从来不和敌人正面作战,哪怕敌人攻入塞城,羽林卫也只能打巷战。

雁门塞外的匈奴大帐,军臣单于面有得色,似乎胜券在握。中行説果然有本事,凭着十数个汉国工匠,带着奴隶们硬生生的在三天内造出了百余架投石机,如今压得城墙上的汉军不敢冒头,想来已是士气大跌。

“苏合,让奴隶们带上冲车,去给我把城门撞开!”

军臣单于将碗里的美酒一饮而尽,昂首挺胸的走到帐外,看了看远处的雁门塞,对身边的匈奴将领下令道。

片刻后,一辆巨大的冲车缓缓的朝雁门塞的城门推进,车旁的奴隶们将数张巨大的熟牛皮顶在头上,试图抵挡汉军射来的弩箭。

“快用脚弩!”

城门附近的汉军将领见状,急忙大吼道。

属下的汉军将士闻言,立刻从城垛上探出脑袋,观察了一下冲车的位置,巨大的脚弩随即上弦。

脚弩最早起源于春秋,在战国时期,经过秦国改造,分成数个种类。秦军闻名天下的弩士,在野战时使用的是单人脚弩,由单兵坐地,半躺姿态上弦,射速快,射程远。而在守城时,使用的是三人脚弩,一人支撑和瞄准,其余两人脚躺弩机,用绞机上弦。弩箭足有儿臂粗细,配上青铜箭头,威力其大。

“放!”

随着将领一声令下,数十支弩箭尖啸着划过天际,狠狠的射到匈奴人支起的数牛皮,噗噗声不断响起。冲车立刻停止了前进,满是破洞的熟牛皮被生生钉在地上,将下面的匈奴人死死裹住。

在最初时,巨大的熟牛皮下还偶尔有几分动静,隐隐传出哀嚎声,但渐渐的就安静下来,显然最终没有一个人能活下来。

远处的匈奴人见状,不由浑身冒出冷汗。别看汉军野战时表现不佳,但论起守城来,绝对甩开匈奴人老大一截。

军臣单于接到下属的回报,阴沉着脸,正要继续派奴隶顶上,却被中行説拦住:“单于莫急,只派冲车怕是不成的。如今已经备好了数十架云梯,应辅以攻城锥,同时全力攻城,当可建功。”

军臣单于闻言,皱着眉头道:“云梯?那些梯子不甚牢靠,我匈奴将士又甚少使用,怕是会死伤不少。”

中行説笑道:“单于怕是从前只见过极简陋的云梯了,前些日子,南边送来了些工匠,如今我匈奴也能造出真正的云梯了。”

军臣单于闻言,登时来了兴致。

前些年,中行説和汉国南方的一个神秘家族搭上线,就源源不断的送来汉国工匠和汉国的重要线报,其中有诸多匈奴密探都无法打探到的消息。中行説之前主动请缨,作为使者前往长安,打探汉国太子的情况,也正是受了那个神秘家族的影响,似乎他们对如今的汉国太子颇为忌惮。

既然中行説说他们送来的工匠能造出真正的云梯,军臣单于自是颇感兴趣:“这云梯有何玄妙?”

中行説兴致颇高的解释道:“云梯乃春秋时鲁国巧匠公输般所制,《墨子·公输》有云,公输般在春秋末年曾为楚王造云梯攻宋。秦灭六国时,所用云梯底部装有车轮,可以移动;梯身可上下仰俯,靠人力扛抬,倚架于城墙壁上;梯顶端装有钩状物,用以钩援城缘,并可保护梯首免遭守军的推拒和破坏。与之相比,单于从前所见的云梯,想来定然只是普通梯子罢了。”

中行説的语气中带着些拿好东西向土鳖炫耀的味道,而军臣单于只是点点头,眼中满是喜色,丝毫没有在意中行説话中的不敬之处,这也是草原人特有的粗豪性子,换了个小心眼的汉人皇帝,恐怕心中多少会有些不快。

军臣单于解下腰上嵌满宝石的马刀,双手递给中行説,瓮声道:“既是如此,一切就交由国师了!”

中行説眼中满是感动,只要手持这柄马刀,就可调动大单于本部的所有将士。若有不听号令者,杀之无罪。如今军臣单于将之交由中行説,显示出对他毫无保留的信任,自是让他激动不已。

中行説没有说话,而是恭敬的双手接过,跪地行了个大礼,随即起身走出帐外,腰杆从未有过的笔直。

随着日头渐渐偏西,匈奴人的攻势渐渐趋缓,似乎有些疲惫了,城头的汉军将士们尽皆长舒了一口气。伙夫们赶紧将热腾腾的吃食送上城头,让将士们赶紧垫垫肚子。虽然将士们大多已经轮番回营用过午膳,但某些把守在关键位置的将士,却只能强忍着腹中饥饿,顶多吃上几口硬涩的干粮。

紧绷神经,全力守备是十分消耗体力的,郅都严令火头军必须保证所有将士都能吃上热饭和荤菜,漏了一人,便将掌管火头军的军吏打上一军棍。火头军哪里还敢怠慢,先前冒着漫天箭雨也要硬着头皮往上送,如今匈奴人攻势稍缓,军吏们更是恨不得带着伙夫们在城头上直接埋锅造饭。

“匈奴人来了!快戒备!”

一声大吼传来,正在埋头大吃的将士们,纷纷从城垛后探出头去查看,却见黑压压的箭矢迎面而来,赶忙将头缩了回来。

“快起盾!快起盾!”

