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恁多工钱

汉帝刘启双手不住的颤抖,捧着洁白的纸页,脸色涨红,怒声喝道:“为何仅有五成硬纸?!”

刘彻低声喃喃道:“儿臣见如厕使用绢帛,太过奢侈,故将一半纸浆作成软纸……”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刘启小心翼翼的将手中纸页放下,拍案怒斥道。

刘彻心中呲了一声:嚓!咱刘家祖宗做的有辱斯文的事还少吗?

且不说高祖拿儒冠当夜壶的事,单说老爹你不喜辞赋,硬生生把未来的文坛巨匠司马相如逼得辞官归乡,怕也没资格说别人有辱斯文吧?

当然,他表面还是一副受教的模样,认错道:“儿臣错了,儿臣以后定不会再犯了,下一批的纸张全是硬纸。”

嘎嘎,还好背地里已经做了好几批,够天上人间用上大半年了。

刘启稍稍平抑了怒气,问道:“听孙全说纸库快堆满了,皇儿打算何时开卖?定个甚么价合适?莫要太低了,上次所说的遗孤院所用开销,须得全着落在这纸张上。”

自从上次和刘彻商量了从豪强权贵身上割肉的计划,刘启愈发急切的想看到效果。

刘彻摇摇头,道:“儿臣可没想过卖纸张,儿臣想卖书!”

刘启一愣,随即皱眉反对道:“卖书虽然利润更大,但一时间哪来的人手誊写?誊写本《老子》,免不得要花去一日有余,赚不得多少钱财。”

刘彻也不说话,伸手从怀里掏出印章和印泥,随后在纸上一按,留下了一个鲜红的印记。

刘启眼睛一亮,喜道:“皇儿是想……”

“正是,此乃印刷之术。皇儿半月前已取来太傅誊写《老子》《庄子》等八部经书,令工匠雕刻于木板纸上,今日正好刚刚雕刻完《老子》一书,现已印好装订,儿臣已带来一本,献给父皇。”

刘彻又从怀中掏出一本线装书,递给了激动不已的刘启。

其实华夏大地的第一本线装书,已在早几日被刘彻暗地截留了下来。

未来这就是国之重宝,俺当留名青史,刘彻笑得格外猥缩,在扉页写上了“今制华夏第一书,刘彻”几个大字。

然而,华夏第一本线装书在刘彻的眼里并不完美。

首先是纸张的质量还不是很好,由于没漂白的东东,纸张咋一看是洁白的,仔细看还是隐隐有些发青发黄。

其次由于制作工艺的问题,还是采用的雕版印刷。

虽然刘彻脑海中的书库里有活字印刷的工艺流程,但是在实际制作上还是遇到很多麻烦。譬如版面的平整,粘土的配方和烘焙工艺,油墨的选择,种种问题,让刘彻深深体会到理论和实际的差距。

活字印刷完全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怪不得中国历史上雕版印刷术用了数百年才发展成活字印刷术。

古人不笨,在毕生发明活字印刷术前,肯定也有很多人尝试过这种方法,只是碍于其他方面的技术储备不足,实现不了罢了。

刘彻不得不佩服某些穿越小说中的男主角,活字印刷术花个半天功夫就搞出来了,实在是天纵奇才。需知,新中国的无数科学家把俄国的飞机引擎拆卸了无数遍,却还无法完全吃透,还需继续从俄国进口一部分的。

