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东市巧遇

大雪新停,冬日的暖阳将淡淡的金光洒落在长安城,洁白的雪地上泛着熠熠的亮光。

长安各市平面皆为方形,市井门垣之制很严。市井四周筑有围墙,经市门方可出入。市的三面设门,门面三开,市门东西相对。

坊市内的积雪有专人清扫,并不厚,丝毫阻碍不了源源不断进出的人潮。楋跋子站在市门外,看着市里熙熙攘攘的人潮,心中有些慌张,紧紧的揽着王婶的胳膊,生怕和她走散了。

王婶拍拍她的小手,安慰道:“怕啥?原本想赶个早市,谁知还是耽误了些功夫。如今开市都大半晌了,人自然多些。”

楋跋子红着小脸,低声道:“俺在草原上从未见过这么多人。”

王婶刮了一下她的小鼻子,道:“别老说草原的事,不然就白瞎了俺花功夫帮你打扮。”

楋跋子懂事的点点头,示意自己知晓了。

清晨王婶早早赶到了城外的养殖场,看到楋跋子虽穿着汉人的衣服,却梳着羌人的发辫,不由一拍脑袋,暗自懊恼自己思虑不周。赶忙将她拉到屋子里,将发辫尽数解开,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就是所谓的“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汉人少年寻常的打扮。

虽然大汉承平已久,长安城内有不少外族客商和使节往来,但汉人心中对外族人甚为鄙夷,认为他们都是蛮夷之人。若是王婶带着个外族小女娃逛东市,不说遭人白眼,单是买东西的价钱怕是都要贵上不少。

这么一折腾,可是花了不少功夫,待她们赶到长安东市,早已日上三竿了。咕噜噜,一阵轻响传来,王婶眯着眼睛,打趣道:“小丫头,饿了吧?”

楋跋子微微点头,羞赧道:“恩,忘了用早膳。”

“正好,婶子也有些饿了,咱找个好地方歇歇脚,填填肚子。”

王婶带着她走进坊市,沿着隧道(就是通道,不是后世的隧道哈)快步往前走,在密集的人群中灵巧的穿梭着。

坊市内的隧道中央相交如十字形,隧两旁夹以陈列商品的列肆建筑。

商肆皆分列成行,井然有序。靠市墙有堆放货物的邸舍。列肆之制,既便于管理,亦便于交易。商人凡营于市者,皆登记入册,谓之市籍。凡有市籍者,须向官署缴纳市租。

值得一提的是,市租原属皇帝御用敛利机构少府的收入。前些日子在太子刘彻的强烈建议下,刘启下诏,今后的长安市租减半,剩余所得将尽数缴纳国库。

朝野闻讯,皆称天子贤明,需知长安坊市每年缴纳的市租高达数千万钱,抵得上一个大郡所缴租赋了。皇帝陛下能舍弃如此重利,实在算得上让利于民。

肉行两侧的肉肆摊子上摆满了鱼,牛肉、羊肉、猪肉。虽然名为肉行,但除了肉肆,还有菜肆,卖些蔬菜,姜韭,枣,橘及山野杂果。甚至还有卖豆酱和大干鱼、小杂鱼、干肉、干果(栗)、干菜的杂食铺子。

看到不少百姓正在和铺商谈着价钱,让楋跋子满是感慨。

在草原上,虽然家家都养些牲畜,但并不是谁都能吃得起肉的。普通的羌人,大多吃些糜子和青稞,若遇到灾荒,更是要寻些草籽和野菜。而寻常的大汉百姓,却有钱买来各种吃食,实在比羌人的日子好上不少。

王婶挽着楋跋子穿过占地颇广的肉行,在食行的一间铺子前停下脚步,微微喘了口气道:“累坏了吧?总算到地方了。”

楋跋子抬头一看,发现眼前这个铺子和旁边的诸多食肆颇为不同,铺子的正门和冲着隧道的这面墙,全部是透明的深绿色玻璃。而铺子里的其余墙面上,都贴上了洁白的瓷砖,冬日的暖阳照射进去,整个铺子显得分外亮堂和洁净。

铺子里没有汉人常见的食案和席子,而是用的桌椅,桌子上套着麻质的桌布,布置得很整洁。

楋跋子在养殖场里是见过玻璃和瓷砖的,听汉人管事们说都是颇为难得的事物,即使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

想来这铺子的主人颇有来头,楋跋子扯扯王婶的衣袖,犹豫道:“婶,这样金贵的地方怕不是咱们能进去的。”

王婶笑道:“啥金贵不金贵的,这铺子是俺家那臭小子和几个同窗合伙开的买卖,还敢不让俺这当娘进去不成?”

