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师徒相见

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

大汉每年都有两大重要祭典,春分的白昼祭祀日神,秋分的夜晚祭祀月神。

依古礼,天子应在秋分之夜西出其国百三十八里而坛,服白而絻白,搢玉揔,带锡监,吹埙箎之风,凿动金石之音,领臣民祭月。

汉帝刘启今年领着群臣行了春祭,但秋祭却不愿再露面,下旨让太子刘彻代为行祭。

倒非刘启怠惰,而是他的顽疾每到秋冬之季便极易发作,受不得半点风寒,若在萧寒露重的秋夜到郊野行祭,丢掉老命都极有可能。且皇后王娡尚未出月子,少来夫妻老来伴,刘启近年对王娡愈发上心,故而夫妻二人打定主意在甘泉宫再多住些时日,暂不回长安城。

馆陶公主亦留在甘泉宫坐月子,老太后陪着老闺女,时不时抱抱小孙女泰安公主,逗逗外孙子陈蟜,更是乐不思归。

偌大的大汉皇宫,半个能做主的人都没有,刘彻为准备秋祭大典忙得脚不沾地,还得处理未央宫和长乐宫的大堆破事,方才知晓宫闱有个女主人是多么的重要。

“事事皆来问孤王,你这大长秋要来何用?”

刘彻不耐烦的将册籍拍在桌案上,对着大长秋鲁瑞呵斥道。

大长秋乃是皇后近侍属官之首,宣达皇后旨意,管理宫中事宜,乃是秩俸二千石的大宦官,位同诸卿。

即便算得上位高权重,鲁瑞对太子刘彻仍是毕恭毕敬,甚至又些畏惧,作为皇后王娡的心腹近臣,他也算从小看着刘彻长大的,对他的脾性清楚得很,得罪不起的。

鲁瑞缩了缩脑袋,讪讪道:“殿下息怒,若换了旁的事,奴臣倒可自行决断,可女学之事不好办啊。女子不入外朝,故女学属官皆列为宫官内宰,尤是这卓文君就任女学的博士仆射,乃是皇后亲颁的懿旨和敕书。如今她已抵达长安,依照往例,需先向皇后谢恩方可就任……”

他也不想来烦劳太子殿下,可那卓文君是皇后亲手提拔的内宰,又不是寻常的内侍宫娥,即便他身为大长秋,也不敢轻忽此女啊。

“女学属官列为内宰不过是为便宜行事,不会常宿宫闱,你且先在北阙甲第划出些合宜的空置宅邸,好生整葺清扫,再依敕书列册,让其就任,赐下宅邸即可。”

刘彻沉吟片刻,复又吩咐道:“遣人去皇亲苑的长公主府,将卓文君此时暂住的馆驿告知堂邑翁主。”

“诺!”

鲁瑞听得刘彻所言,心里已有了底,女学诸官虽列内宰,形制却等同太学属官。

阿娇收到消息时,正牵着照夜玉狮子待要出府。

窦太后和皇后皆不在长安,刘彻近日又忙着脚不沾地,南宫和阿娇再也无人约束,每日赛马射猎,顿觉天大地大,快意逍遥。

闻得卓文君已到得长安,阿娇颇是欣喜。

刘彻对卓文君赞誉有加,常言若阿娇能拜她为师,且不论能否增长学识,只需学上几分她待人接物的本事,日后定然受益无穷,再不被甚么长安才女小觑了。

他自非妄言,史籍中的卓文君只凭两首悲凄委婉的辞赋,便教大渣男司马相如回心转意,余生再生不出纳妾的心思。

此等文采风华,机智应变,岂是寻常女子可比?

阿娇虽不知刘彻何以如此看重此女,却是深信他的识人之明,早祈盼能见见这蜀中的大才女。

她今日本想去寻楋跋子赛马,得知卓文君的落脚处,自是拜师之事更为要紧。

阿娇正待翻身上马,似是想起了甚么,忙跑回自个院落的书室里,寻出本线装书揣进衣襟里,心道待会还得考较考较那文君先生,看她是不是迂的。

若跟那些迂腐的酸书生似的,拜她为师作甚?

卓文君落脚的馆驿在公府巷,待诏的士人及进京赴任的外地官员皆会暂居公府巷的不同馆驿,听候皇帝诏令或公府册籍。

卓王孙富甲巴蜀,于长安城亦有不少产业,但毕竟出身商贾,住不得北阙甲第。虽在东八巷有座大宅邸,但他还是将卓文君送到公府巷的馆驿。

不得不说,大长秋鲁瑞还是很重视卓文君的,非但安排他住在最好的馆驿,更是拨了个独立的大院落,院落还少不得扫洒丫鬟和粗使婆子。

卓王孙见多识广,只是晓得在寸土寸金的长安城,这等院落已堪比寻常官吏的宅邸。见朝廷如此看重自家闺女,他愈发心喜,忙是吩咐卓文君好生住下。

“你拿着朝廷敕书前来赴任,岂能和寻常百姓比邻而居?”