将领们见匈奴铁骑靠近了城墙,急忙大吼起来。汉军将士早有防备,急忙拿起脚边的盾牌,和身边的袍泽配合着,数张盾牌合成一道盾壁,死死护在头上。

一个火头军见没有盾牌,急中生智,将身边的大锅翻了个身,也不顾里面的米饭还有些微烫,哧溜一下钻到锅里,保命要紧。

果不其然,匈奴骑兵一接近城墙,不约而同的提升了弯弓的角度,向空中斜斜的射出了箭矢,这就是草原民族最擅长的抛射,往往能对城垛后的守军形成有效的杀伤。

笃笃声不断响起,汉军将士撑起的盾牌上,登时插满了箭矢,有些盾壁架得不够严实,箭矢从缝隙中穿过,射中了下面的汉军将士,城头上响起了不少的呼痛声,显然还是出现了一些死伤。

“云梯和攻城锥!”

一阵惊呼传来,城头上有些骚动。将领们随即不断的呼喝起来,开始鼓舞士气,他们久经战阵,知道真正的战斗就要打响了。

郅都看着缓缓驶近的云梯和攻城锥,脸色铁青,声音略带嘶哑的低吼道:“匈奴人怎么会有这样的攻城器械?!到底是谁传出去的?!本官定要上奏陛下,严查此事,夷灭他九族!”

汉朝立国数十载,和匈奴人大战无数,汉军虽不能决胜千里,却也能自保无虞。从某种意义上说,凭借坚城劲弩,汉军至少立于不败之地。所凭仗的,不过就是匈奴人不善攻城,如今他们手中既然有了如此优良的攻城器械,实在令人忧心不已。

此时,眼见事出意外的马屿已经赶到了雁楼,气喘吁吁道:“事已至此,还请太守尽速遣人将燃烧弹分发下去,虎贲卫已按照事先安排,派出半数人手,在城上紧要处守备,燃烧弹一到,便可教导将士们如何使用。”

郅都思考片刻,随即点点头,吩咐身后的数名贼曹拿着手令,尽速处置。这燃烧弹数量不多,一直由专人妥为保管,原就是打算用在最紧要的关头。如今用来对付着云梯和攻城锥,显然再合适不过了。

第一百四十章 家宴谋划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门探望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边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隐患第六百六十九章 涤纶衣料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霉药膏第八百零三章 东方先生第三百一十一章 长安械斗第五十八章 皇家马场 第六百九十七章 发展代价第八百零九章 挥军北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诸事第六百零三章 三国密约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六百二十五章 电力照明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六百八十章 母子论理第七百八十三章 与子逛街第四百五十章 公孙裂变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泽重见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赠马第三百五十八章 刘舜请旨第四百零四章 皇后临盆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锋抵达第八百三十一章 东阙广场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军集结第三百二十章 兵发西域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阳孔仅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调控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乌桓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敌都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过后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随行第六百二十一章 鲜衣怒马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众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现世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归化第三百零六章 商贾世家第二百五十章 铁骑封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国石油第一百零二章 东市巧遇 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击盐商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三十五章 大难不死第五十七章 医学见习第五十五章 草原马贼 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来援第一百四十七章 疯狂敛财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爱无言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种子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内附第三百三十四章 铿锵玫瑰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惊雷第六百五十四章 适材适所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间轶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达云中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二百六十四章 开发湘南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壮大汉第五百二十五章 贼子就擒第一百零五章 梁王刘武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刚战车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随行第一百零五章 梁王刘武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随军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气风发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谒公婆第四百七十章 购舰计划第八十八章 兵临城下第三百四十章 经济作物第三百零九章 麦棉复种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三百九十四章 长辈震怒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岛第五百零四章 伴读入宫第三百一十八章 诸般绸缪第四百六十二章 单车问世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第二百一十六章 贺兰在望第三百三十四章 铿锵玫瑰第一百三十五章 陇西豪强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议始开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六十七章 国之羽翼 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泽重见第三十章 长安望雪 第三百九十章 大战终结第一百七十八章 争先认购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烧尸山
第一百四十章 家宴谋划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门探望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边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隐患第六百六十九章 涤纶衣料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霉药膏第八百零三章 东方先生第三百一十一章 长安械斗第五十八章 皇家马场 第六百九十七章 发展代价第八百零九章 挥军北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诸事第六百零三章 三国密约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六百二十五章 电力照明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六百八十章 母子论理第七百八十三章 与子逛街第四百五十章 公孙裂变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泽重见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赠马第三百五十八章 刘舜请旨第四百零四章 皇后临盆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锋抵达第八百三十一章 东阙广场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军集结第三百二十章 兵发西域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阳孔仅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调控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乌桓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敌都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过后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随行第六百二十一章 鲜衣怒马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众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现世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归化第三百零六章 商贾世家第二百五十章 铁骑封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国石油第一百零二章 东市巧遇 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击盐商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三十五章 大难不死第五十七章 医学见习第五十五章 草原马贼 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来援第一百四十七章 疯狂敛财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爱无言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种子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内附第三百三十四章 铿锵玫瑰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惊雷第六百五十四章 适材适所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间轶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达云中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二百六十四章 开发湘南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壮大汉第五百二十五章 贼子就擒第一百零五章 梁王刘武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刚战车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随行第一百零五章 梁王刘武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随军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气风发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谒公婆第四百七十章 购舰计划第八十八章 兵临城下第三百四十章 经济作物第三百零九章 麦棉复种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三百九十四章 长辈震怒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岛第五百零四章 伴读入宫第三百一十八章 诸般绸缪第四百六十二章 单车问世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第二百一十六章 贺兰在望第三百三十四章 铿锵玫瑰第一百三十五章 陇西豪强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议始开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六十七章 国之羽翼 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泽重见第三十章 长安望雪 第三百九十章 大战终结第一百七十八章 争先认购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烧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