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

近日来,太子刘沐时常自顾自的傻乐,然每每见得少傅赵立,却不免有些心虚,就如偷偷拱了别家白菜的猪崽子。

说实话,刘沐觉着自个有些冤枉,皇祖父下旨赐婚之事,他事前并不知晓,孰料皇祖父是真的痞,就在他与少傅返归抵京的前一日,颁下这道恩旨。

若说皇祖父非是有意如此,他是打死不信的。

能与赵婉定下婚约,固然可喜,然闹得未来岳丈也猝不及防,这多少就显得不太厚道。

那日接风宴上,少傅闻之此事时,硬是当着父皇和母后的面,彻底懵了圈,撒了樽中酒。

要晓得,赵立乃少小从军,是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坐在累累骸骨上渴饮刀头血的狠角色,且素来不苟言笑,从未露出过这般手足无措的神情做派。

好在皇后阿娇那日难得的靠谱一回,为自家傻儿子和赵氏夫妇讲述了内情。

今岁三伏,帝后离京避暑,赵婉再度伴驾,孰料在南山河谷没待几日,太后便传了懿旨,欲召皇后阿娇往渭北甘泉宫,商议为太子选妃之事。

原因无他,太上皇和太后觉着儿子和儿媳行事太过拖沓,且诸多宗室长辈也愈发心焦,再等不及了。

皇后阿娇自是心里有数,特意领了赵婉,乐呵呵的摆驾渭北甘泉。

对于赵婉此女,太后王娡亦早有耳闻,只因近年常居渭北,故没见过她现今的小模样。

待得仔细打量过,就觉着这小妮子长得俊,且体态匀称,又不似寻常贵女般弱柳扶风,瞧着就是个好生养的。

太后执掌凤权数十载,见过的嫔妃宫娥如过江之鲫,这点阅人的眼力还是有的,尤是对女子的审视,眼光堪称老辣,皇后阿娇是远远不及的。

知悉皇后儿媳颇为属意这位小贵女,且皇帝儿子也觉合宜,王娡也就没再提及为孙儿选妃之事,只让赵婉独自留下,却将儿媳妇打发回南山河谷。

赵婉心下虽不免无措,却终归是胆大心细的脾性,非但面上不显,更没露出半点怯懦畏缩,每日恭恭敬敬的陪着太后,甚至数度得见太上皇。

“这妮子,不错!”

过得三伏,皇后阿娇亲自来接人时,太后王娡当着赵婉的面,说了这么句话。

当时在场的,尚有阳信和南宫两位公主,以及数位辈分颇高的刘氏宗妇,闻得太后的这句看似随意的褒奖,就晓得太子妃的人选定好了。

阿娇身为天家妇,焉能不知,若非太上皇也觉着合宜,太后必是不会说出这话,尤是当众这般说,更带着催促之意。

返京后,阿娇与刘彻谈及此事,刘彻也不好违逆长辈,就想着等自家傻儿子和赵立返归,再找合宜时机。

奈何太上皇见得儿子儿媳仍是久久无有作为,又闻得宝贝孙儿也早就属意这赵氏贵女,硬是掐准了时日,偏就在刘沐和赵立抵京的前一日,颁下赐婚的恩旨,闹得刘彻和阿娇真真哭笑不得。

愈老愈小,说的估摸就是太上皇刘启近年的状态。

接风宴上,闻得皇后讲述此间内情,赵立和苏媛端是目瞪口呆,太子刘沐则是抚额暗叹,这确是皇祖父的做派,随性随心,不拘常理。

赵婉则是臊得满脸通红,在甘泉宫的情形,她在归家后也与阿母提过,阿母多少是知晓的,然因少女羞怯,她也不可能和盘托出,没羞没臊的对阿母说,太后颇是喜欢她,自个十有八九是要做太子妃了。

现下当着长辈和刘沐的面,听着皇后毫不避讳的笑谈内情,小贵女的俏脸红得都要往外渗血了,垂着小脑袋,硬是不敢看人。

太上皇的恩旨,谁敢违逆?

况且,在场之人也没想违逆的。

帝后和太子是早有此意,赵婉亦不用提,苏媛也早有心理准备,饶是猝然闻讯的赵立,之所以有些发懵,倒不是对此事有所不满。

自昔年得为刘沐的蒙师,教授他武课,赵立是真真看着他长大的。

对刘沐的脾性,赵立自也了解颇深,虽是颇为莽直急躁,却是重情重义,对亲近之人更是重视得紧,便连随侍他多年的小内侍褚端,日子都过得颇为滋润,时不时能得赏些好物件和好吃食,鲜少挨了责罚。

