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大难不死

这样不行!

刘彻明白过来,这些犀牛就是冲自己来的!

看着数百丈开外的云台,和下面的侍卫群,刘彻打消了冲过去的念头。

一是侍卫们未必拦得住发狂的犀牛群,若是犀牛群冲上云台,上面的刘启和文臣们恐怕都会被踩成肉泥。

二是刘彻的骑术并不精湛,他练习马术也不过短短两三年,而且训练时间都不长,一旦在穿过层层侍卫群时被迫减速,死定了!发狂的犀牛爆发的速度不比汗血马慢多少,而且耐力更足。

刘彻的大脑疯狂的运转,随即咬紧牙关,给自己打气道:“拼了!”

只见他勒转马头,向一侧的密林冲去。很快,他来到了密林的边缘,却没敢降低马速,而是朝一颗五六丈高的巨大老槐树直冲了过去。

胯下汗血宝马眼看就要撞上越来越近的老槐树,正要转向,却被马上的刘彻猛的拉紧缰绳,嘴上一痛,本能的继续着原来的方向,直愣愣的朝老槐树撞了上去。

咚!咚!

两声闷响,及时从马背跃到树上的刘彻,狠狠的砸到粗壮的树干,刹那间感觉自己的五脏六腑都已经全部移位了。

痛!

刘彻咬着牙,忍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疼痛,凭着强烈的求生意志死死的抱住树干。

肋骨断了好几根,没有刺进内脏中,疼痛稍缓后,刘彻吐出一口血,冷静的评估着自己的状况。

无疑,他对自己的现状还是满意的。

想象一下,被时速六十公里以上的汽车迎面撞上是什么情形?

若非刘彻用上了些缓解冲击力的小手段,又练了几年祖传的内功,恐怕会被树干拍成肉酱。

他强忍剧痛,继续向上攀爬了一小段距离,这才向树下张望。

太惨了!

看来汗血宝马的脑袋是硬生生的撞到了树干上,只剩下一半的马头,仅靠一层薄薄的皮肉和身体相连,整个脖子扭曲成怪异的形状,显然死前连哀鸣一声的机会都没有,四肢还在神经性反射的作用下不断抽搐。

见得树干底部溅满的红白相间的浓稠液体,和树下血肉模糊的马尸,刘彻胃里不禁涌上了一股酸水,虽然硬挺着没有吐出来,嘴角却溢出了一些鲜血,浑身一阵剧痛。

刘彻心里暗道不好,非常后悔看向树下的做法。

要知道,他前世身为国际佣兵虽没少杀人,可大多用的热武器,鲜少亲眼见到这般惨烈的场景,哪怕是砍头都没那么刺激啊,反胃是很正常的。但在身负重伤的此刻,内脏一点点轻微的反应,就会引发很严重的连锁疼痛感。

其实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犀牛群此时将将赶到了树下,刘彻咬紧牙关,抱紧了树干,等待着犀牛群的撞击树木带来的摇晃。

这棵数丈的大槐树,底部需要数人环绕才能围抱住,相信短时间内是不会被犀牛群撞翻的。远处已经传来的战马奔腾的巨大震动和兵士们的呼喝声,显然是都已经发现了身处绝境的太子,正疯狂的前来救援。

然而,刘彻等了好一会,都没感到树干的摇晃。

他疑惑的探出小脑袋,向树下张望,却发现犀牛群正围着死去的汗血宝马,不断的有犀牛用角顶着死马的下身,压根没有理会树上的刘彻。

我勒个去!这是作甚?

虽说你们本就是禽兽,可这样做是禽兽不如啊!早知你们是对这匹马感兴趣,小爷再多送你们十匹又何妨?!

就在刘彻腹诽不已,苦中作乐的时候,大队的骑兵已经赶到了。由于太子殿下还在树上,骑兵们显然被命令不得动用弓箭和标枪,以免失手,甚或有人故意伤害太子。

只见骑兵们如潮水一般涌了上来,用手中的马戟不断的刺向树下的犀牛。

犀牛群登时大乱,却没有如骑兵们设想中的四散奔逃,而是仿佛舍不得放弃树下的死马,聚集起来,疯狂冲撞着周围的骑兵们。

一时间,树下乱成一团,不断响起战马的哀鸣,犀牛的闷哼和骑兵的呻吟声。

外围的骑兵们看到不断有袍泽摔下马去,被犀牛群践踏得肠穿肚裂,不由目呲欲裂,紧紧握住了手里的马戟。

不得不说,骑兵在密林边上作战有很大的劣势。然而身后的步兵还离得很远,数百丈的距离,不是一时半刻能赶到的。有眼尖的骑兵,看到树上的太子殿下情况并不是很好,这才急着加入战团。

就在战局混乱的当下,一个头戴翎羽战盔的骑兵首领举起了手中的令旗,大声的朝身边的亲兵下达着命令。亲兵们随即四散开去,不断呼喝着,传达着首领的指示。

片刻后,树下的骑兵缓缓的退出了战圈。所有的骑兵汇集在密林的前方,有序的组成一个巨大的战阵。而浑身伤痕累累的犀牛们,竟然也停下了攻击,重新聚集到树下,以大无畏的气势和骑兵方阵对峙起来。

