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东方先生

酒宴正酣,埃霍斯端着特意从长安运回的高脚杯,走到大汉副使身边,举杯敬过酒,随即刻意压低声线,出言问道:“东方先生,将前来接任特使的上官到底甚么来头啊?”

东方朔晃了晃杯中的葡萄佳酿:“问这作甚?”

埃霍斯耸了耸肩,坦言道:“学生本以为先生是会顺势接任特使的。”

这是实话,在长安“留学深造”的两年多里,东方朔就是专事负责教导他们的,此番更是被汉廷特意指派,随他们返归,暗中协助他们捣鼓出那些所谓“神迹”。

整个祭祀大典,实则皆是东方朔和千余虎贲将士在暗中布置,诸般“神迹”更是他们亲自操刀的。

依汉廷的规矩,派驻外邦使馆的特使至多任满四载,无特殊情形不得继任,得返京述职,总体核鉴过任期内的功过得失后,再行任用,即便再行外派,也绝不会派回原驻地了。

阿帕麦亚使馆的现任特使行将任满,恰好东方朔前来,埃霍斯满心以为东方朔是会顺势接任的。

要晓得,相对大多数汉官,东方朔在埃霍斯乃至诸多巴勒弗子弟眼中,简直就是个随和亲善的“好人”。

没架子,不拘小节,嗜酒如命,更爱说笑,言语诙谐幽默。

在长安时,巴勒弗子弟们最喜欢听东方先生讲课,非但轻松愉快,且先生授课时深入浅出,常常将很是深奥的大道理用些小小趣事来喻比,让他们能迅速领悟且记忆深刻。

若是东方先生接任特使,常驻阿帕麦亚,与他打交道自是比寻常汉使要费事得多。

岂料,前些日子汉廷大行府已传来迁调令,新任特使已从长安启程,会昼夜兼程,顶多在大夏使馆稍作停留,估摸至迟在明岁三月前能到得阿帕麦亚城,让现任特使准备做好交接事务。

东方朔,将以行人令的身份,担任副使,继续留在阿帕麦亚使馆,协助新任特使行事。

莫说埃霍斯,就是巴勒弗家族的各房掌权者们都惊到了。

要晓得,现任的特使也只官居行人令,东方朔的官位与之相同,将来却只能屈居副使,盖因新任的特使,乃是大行少卿!

府署少卿啊!

秩二千石,与各郡太守同秩,虽是位列诸卿,然其真正的权势,实是仅次于三公九卿,隐隐高于寻常众卿的,郡太守更是没法与之相比。

譬如大农府的八部少卿,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真是打个喷嚏,都能闹得举国皆闻。

尤是商部少卿,就连远在阿帕麦亚的汉商,都不忘时刻探听其最新举措,旁的不多说,光是加征几厘货物出入境的商税,都足以让他们肉疼到想死。

大行少卿,看着没大农少卿风光,实则其态度却能影响到汉廷乃至汉帝对外邦的观感。

派驻外邦者,无疑更代表着大汉皇帝的意志,甚至有“临机决断”之权,可“便宜行事”。

大行少卿派驻阿帕麦亚使馆……

类比后世华夏,就相当于将外交副部长派驻到某国的地方领事馆,实实在在的“超高配”。

这特么要不是想搞事,别说巴勒弗掌权者们不信,就是东方朔都不信啊。

至于屈居副职,东方朔倒是没甚么不满的。

要晓得,他前些年曾在丞相东郭咸阳的府邸里,当众宽衣“小遗”来着,那日酒醒之后,差点没懊悔到投河自尽。

岂料,非但丞相没怪罪于他,反倒是大行令张骞在两年多前将他调入大行府,交办了教导埃霍斯等人的差事,在此番离京前,更是让他升任了行人令。

行人令,秩俸虽只六百石,却是实打实的公府属官,出使外邦时更是风光无限了。

虽说与大行少卿不能比,然现今的大行少卿满打满算就四个,况且新派任来的这位大佬,特么是做过胥浦太守的,实打实的封疆大吏,还特么是边郡太守,东方朔能比得了啊?

他是很狂没错,但也不是没有自知之明,更清楚胥浦是甚么地方,能在那做太守,光背景硬实可不成,没点真本事且杀伐果决的猛人,那是铁定不成的。

狂可以,恃才傲物、不拘小节也可以,但要分清对象,不是人人都会宽容忍让的。

东方朔昔年在丞相府邸小遗席间,顶多是懊悔,若是换了在飞将军李广府上如此放浪形骸,小兄弟都给你当场割下来,信是不信?

