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乌桓

乌桓山的春雨,来得比关中要晚些。由于毗邻燕北,乌桓人不时能从中原汉人手中获取各式农具,逐渐兼营农业。

相对于农耕技术发达的汉人,乌桓人的农业还是比较粗放的。他们只能根据鸟兽孕育哺乳的季节,将一年分为四个节气。每当布谷鸟鸣叫时,就开始耕种。

张骞作为此番汉廷出使乌桓的副使,一路行来,刻意打探下,对乌桓人遂又多了几分了解。他不只一次恶意的揣摩,若是将乌桓山周边的布谷鸟全部毒杀,乌桓人是不是都会误了春耕。

其实乌桓山气候干冷,真正能种植的农物不多,只有青穄和东墙。穄即糜子,东墙看似蓬草,其实属于葵子一类的作物,至十月熟。

乌桓人自身种植的农物并不是当成主食,而是酿制白酒。当然乌桓白酒和后世的白酒不一样,而是类似于酒酿,酒精含量极低。主要原因是乌桓人的酿酒工艺极为粗糙,汉人时常讥笑乌桓人“知作麴蘖”,意思就是他们连酒糟都不会发酵。

之所以称为白酒,是相对中原地区以糯米和黍米等谷物为原料,经过蒸煮,糖化和发酵,压榨而成的低度原汁酒——黄酒而言的。在汉初,中原黄酒的酒精含量一般在百分之十二到百分之十八之间,多数品种均呈黄色或黄中微红色,故名黄酒。

相比乌桓白酒,黄酒堪称“烈酒”,很受乌桓贵族的追捧。可惜自从汉国开了边禁,乌桓贵族们每日只能和普通族人一样,饮用淡的出鸟的白酒,这让嗜酒如命的贵族们觉得寒冷的时节愈发难熬。

为投其所好,汉廷此番出使乌桓的使团,光是黄酒就拉了百余车。引领着汉人使团行径的乌桓使节,看着身后浩浩荡荡的车队,心中微微叹息。

他在云中城苦等半月有余,方才被云中太守郅都告知,大汉皇帝派出的使团已然到达云中,可随他前往乌桓山交涉归附事宜。乌桓使节心中多少有些不悦,觉得受到了轻视。他本以为至少能前往长安城,觐见汉国皇帝,能为乌桓贵族们多讨些好处,回去后才好交差。

所幸汉国皇帝赏赐了百余车黄酒,还有不少精美的陶瓷用具,糖制品,在乌桓都是些极受追捧的好东西。乌桓使节只能默默祈祷族内大人们喜悦之下,能忘记追究他没能圆满完成使命。

执节的汉使宋远本是大行令属下的治礼郎,精通多种北方游牧民族的语言,却历来不得重用。只因他对大行令窦浚的所作所为颇有非议,不屑于之同流合污。此番皇帝秘密召其入宫,面授机宜,命他出使乌桓,终于能获得施展才能的机会,着实让他振奋不已。

对于随行的副使张骞,他是极为满意的。这个少年得志的太子心腹,毫无跋扈,更不会盛气凌人,颐指气使,反倒时常刻意亲近,讨教些乌桓人的语言和习俗。

汉廷使团经过半个月的跋涉,终于来到了乌桓诸部的聚居地。此时已是春末,大草原上的牧草早已茁壮,放眼望去,辽阔的绿色原野和湛蓝的天空在尽头相连,而连绵的乌桓山脉宛如黝黑的利刃,将试图延伸到天边的归喇里河拦腰截断。

远处的山谷前,早已得到传讯的乌桓诸部大人和小帅们,尽皆率众出迎。

望着乌泱泱的人群,汉使宋远心中暗喜,脸上却不动声色。他高高举起代表大汉天子的符节,领着使团缓缓向前行进。

乌桓贵族们按照草原的习俗,纷纷单膝跪地迎接强者的到来。

满头白发的老者用生硬的汉话出言道:“薄奚部忽都代乌桓二十六部恭迎汉国使臣。”

宋远对乌桓贵族谦卑的态度很是满意,他点点头,勒住缰绳,俯瞰着马下的众人朗声道:“既然尔等有心归附大汉,今后咱们也算同殿为臣,无需多礼。还烦请忽都大人召集各部大人前往大帐,天子有诏令颁下!”

忽都连忙应诺,他扭头向身后的乌桓贵族们叽里咕噜的说了几句,随即安排人好生安置汉国使团,并亲自引领宋远和副使张骞来到他的大帐。其余的诸部大人也亦步亦趋的跟在他们的身后,随之进了大帐。

薄奚部是乌桓实力最为强大的部落,即便不算奴隶,也有七八万的乌桓族人。对于总人口只有五十余万的乌桓部族而言,薄奚部实在是当之无愧的领袖,因此他们对忽都出面代表诸部迎接汉使没有丝毫异议。

宋远对乌桓族内的事务也颇有了解,只有乌桓诸部跪迎时,他展现必要的高姿态,以展现大汉的权威。自从下了马,他便与忽都愉快的攀谈起来。待得众人进了大帐,两人已有几分熟稔的感觉。

