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汉军出塞

汉五十九年四月,右北平和上谷两郡派出六万步卒出边塞,突袭匈奴左部。毫无防备的匈奴诸部毫无抵挡之力,短短数日内汉军竟孤军深入数百里,直抵燕北长城脚下,却没有继续进军,而是就地扎营,营建防御工事。

等到匈奴权贵醒悟过来,随后而至的大量边民和粮草已经输送到汉军大营。汉军开始营建无数棱堡和壕沟,摆出死战不退的态势。

左贤王的王廷置于匈奴圣山——狼居胥山,立燕地数千里,驰援不及。

当地匈奴诸部只能向云中单于庭所部求援,驻守云中的匈奴左大当户浑于坭坐拥铁骑近万,却视如罔闻,按兵不动。直到燕北诸部送来珍宝百车,牛羊十数万,这才勉为其难的派出五千精骑驰援燕北。

然而,就在援兵出发数日后,雁门郡太守郅都,持天子诏令和兵符,拜征北将军(二品,不常置,战时设),统率代郡,雁门,太原三郡都尉,令兵十万出雁门边塞,兵发云中。所率十万汉军中,有胡骑八千,由胡骑将军公孙歂统率。

所谓胡骑,来源大部分是归降的匈奴人和义渠出身的胡人。

大汉最显赫的胡人家族,便是典属国公孙昆邪所属的公孙世家。数年前,更有匈奴将军唯许卢等五人,率部归顺,刘启大悦,将其尽皆封侯。胡骑将军,不常置,秩比二千石,与光禄大夫平级,次于郡守一级。

新任的胡骑将军公孙歂乃是公孙昆邪同胞幼弟,曾在吴楚之乱中,率三千胡骑,且骑且射,生生拖垮了万余叛军,立下大功。

此番汉帝刘启特意派他辅助郅都,率八千胡骑为先锋,星夜兼程,奇袭云中。

云中城头,左大当户浑于坭面对城外来回奔驰的八千胡骑,面色大骇。公孙歂来得太快,以至雁门到云中一线巡视的匈奴游骑压根来不及送回消息。

虽然浑于坭对云中城内剩余的五千匈奴铁骑有信心,绝对能以少胜多的击溃八千胡骑。然而他心中清楚,汉军的主力,绝对不是眼前的胡骑。按多年与汉军交锋的经验,一旦涉及攻城掠地,其出动步卒数量绝对在骑兵的十倍之上。

近十万大军?

浑于坭被自己的猜测吓傻了。他深知匈奴铁骑的强悍,在于野战,在于来去如风,弓马娴熟。若是被困死在这云中城的高墙坚壁之内,便只能下马步战,战力甚至比不上精于步战的汉军。

自从军臣单于率单于庭所部大军回返龙城越冬,至今未归。龙城远居漠北,离此地数千里之遥,显然远水救不了近火。

浑于坭顿时陷入了左右为难的窘境,是坚守云中,还是避敌锋芒,保存实力?

就在浑于坭犹豫不决之时,数十精骑正驰骋在河南朔方之地。

马上的骑兵身着草绿色的怪异服饰,从他们的五官,依稀可以看出,年岁并不大。

天空中,十数只鹞鹰正不住的盘旋,偶尔会俯冲而下,缓缓停在骑兵的肩膀上稍事歇息。年轻的骑兵们,便会从马背的背囊内,取出切成细条状的肉片,给鹞鹰喂食。

朔方,北方之意。战国时称为河南地以及北假,原为赵国领地。

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前300年),赵国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置九原郡,此为河套地区建置之始。其后赵国衰落,河南地被匈奴占据。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遣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以河南地为三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号为“新秦”。匈奴一度为蒙恬所击败,逃往漠北,十数年不敢南下。

秦末战乱,边地戍卒被调回中原。匈奴一代枭雄冒顿单于统一匈奴各部,东灭东胡,西驱大月氏,南并白羊王、楼烦王,北服浑庾、屈射、丁令、鬲昆、薪荤等部族。匈奴军事力量强大,有“控弦之士”(骑射部队)三十余万,不断袭掠大汉北部边郡。

大汉立国数十载,匈奴以河南地为前站,数入边地,“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攻城屠邑,殴略牲畜,杀吏卒,大寇盗,给大汉边民带来沉重的灾难,严重危害大汉北疆的安全。