卓王孙如是说,给自家女儿留下四个贴身丫鬟,外加满满一箱金豆,再三嘱咐道:“富路穷家,在外头出手别小气,尤是前来传话的内侍宫娥,该打赏就得打赏。”

卓文君只觉哭笑不得,独自将他送出院门,目送着他缓缓离去。

送走爹爹,她转身正待回院,便听得阵阵马蹄踏地声,侧身望去,却见一位娇俏少女正朝她这处纵马疾驰,白衣白马,衬着那张被秋风刮得红扑扑的小脸艳若桃花。

卓文君低声笑道:“端是个美人胚子。”

她却不知,纵马而来的阿娇亦是被她的绝美容颜惊呆了,险些忘了勒马,好在照夜玉狮子极通人性,又常被阿娇骑着在各处巷弄穿行,见得前方有人,便自行减缓了速度,还不忘打了个响鼻。

阿娇回过神来,忙是勒紧缰绳,所幸马速已降得很慢,将将停驻在卓文君近前。

“好有灵性的马儿。”

卓文君没有半分愠怒和惊惧,反是出言赞叹,她适才确有生出几分惊慌,但瞬间便瞧得清楚,即便那少女不勒缰绳,这马也定会自行偏些方向,顶多与她擦身而过,却不会撞着她。

阿娇忙是下了马,目光熠熠的盯着她,问道:“你是文君先生么?”

卓文君微是愣怔,从未有人如此称呼她,除了先前收到的那封信笺。

“你定是文君先生!”

阿娇已是确认此女身份,忙是躬身赔罪道:“陈氏阿娇见过先生,适才不慎惊到了先生,望先生勿要怪罪才好。”

卓文君笑道:“你我素未谋面,你怎的知我是那甚么文君先生?”

“殿下向我提起过,说先生乃是才貌双全的蜀中奇女子,非但文采斐然,更是姿色娇美,说是……比我还美些,我本是不信的,不过今日瞧见先生,只得信了。”

阿娇心直口快,噼里啪啦的将刘彻出卖得干干净净。

卓文君讶异道:“殿下,哪位殿下?”

“太子刘……”

阿娇险些直呼太子名讳,忙是吐了吐舌头,改口道:“太子殿下啊。”

“太子?莫否你这陈氏阿娇是……堂邑翁主?”

卓文君虽猜到给她去信的少女出身定是不低,可从未将这陈阿娇与那未来的太子妃联系起来。

大汉唯有皇帝,皇后和太子的名字才需避讳,不少诸侯甚至和族中祖辈父辈的宗亲是重名的。故而即便卓文君晓得堂邑翁主也叫陈阿娇,却并未多想,毕竟其身份太过尊贵,岂会给她这商贾之女亲笔去信,还要拜她为师?

阿娇见她满脸的讶色不似作伪,疑惑的挠头道:“是啊,我记得给先生去信时有留下姓名啊,莫不是我写错了字?”

“……”

卓文君哑然无语,不知如何开口。

“先生,天有些凉,不如进去说话吧。”

阿娇适才纵马疾驰,额角微有薄汗,巷弄的穿堂风吹过,顿觉有些寒凉。

卓文君心思机敏,虽因阿娇的身份有些惊异,却还不至手足无措,尤是见她的言行举止,皆如寻常少女,且更为蛮憨爽直。

卓文君侧身请道:“翁主请!”

阿娇忙是将马缰系到院门旁的拴马桩上,随意将手在衣裳出蹭了蹭,便是颇为自来熟的揽着卓文君的胳膊,笑道:“先生已收了我的拜师礼,怎还这般见外,唤我阿娇吧。”

卓文君微是愣怔,又想到那信笺上的言语,已瞧出阿娇的几分脾性,便是轻笑道:“好!”

两人有说有笑的入得厅堂,侍女奉了茶,便是识相的退了出去,候在门外。

卓文君疑惑道:“你适才说太子殿下曾提起过我?”

