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团入城

入得蓝市城,大夏王欲请大汉亲王移驾王宫居住,赵王刘彭祖却是拒绝了这番美意,也未入住外使馆舍,径自领着随行使团入住了早已准备妥当的耀阳客栈。

随着大汉对外贸易的兴盛,不少实力雄厚的大商团都纷纷在境外的商贸大城购地置宅,兴建起供往来商贾落脚的客栈,最好的客栈自然要数皇室实业名下的耀阳客栈和田氏商团名下的清晖客栈。

作为大汉出现的最早的两大连锁客栈,面向不同顾客群的耀阳客栈和清晖客栈早已成为绝佳典范和仿效对象,汉商们都纷纷效仿,甚至不惜重金延请两大商团的卸任掌事,替他们将名下的诸多产业进行所谓的整并重组,形成统一规制的经营模式。

同个商家名下的连锁客栈规制虽是相同,然各地客栈的建筑外观和内部修葺还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主要是为招揽熟客,让四处行脚的商贾们产生某种消费惯性,无论去到何处,都会找寻熟悉的客栈落脚,无论是饮食和居住条件,都能省却不少适应的时间。

客栈行业出现连锁式经营的苗头,自然会排挤到小商家的生存空间,然汉廷非但不欲纠正这股趋势,甚至是喜闻乐见的,盖因民间客栈的形制和管理愈是正规,就愈有利于官府严格执行所谓的入住登记制度,对各大城镇的治安维持大有助益。

大汉不是后世华夏,没有太多想“呼吸香甜皿猪空气”的公知精英,对于朝廷诸多意在维持社会稳定的管制举措,臣民皆是极为支持的。

如今日子愈过愈好,有盼头,老百姓可不想外地人在自个居住的城镇闹出甚么乱子,客栈管制愈严愈好,官府遣兵卒不断巡查各处坊市乃至街道巷弄更是极好的。

皇帝刘彻倒也是个接地气的,晓得社会财富不断暴涨时,定是会出现很多牛鬼蛇神,故命各级官府持续整肃风气,公府更是遣出大量巡察御史明察暗访,但凡见得官兵欺压百姓,必是出手重惩。

与此同时,朝廷公府又适度调涨了官员秩俸,且每岁特意給各郡县的都尉和县尉拨下相应款项,让他们用来犒赏麾下的府兵和吏卒。

赏钱不是白拿的,要让各地老百姓提高“见卒率”,也就是后世的见警率了,但不得刻意扰民,而是重在维持治安,吓阻犯罪,同时持续“严打”政令。

此等举措已然行之有年,大汉百姓已不怎的畏惧官兵了,若是没做亏心事,多是不惧怕官兵盘问的,见得各处巡查的官兵反是觉得尤为安心。

耀阳客栈和清晖客栈作为大汉最好的两家连锁客栈,在大汉境内虽是遍布各郡县,然在境外却是设点不多,盖因他们面向的顾客群体非富即贵,又不愿降低水准砸了自家招牌,故在境外兴建时很注重选址。

即便是外邦都城,但若客源不多,客源素质不行,两大连锁客栈也不会在此设点的,倒也为其余大汉商团在境外留下了经营客栈和食肆的空间。

蓝市城作为大夏国都,非但是八方商贾汇聚之地,且因大汉为避免过度刺激安息帝国和巽加王朝,没有接纳印度希腊诸国的主动附庸,甚至没往各国派遣常驻使臣,而是由常驻蓝市城的行人令统领整个中亚地区的邦交事宜,故印度希腊诸国除却往汉都长安派驻使臣,在蓝市城亦有使臣常驻。

毕竟长安城远在万里之外,即便遣轻骑快马疾驰,往返一趟也得月余光景,对印度希腊诸国而言,与驻在蓝市城的大汉使臣搞好关系无疑极为重要。

如此这般,在无形中就提高大夏的重要性,既突显大夏执中亚诸国牛耳的卓然地位,更使得大夏成为大汉所谓的中亚门户。

大夏君臣对此自是喜闻乐见,虽说汉廷也没正式接纳他们为藩属,然现今多数大夏人都已自视为大汉藩民,且因大汉骑军每岁巡查西域诸国时,也会顺带到大夏走一遭,以行动持续向世人彰显对大夏的庇佑,故精明的大夏君臣也学着西域诸国,除却征募维持治安的兵卒,再不整军备武了。

大夏自古就是重商轻武的,昔年若非大汉出兵来援,大夏早就被大月氏灭国了,故大夏君臣有自知之明,夹在安息和大汉两大帝国之间,想拥兵自保是做梦,做墙头草玩平衡更是不自量力,死死抱紧最强者的大粗腿,寻求其长期庇护才是正理。

大夏君臣从未掩饰他们的倾向性和政治意图,世人亦是看得清清楚楚,没瞧见他们都跪迎大汉亲王了么?