时至今日,河套及其以南地区,仍由匈奴楼烦王,白羊王所部驻守。背靠漠南,匈奴右贤王的王廷距外长城边塞不足千里,随时可以驰援。

由于地处河套平原,有黄河的滋养,朔方土地肥饶,宜屯田驻守。匈奴人占据后,并未大肆捕杀当地汉民,而是驱使他们从事耕作和放牧,为驻守当地的匈奴将士提供粮草。

按理说,河南朔方地就地而居的汉民为数不少,不似茫茫大草原,常常数百里不见人烟。

然而这队年轻骑兵们一路纵马疾驰,已深入河南地数百里,却见到意料之外的情形。

整个河南地似乎一片死寂,偶尔碰到一些小村落,也是十室九空,仅剩断壁残垣。大片大片的良田根本无人打理,长满了野草。要知道,

“齐左监,四月可是北方农耕最为繁忙的时节,若是此时还不耕作,今年根本就不会有任何收成了。”

一个骑兵满脸忧虑,对骑兵首领幽幽道:“整年无收,百姓们怎么会有余粮,一直坚持到明年的秋收?恐怕连明年春种的种子都没有了。”

“你叫赵立是吧?今后在外莫轻易泄露彼此军职,这是咱们羽林的规矩!”

齐山皱了皱眉头,教训道:“闲暇时多记些羽林条例,在外暴露军职和身份是大忌!”

骑兵赵立赶忙应诺,他和百余名同窗刚从遗孤内院的军事学院被选拔出来,编入神秘的羽林校。

由于赵立在学院内表现优异,无论是体能和战术理论都位居榜首,故新晋羽林校尉的公孙贺,曾特意吩咐左监齐山重点培养他。大家都是军中遗孤,平日相处倒是颇为合拍,但每当涉及军务,就没有任何情面可言。

齐山是羽林中的传奇人物,平日神龙见首不见尾。哪怕公孙贺和他提起过几个重点培养对象,但他实在没有闲暇,尽皆交给麾下将官代为教导,故此对赵立诸人并不熟悉。

此番太子交办下侦查河南朔方,为大军先行探路的任务,齐山索性带上赵立等人,让他们提前熟悉一下羽林卫的职责。当然,少不得要加派人手照看他们,纸上谈兵的军事学院,显然和实战还有巨大差距。

齐山取出背囊中的地图和炭笔,在上面简单的勾画了几笔。

他沉吟片刻,又取出白纸,用炭笔在上面用羽林暗语写了起来。暗语是太子刘彻根据后世的密码,设计出的一套保密通讯文字。若用暗语写成的条陈,即使被敌方缴获,也根本无从破译。因为刘彻使用的对照书籍,是前世的《红楼梦》。

条陈分为一式两份,齐山写好后,将白纸卷好,分别放入两个小小的竹管。取出活折,蜜蜡和火漆,将竹管仔细密封好后,他唤人找来两只已经吃饱喝足的鹞鹰,鹞鹰的腿上绑着不同颜色的细绳。

齐山将竹管分别绑在两只鹞鹰的腿上,吩咐负责训鹰的将士将其放飞。

鹞鹰被放飞后,在天空中盘旋片刻,便朝不同的方向翱翔而去。分别为上郡的骁骑将军秦勇和长安城的太子殿下带去今日搜集到的消息。

说起这训鹰之法,就不得不提刘余和刘胜这两个终日飞鹰走狗,不务正业的皇子。自打太子刘彻把从匈奴使臣馆驿里强夺来草原鹞鹰交到他们手中,不过月余,便训练的服服帖帖的。不但如此,竟还愣是总结出一套训鹰之法。

刘彻闻讯后,不由大喜,暗自感叹自己无心插柳的先见之明。

果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世间从不缺乏人才,只缺少伯乐嘛。刘彻派出羽林卫跟两位皇子学习训鹰之术,还重金收购大量的草原鹞鹰,花费了大半年时间,终于训成了百余只。

此番齐山侦查河南朔方地,刘彻便大手笔的派出了大半可用的鹞鹰,为今后的普及推广试试水。

刘彻不是没尝试过训练信鸽,然而他很快就发现,那是白日做梦。汉朝生态环境太好,满天都是猛禽在翱翔,辛辛苦苦养出的信鸽,没等飞出长安城,就会被老鹰和大雕吃个精光。

还是主角光环不够亮,悲哀得很!