骑兵首领高高举起手中的令旗,骑兵方阵中整齐的响起唰的一声,所有骑兵都将手中的马戟平伸,如林的戟尖指向了犀牛群。

犀牛群仿佛也感受到了无形的巨大压力,却没有被这股威势吓退,反而发出了低沉的吼叫声,以回应这种挑衅。

骑士首领猛的将手中的令旗挥向前方,骑兵们立刻排着整齐的队形,纵马向犀牛群冲去。

刘彻在树上望去,骑兵们就像一层层浪花,不断的涌来。骑兵们冲到犀牛群前,只是凭借马匹的冲击力,狠狠的刺出一戟,便不再恋战,而是继续前进,为后面的一队骑兵留下攻击的空间。攻击过后的骑兵在纵马进入密林后,随即向两边分散,打马回到密林外的战阵,重新编队,形成一个完整的攻击循环。

刘彻在树上看着这惊心动魄的一幕,不由热血沸腾,早已忘记了身体的疼痛,心中赞赏不已。

大汉铁骑虽然在马术和箭术上都落后匈奴骑兵一大截,但是这种严密的纪律性和良好的军事素养,完全可以甩开散漫的匈奴骑兵一大截嘛。

此时的世界,恐怕只有大秦(罗马)的重装步兵军团才能在这方面和大汉骑兵抗衡。怪不得史上的汉武帝只靠十数万精锐骑兵,能将近百万的匈奴大军赶出北方大草原,跑到欧洲去祸害日耳曼人那些北方蛮族。

很快,事实证明,再凶猛的野兽,也抵不过有序的猎杀。

十余头犀牛就在大汉骑兵源源不断的攻击下,变得伤痕累累,身上的皮毛再坚硬,也扛不住一次又一次的马戟突刺。随着时间的流逝,最后一只犀牛也倒在了大槐树下。

当骑兵首领确认犀牛已经全部死亡后,刘彻这才从树上缓缓滑了下来。直到确认自己已绝对安全后,刘彻才有时间去体会周身传来的剧痛,脑中一片空白,幸福的昏死过去。

第四百章 隆冬腊月第三百五十七章 刘舍辞官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间轶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贼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压轮机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八百三十章 长安协定第四百二十一章 诸将迁调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电堆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第七百八十八章 阳春三月第一百八十二章 儒派裂变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归化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云动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发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赠娇妻第六百零七章 巨头齐聚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计第三百四十八章 乌孙灭国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认怂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泽重见第三百一十一章 长安械斗第二百四十四章 绿林好汉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爱如斯第七百九十四章 诸般迁调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腊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择第二百五十一章 监察体制第七百一十七章 开拓北美第三百章 采菊东篱第六百零五章 权贵人脉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乌桓第八百零九章 挥军北上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赐笄第三百三十九章 虽远必诛第四百章 隆冬腊月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布局第四百八十一章 赵王西巡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见第六百二十八章 战局有变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转型第二百四十四章 绿林好汉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帐暖第一百五十七章 风雨飘摇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二百六十八章 黄埔军学第四百九十八章 张骞出使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八百二十六章 贵女愁绪第二百六十六章 乌桓备战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第二十章 造纸办学 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亲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儿随任第六百零五章 权贵人脉第三百六十四章 敦煌军镇第八百三十一章 东阙广场第五百九十九章 经略外夷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儿随任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宝第七章 太子废立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难为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军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一百五十章 丰年秋收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盐税第八百二十八章 长安会谈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节将近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三百三十九章 虽远必诛第三百四十三章 舰队停靠第二十四章 宜室宜家第七百二十七章 电力发展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四百四十五章 长安学区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烧尸山第七百六十章 不负相思第五十七章 医学见习第一百二十一章 骑兵对决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饰改制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归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诏第三百三十章 商讨出兵第一百七十五章 东郭农丞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国科院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
第四百章 隆冬腊月第三百五十七章 刘舍辞官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间轶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贼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压轮机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八百三十章 长安协定第四百二十一章 诸将迁调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电堆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第七百八十八章 阳春三月第一百八十二章 儒派裂变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归化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云动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发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赠娇妻第六百零七章 巨头齐聚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计第三百四十八章 乌孙灭国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认怂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泽重见第三百一十一章 长安械斗第二百四十四章 绿林好汉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爱如斯第七百九十四章 诸般迁调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腊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择第二百五十一章 监察体制第七百一十七章 开拓北美第三百章 采菊东篱第六百零五章 权贵人脉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乌桓第八百零九章 挥军北上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赐笄第三百三十九章 虽远必诛第四百章 隆冬腊月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布局第四百八十一章 赵王西巡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见第六百二十八章 战局有变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转型第二百四十四章 绿林好汉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帐暖第一百五十七章 风雨飘摇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二百六十八章 黄埔军学第四百九十八章 张骞出使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八百二十六章 贵女愁绪第二百六十六章 乌桓备战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第二十章 造纸办学 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亲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儿随任第六百零五章 权贵人脉第三百六十四章 敦煌军镇第八百三十一章 东阙广场第五百九十九章 经略外夷第四百二十二章 妻儿随任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宝第七章 太子废立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难为第四百一十七章 公卿更替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军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一百五十章 丰年秋收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盐税第八百二十八章 长安会谈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节将近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三百三十九章 虽远必诛第三百四十三章 舰队停靠第二十四章 宜室宜家第七百二十七章 电力发展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四百四十五章 长安学区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烧尸山第七百六十章 不负相思第五十七章 医学见习第一百二十一章 骑兵对决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饰改制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归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诏第三百三十章 商讨出兵第一百七十五章 东郭农丞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国科院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