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宫邸女学

数九隆冬,看着窗外雪花簌簌,吃着热腾腾的火锅,最是惬意不过。

北阙甲第往北扩建后,莺歌燕舞的章台街亦是拆了,改为东西向的章台大街,横桓于甲第南坊和甲第北坊等大坊所处的南北区块之间,临街的宅院,大多都建成独特的铺面,供王侯权贵们休闲玩乐,多年来一直生意火爆的小肥羊火锅也是迁到了章台大街。

刘沐完美继承了老刘家的饮食偏好,口味重,且无肉不欢,故颇是喜欢吃火锅,然在宫里却是不常吃到的,盖因每日午膳和晚膳多要到椒房殿陪自家父皇和母后用,父皇总说甚么孩童要“健康饮食”,不但鲜少让他吃油炸食品,便连重油高盐火锅都不让多吃,倒是口味偏清淡的涮锅吃得多些。

母后时常引用话本子里的一句粗俗之语来向父皇表达不满,“嘴里淡得出鸟了”,虽没半点母仪天下的皇后仪态,然刘沐却是难得的认同自家这往往不太靠谱的母后。

父皇的口味确实太过清淡了,实在算是刘氏宗室里的异类,刘沐每每出宫,自然要寻些尚食监不常庖制的吃食解解馋。

火锅自从面世以来,深受大汉臣民喜爱,北阙甲第的肥羊火锅,长安东市的海底捞,皆已扬名大汉,将火锅的吃法传播到各郡县,甚至随着汉商的脚步远播外邦了。

相较面向庶民的海底捞,肥羊火锅的价格相对要昂贵得多,却也是物有所值的,毕竟安息茴香之类的外邦香料本就不便宜,即便大汉境内已有移栽种植,但品质暂时还难以与原产地运来相提并论。

太子殿下不差钱,且喜欢热闹,故今日午间选在章台大街的肥羊火锅用膳,还特意呼朋引伴了,两位姑母的儿子张笃和公孙愚是不可少的,十四皇叔膝下的那对孪生兄妹刘孝和刘悌向来是太子族兄的跟屁虫,也是带上了,甚至额外邀了赵府的小贵女赵婉。

之所以邀来赵婉,倒不是刘沐特别待见她,恰恰相反,今日邀她前来,太子殿下是带着幸灾乐祸的心态想看她笑话,此类恶趣味,刘沐与其父皇刘彻倒是一脉相承。

太子要在肥羊火锅用膳,随扈禁卫们是较为放心的,原因无他,肥羊火锅非但是皇室实业名下的产业,其二东家兼总掌事荀兰更是殿内中郎将仓素的夫人。

荀兰本为关中良家女,十三岁时得乡间采女的永巷令看中,因载入宫,随侍年幼的太子刘彻,其后奉命出宫,做了肥羊火锅的总掌事,后又嫁了仓素,且得敕女爵乡君。

除却得皇后赏赐了她不少联合制衣的份子,执掌皇室实业的贤王刘非也做了个顺水人情,将部分肥羊火锅的份子转售给她,让她做了二东家,肥羊火锅实际上已归她独自打理,皇室实业则每岁依着份例拿红利,不再涉入具体经营。

仓素和荀兰本乃同乡,都是出身寒门庶户的良家子,现今虽已为显贵,却从未忘本,更不觉荀兰在外营商是甚么操持贱业,且因肥羊火锅要在各郡县开设分铺,缺乏信得过的人手,荀兰从家乡招来不少亲眷,让他们帮着打理。

内卫和暗卫虽归郎中令齐山辖属,不受三大中郎将节制,然毕竟也属郎卫,在郎署内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有些职守还要与三大中郎署的袍泽们相互协从,故对殿内中郎将仓素很是熟识。

仓素非出身军中遗孤,昔年却能坐到羽林右监的高位,现今更官居殿内中郎将,位秩比左右中郎将还隐隐高出一线,可见皇帝陛下对其何等信重,他对陛下亦是忠心耿耿的,况且荀兰曾随侍幼年的陛下,很难想象这对夫妇会意图谋害太子。

荀兰得了禁卫通禀,闻知太子殿下微服前来用膳,自要亲身迎候,将太子殿下引入包厢后,还须亲至庖厨,协助内卫和暗卫首领将各类菜肴和食具都好生验过。

待得上菜时,太子刘沐见得荀兰亲自端了菜来,不由失笑道:“兰姨何须如此?莫不是买卖不好做,请不起下人了?”

