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泽重见

冬月初五,大雪。

汉承秦制,戍守宫城的兵士依职守不同,划归两处府署辖制。

掌戍宫门的卫士归殿外门署,主掌仆射为卫尉;宿卫宫禁的郎卫则归殿内郎署,主掌仆射为郎中令。

严格来讲,殿外门署虽居于宫城内,却非在未央宫的宫阙内,而是座落在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紧挨着储藏军械的武库。

殿内郎署却是座落在未央宫东阙,经廊道可直抵未央前殿及中央官署,故所谓的“郎”,亦有同“廊”之意,盖因秦汉两朝殿上不得持兵戟,卫士皆立在廊下,廊下也就是廊内,或者说廊中。

由此可见,执掌殿内郎署的郎中令是何等位高权重之职,虽不及三公位高,不似宗正卿超然,却是汉廷最不惧御史府和廷尉府的内朝近臣。

若遇紧急事态或实属必要,郎中令甚至可直接越过御史府和廷尉府,径自羁押刑讯王侯公卿,除却皇帝陛下,再无须向任何人交代和解释甚么。

正因如此,大汉群臣每日入宫治事时,皆是习惯性远离未央东阙,许多事不要看,不要听,不要想,不要管,才能活得更舒坦些。

尤是郎署缉拿的罪犯,多是后世朝代所谓的“钦犯”,若皇帝陛下没开口让御史府监审及廷尉府断罪,那就等若让郎中令自行处置了,不会公示其罪,也不会公开处刑的。

郎署大牢,在大汉群臣眼中,端是个有进无出的绝地。

大雪经夜不停,簌簌而落,近年冬日愈发暖和,长安城内已难得见到这漫天鹅毛飞雪的清晨雪景。

右中郎赵立下得廊道,信步缓行,到得郎署大牢,向轮值戍守的郎卫出示了郎中令的手令,在册簿上署名盖印,方是在郎官的引领下入得戒备森严的大牢。

牢外风雪凛寒,牢内却温暖如春。

能被关押在郎署大牢的罪犯,多是有些身份的,在此看押的郎卫非但不会刻意凌辱犯人,牢饭也是不差的,且被褥管够,前些年还铺了地龙,寒冬能如各处宫室和中央官署般,享受到“集体供暖”。

当然,但凡没彻底魔怔,大汉群臣必是不愿入得这大牢来过此等“神仙日子”。

赵立微是弹冠,解下披肩大氅,没交到郎卫手里,而是搭在自个臂弯内,这可是自家夫人苏媛用少得可怜的闲暇,一针一线细细为他缝制的。

郎署大牢不似寻常牢狱,特意分割成诸多独立的牢房,也没半开放的牢栅,而是全封闭的砖石墙和牢门,以保持足够的隐秘性。

然这种形制的牢狱,最易让犯人感到恐惧和压迫感,死寂无声,四周唯有冰冷暗沉的墙面,此时外头稍微传来些许声响,听在犯人耳里都是惊心动魄的催魂曲。

昔年废太子刘荣不正是被活活吓魔怔了,在牢里投缳自尽么?

只不过他当时是被关押在中尉府的大牢内,而非更为恐怖的郎署大牢。

赵立走过幽深的死寂步道,看着两侧诸多紧闭的牢门,不禁轻声喟叹:“若安居显贵,又何至沦落在此……”

引路的郎官不解其意的眨了眨眉眼,也没多说甚么,尽职尽责的将他领最靠里的一处牢房,以钥开锁。

嘎吱~~

略有锈蚀的铁制门栓发出令人齿冷的响动,牢门缓缓推开,赵立微是开阖眼睑,方才举步入内,又转身对郎官和郎卫们道:“你等将牢门闭上,守在门外即可。”

郎官没有半分异议,即便这不合规矩,却也依言而行,非是因赵立那右中郎将的高位,而是郎中令在手令写明,赵立可单独问讯这犯人。

待得牢门重新闭合,赵立转身看向牢里的犯人,淡淡道:“多年未见,岂料竟已物是人非。”

“去岁返京述职,我在入宫时曾远远瞧见你,只是你却未曾看到我罢了。”

犯人虽是形容憔悴得满面胡茬,一对眼眸却仍炯炯有神,只是此时正流露出丝丝谑笑,语调更是带着些许讥讽。

赵立不怒反笑,颌首道:“不错,昔年你我各为虎贲和羽林将官,随安夷将军清剿诸羌,你因出身秦氏,得为屯长,我则在你麾下听任调派,然首战过后,我便知你不过将门犬子耳,端是瞧你不起,亦是从那时起,你再入不得我的眼!”