待得乌桓诸部大人都进入了大帐,忽都用乌桓语吩咐了几句,大意就是让众人跪伏在地,听汉使宣读汉国皇帝的旨意。能听懂乌桓语的宋远微微一笑,忽都对汉人礼仪都会事先了解,也许确有归附的诚意。

乌桓诸部大人纷纷跪伏在地,少数几个面露不甘之色,但在忽都恶狠狠的逼视下,也不得不依言而行。冷眼旁观的张骞默默将这几人的面容记下,列为今后需重点防范的对象。

忽都见众人都已跪伏,自己也转身面向宋远,跪倒在地。宋元随即从怀中取出圣旨,朗声宣读了起来。

考虑到乌桓贵族的理解能力和豪爽的性情,刘启的旨意写得很简单直接。

首先,将乌桓各部大人尽皆封侯,所属小帅皆为都尉。当然,他们在本民族中仍称大人、邑帅,朝廷所赐封号与原有称号并行。大人和小帅均有乌桓族人自行选定,需要册封时,只要派人上报朝廷,定然尽速批复。

其次,允许获得册封的乌桓贵族及其家眷加入汉籍,若是有意前往长安居住者,赐予宅邸田地,还有大量赏赐以供花销。而贵族子弟可以入朝求学,列入士族,将来可以获得官身。

再次,将乌桓列为大汉属国,每岁需得遣使入朝进贡,不得有丝毫迟滞。大汉有义务荫蔽乌桓,使其免遭异族的欺压;而作为从属,乌桓各部对大汉天子的诏令不得有丝毫违背,必要时需得出兵协同汉军作战。

最后,大汉将在上谷和右北平两郡所屯守的长城关隘向乌桓各部开放边禁,允许他们用奴隶和牲畜换取大量的美酒,陶瓷,糖制品,甚至是粮草和兵械。

待宋远宣读完毕,帐内的众人除了忽都和少数几人满脸惊喜,其余的各部首领都是毫无反应。忽都眼见宋远的脸色有些难看,随即反应过来,急忙解释道:“使节勿怪,他们可听不懂汉话……”

宋远闻言,不由哑然失笑。显然除了忽都外,学过汉话的乌桓贵族恐怕少之又少。他有心将诏书交由忽都代为传译,但转念一想,照着忽都的汉语水准,恐怕是不识字的。宋远只得捧着诏书,复又用乌桓语自行宣读了一遍。

这次宣读完毕,整个大帐内陡然热闹起来,乌桓首领们尽皆欢呼出声。

对于诏令的前两项,大多数贵族们压根没太在意。汉朝的官职对他们而言,没有什么吸引力。至于迁居长安,更是提不起兴趣。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虽然常听人说起长安的繁华,但他们还是更愿意呆在乌桓山,故土难离嘛。

真正让他们兴奋的是后两项。

狩猎在乌桓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野兽中的虎、豹、貂皮本就是向匈奴缴纳贡献和与汉关市贸易的重要物品。如今用来进贡给汉国皇帝,换来荫蔽,实在是划算的很。至于要出兵协同汉军作战,他们也毫无疑义。反正如今都被匈奴人逼得走投无路了,自然要归附大汉。

在弱肉强食的大草原,服从强者是天经地义的,从前匈奴人也没少征调乌桓族人为他们征讨四方。说实在的,如果不是匈奴人过于残暴苛刻,乌桓部族到如今还不敢兴起反抗的念头。

自匈奴击破东胡后,乌桓势孤力单,故役属于匈奴。匈奴单于每岁向乌桓征收牲畜、皮革,若逾时不交,便没收其妻子为奴婢。近百年来,乌桓人都忍了。可兔子逼急了也会咬人,去年冬天匈奴人大肆的烧杀掳掠,饿死冻死的乌桓人不计其数。面对灭族的前景,乌桓人自然忍无可忍,起而抗争是必然的。

如今只要大汉肯出兵攻击匈奴人,乌桓定要举族响应,根本不需要大汉皇帝强制下诏督促。

最后一项才让乌桓贵族们喜不自禁,且不说美酒和精美器物历来被他们追捧。主要是大汉开放关市,甚至许诺能换取粮草和兵械,这是他们最为重视的。

论起弓马骑射,乌桓骑射不必匈奴铁骑差上半分。然而游牧民族不擅于冶炼,匈奴人能从西域诸国或者附属的部族大肆掠夺金属和兵械,乌桓人却只能偶尔用高价从走私的行商手中获取少量金属制品。

两相比较之下,高低立现,这也是近百年来乌桓部族一直默默忍受匈奴人残暴统治的主要原因。

乌桓山紧靠燕北长城,从上谷和右北平所辖长城关隘,到乌桓部族聚集地,不过区区数日的路程。只要汉国肯开放关市,用粮草和兵械换取奴隶和牲畜,乌桓各部短时间便能组织起十余万精锐骑射。即便不能横扫匈奴左部,也能与匈奴左贤王麾下铁骑分庭抗礼,让他不敢进入乌桓山脉半步。

