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张骞出使

皇帝刘彻颇是纳闷,多年来每逢三伏休朝期,总不免发生些甚么事,往常呆在长安未央宫,却是没少闲得发慌的日子,就仿似老天不愿见得他安生避暑休闲。

能扰着皇帝暑休之事,自是耽搁不得的紧急奏报,不是公府无法擅自处置,就是需帝皇亲启的密函,此番的奏报先是呈递到太尉府,太尉李广亲自执着此份紧急军情向来呈报皇帝陛下。

军情无他,南海水师于夫甘都卢南面的莫塔马湾全歼来犯的巽加舟兵,横海将军荀世给公府呈递了战报。

按说此事关系重大,荀世大可向皇帝呈递密函,然皇帝刘彻不太喜欢这种越级上报的方式,无规矩不成方圆,每一次小小的破例行事,天长日久就会形成惯例,难免会破坏整个官僚体制的良好运作。

大汉的官制本就堪称严密高效,加之逐年完善健全,有御史府监察吏治,有尚书台为皇帝耳目,更有暗卫打探情报,身为皇帝的刘彻不担心朝臣们敢欺上瞒下。

即使有官吏遭到直属上官打压,也大可向巡察御史纠举,再不行直接往御史府乃至尚书台递奏章,总是有申诉管道的。

越级上报不宜成为官场常态,否则还有甚么政治伦理可言,这道理后世公知愤青多是不懂,刘彻却是知之甚深。

横海将军荀世作为南海水师的主帅,其位秩不下郡守,等同封疆大吏,故也参加过公府开设的政令讲席,更是数度入宫面圣,聆听皇帝陛下的勉励训诫,自是也深悉陛下治政的规矩,懂得要照章办事的道理。

此份紧急军情呈报到太尉府,太尉李广晓得事关重大,自是不敢怠慢,忙是寻到留守宫城的左中郎将李松,又随他赶来南山河谷觐见陛下。

经过这么些年,南山河谷已算不得隐秘的所在,大多重臣都晓得帝后每岁三伏多会来此避暑,然若无陛下手谕,谁都不可能靠近此地。

内卫,郎卫,加羽林卫,明里暗里不知多少精锐防护着河谷内外,擅闯者自是先斩后奏,死了也怨不得旁人,即便李广官居太尉,亦如此。

左中郎将李松却是不同,乃是皇帝陛下特意留着驻守宫城的内朝近臣,获准在有紧急奏报时,可引大臣前往南山河谷。虽说右中郎将赵立亦留在长安,然李广着实不愿见这个终日冷着脸的家伙,还是李松好打交道些。

皇子刘沐今岁未曾跟着帝后前来避暑,然南山河谷内的庄园仍比往岁热闹得多,盖因阳信公主,南宫公主亦是与夫婿同来,便连太常卿刘买和夫人楋跋子也受邀前来。

刘沐,张笃和刘典都要入黄埔军学参加暑训,便连虚年六岁的公孙愚也是闹着跟着三位表兄同去,南宫公主拗不过自家宝贝儿子,也就应下了。

公孙愚今岁刚入宫邸蒙学,尚未正式修习武课,自不会参与真正的暑训,然黄埔军学的教官们多是出身羽林卫和虎贲卫,公孙贺曾为羽林校尉,是教官们的老长官,为自家儿子走走后门,让他提前体验下军伍生活,自是不难的。

总之公孙愚在黄埔军学不睡军舍里的大通铺,也不吃伙房做的大锅饭,比起他的三位表兄,着实幸福得太多太多。

正因如此,待得两年后,公孙愚年满八岁,真正参加暑训时,他便被突然变得凶狠严厉的教官叔伯们彻底训蒙圈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太尉李广前来呈递紧急军情时,大汉最尊贵的四位贵妇正围桌搓麻,阳信公主仍是仪态端庄,拈牌码牌皆是举止轻柔,说不出的淡然写意,旁的三大悍妇却是不同,唧唧咋咋的聊着家长里短,跟乡间村妇也差不到哪去。

嗯……在老刘家,似阳信公主这等脾性才是特例,阿娇和南宫公主反是正常,平日在人前硬端着仪态,实在累得慌。

遇着两位好闺蜜,楋跋子也是彻底放飞了自我,将往日深藏内里的那颗纵马草原的羌族少女心彻底引爆,她今日实在是输狠了,足足两斛顶级南珠啊!