犯人扬眉冷斜,翁声道:“我自问论起将兵谋略,绝不逊于你,只不似你这般狠辣无情罢了。”

赵立不禁嗤笑出声:“将帅心存妇人之仁,无异伪善耳,终究是误国,害家,遗祸妻儿!”

犯人闻言,不禁浑身剧颤,急声道:“你这是何意?”

赵立见得他面目狰狞的猛扑而来,却是不闪不避,抬腿便是冲他的腹部踹去。

咚~~

犯人登时被他踹得飞退丈余,挣扎着半跪在地,捂着小腹荷荷闷吼。

赵立笑意尽敛,摇头哀叹道:“多年不见,不想你武艺竟生疏若斯,果是忘却陛下所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铁血秦氏竟看重栽培你此等不肖子嗣,也无怪会落到这般田地了!”

他此乃由衷之言,秦氏历代良将迭出,在铁血尚武的大汉,多少热血男儿对军武传家的铁血秦氏仰慕崇敬,奈何秦氏传承百年的忠勇武风,此时却因秦立一人,或将担负着背君叛国的千古恶名,彻底步入消亡。

他岂能不唏嘘,岂能不慨叹!

“吾族到底如何了?”

秦立顾不得再缓气,凄声嘶吼道。

赵立谑笑道:“你族?你已被武都候逐出家门,秦氏族谱中亦再无秦立此人。”

秦立抬头怒视着他,双手紧紧握拳,多日未曾修剪的指甲深深嵌入掌心血肉,渗出丝丝血渍,沿着掌纹汇成血珠,滴落在平整的青石地面。

地龙烧得还挺热,血珠落地不过顷刻,便即化作暗褐色的干枯血渍。

赵立见他虽怒目而视却又沉默不语,倒也不急着再开口,自顾自的扫了扫牢房内的情形。

不得不说,戍守大牢的郎卫真没亏待秦立,此间牢房内摆着睡榻,书案,席垫,笔墨纸砚亦是不缺,更没寻常牢狱的阵阵恶臭,显是时常遣仆役入内清扫,至少夜壶便桶是会及时取走更换的。

赵立举步行至书案后,屈膝坐下,却非正襟危坐,而是盘膝踞坐,左膝更是离起,左手抱膝,饶有趣味的用右手翻了翻书案上那一摞洁净如新的白纸。

“尚不愿认罪自供么?”

赵立用手指敲了敲案沿,摇头叹息道:“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这道理你在虎贲卫没学过么?”

“我自知罪不容赦,但求早赴刑场,你也无需在此矫情饰诈。”

秦立出身军武秦氏,又领兵多年,自是熟读大汉军律,大批精良兵械从军中外流,这是枭首夷族的大罪,他非但不怨恨祖父将他逐出秦氏,反倒祈盼秦氏能因此而免遭株连。

“呵呵,你能如此释然赴死,莫不是因你妻儿早已逃脱了么?”

赵立摇头冷笑,缓缓从袖带掏出一方锦囊,抬手扔到秦立的脚步。

秦立转眸看去,登时如遭雷薨,手脚并用的跌爬近前,用颤抖的双手小心翼翼的拾起那锦囊,解开绳栓,露出一簇五彩丝璎。

“啊!”

秦立仰头哀嚎,他岂会不识得这锦囊,这丝璎?

汉家女子及笄后,若已许嫁则编五彩丝绳为缨,用之束发,以示已有婚约。

大婚之日,夫妻行过同牢合卺之礼,便执手入室,男子亲手脱妇之缨,并将此缨珍藏,视为信物。

这五彩丝缨,正是秦立与其妻刘婧大婚之日,为她解发脱缨,仔细珍藏多年的信物。

月余前,秦立暗中留在长安的亲信探知秦氏有变,随即快马飞奔至玄菟郡,向秦立禀告。

秦立心知大事不妙,便是安排百余心腹死士护送妻儿离府,以图避祸。至于他自身,是绝不能逃的,否则秦氏必将遭受皇帝的迁怒,甚至是株连九族!

作为世家子弟,他不能独自偷生,牵累全族!

夫妻离别时,他强忍着不去多看苦痛哀嚎的妻子,只是默默将这收着丝缨的锦囊交还到她手中,便是让女侍卫将她速速带离,暗中携着儿子秦继出府远去。

此时此刻,秦立见得这锦囊,这丝璎,无异闻得妻儿噩耗,端是痛彻心扉,几欲癫狂。

砰~~

牢门猛地被从外推开,守在外头的郎卫门刚要冲进来,却见得右中郎将冲他们摆了摆手,沉声道:“无须大惊小怪,在外头好生守着。”

为首的郎官扫了眼牢房内的情形,见得确是没甚么事,便即依言退步,再度掩上牢门。

赵立望着近乎癫狂的秦立,冷然道:“莫要鬼哭狼嚎的,本官只问你一句,可想让你妻儿活命?”

