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儿

深秋时节,夜风萧索,暖炉熏香,最是好眠。

太子刘沐却是辗转反侧,久久难以入睡,非是为佳人寤寐思服,却是三省己身,深感任重而道远。

与父皇乃至诸多朝堂重臣相比,自己实在太过稚嫩,脾性更嫌急躁,饶是绞尽脑汁,也无法如父皇般谋尽天下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今夜刚从殿内兰台调阅了公文,乃是大农府近日的诸般举措,更令他出离的震惊了。

巽加“甩卖”的五十万头奴隶,尚只有二十万头从胥浦边塞入境,安息“赠予”的五十万头奴隶,更连首批十万头都尚未抵达敦煌边塞。

饶是如此,大农府却已堂而皇之的将这百万头奴隶尽数向民间“预售”了出去,虽不似太子詹事府过往卖给皇室实业般,得着每头两万五千钱的高价,然均价也高逾两万二千钱。

短短半月,大农府借此狂揽二百二十万金,足以支应运河开凿的大半开销,毕竟根据早已精算编列的预算和各河段发标外包的情形,开凿大运河的公帑支应是不会超过三百万金的。

这意味着,父皇仅遣水师舰队将十船鸦片运往巽加,遣两支戍边骑营往大夏国巡了巡,就凭白得着条贯通南北,长愈数千里的大运河。

空手套白狼,莫过于此。

非止父皇如此,诸位公卿将相亦如此,皆将外邦视若予取予求的囊中之物,行事见没有半分拖沓迟疑。

譬如大农令孔仅,就敢命属官向前来抢购奴隶的世家大族和豪商巨贾明言,百万奴隶多半尚未入境,此番虽是预售,却是要真金白银的收取“全额预付款”。

父皇得知此事,非但不训斥他行事草率,反倒大为褒奖。

诸位公卿将相更因国库省下大笔支出,来年无须再“勒紧腰带搞基建”,纷纷命府署中的计司和集司重新估算编列来年预算,以便腊月向大农府财部申报。

尤是太尉郅都,迅速拟定出更为庞大的“水师购舰计划”,申报的明岁军事预算势必会超过百万金巨赀。

要晓得,国库岁入随逐年暴涨,然去岁也才渐渐超过八百万金,百万余金的庞大军费,必将超过国库岁入的一成,父皇却是破例,提早批允明岁扩大购舰规模。

换了过往,大农府必是会极力劝谏的,然此番却也没太过反对,盖因父皇当殿说了句,今后除兵械之外,旁的大宗军需品皆可着大农府向民间商家发标购置。

如此一来,大农府势必能省下大批人力物力,旁的不说,单说军服和军被,外包给田氏商团和联合制衣为首的诸多纺织商,效率无疑要比大农府所辖的工坊要高得多,成本也低。

嗯,不是说国企绩效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大农府工部和商部辖理百工百业,辖下工坊若不懂“抓大放小”,非但有与民争利之嫌,更势必因摊子铺得太大,顾此失彼,事倍功半。

向民间商贾购置军服,也早有先例。

太上皇昔年在位时,就曾着少府向田氏商团购置十万套羊毛衣裤,发放给京畿驻军,今上登基后,更屡屡着少府为军中将士购置军用棉袄。

只不过,今后是正式由大农府发标购置,且不仅限军服,更囊括诸多军需品,不走少府私库,而是尽数编列军费,由国库公帑支应。

大农令孔仅晓得,皇帝陛下是想以此让民间经济更为活络,繁荣工商,实也是为国库开源,甚至可变相协助大农府各部司的政令推行。

譬如卫生部,多年来尽力提升举国的医疗及防疫体制,然要广为设立并维持官办医馆已属不易,没太多余力去投入制药等重要行当。

药品短缺,军用药品如此,民用药品更是如此,已成为现今汉廷阖待解决之事。

制药,且大量制备成药,绝非易事,现今大汉的民间商家就算想涉足,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是缺乏赀财,而是缺乏相关的药方和技艺。

大农府卫生部虽已积攒了不少经验,培养了不少制药官,却仍嫌不足,人力物力财力皆是有限。

暂且择取最可靠的商家,将部分军用药品交由其代为制备,卫生部可从旁支持培植,使其茁壮,为民间制药业的发展奠定基石。

制劣掺假?