徐隅,东方朔对他虽没甚么印象,却也已获知了他的过往官途。

出身官宦世家,弱冠之年入仕,从区区公府户曹丞,秩二百石的府署刀笔吏,不到十年光景,硬是一路升迁,不到而立之年就破格外放胥浦太守。

各郡太守,皆是皇帝亲自敕任的,绝无走偏门的可能。

更夸张的是,刚在胥浦任满一届,刚入而立未久,就迁调回京,晋任实权实职的大行少卿了。

别再说他是靠家世,老徐家过往八十余载,可没出过三公九卿,撑死出过列卿。

秦汉时期以九卿主管中央主要政务,九卿以外诸卿以列卿称之,九卿则惯常称为大卿,故各部“少卿”不是说他们比列卿位秩低,而是相比他们的直属主管“大卿”而得名的,实则各部少卿的实权比多数列卿要高。

三十出头,做过边郡太守,再任大行少卿,且非皇亲国戚,亦非公卿世家出身,绝对猛到离谱!

东方朔已入不惑之年,四十余载人生历练,近二十载的宦海浮沉,终归让他学会了审时度势,收敛了肆意轻狂。

这世道,不是你自认为才高八斗,就能觅得功名建树的,更无甚么臣子是朝廷不可或缺的。

现今的大汉朝堂和军伍之中,最不缺的就是能臣猛将。

汉之得才,于兹为盛,绝非妄言。

得到展现才能的机会,已是实属不易,若不知足,没踏踏实实的有所建树,却仍是好高骛远的祈盼平步青云,那别说加官进爵没指望,现有的官位怕也保不住了。

东方朔深知,过往自身是大错特错了,昔年与他一道被破格拔擢的两个同辈,司马谈已接任太学祭酒,主父偃更是早已官居尚书令,位同九卿了。

唯有恃才傲物的他,官位愈做愈小,却偏愈发觉着怀才不遇,愈发的放浪形骸,凭白蹉跎了近二十载。

二十载啊!

人生苦短,为数几何?

此番再得拔擢重用,他已然幡然醒悟,于他而言,官途已无捷径,唯有踏踏实实的尽忠职守,才可期盼更多。

徐隅年岁固然比他小不少,然上官就是上官,甚么“屈居”副职,甚么心怀不甘,不存在的。

入仕的起点比他低,官位却升得比他快,比他高,绝非仅止是出身决定的,才能与性格,才是决定两人命运的关键因素。

东方朔虽仍自信才能不弱于人,却也已学会从自身寻找原因,早是过了怨天尤人的年纪。

事实上,皇帝刘彻确实对这位史上的大名人很失望,若非抱持着某种难以言说的历史强迫症,且觉着他很适合教导出“神棍”,多半是不会再给他甚么机会的。

若仍是不知反省,烂泥扶不上墙,也就不扶了,堂堂大汉天子,没甚么闲心太过关注个废材,烂泥扶不成,既费事又脏手,缺个东方朔,大汉还能玩不转?

好在大行令张骞对东方朔近年的表现还是满意的,否则也不会向皇帝陛下进谏,将此番到阿帕麦亚“装神弄鬼”的差事交办给他。

阿帕麦亚的祭祀大典后,虎贲军候遣人快马往大夏使馆,请向朝廷转呈密函,端是万里加急,一路不知跑瘫了几匹马,累倒了几个驿卒,密函才在短短半月内呈送抵京。

张骞知悉东方朔已将此事办得颇为妥帖漂亮,故才向刘彻进谏,不妨让他留在阿帕麦亚使馆任事,担任副使协助行将前去赴任的徐隅。

东方朔虽不知此等内情,却也醒得,让他担任副使,实则是大行令对他的肯定和认可,是给他更大的机会。

委屈?

真是没有此等心绪,有这闲功夫,倒不如趁特使未到任前,好生熟识帕提亚的风土民俗,探明安息各大势力间错综复杂的情势,以便将来更好的辅助上官行事。

若徐隅真是来搞事的,那于他东方朔而言,无疑也是大有可为的。

“你也无须多作揣测,好生做你的裁判长,该喝酒吃肉就喝酒吃肉,该清除异端时,别心慈手软就成。”

东方朔美美的呷了口葡萄美酒,眯着双眼,轻笑道。

“先生放心,学生虽是愚钝,却能分得清何人乃是异端,下手不会容情的。”

埃霍斯亦是展颜而笑,随即更是挤眉弄眼,异常猥琐道:“先生近日可有瞧得上眼的美人,今夜不妨……”

咳咳~~

东方朔险些活活呛死,昔年放浪形骸时,他可没少逛窑馆,每岁秩俸多半都用在这上面了。

要晓得,汉初数朝的官员秩俸是真的高。

即便是在太学担任经学博士时,东方朔也秩比四百石,换算后世平价购买力,月,约莫要超过年薪二十万,且包吃包住哦。

奈何为官近二十载,他硬是没攒下甚么钱财了,可见昔年是在窑馆花得多狠。

近些年虽已大为收敛,然奈何“花名”在外,况且他是真的长得帅又有才,谈吐幽默风趣,莫说出手颇为大方,饶是不给钱,也有窑姐儿愿意让他白嫖,想倒贴的都不是没有的。

难以洗白,便连埃霍斯等人,都没少听闻东方先生的风流轶事。

白嫖啊!