诚然,乘氏侯府不缺钱,楋跋子更不缺钱,卑禾候是他爹,梁王夫妇是她公婆,她执掌中馈从不为钱犯愁,说难听点,她压根都不在意夫君刘买那太常卿的秩俸是否按期入库。

然今日输掉的是南珠,最顶级的南海贡珠,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阳信公主曾随任岭南多年,府里自是不缺南珠;南宫公主得了太皇太后的遗泽,府库里也不缺南珠;皇后阿娇……不止南珠,只要大汉有的,她甚么都不缺。

楋跋子就不同了,想要南海贡珠,就只能指望自家婆婆梁王妃赏赐,毕竟刘买尚只是梁王嗣子,贡珠这等稀罕的好物件,天家就算要赏赐给刘氏宗亲,按资排辈也还轮不到刘买的。

今日凑台搓麻,皇后提议用南珠作注,用以助兴,两位公主是无所谓,楋跋子想着能从三位大富婆兜里掏些南珠,自也欣然应诺。

俚语有言,无欲则无敌,命里无时莫强求。

楋跋子愈想赢南珠,便输得愈多,两圈牌码下来,足足输了两斛,反是最为淡定的阳信公主,笑意盈盈的喜入三斛。

三大悍妇所有心思皆摆在脸上,想要赢阳信公主,着实太难太难。

四位贵妇在偏厅搓麻搓得热火朝天,她们的夫婿则在正堂品茶,公孙贺和刘买听得自家婆娘大呼小叫的,皆是面色讪讪,倒是皇帝刘彻神情淡定,都是一家人,私下少些礼法拘束,有甚的关系?

便在此时,宦者令李福入内禀报,说是太尉李广在庄园外求见,说是夫甘都卢有紧急军情呈报。

刘彻微是颌首,也晓得不宜让李广瞧见有失仪态的三大悍妇,便是领着三大重臣前往书室,让李福出庄将李广也引去。

刘买身为太常卿,近年除却掌好祭祀礼法事,大多精力皆投入到大汉的文教诸事中,对军政不甚了解,不禁疑惑陛下为何要让他也同去,然也不好出言询问,便是跟着去了书室。

大行令张骞和卫尉公孙贺却深悉个中内情,盖因他们都亲身参与了汉廷对身毒的谋算,自也能猜出南海水师与巽加舟兵爆发的冲突,此时颇是好奇南海水师又有何军情呈报。

至于忧心南海水师会否在巽加人手里吃亏,那是压根不存在的,若真是如此,横海将军哪还有脸呈报军情,早该引颈自戮,让麾下将领将自个的首级送回长安,向皇帝陛下谢罪了。

巽加王朝的军力早被汉军细作打探得清清楚楚,乃至身毒各国皆如此,凡是与大夏或哀劳通商的国度,皆是有汉军细作潜伏的。

别以为当兵的就是傻笨黑粗的莽汉,执掌军中细作的太尉府军律司属官,可大多是出身羽林和虎贲的军法官,不但调教出诸多汉人细作,便连外族胡人也吸纳了不少,专为汉军打探各国情报。

皇帝刘彻还专门为此,谕令公府给军律司和暗卫不少册籍名额,用以奖赏为大汉效力的外族细作,若真是立了功,改册汉籍乃至加官进爵都不是甚么难事。

刘彻虽不欲搞甚么民族融合,但归化少量“外族精英”,还是理所应当的,若是如后世德意志的元首大人般,将爱因斯坦等犹太科学家都逼走了,这未免太浪费人才了。尤是有清河王少妃公孙慧为前例,刘彻不介意给外族精英们些许机会,然却也难免要进行严格的思想审查乃至长期政治洗脑,不懂得忠君爱国,那是万万不行的。

书室内,皇帝刘彻阅看完军情奏报,又交由三位重臣传阅,除却刘买仍有些茫然,公孙贺和张骞皆是晒然失笑。

巽加人也未免太过自不量力了,就凭那些小破船,只怕连大汉的巴蜀舟兵都打不赢,更遑论大汉水师的舰队了。

不是两人小觑巽加人,而是巴蜀舟兵虽多为小型战船,然其长年在大江上游的诸多险滩湍流操练,论起浪里操舟的本事,五大水师的楼船将士真还未必比得上。

“巽加王朝终归是身毒霸主,国力甚为强盛,我大汉暂时难以将之完全征服,待得两位亲王领军奇袭巽加后,仍须与之和谈,免得影响通商,误了大事。”

刘彻缓缓出言,复又望向张骞道:“你最是了解个中谋划,且身为执掌外邦事的大行令,可愿前去与之和谈?”

张骞早有预料,忙是躬身道:“陛下放心,微臣定不负陛下所望,将此事办得周全妥帖。”

“如此便好!”

刘彻满意颌首,复又道:“你也无需担忧自身安危,若无意外,两位亲王统率的十余万骑军足以重创巽加王朝,迫其遣使求和,你身为汉使,若是亲赴巽加国都,岂能彰显我大汉威严,朕会遣虎贲卫护送你前去夫甘都卢,就在仰光军镇与巽加和谈!”

“陛下,若是巽加仍不肯遣使求和,或非要微臣前去其国都,为之奈何?”

张骞深知陛下向来不喜虚应,便是径直出言询问道。

“朕会给横海将军颁下军令,让他助你成事,若巽加蛮夷这般不识时务,便让南海水师在巽加沿海登岸,所到之处,所遇之人,尽皆血洗,不受降,不掳奴,鸡犬不留!”

刘彻剑眉微扬,语调分外阴冷森寒:“身毒难出好马,故骑兵数量极少,朕先前亦嘱咐过两位亲王,让他们不得攻城,不得恋战,便似昔年我汉军侵扰朝鲜般,将巽加王朝闹个天翻地覆。两国何时签订和约,方才止战罢兵,你可明白了?”