莫要忘了,昔年在长安东市,被腰斩的数位朝堂重臣,其所属的世家更是惨遭夷灭三族。

皇帝及朝廷虽鼓励商贾兴业牟利,然也是有明确底线的,汉律森严,孝文皇帝虽是除去诸多肉刑,但最为酷烈的连坐和夷族却仍明定于律,凡真正触怒天颜者,三族连坐,九族皆诛,亦不鲜见。

最为关键的是,一旦激起民愤,世人皆曰当诛,天子亦未必肯对抗民意。

法治、人治,如何权衡,实乃古往今来的治世难题,权看主政者审时度势,如何权衡了。

昔年吴楚之乱,汉帝刘启诛杀晁错,难道真是冤杀,难道真的非杀不可?

舍一人,速定天下耳,何足惜哉?

无论朝堂重臣和世家权贵们是后知后觉,还是故作不察,现今的大汉确已民智渐开,淳朴的大汉百姓已渐渐拓宽眼见,心中的那杆秤愈发懂得衡平好坏善恶,也相信朝廷和天家是会为他们做主的。

巡查御史,就在你身边!

抱着侥幸心理,整些破事,无论是官是商,还是官商勾结,一旦引发民怨,教巡查御史盯上,必是严查速审,以安抚民心。

民意,无疑是柄双刃剑。

皇帝刘彻却不甚担忧,为政不善的官员乃至皇帝,被老百姓推翻是合情合理的,老刘家的江山社稷能否传个千秋万载,权看后继之君如何作为。

将汉人养成狼,而不是养成狗,就是身为穿越众的他,对炎黄子孙做出的最大贡献!

正因如此,太子刘沐的压力颇大,盖因自家父皇不断教导他,治政要以民生为重,饶是整军经武,也只为发展民生的臂助,绝非是为帝皇展现武功,盲目的去开疆拓土,更断断不可穷兵黩武。

在入黄埔军学前,父皇曾明言,让他在学习兵法韬略之余,与皇叔刘越和少傅赵立研拟征伐漠北匈奴的战略,若是妥适得宜,日后或可让他亲率大军出征。

然而,粮草军需的筹集、各支军伍的征调、军中将士的犒赏乃至战后的抚恤,都要耗费大笔真金白银。

刘沐深知,父皇之所以迟迟不出兵漠北,最重要的缘由,就是汉军多年来再未打过“亏本”的大战,亦暂且无须靠对外战争提振甚么民心士气。

若不想出合宜的法子,解决征伐漠北匈奴所需开销,父皇多半是不会认同他提出的相关战略。

“为何而战?”

只这四个字,就能驳得他哑口无言。

刘沐再霸道,终归霸道不过自家父皇,况且以他骄傲的脾性,素来不喜诡诘强辩,更不愿瞧见父皇对他露出失望的眼神。

彻夜辗转,他终是做了个决定。

翌日,下得军学午课,到未央宫椒房殿用晚膳时,太子殿下突是冒出的一句话,弄得帝后皆是愣怔当场,只道自家儿子练武时伤了脑子,入了魔怔。

“父皇,儿臣今岁寒休想入大农府见习。”

刘沐如是道,压根不怕储君涉政会遭了自家父皇忌讳,盖因他深知,自家父皇心胸豁达得紧,膝下又唯有他这独子,且还是稚嫩得紧的独子,从未忌讳这些。

非但是父皇,便是满朝文武,实也没觉着他这太子有擅权篡位的心思,更没这本事。

依着大汉现今的军政局势,就算父皇欣然禅位,他也镇不住朝堂重臣,更镇不住军中将帅。

金鳞虽非池中物,然在真正化龙之前,终究不过是一尾血统尊贵的池鱼罢了。

莽直,有莽直的好处,就是鲜少自欺欺人,容易正视自身,太子殿下昨夜豁然惊觉,若非有父皇坐镇,满朝公卿将相有无数种手段,活活玩死他这尾小龙鱼。

现已束发成丁,若再不趁早茁壮自身,待父皇垂垂老矣,再是精力不济,自己仍这般不成气候,怕是要为人鱼肉的。

皇帝刘彻若有所思的看着自家儿子,默然不语。

皇后阿娇却是口无遮拦的咋呼道:“寒休两月,你竟舍得撇下那如花似玉的小媳妇,不好生腻歪腻歪?”

“……”

刘沐霎时满脸涨红,抬眸瞪了瞪自家母后,却又瞬即垂眸,对父皇道:“儿臣晓得父皇尚为储君时,曾入相府协从理政,然儿臣自知愚钝,远不及父皇般生而知之,欲先往大农府见习。”

刘彻微是挑眉:“腊月上计核鉴,正月行大朝礼,皆乃各府署最忙碌之时,大农府更要精算岁入,审定预算,为父不怕你劳累,却怕你添乱!”