这特么换了埃霍斯,怕不得向族中兄弟吹嘘好些年,真不是谁都有这等本事的。

对旁的汉官,埃霍斯自是不敢如此出言孟浪,然对东方先生,他还真就没太多顾忌。

“免了,现今我这身份,不宜在外夜宿,更不宜将女子带入使馆。”

东方朔终归是懂得轻重的,身为汉使,在外邦代表着朝廷,真若胡搞瞎搞,失了汉室颜面,官位难保不说,老命都得丢。

埃霍斯两股战战,溜得比兔子都快。

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择第四百二十七章 刘乘心醉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处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临朝第二十八章 烧制玻璃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七十二章 艾格连锁 第三章 册立太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两军接战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门探望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设邑第五百八十五章 细君翁主第二十六章 营建之事 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师第五百三十七章 岁末除夕第五百九十九章 经略外夷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谒公婆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阳南侵第五百四十三章 吕宋淘金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四十六章 工业模式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四百三十六章 腊月返京第七百七十八章 犹太祭祀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乌桓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游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滩登岸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购新宅第五十五章 草原马贼 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贵女第一百四十章 家宴谋划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当第七十七章 暗流汹涌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二百四十六章 内鬼现身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业第三百一十章 营养早膳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办蒙学第二百八十八章 齐力防灾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四百章 隆冬腊月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节过后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团西行第二百零五章 调教萝莉第二百八十五章 议及大婚第六百六十四章 双拥基金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敌都第五十五章 草原马贼 第七十九章 草原诅咒 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虚置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师母第八十六章 西北状况第六百二十一章 鲜衣怒马第六百九十章 惩戒学子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发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随行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八百二十四章 勒石封山第八十三章 庶民经济 第三百九十章 大战终结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办蒙学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军溃逃第一百零七章 平虏沙盘第九十八章 酷吏张汤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五百三十九章 长安坊市第七百八十八章 阳春三月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内乱第一百六十章 慑服中原第四百三十一章 骑营演训第七百一十章 小遗席间第五十七章 医学见习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归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边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六百九十三章 阖家团圆第三百七十九章 两军伐谋第三百八十六章 乌桓助阵第四百二十章 创投基金第六百三十章 入宫观戏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识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处第七百九十章 诸般应对第一百二十一章 骑兵对决第六百四十四章 宫邸女学第五百九十一章 刘乘之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烧尸山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扩编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还汉第八百一十九章 进逼龙城第六百一十章 赵府贵女
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择第四百二十七章 刘乘心醉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处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临朝第二十八章 烧制玻璃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七十二章 艾格连锁 第三章 册立太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两军接战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门探望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设邑第五百八十五章 细君翁主第二十六章 营建之事 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师第五百三十七章 岁末除夕第五百九十九章 经略外夷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谒公婆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阳南侵第五百四十三章 吕宋淘金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四十六章 工业模式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四百三十六章 腊月返京第七百七十八章 犹太祭祀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乌桓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游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滩登岸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购新宅第五十五章 草原马贼 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贵女第一百四十章 家宴谋划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当第七十七章 暗流汹涌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二百四十六章 内鬼现身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箱作业第三百一十章 营养早膳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办蒙学第二百八十八章 齐力防灾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四百章 隆冬腊月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节过后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团西行第二百零五章 调教萝莉第二百八十五章 议及大婚第六百六十四章 双拥基金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敌都第五十五章 草原马贼 第七十九章 草原诅咒 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虚置第六百一十八章 太子师母第八十六章 西北状况第六百二十一章 鲜衣怒马第六百九十章 惩戒学子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发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随行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八百二十四章 勒石封山第八十三章 庶民经济 第三百九十章 大战终结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办蒙学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军溃逃第一百零七章 平虏沙盘第九十八章 酷吏张汤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五百三十九章 长安坊市第七百八十八章 阳春三月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内乱第一百六十章 慑服中原第四百三十一章 骑营演训第七百一十章 小遗席间第五十七章 医学见习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归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边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六百九十三章 阖家团圆第三百七十九章 两军伐谋第三百八十六章 乌桓助阵第四百二十章 创投基金第六百三十章 入宫观戏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识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处第七百九十章 诸般应对第一百二十一章 骑兵对决第六百四十四章 宫邸女学第五百九十一章 刘乘之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烧尸山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扩编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还汉第八百一十九章 进逼龙城第六百一十章 赵府贵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