岳丈看女婿,多半要是挑挑毛病,毕竟养了多年的好白菜,凭白被猪崽子给拱了,换谁心里都不是滋味。

然太子殿下不是猪崽子,是龙崽子,且是懂得努力上进的龙崽子。

赵立官居右中郎将时,每每轮宿宫内郎署,晨昏必沿廊道往太子府,教导刘沐武课,若真要仔细计较,终日忙于公务的赵立,多年来与刘沐相处的时候,比陪伴自家女儿还要多些。

若非如此,赵婉的性子未必会这般的野,未必会在北阙甲第闯出“拳打侯府嗣子,脚踹名门闺秀”的赫赫凶名。

虽说赵立仍觉着自家女儿是株好白菜,让别家的猪崽子拱了固然可惜,然若真要端出来喂龙崽子,他又觉着摆不上台面。

这不是贬低自家女儿,恰恰相反,是出于拳拳的父爱,尽可能理智的审视衡平。

论身形相貌,赵婉皆是不差的,毕竟父母双亲都基因本就不错,苏媛虽非绝色,却也绝对在水准之上,赵立更是面容冷俊,体态欣长匀称。

要晓得,汉代取官,对面貌乃至体态也有所要求,所谓的汉官威仪,少不得要五官端正,形容不可太过猥琐。

或许有些不公平,但相貌差的官员,确实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实则在后世,长相好的人,在各行各业也多半都具有更大优势,这是无须讳言的,不是么?

只不过,汉人的审美观不似后世华夏,娘兮兮的花美男不吃香,反是面容刚毅,身形健硕的硬汉,才教老百姓觉着此人靠谱。

毕竟大汉铁血尚武,文臣外出亦佩剑,很难想象一个扭捏娘炮腰悬佩剑,扭着小蛮腰挥斥方遒的情景。

军中更是如此,饶是卫青这出了名的“白脸将军”,一脚就能踹断后世娘炮的小蛮腰,你信是不信?

正因如此,赵婉端是生得好,虽因年岁尚幼,站在身形魁梧的刘沐身边显得娇小,然相较于寻常贵女,却是身高腿长,渐渐长开的眉眼,更带着寻常贵女少见的英气,光凭这点,皇后阿娇就觉着“深肖本宫”,颇合眼缘,必是个不容易受人摆弄欺负的。

细数历代汉后,没这股英气的,还真就是不成。

赵立之所以觉着自家女儿不足为太子妃,主要还是她的脾性太野,近年虽已多多管教,但终归有些迟了。

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赵婉在性格养成最为关键的幼年,因父母皆忙于公务,赵氏又不是底蕴深厚的世家大族,故相较寻常贵女,她堪称是被放养,自由自在的茁壮成长。

待她过得十岁,赵氏夫妇才惊觉自家女儿貌似“长歪”了,没有半点大家闺秀该有的端庄贤淑,再想“亡羊补牢”,将她的脾性“掰正”,却是难上加难了。

旁的不提,就说在家里呆不住,但凡得了闲暇,就想着到外头撒欢,听闻把常山王府的承泽翁主都硬生生的带野了,闹得常山王妃也颇为头疼。

这若是真入了宫,那该如何度日啊?

赵立曾任右中郎将多年,掌宿卫宫禁,深知宫规森严,只怕自家女儿在深宫内苑日子难熬,更怕她的脾性太野,受不得拘束,必会触犯宫规。

少女情怀终是诗,想法太过天真,憧憬太过美好。

为人父母者,自须想得更深,看得更远。

若自家女儿无意太子,他或可舍弃一切荣华,跪请天子劝说太上皇收回成命,念在他往昔的功勋,天家绝不至为此痛下杀手。

罢官、除爵,或许在所难免,却必能得保性命,一家三口去做寻常百姓。

在现今的大汉,但凡四肢健全,且肯努力谋生者,是绝不至饿死的,赵氏夫妇就算被贬为庶民,抄没家业,凭借自身努力,也必能丰衣足食。

然而,饶是赵立对感情之事再木讷,也能瞧出自家女儿确是心系太子,再想想太子在接风宴上那贼兮兮的神情,估摸还真是所谓的“两情相悦”。

事已至此,为之奈何?

只能如爱妻所言,更为忠君任事,好好辅佐太子,日后若女儿真是闯下甚么祸事,依着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的脾性,念及君臣往昔情分,应是会从轻发落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

尚未为人父母者,多是难以体会的,现今的刘沐和赵婉亦是如此。

二人已相识多年,勉强也能算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了,又因各自的出身,自幼少有年岁相仿的玩伴,更况乎异性玩伴,加上脾性相投,彼此生出些懵懂的爱慕,实属正常。

初恋,往往是纯粹美好的,多是不会掺杂甚么私心算计,偶尔能见见面就已颇为欣喜,挨得近些更是含羞带臊,牵牵小手……

嗯,牵手是不能牵手,饶是刘沐再莽撞,饶是赵婉再率真,也懂得在正婚前不宜有肌肤之亲。

私相授受嘛,既已定下婚约,倒是无须再太过忌讳了,也无须私下相授,要送些甚么好物件,明着送便是了。

大汉民风开放,在守规矩的前提下,男女之防远不似后世的儒家皇朝严苛。

太子殿下看着莽头莽脑,实则是颇有鬼主意的。

苑厩中的那匹小马驹虽早已过了离乳期,却只将母马送回赵府,说是小马驹正是长筋骨的关键之时,留在太子苑厩,由诸多牧马官代为驯养才更为妥当。

赵氏夫妇闻知此事,又瞧见自家女儿目光闪躲,焉能不晓得两个小屁孩的心思。

除了感叹句“女大不中留”,夫妇俩又能如何,总不能将自家女儿禁足,不让她到太子苑厩“看马驹”吧?