“奴婢可当不得殿下如此称呼,恁得折煞了奴婢啊!”

荀兰忙是应道,按说她有乡君女爵,夫君更官居位列诸卿的殿内中郎将,是不宜自称奴婢的,然她是懂得感恩念旧的,昔年陛下尚未太子时,她曾为其随侍宫婢,故即便已为显贵,在私下见得帝后或太子仍以奴婢谦称。

这不是甚么自我矮化的奴性,而是不忘本,若无皇帝陛下信重,出身贫寒的夫妇二人岂有今日荣景,不懂感恩的人自然不能理解此等想法。

譬如后世华夏,某些地方仍保留着过年给长辈磕头的习俗,不少公知精英觉着这是陈规陋俗,是我朝封建遗毒,不但深为鄙薄,更拿其美爹作为对照,甚至扯到甚么尊严,奴性乃至人、权,着实令人啼笑皆非。

你不懂感念父母养育之恩,不愿磕头,也没人逼你,然别人愿意磕,也轮不到你说三道四,不是么?

刘沐笑着摆摆手:“没甚么当不得的,姑父私下不也与兰姨姊弟相称么?”

一旁的公孙愚跟着连连点头,阿父公孙贺私下却是将荀兰称为“兰儿姊”。

“殿下说笑了,只因奴婢的夫君昔年也为羽林卫,与卫尉卿有袍泽之谊,且年长些许,又瞧出奴婢的女儿心思,故卫尉卿才时常以此打趣奴婢。”

荀兰已嫁为人妇,更已得为人母,故提及往事也没甚么羞赧,反是因忆起往昔而展颜浅笑。

她边是为众人上菜,边是看着趴在圆桌上毫无仪态可言的赵婉,见她那闷闷不乐的小模样,出言问道:“婉儿,这是怎的了?”

仓素与赵立昔年为羽林袍泽,现今更同在郎署任中郎将,交情向来不错,故两人的府上亲眷也多有往来,尤因郎署诸将皆忌讳与旁的世家权贵过从甚密,倒是彼此往来会省却不少忌讳和麻烦,刻意疏远反倒会启人疑窦,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某种独特的交际圈子,荀兰对赵府小贵女自不陌生。

“姨母……”

赵婉歪了歪脑袋,看着荀兰,满脸欲言又止,终是没再说甚么,只是有气无力的叹了口气。

“噗嗤~~”

太子刘沐见得她这副模样,不禁失笑出身,摇头晃脑道:“自作孽,不可活啊,待得明岁开春,你入得宫邸女学,日日在你阿父眼皮子底下,且有得你受了。”

赵婉猛地抬头,狠狠剜了幸灾乐祸的刘沐一眼,也顾不得甚么尊卑,恼怒的冷哼一声。

刘沐虽不甚在意,却仍是嗤笑道:“你瞧瞧,就你这般不知尊卑的做派,若教你阿父瞧见,必是要挨板子的。”

赵婉正待回嘴,却被荀兰伸手抚上她的脑袋。

“宫邸女学?”

荀兰看向刘沐,既是好奇询问,更有转移话头之意,她曾为宫婢,对宫规极为熟悉,唯恐赵婉年幼不懂事,真的出言顶撞太子,殿下不追究还好,若是有心追究,赵婉必是要被治罪的。

“兰姨有所不知,正因这位贵女时常在外闯祸,父皇和母后已着宫邸学舍与明岁开春设女学馆,刘氏王侯,异姓列候及官至诸卿的大臣,其府上嫡女凡虚年六岁至十五岁者,皆可入学。”