“啥?这……是狗蛋哥开的?”

楋跋子惊讶的长大小嘴,有些不可置信,王婶虽说是养殖场的管事,但一直都是平民的打扮,不像是家中有权势的样子啊。

王婶看到她的小模样,就知道她想岔了,却也没工夫跟她解释,揽着她径直进了铺子。

“哟,王婶来了。”

一个肉嘟嘟的矮胖少年迎了上来,亲热的招呼道,还特意将两人安排在窗边的桌子旁坐下,以便能晒晒冬日的暖阳。

“今日狗蛋他们都去私学了,你怎的还在铺子里招呼客人?不是请了几个人手吗?”

王婶皱着眉头,似乎有些不高兴,语重心长道:“买卖虽要紧,但也不能误了学业啊!”

“眼看要过年了,俺这管账的,自然要到铺子里将开张至今账目算清楚。正巧今日私学里教的是五经,俺是商家子弟,学了五经也做不得官,干脆和先生告了假。”

矮胖少年挠挠头,解释道:“这不正巧碰到王婶大驾光临,俺自然要亲自招呼啊。”

“你倒是嘴甜,那就先来两碗豆浆,再上两个鸡蛋灌饼,两个煎饼果子。”王婶麻溜的脱口而出,显然是常客了。

矮胖少年笑道:“好咧,您等着,马上就好!”

片刻后,矮胖少年端着盘子将王婶点的吃食送了上来,一一摆到桌上。他又和王婶闲聊了几句,便到后堂算账去了。

楋跋子小口抿着碗里的豆浆,觉得很香很甜,而且没有丝毫膻味,比草原上的羊奶好喝多了。那鸡蛋灌饼和煎饼果子也都是从未见过的吃食,又酥又脆。对小女娃而言,这种甜甜的油炸食物自然是很合胃口的。

楋跋子吃得有些急了,差点噎着,赶紧灌了口豆浆,这才缓过气来。

一旁的王婶见她脸上沾满了油花子和豆汁,自是哭笑不得,忙掏出手帕,轻轻的帮她擦拭起来,有些心疼道:“傻丫头,慢慢吃,没人跟你抢,不够再上就是啦。”

楋跋子眼眶又有些泛红,抬头正要说些什么,却顿时呆住了,瘦弱的身子不住的颤抖起来。

一个身材敦实的青年男子此时正站铺子外,隔着透亮的玻璃窗,直勾勾的盯着楋跋子,眼中满是讶异和激动。待得两人的目光交织,青年男子微微的点头示意,小心的扫视了一下四周,似乎在顾忌什么,随即头也不回的缓缓离去。

楋跋子心中咯噔一下,却尽力让自己的脸色保持平静,不让王婶看出一丝端倪,内心却是激动不已:“没错!是臧素尔哥哥!他没死!”

臧素尔是参狼部落酋长狼王嘎什的儿子,而楋跋子的阿妈格桑,是嘎什的妹妹,也就是臧素尔的姑母。臧素尔由于母亲是汉人女奴,一直不受嘎什的重视,倒是格桑颇为喜爱这个乖巧的侄子。

格桑嫁到卑禾部落后,膝下无子,只有楋跋子一个女儿,便常常把臧素尔接过去住上些时日,当成儿子般疼爱。楋跋子很喜欢缠着臧素尔,听他讲些草原上的传说。伟大的英雄,美貌的仙女,臧素尔哥哥总是能讲得栩栩如生。可以说,两人的关系宛如亲兄妹一般。

当初楋跋子从阿爸口中,听到参狼部落被草原马贼全歼的消息,连续好几天从噩梦中惊醒。总是会梦到臧素尔哥哥满脸是血的倒在地上,苦苦的向她求救。直到部落里的萨满开了些安神的草药,才渐渐睡得安稳了些。

谁料不久后,她也在一次外出游玩时被捕奴人掳到了汉人的地界。

不曾想,楋跋子竟在大汉的国都遇到了她的臧素儿哥哥,心中激动之余,不由患得患失起来。

臧素尔哥哥怎么会在这里?为何一身汉人的打扮?他是来救我的么?可为何又匆匆离去?