况且,宫邸学舍就在承乾宫内,休沐日或可禁足,然平日若是迟些回府,夫妇俩还能闯宫逮人?

皇帝刘彻闻得自家儿子行事还算懂分寸,也就没多过问,毕竟掌肃宫闱乃是皇后凤权,身为帝皇者,若时常探问小儿女间的卿卿我我,反倒失了分寸。

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择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师整军第一百六十章 慑服中原第八百零一章 搅屎棍子第四十三章 悲催刘德 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发电第二十六章 营建之事 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车轮船第七百二十七章 电力发展第六十七章 国之羽翼 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七章 太子废立第三百三十二章 宫寒之症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编码第六百三十八章 国之重器第三十七章 遗孤内院第四百八十七章 属国三等第七百零五章 罗马权斗第七百一十四章 为子作揖第一百章 企业划分第六百七十章 来复火枪第七百六十章 不负相思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十二章 虎贲羽林第三百九十章 大战终结第四百三十四章 发条玩具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霉药膏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争相竞价 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见习第三百三十二章 宫寒之症第一百一十章 汉军出塞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团入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辩第四百二十章 创投基金第六百八十八章 牵马归府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卖战俘 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异动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复国第六十五章 雁门行商 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联赛第一百零四章 验证炸药 第一百六十五章 载人运输第二百三十一章 枭首腰斩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军溃逃第一百零二章 东市巧遇 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准备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两关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临洮 第八百三十章 长安协定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三百六十一章 脱岗培训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贲兽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冲突第六百四十二章 过载保护第二十六章 营建之事 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阳孔仅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娇妻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装战船第六百八十章 母子论理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国石油第七百六十五章 为官为臣第四十章 王府缉凶第七百七十八章 犹太祭祀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须多言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乌桓第四百五十二章 刘沐封王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刘沐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门虎子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约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异动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节将近第三十六章 背后真相 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帐暖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三百零九章 麦棉复种第五百六十四章 无线通讯第八十五章 疯狂认购第六十三章 汉奸鼻祖 第八百零八章 新妇难为第七百八十八章 阳春三月第二百九十七章 经略南越第六百九十六章 欧亚烽烟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门虎子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七百六十四章 开凿运河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临城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购新宅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种子第七百三十八章 汉已八旬第八百零三章 东方先生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二百六十六章 乌桓备战
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择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师整军第一百六十章 慑服中原第八百零一章 搅屎棍子第四十三章 悲催刘德 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发电第二十六章 营建之事 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车轮船第七百二十七章 电力发展第六十七章 国之羽翼 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七章 太子废立第三百三十二章 宫寒之症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编码第六百三十八章 国之重器第三十七章 遗孤内院第四百八十七章 属国三等第七百零五章 罗马权斗第七百一十四章 为子作揖第一百章 企业划分第六百七十章 来复火枪第七百六十章 不负相思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十二章 虎贲羽林第三百九十章 大战终结第四百三十四章 发条玩具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霉药膏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争相竞价 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见习第三百三十二章 宫寒之症第一百一十章 汉军出塞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团入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辩第四百二十章 创投基金第六百八十八章 牵马归府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卖战俘 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异动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复国第六十五章 雁门行商 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联赛第一百零四章 验证炸药 第一百六十五章 载人运输第二百三十一章 枭首腰斩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军溃逃第一百零二章 东市巧遇 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准备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两关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临洮 第八百三十章 长安协定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三百六十一章 脱岗培训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贲兽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冲突第六百四十二章 过载保护第二十六章 营建之事 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阳孔仅第三百九十三章 陪伴娇妻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装战船第六百八十章 母子论理第四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国石油第七百六十五章 为官为臣第四十章 王府缉凶第七百七十八章 犹太祭祀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须多言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乌桓第四百五十二章 刘沐封王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刘沐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门虎子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约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异动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节将近第三十六章 背后真相 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帐暖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三百零九章 麦棉复种第五百六十四章 无线通讯第八十五章 疯狂认购第六十三章 汉奸鼻祖 第八百零八章 新妇难为第七百八十八章 阳春三月第二百九十七章 经略南越第六百九十六章 欧亚烽烟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门虎子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七百六十四章 开凿运河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临城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购新宅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种子第七百三十八章 汉已八旬第八百零三章 东方先生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二百六十六章 乌桓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