刘沐所言虽略有夸大,但也非属妄言,赵婉肯定没那么大的面子,让天家专门为她开设宫邸女学,然她先前闯的祸也确是引起了帝后对世家嫡女教育的重视。

原因无他,现今宗室女及世家大族的贵女与寻常民女相较,在系统教育上竟开始出现脱节乃至落后了。

在太常府文教司的主持下,各地官学已兴办多年,男女皆可入学,且课业相同,包涵了大量新学科,尤是术数,格物和化工,虽教授得不算深入,但涉及的知识面并不窄。

世家大族的贵女们却往往不会入民间官学,尤是长安显贵们的嫡女,多是延请名师到府内教导,到得虚年九岁才会入长安女学,而长安女学的课业教授又是全凭贵女们自身喜好和时间,管理极为宽松。

如此一来,世家大族的贵女们多是无法获得真正的系统性教育,不是说府中私塾的夫子教不好,然总不可能人人都能请到所有课目的名师,长安城内权贵云集,名师数量却是有限,教授诗词歌赋和琴棋书画的还好找,但教授格物化工的真正名师,挖光帝国科学院的博士和师范学馆的夫子都不够。

世家贵女,尤是世家嫡女,多半是未来的世家宗妇,侯府夫人,诸侯王妃,乃至皇后。

新式教育不但教授的是新学科,亦带着新观念和新视野,现今传承族业的世家嫡子在经过系统性的蒙学和预学教育后,往往还会进入政经官学,黄埔军学乃至太学就读。

若是世家嫡女们的见识和眼界大幅落后,甚至完全脱节,将来必定会出现大麻烦。

刘彻身为穿越众,虽从未抱持甚么学历至上论,也从未鄙视学识低的人,更不排除有学识差距悬殊但仍极为融洽恩爱的夫妇,譬如他和阿娇,但必须实事求是的说,那终归是少,夫妻相处得愈久,彼此间愈是需要共通的话题乃至三观。

要真正做到相夫教子,世家宗妇的努力付出绝对不少,然现今她们与寻常民女相较,非但有可能丧失过往的教育优势,更可能要输在起跑点了,长此以往,是会出乱子的。

旁的世家贵女且不提,刘彻和阿娇除却帝后身份,亦是刘氏皇子的当家人,怎愿见得今后的刘氏宗妇是缺乏眼界学识的,怎愿见得宗室女被民间女子比下去,无法做好相夫教子的宗妇?

给帝后敲响警钟的,正是赵府小贵女,因着赵立和苏媛皆公务繁忙,府上有没敢于出言训诫赵婉的老人,使得这小贵女疏于管教,在外头闹出不少事来。

过往赵立和苏媛皆被蒙在鼓里,宫里的帝后更不会去关注这么个小女娃,然赵婉那日入宫观戏时,引起皇后阿娇对她的兴趣,命人稍作探听,就晓得这娃娃是个不让人省心的。

偏生皇后阿娇却愈发欢喜了,盖因她自身年幼时也如赵婉般,眼里不掺沙子,若是有人敢惹她,她必也要拳打侯府嗣子,脚踹名门闺秀,没甚么大不了的。

“此女深肖本宫,大善!”

阿娇抚掌如是道,听得一旁的夫君和儿子直扬眉。

皇帝刘彻是很体恤臣属的,觉着公卿将相们为朝廷竭心尽力,却导致家中子女疏于管教,他身为人君,理当为他们多多着想。

正因如此,刘彻特意与阿娇商量,索性为宗室嫡女办官邸女学,顺带让异姓列候及官至诸卿的大臣府中适龄嫡女也能入学。

虚年六岁到十五岁,恰好类似后世的九年义务教育,在宫邸女学完成基础学业,再入长安女学依照自身兴趣选择课业,如此也就成系统了。

至于没资格进入宫邸女学的贵女们,长安女学亦增设固定课业的蒙学馆和预学馆,适龄贵女皆可入学,习罢蒙学和预学,也就随意选择课业了。

换后世的话说,这些贵女等若“直升”高等学府,倒有些像后世高校的附属小学和附属中学了。

荀兰的夫君仓素官居殿内中郎将,是知晓此事的,却是没跟荀兰提起,盖因他们膝下唯有独子仓碣,且才虚年四岁,这宫邸女学开不开的与他们也没甚关系。

赵婉却是不同,明岁开春就得到宫邸女学就学了,非但再不能如现下般自由自在的四处撒欢,更因阿父赵立官居右中郎将,本就轮掌宫禁宿卫,等若时时要在阿父的眼皮子底下呆在,这可真要了亲命啊!