刘启激动的翻阅着线装版的《老子》,嘴里不住的赞叹着,将刘彻晾在一边,不再理会。

刘彻知趣的眨了眨眼睛,悄悄退了出去。

王老实最近很累,今日发月例,中午在工地上吃过饭,东家就给了半天的假。回到家,将怀里的麻布包裹递给正在缝衣裳的王婶,王老实倒头就睡。

王婶将包裹放到远处的桌子上,动作很轻,不是怕吵醒王老实,也不是怕碰坏包裹里的东西,而是怕蹭掉桌子上的漆。

这张桌子是前几日王老实从建材工坊买回来的。据说北阙甲第的贵人们都用的这种东西,只不过用料更讲究些罢了。

建材工坊的管事,是国舅府上的田管家,跟王老实很熟,就将这张在搬运时磕掉点漆的桌子用一百钱的低价卖给了王老实。还搭上了四把好椅子。

王婶隔天还偷偷去建材工坊瞧过,就这样一张桌子和四张椅子,合起来没一千钱是断断买不来的。

她回家后更是心疼得不得了,愣是不让毛手毛脚的狗蛋碰。却常常没事就请周围的妇人来家里坐坐,好好炫耀一番,这可是贵人用的东西,连王婆婆那在长安县当大官的侄子家里也是没有的。

每每听到妇人们夸她好福气,找了个有本事的男人,王婶心里都乐开了花。

坐到椅子上,打开桌上的包裹一看,王婶觉得有点不对劲,貌似老汉这个月的月例有点多啦。

她不识大数,赶紧将早准备好用来装钱的空瓮子放到地上,又取来一堆算筹(就是小竹签)。每数出百钱,就放进瓮里,再抽出一枚算筹放到桌上。

整整大半个时辰,桌上的铜钱才全部放到了瓮里。

饶是入了冬,王婶仍是累出满头大汗。随手用袖子擦了擦头上的汗水,她急忙去数桌上的算筹。

二十根!整整二十根!

王婶面目扭曲,也看不出是惊讶还是惊喜。她又重新数了好几遍,这才确认自己没数错。

将满是铜钱的沉甸甸的瓮子盖上,王婶费力的抱了起来,放到屋内墙角旁早就挖好的深深的大坑,将钱瓮放了进去。拿过旁边的木锹,将一旁的泥土填进坑里,又站上用力的踩了好久,再用笤帚稍微清理了一下,直到看不出丝毫的痕迹,她这才松了口气,累得几乎瘫倒过去。

皱着眉头看了看身上满是泥土的衣裳,又瞅了瞅擦得锃亮的椅子,王婶干脆一屁股坐到门槛上,依着门框休息起来。

王老实睡到了月上枝头,这才悠悠醒来。

看看狗蛋正眼巴巴的等着吃晚饭,王老实摸着他的小脑袋嘿嘿一笑,拿过婆娘递上来的湿麻巾,随意抹了抹脸,坐到食案旁。

看着一旁的桌子,和眼前窄狭的食案,王老实满脸的无奈。

婆娘是绝对不会同意在桌子上吃饭的,上次王老实不过随口提了一句,就被数落了好几天。实在搞不懂这婆娘,买桌子椅子来不就是用的吗?

饭菜上桌,狗蛋嚼着嘴里的酱肘子,满脸油花子。

两个月来,每天粟米饭的养着,偶尔还能吃上顿大肉,八岁的狗蛋愣是窜高了一大截,小脸蛋也变得圆乎乎的。

“老汉,你的月例好像多拿了些。”

王婶怯生生的试探道,她还是有华夏妇女传统的美德,多拿了钱虽舍不得还回去,但心中多少会有些不安。

王老实满脸疑惑:“多了?发月例的时候新来的李管家还让账房给细细点过,我也拿着过了秤,确实是两千钱那般重啊。若是多了几钱也不打紧,东家不在乎那几钱。”

“两千钱?!你的月例不是一千五百钱吗?”王婶一愣,瞪大眼睛问道。

“哦,怨我忘了跟你说,这月工地上为了赶工期,每日都晚些时候收工嘛。李管家说多给的钱是那甚么加班费,就是比平时多干些时辰,就多给些工钱。”

“还有这好事?东家可真是好人啊!”

王婶眼中写满了感激,随后灵机一动,“那你平日里咋不再多干些?!每日回来的时候,这天也没黑嘛。”

王老实满脑袋黑线,这死要钱的婆娘,也不说心疼下自家老汉,还想把老汉当牲口用啊?