甚么国格,甚么民族尊严,在悬殊的实力差距面前,压根不值一提!

后世华夏若非早早勒紧裤腰带搞出核武器,炎黄子孙怕是仍得如满清鞑子般继续跪在欧美白皮脚边,公知精英或许受得了,毕竟狗吃屎是天性,但多数尚存廉耻之心的国人怕是受不了的。

依照常理,派驻他国的使臣应是入住该国的外使馆舍,然派驻大夏国都的汉使却具有特殊性,时常要接见印度希腊诸国的使臣,且还要负责连通中转驻在安息和巽加的大汉使臣与朝廷的公文传递。

朝廷派驻安息和巽加的使臣皆官居大行丞,且是执汉节出使的,代表汉廷分别统掌西亚,欧陆和身毒诸国的邦交事宜,尤是派驻巽加国都华氏城的大行丞窦蟠,甚至能请动仰光驻军协助其行事。

正因如此,汉廷派驻在大夏国都的使臣职守极为重要,不但公务繁忙,还要严防泄密,非但没入住大夏的外使馆舍,更是由汉廷特意在蓝市城内选址,兴建防卫森严的使馆。

所谓的防卫森严,可不是靠着大夏官兵,而是轮驻着汉军的千人部曲。

按说大批外邦军队进驻自家国都,且驻扎在堡垒般的坚固建筑内,该国君王怕是寝食难安的,然大夏君王却仍非如此想,非但遵循汉廷意愿,甚至主动出赀供汉使兴建那使馆。

若是大汉真想灭掉大夏,还要靠这使馆内的千余汉军搞甚么里应外合,坏了诚信声誉,使得日后外邦皆对大汉使臣心怀疑虑么?

只消汉廷流露出要吞并大夏的意向,且派骑营往大夏境内走一遭,大夏臣民便会主动献城归降了。

正因如此,大汉使馆在蓝市城内是极为特殊的所在,周边地段的宅邸更是价格暴涨,尤是大汉商贾们不惜重金在周边购地置宅,倒不是要开甚么铺面,而是供自身常住的宅邸,长年在外经商的,岂能没个安身之处?

尤是蓝市城乃西亚和身毒通往大汉的重要中转地,且在大夏境内更能保证汉商周全,故从事对西亚和身毒贸易的大商家都会选择在该城长久驻点,自然希望能在使馆周边购置宅邸,进一步确保自身安全无虞。

因着使馆防卫森严,周边地段也有汉军不断巡视盘查,故寻常客栈是不可能建在此处的,然背景硬实的耀阳客栈却是紧挨着使馆兴建,专门为各国权贵提供独立院落租住。

印度希腊诸国的使臣,有不少就特意租住在耀阳客栈,专为就近与使馆内的汉使搞好关系的,不敢奢求时常获得大汉行人令的接见,然在耀阳客栈内时常能见到前来用膳品茶的使馆官吏,打打招呼,聊聊家长里短,不求打探到太多消息,好歹能混个脸熟。

事实确是如此,耀阳客栈不但提供住宿的院落,也有提供美味佳肴的食肆和提供娱乐休闲的处所,往来者非富即贵,常驻外邦的汉使和背景硬实的汉商们可没少光顾,吃喝些家乡风味的美食,聊以慰籍思乡之情。

正因如此,蓝市城的外邦使臣虽多,然真正入住外使馆舍的却是为数甚少,多是自个花钱跑到耀阳客栈租住院落去了,大夏掌外邦事宜的官员倒是乐得清闲,也为国库省下了不少赀财。

然此番大汉亲王率使团驾临,真真将这群大夏官员闹了个措手不及,盖因耀阳客栈在大半月前便是逐客清馆,要为自家的亲王兼东家挪地方,谁的生意都不做。

严重影响商誉?

你问问原先的住客,他们是不是心甘情愿为大汉亲王和使团腾地方的?待得大汉亲王离去后,他们还会不会回来继续租住?

无须多此一问,得知大汉亲王要入住耀阳客栈,住客们甚至识趣到主动退房,听闻此番随扈亲王的乃是足足两万精锐汉骑,这特么防卫必会比使馆还森严,怕是周边街道倒要封禁的,他们留在这不是自找麻烦?

于是乎,诸多外邦使臣纷纷要求大夏重新为他们提供馆舍居住,大夏的相关官员一时间忙得焦头烂额,心里不禁直骂娘,却有不敢怠慢,唯恐闹出甚么乱子,让大汉亲王听闻,惹他不悦,只怕自家君王会让他们以死谢罪,好让亲王殿下息怒吧?