……

长安城的某间驿馆里,一个肥头大耳的中年男子正恼怒万分的瞪着跪倒在地的几个侍卫,狠声道:“给我仔细找,一定不能让他逃了,死活不计!他知晓的事情太多了,若是传扬出去,牵累到主公,不但我等性命难保,恐怕全家老小都不得好死啊!”

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军迟来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筛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击盐商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务正业第三百四十九章 刘舜务工第四百四十五章 长安学区第二百九十六章 暂缓圆房第一百零四章 验证炸药 第三章 册立太子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胶第四百二十章 创投基金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发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怂恿第四百一十四章 组建暗卫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献剑第四百五十五章 尚书台阁第一百三十一章 谋划丝路 第二百五十九章 图谋西南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胜还朝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刘沐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四百五十八章 胶漆娇妻第七百一十四章 为子作揖第三百四十章 经济作物第五百七十一章 汉使窦蟠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三百四十六章 琐碎诸事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识人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陈氏阿娇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为拘束第八百一十章 天罗地网第六百六十九章 涤纶衣料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围第四百零一章 今岁除夕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一百五十八章 刘荣投缳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辩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归化刚结束工作回饭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六百章 非友即敌第一百五十八章 刘荣投缳第三百二十四章 调控畜牧第八百二十八章 长安会谈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机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换血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十三章 骑兵利器 第七百九十七章 归家省亲第三百四十九章 刘舜务工第一百零五章 梁王刘武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办蒙学第二百九十八章 无心插柳第八十二章 先锋叛逃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号传输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割地第四百三十一章 骑营演训第二十一章 高额月例 第四百三十六章 腊月返京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骄女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壮大汉第五百六十一章 驰道路轨第二十七章 新华书局 第二百七十四章 凛冬战事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丝丝春愁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六十五章 雁门行商 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怂恿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换血第六百九十章 惩戒学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怂恿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议定第五百九十章 觊觎太子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八十二章 先锋叛逃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过后第七百四十九章 没心没肺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随任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胜还朝第二百五十四章 经商之道第八十三章 庶民经济 第四百三十章 惊闻卫青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寻仇第六章 未央风起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还汉第三百九十二章 败家婆娘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二十一章 高额月例 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军迟来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筛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击盐商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务正业第三百四十九章 刘舜务工第四百四十五章 长安学区第二百九十六章 暂缓圆房第一百零四章 验证炸药 第三章 册立太子第五百九十六章 硫化橡胶第四百二十章 创投基金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发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怂恿第四百一十四章 组建暗卫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献剑第四百五十五章 尚书台阁第一百三十一章 谋划丝路 第二百五十九章 图谋西南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胜还朝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刘沐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四百五十八章 胶漆娇妻第七百一十四章 为子作揖第三百四十章 经济作物第五百七十一章 汉使窦蟠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三百四十六章 琐碎诸事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识人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陈氏阿娇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为拘束第八百一十章 天罗地网第六百六十九章 涤纶衣料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围第四百零一章 今岁除夕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一百五十八章 刘荣投缳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辩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归化刚结束工作回饭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六百章 非友即敌第一百五十八章 刘荣投缳第三百二十四章 调控畜牧第八百二十八章 长安会谈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机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换血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十三章 骑兵利器 第七百九十七章 归家省亲第三百四十九章 刘舜务工第一百零五章 梁王刘武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办蒙学第二百九十八章 无心插柳第八十二章 先锋叛逃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号传输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割地第四百三十一章 骑营演训第二十一章 高额月例 第四百三十六章 腊月返京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骄女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壮大汉第五百六十一章 驰道路轨第二十七章 新华书局 第二百七十四章 凛冬战事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丝丝春愁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六十五章 雁门行商 出差结束,坐高铁回家,估计晚上才能更新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怂恿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换血第六百九十章 惩戒学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怂恿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议定第五百九十章 觊觎太子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八十二章 先锋叛逃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过后第七百四十九章 没心没肺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随任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胜还朝第二百五十四章 经商之道第八十三章 庶民经济 第四百三十章 惊闻卫青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寻仇第六章 未央风起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还汉第三百九十二章 败家婆娘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二十一章 高额月例 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