张骞面无表情的扫视着兴奋得满脸潮红乌桓首领们,心中戏谑不已。

自从重创中原诸侯后,太子殿下已然扩大了新型冶炼作坊的规模。太原郡和梁国周边的优质石炭(煤)源源不绝的运往长安,而大汉各地,尤其是巴蜀两郡出产的生铁也都被大肆购入,回炉重铸。

如今包括虎贲和中垒精骑的兵械都已经过汰换,戍守长安的南北两军也即将开始更换兵械。换下的大量废旧兵械,除了少数如强弩之类利器需要销毁,大多将被运往边郡,从捕奴队手中换取奴隶和牲畜。

在张骞的眼中,乌桓诸部就是太子殿下所谓的傻缺。

用大量的奴隶和牲畜,换取汉军的废旧兵器,复又替大汉抗击匈奴,掠夺更多的奴隶和牲畜,换取更多的废旧军械,实在有趣得紧。

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基为帝第一百零二章 东市巧遇 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骑出路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见第三百四十五章 番禺城破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为天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务正业第六百二十一章 鲜衣怒马第六百零九章 官办医馆第一百四十三章 长安献俘第二百一十三章 诸将领命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后主谋第二百七十八章 长安四月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会议第五百八十章 或为帅才第三百八十六章 乌桓助阵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约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为匪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设邑第八百零九章 挥军北上第一百一十章 汉军出塞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迹降临第九十三章 无奈秦立 新书征询,免费章节,请大家务必看看,拜托!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导舆论第七章 太子废立第三百四十三章 舰队停靠第一百零七章 平虏沙盘第二百五十九章 图谋西南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钱庄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七百零五章 罗马权斗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敌都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线出击 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卖战俘 第八十章 密林设伏第五百九十章 觊觎太子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七百六十四章 开凿运河第六百一十二章 闹出大事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义灭亲第一百九十八章 贵女登门第七百六十七章 罗马兵变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赐笄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第七百一十七章 开拓北美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岁末除夕第二百九十七章 经略南越第四百零三章 春满人间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战破敌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赠娇妻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军制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赠娇妻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联赛第六百六十九章 涤纶衣料第一百七十章 齐王献国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圣战第三百九十四章 长辈震怒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来第四百三十六章 腊月返京第八百一十二章 大军备战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三百三十三章 两代医者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爱无言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赌赛漏写十章,今天请假改大纲,明天双更。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六百七十四章 贵女怨念第六百二十四章 国之爪牙第五百九十四章 终有回报第七百六十四章 开凿运河第七百一十七章 开拓北美第六百零五章 权贵人脉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随行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十三章 骑兵利器 第六章 未央风起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三百零五章 铁业整合第八百零一章 搅屎棍子第五百一十七章 汉为刀俎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兴第二百零一章 简单粗暴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压轮机第八十三章 庶民经济 第七十一章 所谓伊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长安周报第六十四章 诛心之言 第四百六十二章 单车问世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
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基为帝第一百零二章 东市巧遇 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骑出路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见第三百四十五章 番禺城破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为天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务正业第六百二十一章 鲜衣怒马第六百零九章 官办医馆第一百四十三章 长安献俘第二百一十三章 诸将领命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后主谋第二百七十八章 长安四月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会议第五百八十章 或为帅才第三百八十六章 乌桓助阵第三百六十七章 治理南越第七百二十章 太子邀约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为匪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设邑第八百零九章 挥军北上第一百一十章 汉军出塞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迹降临第九十三章 无奈秦立 新书征询,免费章节,请大家务必看看,拜托!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导舆论第七章 太子废立第三百四十三章 舰队停靠第一百零七章 平虏沙盘第二百五十九章 图谋西南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钱庄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七百零五章 罗马权斗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敌都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线出击 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卖战俘 第八十章 密林设伏第五百九十章 觊觎太子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七百六十四章 开凿运河第六百一十二章 闹出大事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义灭亲第一百九十八章 贵女登门第七百六十七章 罗马兵变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赐笄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第七百一十七章 开拓北美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岁末除夕第二百九十七章 经略南越第四百零三章 春满人间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战破敌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赠娇妻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军制第四百一十六章 珠赠娇妻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联赛第六百六十九章 涤纶衣料第一百七十章 齐王献国第五百八十八章 身毒圣战第三百九十四章 长辈震怒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来第四百三十六章 腊月返京第八百一十二章 大军备战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三百三十三章 两代医者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爱无言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赌赛漏写十章,今天请假改大纲,明天双更。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六百七十四章 贵女怨念第六百二十四章 国之爪牙第五百九十四章 终有回报第七百六十四章 开凿运河第七百一十七章 开拓北美第六百零五章 权贵人脉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随行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十三章 骑兵利器 第六章 未央风起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三百零五章 铁业整合第八百零一章 搅屎棍子第五百一十七章 汉为刀俎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兴第二百零一章 简单粗暴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压轮机第八十三章 庶民经济 第七十一章 所谓伊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长安周报第六十四章 诛心之言 第四百六十二章 单车问世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