太子刘沐自幼没少被他那不靠谱的母后折腾,又闻得母后屡屡说赵婉“肖她”,出于某种奇特心理,就喜欢看赵婉吃瘪,故今日才特意邀了她来,言之凿凿的要为她设宴“庆贺”。

第六百二十章 冲撞太子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胶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四百七十章 购舰计划第八十五章 疯狂认购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节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发第五十三章 内院探奇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设军校第十七章 御赐盛宴 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三百零八章 速难平原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办蒙学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钱庄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骄女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二百五十四章 经商之道第二百五十九章 图谋西南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度陈仓第三百七十二章 鲁图图鲁第三百零八章 速难平原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第七百章 注辇岁赠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割地第一百七十八章 争先认购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五百一十九章 决意犯险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众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见习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机第三百三十九章 虽远必诛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三百二十四章 调控畜牧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迹降临第二百零二章 筹建边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乌桓助阵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兴第六十五章 雁门行商 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罴第四百零五章 母子平安第六百七十章 来复火枪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团 第五十一章 诸般算计第六百六十七章 汉学当立第八十章 密林设伏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内乱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胶片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四百六十七章 齐萱求见第二十三章 保住弃子 第二百八十八章 齐力防灾第二百九十七章 经略南越第三百九十章 大战终结第六百九十七章 发展代价第六百一十二章 闹出大事第四百五十八章 胶漆娇妻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约第二百二十四章 鱼饵香甜第五十五章 草原马贼 第二百七十六章 阳春徐来第七百一十六章 离京赴滇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观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钓 第五十三章 内院探奇第四百六十七章 齐萱求见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酱血案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诱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三百一十八章 诸般绸缪第四十七章 厂房落成第三百四十九章 刘舜务工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术第三百八十八章 两军接战第一百五十七章 风雨飘摇刚结束工作回饭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三百一十八章 诸般绸缪第八百二十四章 勒石封山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七百六十一章 困兽犹斗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卖战俘 第七百七十八章 犹太祭祀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二百二十一章 举杯陶然第五百八十六章 驰道驿站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盐税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闯禁区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虚置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问世 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盐税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团 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战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赠马
第六百二十章 冲撞太子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胶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四百七十章 购舰计划第八十五章 疯狂认购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节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发第五十三章 内院探奇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设军校第十七章 御赐盛宴 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三百零八章 速难平原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办蒙学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钱庄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骄女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二百五十四章 经商之道第二百五十九章 图谋西南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度陈仓第三百七十二章 鲁图图鲁第三百零八章 速难平原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军班师第七百章 注辇岁赠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割地第一百七十八章 争先认购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五百一十九章 决意犯险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众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见习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机第三百三十九章 虽远必诛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三百二十四章 调控畜牧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迹降临第二百零二章 筹建边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乌桓助阵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兴第六十五章 雁门行商 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罴第四百零五章 母子平安第六百七十章 来复火枪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团 第五十一章 诸般算计第六百六十七章 汉学当立第八十章 密林设伏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内乱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胶片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四百六十七章 齐萱求见第二十三章 保住弃子 第二百八十八章 齐力防灾第二百九十七章 经略南越第三百九十章 大战终结第六百九十七章 发展代价第六百一十二章 闹出大事第四百五十八章 胶漆娇妻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约第二百二十四章 鱼饵香甜第五十五章 草原马贼 第二百七十六章 阳春徐来第七百一十六章 离京赴滇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观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钓 第五十三章 内院探奇第四百六十七章 齐萱求见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酱血案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诱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三百一十八章 诸般绸缪第四十七章 厂房落成第三百四十九章 刘舜务工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术第三百八十八章 两军接战第一百五十七章 风雨飘摇刚结束工作回饭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第三百一十八章 诸般绸缪第八百二十四章 勒石封山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七百六十一章 困兽犹斗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卖战俘 第七百七十八章 犹太祭祀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二百二十一章 举杯陶然第五百八十六章 驰道驿站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盐税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闯禁区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虚置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一百零三章 鞭炮问世 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盐税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团 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战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赠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