秦立猛是止住凄嚎,稍稍愣怔数息,方是反应过来,急切的看向赵立,涕泪横流的急声问道:“他们没死?”

“现下确是未死,日后却未必能活!”

赵立面色格外阴森,他能体会秦立此时心境,若换了自家爱妻苏媛遭难,他怕也是会发狂,但却不至似秦立这般狼狈如犬,就如他自幼丧父丧兄,就立志入伍从军,誓要屠绝匈奴蛮夷,为父兄报仇。

除却进入遗孤院的那日,他捧着盛满金澄澄粟米饭的大碗流过泪,此后就再未哭过!

当然,他的爱妻苏媛也绝不会似那刘婧般,做出悖逆陛下之事,他们夫妻二人皆为军中遗孤,若非有陛下,他们昔年怕是难以活下来,更遑论有今日的尊贵身份。

正因如此,他更是对秦立夫妇的所作所为恨之入骨,项氏余孽勾结匈奴,意图谋害陛下独子,若秦立真是尽数知情,甚或为之同谋,那便是罪大恶极的逆臣贼子。

无论于公于私,赵立都恨不能生啖其肉!

第五百三十九章 长安坊市第七百三十二章 张笃遇袭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军迟来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设兵团第四十七章 厂房落成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见第五百零七章 罂粟之岛第六百六十九章 涤纶衣料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军改制第六百一十一章 贵女出府第三百八十一章 击溃前军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圣战第四十一章 九王齐聚第三百六十五章 离京出狩第六百九十六章 欧亚烽烟第四百零四章 皇后临盆第六百七十章 来复火枪第一百二十六章 关城血战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机勃勃第四百八十二章 粮食倾销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六百三十章 入宫观戏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驾出行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议政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团入城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三百三十二章 宫寒之症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临洮 第一百一十章 汉军出塞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岁三伏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战争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三百零四章 雍凉乳业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禅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五百一十七章 汉为刀俎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锅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迹降临第三百一十六章 长安周报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门探望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二百一十一章 痴女渣男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惊现第四百七十六章 惊见罂粟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五百四十八章 请款筑路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亲第四百三十九章 铸钢为炮第二十一章 高额月例 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见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风寒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六百一十章 赵府贵女第三百三十九章 虽远必诛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七百六十八章 欧亚大战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儿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编码第二十五章 恁多工钱 第一百九十七章 谋算诸越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诱第三百一十一章 长安械斗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击盐商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刚战车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爱无言第二十五章 恁多工钱 第八章 宫廷宴会第一百四十三章 长安献俘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渐涌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广致仕第二十三章 保住弃子 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闯禁区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发电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电堆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税新法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贵女第二百二十四章 鱼饵香甜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访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现世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四百八十二章 粮食倾销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应对第四百三十六章 腊月返京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六百章 非友即敌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国石油第二百九十章 渡过天灾第七章 太子废立
第五百三十九章 长安坊市第七百三十二章 张笃遇袭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军迟来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设兵团第四十七章 厂房落成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见第五百零七章 罂粟之岛第六百六十九章 涤纶衣料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军改制第六百一十一章 贵女出府第三百八十一章 击溃前军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圣战第四十一章 九王齐聚第三百六十五章 离京出狩第六百九十六章 欧亚烽烟第四百零四章 皇后临盆第六百七十章 来复火枪第一百二十六章 关城血战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机勃勃第四百八十二章 粮食倾销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六百三十章 入宫观戏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驾出行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议政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团入城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三百三十二章 宫寒之症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临洮 第一百一十章 汉军出塞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岁三伏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战争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三百零四章 雍凉乳业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禅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五百一十七章 汉为刀俎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锅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迹降临第三百一十六章 长安周报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门探望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二百一十一章 痴女渣男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惊现第四百七十六章 惊见罂粟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五百四十八章 请款筑路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亲第四百三十九章 铸钢为炮第二十一章 高额月例 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见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风寒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六百一十章 赵府贵女第三百三十九章 虽远必诛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七百六十八章 欧亚大战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儿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编码第二十五章 恁多工钱 第一百九十七章 谋算诸越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诱第三百一十一章 长安械斗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击盐商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刚战车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爱无言第二十五章 恁多工钱 第八章 宫廷宴会第一百四十三章 长安献俘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渐涌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广致仕第二十三章 保住弃子 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闯禁区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发电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电堆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税新法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贵女第二百二十四章 鱼饵香甜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访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现世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四百八十二章 粮食倾销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应对第四百三十六章 腊月返京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六百章 非友即敌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国石油第二百九十章 渡过天灾第七章 太子废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