“别说这没用的!还有不到两月就年首了,给咱爹娘的东西可买齐了?莫等到腊月再买,到时东西得贵上不少。”

王老实岔开话题道,“要不我寻个闲暇,再去建材工坊找田管家淘换几个好物件?那可是乡下买不来的,即便是县上的官老爷们怕也没有。”

王婶眼睛一亮,忙不迭的连连点头,脑中憧憬着自己不久后还乡时的神气模样。

第一百五十七章 风雨飘摇第二百六十六章 乌桓备战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阵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烧尸山第一百五十三章 梁国风起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刚战车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报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训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训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灭佛第三百零六章 商贾世家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归化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异动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证确凿第三章 册立太子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六十七章 国之羽翼 第二百一十四章 挥师出塞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运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军学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达布山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银票律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当第三百九十章 大战终结第三百一十章 营养早膳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军溃逃第八百零一章 搅屎棍子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五百四十三章 吕宋淘金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装战船第一百四十五章 争相竞价 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随行第三十一章 特种作战 第一百三十一章 谋划丝路 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监国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业第六百五十章 交办太子第一百六十五章 载人运输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准府司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达布山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七十九章 草原诅咒 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务正业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条约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六百五十章 交办太子第二百六十三章 锑矿之用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议政第六百七十章 来复火枪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二百章 水战操演第六百八十七章 同乘纵马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游第六百零七章 巨头齐聚第五百七十一章 汉使窦蟠第二百一十四章 挥师出塞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胜还朝第五百八十章 或为帅才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发行国债第一百四十七章 疯狂敛财第二百五十章 铁骑封城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来婆家第六百五十章 交办太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宫寒之症第三百九十四章 长辈震怒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达云中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尽除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归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儿打靶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门户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运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内附第一百七十章 齐王献国第七百零五章 罗马权斗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报第五百二十五章 贼子就擒第七百三十六章 少年志气第四百二十四章 丝丝春愁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罴第一百三十六章 丧钟敲响第五百二十八章 册立储君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请罪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灭佛第三百二十六章 雇佣战舰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阵决战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战争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扩张第一百章 企业划分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
第一百五十七章 风雨飘摇第二百六十六章 乌桓备战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阵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烧尸山第一百五十三章 梁国风起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刚战车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报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训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训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灭佛第三百零六章 商贾世家第六百九十一章 徙民归化第一百八十四章 淮水异动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证确凿第三章 册立太子第七百三十三章 少年心思第六十七章 国之羽翼 第二百一十四章 挥师出塞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运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军学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达布山第四章 甘泉夜宴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银票律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当第三百九十章 大战终结第三百一十章 营养早膳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军溃逃第八百零一章 搅屎棍子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五百四十三章 吕宋淘金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装战船第一百四十五章 争相竞价 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随行第三十一章 特种作战 第一百三十一章 谋划丝路 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监国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业第六百五十章 交办太子第一百六十五章 载人运输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准府司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达布山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七十九章 草原诅咒 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务正业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条约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六百五十章 交办太子第二百六十三章 锑矿之用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议政第六百七十章 来复火枪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二百章 水战操演第六百八十七章 同乘纵马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七百二十九章 塞外秋游第六百零七章 巨头齐聚第五百七十一章 汉使窦蟠第二百一十四章 挥师出塞第三百五十一章 得胜还朝第五百八十章 或为帅才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发行国债第一百四十七章 疯狂敛财第二百五十章 铁骑封城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来婆家第六百五十章 交办太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宫寒之症第三百九十四章 长辈震怒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达云中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尽除第七百七十三章 盼得君归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儿打靶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门户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运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内附第一百七十章 齐王献国第七百零五章 罗马权斗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报第五百二十五章 贼子就擒第七百三十六章 少年志气第四百二十四章 丝丝春愁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罴第一百三十六章 丧钟敲响第五百二十八章 册立储君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请罪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灭佛第三百二十六章 雇佣战舰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阵决战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限战争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扩张第一百章 企业划分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