“是啊,太子常在我面前夸先生呢。”

阿娇臻首轻点,却突是有些丧气道:“果真如他所言,我不及先生美。”

“……”

卓文君亦是女儿家,自也晓得少女最是在意自身容貌,尤是心上人的看法,便是笑着劝解道:“怕是殿下在逗你玩呢。”

阿娇摇摇头,似是想到甚么,小脸微红道:“我倒希望他那日不是逗我,他虽说我不如先生美,却还是夸了我美啊。”

卓文君心有七窍,顺着话头打趣道:“殿下如何夸你的?”

阿娇着实是憨的,登时便神采奕奕道:“他说我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百媚生。”

卓文君正自举盏饮茶,险些没被茶水活活呛死。

瞧着阿娇满脸略带炫耀的自得之色,她颇是尴尬的问道:“太子没念下一句?”

“下一句?”

阿娇微是愣怔,仔细想想,方才分外肯定的摇头道:“确实没有下句啊,我都熟背于心了。”

卓文君着实不忍戳破少女甜美的念想,心道那太子殿下还真是个……妙人啊!

直到许久后,阿娇方才晓得果真还有下句,是为“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那日,阿娇真真教刘彻晓得,何为河东狮吼。

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隶第五百零五章 大农六部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变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机勃勃第二百五十章 铁骑封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机勃勃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团入城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择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六百三十章 入宫观戏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刘乘心醉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卫赶至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准府司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义灭亲第二百五十六章 对朝方略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监国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务正业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战第七百四十九章 没心没肺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银票律第七十章 老汉家中 第二百七十六章 阳春徐来第六十章 纺织工艺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归第四十一章 九王齐聚漏写十章,今天请假改大纲,明天双更。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宝第一百六十七章 乌桓来使第三百五十七章 刘舍辞官第十四章 运筹马上 第六十二章 蹛林云中 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战第八十三章 庶民经济 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难为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离京第七百二十二章 寝殿之中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务正业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团 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导舆论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机勃勃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随军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准备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还汉第二百九十八章 无心插柳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动仇恨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宫观礼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见习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军集结第三百三十九章 虽远必诛第二百四十二章 谋取王位第五百八十五章 细君翁主第三百一十八章 诸般绸缪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三百八十六章 乌桓助阵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获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请罪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六百零九章 官办医馆第七百三十四章 固有疆土第六百二十一章 鲜衣怒马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第四百一十一章 刘乘飞天第七十三章 化工环保第二百九十一章 长秋基金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请战第三百零八章 速难平原第四百七十章 购舰计划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九十四章 齐聚一堂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二百八十五章 议及大婚第六百零八章 商贸代表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铁路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惊现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节将近第六章 未央风起第七十章 老汉家中 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证确凿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盘算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四百七十章 购舰计划第七百一十三章 诸事妥当第三百零六章 商贾世家第一百二十六章 关城血战第七百六十五章 为官为臣第五百七十二章 岭南铝业第五百七十章 佛国寻衅
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隶第五百零五章 大农六部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变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机勃勃第二百五十章 铁骑封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机勃勃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团入城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择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六百三十章 入宫观戏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刘乘心醉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卫赶至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准府司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义灭亲第二百五十六章 对朝方略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监国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务正业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战第七百四十九章 没心没肺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银票律第七十章 老汉家中 第二百七十六章 阳春徐来第六十章 纺织工艺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归第四十一章 九王齐聚漏写十章,今天请假改大纲,明天双更。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宝第一百六十七章 乌桓来使第三百五十七章 刘舍辞官第十四章 运筹马上 第六十二章 蹛林云中 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战第八十三章 庶民经济 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难为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月离京第七百二十二章 寝殿之中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务正业第二十九章 田氏商团 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导舆论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机勃勃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随军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准备第六百零一章 欺人太甚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还汉第二百九十八章 无心插柳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动仇恨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宫观礼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见习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军集结第三百三十九章 虽远必诛第二百四十二章 谋取王位第五百八十五章 细君翁主第三百一十八章 诸般绸缪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三百八十六章 乌桓助阵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获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请罪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六百零九章 官办医馆第七百三十四章 固有疆土第六百二十一章 鲜衣怒马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第四百一十一章 刘乘飞天第七十三章 化工环保第二百九十一章 长秋基金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请战第三百零八章 速难平原第四百七十章 购舰计划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九十四章 齐聚一堂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二百八十五章 议及大婚第六百零八章 商贸代表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铁路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惊现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节将近第六章 未央风起第七十章 老汉家中 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证确凿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盘算第五百一十四章 繁忙仲夏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四百七十章 购舰计划第七百一十三章 诸事妥当第三百零六章 商贾世家第一百二十六章 关城血战第七百六十五章 为官为臣第五百七十二章 岭南铝业第五百七十章 佛国寻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