刘沐不觉父皇是刻意贬低他,盖因这是实情,历任大农令多是三公九卿中年岁最轻的,盖因公务实在繁忙,若择年老体衰却忠于职守的,怕不得累死任上,尤是每岁腊月和正月,大农令多半要“衣带渐宽”的。

刘沐执拗道:“儿臣绝不添乱,只求随各部少卿见习,能更为熟识各部职守和章程,绝不轻易置喙公务,哪怕是鞍前马后的做个跑腿小厮也成!”

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还汉第一百七十四章 铸币乱源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边第二百四十二章 谋取王位第一百一十章 汉军出塞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见习漏写十章,今天请假改大纲,明天双更。第三百五十三章 议定发兵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业发展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请罪第二百七十五章 发行邸报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义灭亲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二百三十一章 枭首腰斩第五十七章 医学见习第四百五十二章 刘沐封王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设兵团第五百六十三章 冲撞体制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铁路第六百八十八章 牵马归府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五十三章 内院探奇第十四章 运筹马上 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八百零五章 欲征漠北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动 第九十八章 酷吏张汤第六百五十八章 饿狼出城第二百二十章 秭归项氏第一百七十五章 东郭农丞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三十五章 大难不死第六十七章 国之羽翼 第五百九十一章 刘乘之子第八十二章 先锋叛逃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击盐商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六百九十四章 极大诱因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装战船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七百八十七章 远徙万里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第六十五章 雁门行商 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献剑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设邑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锅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三百零五章 铁业整合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八百一十九章 进逼龙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广致仕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围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铁路第四百四十四章 军事预算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来第二百二十章 秭归项氏第七十二章 艾格连锁 第六十五章 雁门行商 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四百九十八章 张骞出使第一百七十七章 发行国债第四百八十六章 扬帆远航第七十章 老汉家中 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儿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灭乌孙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节将近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六百零八章 商贸代表第六百七十四章 贵女怨念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装战船第七百八十三章 与子逛街第三百五十三章 议定发兵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门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儿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胶片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五十七章 医学见习第二百章 水战操演第五百九十四章 终有回报第五百七十八章 赌赛开局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一百七十八章 争先认购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闯禁区第五百八十一章 赢家为谁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六百四十四章 宫邸女学第二十七章 新华书局 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击第五百七十章 佛国寻衅第二百七十六章 阳春徐来
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还汉第一百七十四章 铸币乱源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边第二百四十二章 谋取王位第一百一十章 汉军出塞第七百五十九章 安排见习漏写十章,今天请假改大纲,明天双更。第三百五十三章 议定发兵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业发展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请罪第二百七十五章 发行邸报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义灭亲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二百三十一章 枭首腰斩第五十七章 医学见习第四百五十二章 刘沐封王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设兵团第五百六十三章 冲撞体制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铁路第六百八十八章 牵马归府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五十三章 内院探奇第十四章 运筹马上 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八百零五章 欲征漠北第五十四章 春心萌动 第九十八章 酷吏张汤第六百五十八章 饿狼出城第二百二十章 秭归项氏第一百七十五章 东郭农丞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三十五章 大难不死第六十七章 国之羽翼 第五百九十一章 刘乘之子第八十二章 先锋叛逃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击盐商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日宣淫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六百九十四章 极大诱因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装战船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七百八十七章 远徙万里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第六十五章 雁门行商 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献剑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设邑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锅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三百零五章 铁业整合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八百一十九章 进逼龙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广致仕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围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铁路第四百四十四章 军事预算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来第二百二十章 秭归项氏第七十二章 艾格连锁 第六十五章 雁门行商 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四百九十八章 张骞出使第一百七十七章 发行国债第四百八十六章 扬帆远航第七十章 老汉家中 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儿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灭乌孙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节将近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六百零八章 商贸代表第六百七十四章 贵女怨念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装战船第七百八十三章 与子逛街第三百五十三章 议定发兵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门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儿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胶片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五十七章 医学见习第二百章 水战操演第五百九十四章 终有回报第五百七十八章 赌赛开局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一百七十八章 争先认购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闯禁区第五百八十一章 赢家为谁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六百四十四章 宫邸女学第二十七章 新华书局 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击第五百七十章 佛国寻衅第二百七十六章 阳春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