大汉使团随赵王入城,建章骑营则在城外扎营休整,真正专事随扈赵王的精锐禁卫足以保障他和使团官员在耀阳客栈内的安全。

使团内的千余商贸代表及其随从虽无法跟着入住耀阳客栈,然他们都是出自不差钱的百余大商团,自行出赀入住了离得稍远的月晖客栈或汉商开设的客栈,总之是不会留在城外受罪的。

赵王刘彭祖是个懂得做人的,将沿途各国进献给他的财货拨出小半,让建章校尉李敢分发给骑营将士们。

李敢倒也没假意推拒,更不忧心赵王是有意拉拢军心,此类犒赏将士的做法早已屡见不鲜了,尤是在境外,不少汉商遇着汉军都会依着自身财力送些财货前来劳军,便连不少胡商乃至外邦权贵亦是如此。

依着汉军规矩,只要将官不收受贿赂,不以权谋私,不通敌叛国,收些劳军财货犒赏麾下将士是合情合理的,既不会触法军律,更有助于提高将士的荣誉感,增进所谓的“军民鱼水情”,只是不得迫使百姓强捐,因有独立于军务之外的军律官在旁监管,多年来倒也没出甚么岔子。

建章骑营的将士虽无法尽数入城,却可依照部曲轮番入城游玩,得了赏钱的他们荷囊鼓鼓,自能毫无吝啬的吃喝玩乐,顺带买些精巧新奇的外邦玩意,到时可带回去给家中的父母妻儿。

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业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变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四百七十章 购舰计划第四百七十二章 窦后崩殂第三百零七章 项王藏宝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仅入士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术第四百八十二章 粮食倾销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儿套狼第四百七十六章 惊见罂粟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电堆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钱庄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岁三伏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见第二百九十八章 无心插柳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间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八百三十六章 离京赴任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请除国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惊雷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锋抵达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阵决战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为皇商第二百一十四章 挥师出塞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发第三百五十四章 亲王选妃第二百零五章 调教萝莉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五百四十三章 吕宋淘金第一百二十章 两军对垒 第七百六十七章 罗马兵变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七百零六章 考较太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监察体制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怂恿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锋抵达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乌桓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号传输第八十二章 先锋叛逃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第六十八章 诸事妥当第四百二十一章 诸将迁调第一百零五章 梁王刘武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寻仇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门第三百三十章 商讨出兵第六百一十章 赵府贵女第一百一十章 汉军出塞第五百三十七章 岁末除夕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七百四十章 购奴门路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献剑第一百三十六章 丧钟敲响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异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滩登岸第三百三十四章 铿锵玫瑰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六百五十八章 饿狼出城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八百三十章 长安协定第二百六十章 侵扰朝鲜第一百二十六章 关城血战第六百五十九章 国弱处卑第十四章 运筹马上 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岁三伏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节过后第六百五十二章 战时征募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七百八十章 迈向成熟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谒公婆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会议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贲兽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皋候府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电机第七百一十三章 诸事妥当第二百八十一章 实地考察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临洮 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随军第四百零三章 春满人间第四百九十一章 残暴奴律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内乱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国科院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六百五十三章 两国王储第二百零一章 简单粗暴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爱如斯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国邮政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过后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医官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议始开
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业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变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四百七十章 购舰计划第四百七十二章 窦后崩殂第三百零七章 项王藏宝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仅入士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术第四百八十二章 粮食倾销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儿套狼第四百七十六章 惊见罂粟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电堆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钱庄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岁三伏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见第二百九十八章 无心插柳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间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八百三十六章 离京赴任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请除国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惊雷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锋抵达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阵决战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为皇商第二百一十四章 挥师出塞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发第三百五十四章 亲王选妃第二百零五章 调教萝莉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五百四十三章 吕宋淘金第一百二十章 两军对垒 第七百六十七章 罗马兵变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七百零六章 考较太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监察体制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怂恿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锋抵达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乌桓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号传输第八十二章 先锋叛逃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第六十八章 诸事妥当第四百二十一章 诸将迁调第一百零五章 梁王刘武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寻仇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门第三百三十章 商讨出兵第六百一十章 赵府贵女第一百一十章 汉军出塞第五百三十七章 岁末除夕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七百四十章 购奴门路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献剑第一百三十六章 丧钟敲响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异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滩登岸第三百三十四章 铿锵玫瑰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六百五十八章 饿狼出城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八百三十章 长安协定第二百六十章 侵扰朝鲜第一百二十六章 关城血战第六百五十九章 国弱处卑第十四章 运筹马上 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岁三伏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节过后第六百五十二章 战时征募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行途中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七百八十章 迈向成熟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谒公婆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会议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贲兽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皋候府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电机第七百一十三章 诸事妥当第二百八十一章 实地考察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临洮 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随军第四百零三章 春满人间第四百九十一章 残暴奴律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内乱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国科院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六百五十三章 两国王储第二百零一章 简单粗暴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爱如斯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国邮政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过后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医官第六百八十三章 朝议始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