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隐患第一百零四章 验证炸药 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编码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装战船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归化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达云中第一百零五章 梁王刘武第四百三十六章 腊月返京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一百零七章 平虏沙盘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贲兽第四百五十八章 胶漆娇妻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六百三十八章 国之重器第七百五十二章 东风客运第三百九十章 大战终结第八百零六章 储君大婚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禅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国伊予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帐暖第一百七十八章 争先认购第二百九十六章 暂缓圆房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胶第七十二章 艾格连锁 第四百四十五章 长安学区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割地第四百四十三章 东郡油田第二百四十四章 绿林好汉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马青梅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报第十四章 运筹马上 第五百七十二章 岭南铝业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连连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随军第二百零二章 筹建边城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内乱第七百五十二章 东风客运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刘乘飞天第二百四十四章 绿林好汉第五十三章 内院探奇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寻仇第七百四十九章 没心没肺第三百九十二章 败家婆娘第三百一十六章 长安周报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请除国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刚战车第三百零七章 项王藏宝第七百五十四章 出城乘车第二百二十八章 枭雄殒没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五百六十二章 筑路实践第三百五十章 诸越形势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刚结束工作回饭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三百八十章 城头失守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赠马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儿第七百一十四章 为子作揖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团 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贼第六百一十章 赵府贵女第七十章 老汉家中 第八十二章 先锋叛逃第三百零四章 雍凉乳业第六百五十九章 国弱处卑第二百七十五章 发行邸报第五百零七章 罂粟之岛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诸事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一百九十二章 惊天大案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骑出路第六百七十四章 贵女怨念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献剑第一百五十八章 刘荣投缳第六十四章 诛心之言 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灭乌孙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设慈济第六章 未央风起第六十章 纺织工艺第三百四十五章 番禺城破第六百六十章 贵女求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调控畜牧第六百四十四章 宫邸女学第六百七十四章 贵女怨念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六百九十七章 发展代价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术第六百三十七章 铁道竣工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三百八十三章 帐內定计第二百三十三章 师徒相见第六百六十四章 双拥基金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
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隐患第一百零四章 验证炸药 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编码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装战船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归化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达云中第一百零五章 梁王刘武第四百三十六章 腊月返京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一百零七章 平虏沙盘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贲兽第四百五十八章 胶漆娇妻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六百三十八章 国之重器第七百五十二章 东风客运第三百九十章 大战终结第八百零六章 储君大婚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禅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国伊予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帐暖第一百七十八章 争先认购第二百九十六章 暂缓圆房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胶第七十二章 艾格连锁 第四百四十五章 长安学区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割地第四百四十三章 东郡油田第二百四十四章 绿林好汉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马青梅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报第十四章 运筹马上 第五百七十二章 岭南铝业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连连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随军第二百零二章 筹建边城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内乱第七百五十二章 东风客运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刘乘飞天第二百四十四章 绿林好汉第五十三章 内院探奇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寻仇第七百四十九章 没心没肺第三百九十二章 败家婆娘第三百一十六章 长安周报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请除国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刚战车第三百零七章 项王藏宝第七百五十四章 出城乘车第二百二十八章 枭雄殒没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五百六十二章 筑路实践第三百五十章 诸越形势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刚结束工作回饭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三百八十章 城头失守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赠马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儿第七百一十四章 为子作揖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团 第一百九十四章 年夜擒贼第六百一十章 赵府贵女第七十章 老汉家中 第八十二章 先锋叛逃第三百零四章 雍凉乳业第六百五十九章 国弱处卑第二百七十五章 发行邸报第五百零七章 罂粟之岛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诸事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一百九十二章 惊天大案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骑出路第六百七十四章 贵女怨念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献剑第一百五十八章 刘荣投缳第六十四章 诛心之言 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灭乌孙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设慈济第六章 未央风起第六十章 纺织工艺第三百四十五章 番禺城破第六百六十章 贵女求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调控畜牧第六百四十四章 宫邸女学第六百七十四章 贵女怨念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六百九十七章 发展代价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术第六百三十七章 铁道竣工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三百八十三章 帐內定计第二百三十三章 师徒相见第六百六十四章 双拥基金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氏借道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