张骞眸色微亮,再度躬身道:“陛下放心,臣醒得了,不会对巽加人有半分退让,赔款,解禁,通商,纳贡,皆不可少!”

“很好!”

刘彻举步近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道:“你若办成此事,便是再立大功,算上昔年出使东瓯和闽越之功,足以得封列候!”

“谢陛下!”

张骞亦不虚言推拒,欣喜谢恩。

刘彻淡淡一笑,复又扭头对满头雾水的刘买道:“征讨巽加王朝的檄文,还须族兄挥毫撰写,若有不甚明了之处,可询问公孙贺。”

刘买和公孙贺忙是躬身应诺,知晓今岁三伏的悠闲日子算是到头了。

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为倭第六百二十五章 电力照明第二百一十一章 痴女渣男第四百五十章 公孙裂变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四百二十一章 诸将迁调第七百八十章 迈向成熟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谒公婆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三十二章 王婶还乡 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怂恿第二百五十三章 惊闻身毒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须多言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二百章 水战操演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训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辩第三百零五章 铁业整合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儿打靶第六百零八章 商贸代表第六百一十二章 闹出大事第七百八十章 迈向成熟第四百二十章 创投基金第三百三十二章 宫寒之症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妥当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宫禀报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阵决战第六百六十九章 涤纶衣料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将亡第七百七十八章 犹太祭祀第五百九十章 觊觎太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购新宅第二百七十六章 阳春徐来第六百九十七章 发展代价第四百七十章 购舰计划第二百章 水战操演第四百零五章 母子平安第七百四十七章 太子登门第七百零九章 士子难为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达布山第三百四十三章 舰队停靠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阵决战第八百二十六章 贵女愁绪第一百九十七章 谋算诸越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阵第六百五十八章 饿狼出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三百四十章 经济作物第三百零九章 麦棉复种第二百七十五章 发行邸报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壮大汉第二百一十三章 诸将领命第七百一十章 小遗席间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随任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国来朝第一百九十八章 贵女登门第三百五十章 诸越形势第九十三章 无奈秦立 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识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赵王西巡第九十二章 帝国物流第七百三十二章 张笃遇袭第四百零八章 半岛烽烟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压轮机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四百八十六章 扬帆远航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庄第三十五章 大难不死第五百六十四章 无线通讯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隶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报第四百五十一章 鸣炮贺寿第七章 太子废立第二百三十八章 淝陵水泊第四百三十四章 发条玩具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隐患第四十七章 厂房落成第六百三十章 入宫观戏第八百二十六章 贵女愁绪第八十八章 兵临城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四十二章 路在脚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问第八百二十八章 长安会谈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一百五十九章 梁王请罪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锅第一百一十章 汉军出塞第五百零五章 大农六部第二百七十八章 长安四月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择第二百六十五章 为何而战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
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为倭第六百二十五章 电力照明第二百一十一章 痴女渣男第四百五十章 公孙裂变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四百二十一章 诸将迁调第七百八十章 迈向成熟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谒公婆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三十二章 王婶还乡 第四百八十四章 何人怂恿第二百五十三章 惊闻身毒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须多言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三百三十八章 换个营生第十六章 仁孝家宴 第二百章 水战操演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训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辩第三百零五章 铁业整合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儿打靶第六百零八章 商贸代表第六百一十二章 闹出大事第七百八十章 迈向成熟第四百二十章 创投基金第三百三十二章 宫寒之症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妥当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宫禀报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阵决战第六百六十九章 涤纶衣料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将亡第七百七十八章 犹太祭祀第五百九十章 觊觎太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购新宅第二百七十六章 阳春徐来第六百九十七章 发展代价第四百七十章 购舰计划第二百章 水战操演第四百零五章 母子平安第七百四十七章 太子登门第七百零九章 士子难为第七百二十六章 抵达布山第三百四十三章 舰队停靠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阵决战第八百二十六章 贵女愁绪第一百九十七章 谋算诸越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阵第六百五十八章 饿狼出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三百四十章 经济作物第三百零九章 麦棉复种第二百七十五章 发行邸报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壮大汉第二百一十三章 诸将领命第七百一十章 小遗席间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随任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国来朝第一百九十八章 贵女登门第三百五十章 诸越形势第九十三章 无奈秦立 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识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赵王西巡第九十二章 帝国物流第七百三十二章 张笃遇袭第四百零八章 半岛烽烟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压轮机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四百八十六章 扬帆远航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庄第三十五章 大难不死第五百六十四章 无线通讯第六百三十二章 渴求奴隶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报第四百五十一章 鸣炮贺寿第七章 太子废立第二百三十八章 淝陵水泊第四百三十四章 发条玩具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隐患第四十七章 厂房落成第六百三十章 入宫观戏第八百二十六章 贵女愁绪第八十八章 兵临城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四十二章 路在脚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问第八百二十八章 长安会谈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一百五十九章 梁王请罪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锅第一百一十章 汉军出塞第五百零五章 大农六部第二百七十八章 长安四月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择第二百六十五章 为何而战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一百零九章 将门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