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刘舜请旨

汉六十七年,二月十三,春分。

天子刘彻领百官东出长安城,行四十六里,于城郊设高坛,举春祭大典。

随行将士除六千郎卫外,尚有宣曲校营的三万铁骑,胶东王刘寄已出任宣曲校尉,广川王刘越则为监军,随皇帝行过春祭后,即刻挥师南征。

因宣曲骑营的将官多为黄埔军学的优秀学子,皆是世家子,故此番群臣也相当于在为自家子弟送行。

长安周边的百姓闻讯,也是纷纷汇聚而来,夹道相送,看着军容壮盛的三万铁骑渐行渐远。

汉军此番南征,倒没有太多硬仗要打,主要目的是会同零陵和桂阳两郡的府兵南下,接管或夺取南方五岭的各处险关和隘口。

待得彻底掌控南方五岭,加之番禺在手,使得大汉水师可就近停靠和补给,则汉军则可安心的作壁上观,坐看闽越和东瓯的二十万联军剿灭西瓯和雒越部族。

刘彻特意嘱咐两位亲王,夺取南方五岭后,向逃避战乱的南越百姓开放各处关隘,让其得以北上,迁徙至大汉的零陵和桂阳两郡。

两郡太守也已接到诏令,会参照豫章郡的做法,以与募民戍边相同的形式,吸纳南越百姓。

现下大江以南的不少郡县都尚待开发,正是缺乏劳动力的时候,吸纳南越百姓是必要的做法,日后再从地狭人稠的中部郡县迁移部分属民过去,与南越百姓混居即可。

至于岭南之地,暂且先搁置,留待日后开发,集中资源全力开发江南才是要务,胃口太大会撑死的。

若似秦朝般在岭南屯驻重兵,且迁去大量百姓,万一日后再出现如南越国般拥兵自重的割据势力,那就真是自找麻烦了。

朝廷真若尚有余力,倒不如先开发东瓯和闽越的属地,也就是后世浙江南部和福建的大部分地区。

刘彻深为赞许广川王刘越的计智,故而给他下了道“便宜行事”的密旨。

只需他出示这道密旨,在南越境内除了大将军郅都可抗命不不遵,所有大汉的将领和官吏皆可任他调派,包括此番领军的主帅胶东王刘寄。

刘彻之所以给刘越如此大的权限,盖因已将协助甚至暗中迫使南越百姓北迁汉境的任务交办给他。

“若遇到不愿迁徙的南越军民,可遣人召来东瓯和闽越的联军,毁其田,烧其宅,然需暗中行事,不得泄露是我大汉所为。同时可调遣将士或官吏四处劝说南越百姓,宣扬我大汉相关政令,诱使他们迁入汉境。”

刘彻曾如是吩咐于他。

刘越心思通透,无需陛下再多说甚么,便已彻底领会了他的意图,自是应诺,接下密旨时手却不免微是颤抖。

这道密旨非但代表着陛下对他的信任,更是代表着认可和看重,这正是他年幼时可望而不可求的。

两位亲王此番出征,太上皇和两人的生母王皃姁皆未再露面送行。

王皃姁忙着筹备两人的婚仪,且南越属地内现下怕是寻不出哪方割据势力可对抗三万大汉铁骑,且还有大将军郅都率十万水师将士坐镇番禺城,统揽全局。

只要两位亲王自个不作死,应该是死不了的。

真正舍不得两位亲王出征的,除了他们未过门的媳妇,就数常山王刘舜了。

刘越和刘寄西征还朝后,表面上对刘舜不理不睬,实则还是心疼这幺弟的。每到休沐之日,总会寻些由头,遣人唤他过府,吃顿好的。

两人出征后,刘舜沐日可就没地方蹭饭吃了,刘乘虽也是他胞兄,但终日在帝国科院忙里忙外,还真顾不得管他。

赵王府偏院的小厢房内,刘舜就着微弱的灯火,来回数着攒下的大钱,数了大半夜,也没多数出半枚来。

出宫半年来,才攒下将将两万钱,年节过后成衣作坊又无需再昼夜赶工,加班费少了许多,剩下的一万四千钱怎得也得再攒上大半年。

刘舜着实无奈得紧,年节已过,他都虚岁十四了,明年就需出宫开府,待得攒足赎刑的赀财,他也在宫里呆不久了。

现下他算彻底明白了挣钱的不易,依照过往他在宫里的那等奢侈无比的吃穿住用,出宫开府后靠封国那点租赋压根不够用的。

除非……皇帝兄长肯赏赐些皇室实业的份子。

刘舜早是瞧得清楚,众位皇兄若非每岁从皇室实业获取高额红利,也绝无法过得这般滋润。

是夜,刘舜睡得不太安稳,只因梦见座高耸入云的金山,偏生他手头甚么都没有,绕着山边跑啊跑,却连半块碎金都没拣到。

翌日醒来,他胡乱洗漱完便是顶着大大的黑眼圈去上工。

成衣作坊在泬西邑南阙,距长安城足有十余里地,好在皇室实业近年已制作出足够的载入车驾,在两地间不断往返。

过往车驾不足时,仅限皇室实业的掌事和工匠们可乘坐,现下已没了限制,寻常百姓也可依着路途远近给付车资,且随上随坐。

不过四大商团仍各有接送自家掌事和工匠的车队,清晨候在长安城西的各处城门外,到傍晚收工时再将人从泬西邑送回长安城。

刘舜的身份不宜暴露,赵王刘彭祖特意吩咐府内下人,每日用毡车载他出皇亲苑,送到城西去。

今日刘舜没甚么精神,在城西下得毡车,飘飘悠悠的出了城,坐上联合制衣的车驾便是闭目小憩,打算趁赶路的时辰睡会儿。

然在半梦半醒间,他听到自个所在作坊的两名女掌事在闲谈,且提及到某个名字,便陡然清醒过来,虽仍闭着双眼,却是竖着耳朵细细听着。

“林家也请媒妁上门说亲了?”

“那倒没有,只是先与总掌事提了提,大丫是她的侄女,若要延请媒妁说亲,怎的也得先与她说。”

“那大丫年岁到了?怎瞧着有些小?”

“长得娇小些罢了,去岁就办了及笄礼,我可还去观礼了的。”

“嗯,去岁我尚未入得作坊,听闻大丫家可住在东四巷。”

“那可不,那宅子本是总掌事的,屋里贴着瓷砖,铺着地砖,窗户皆装的玻璃,各类家什皆是顶好的,后来低价转给了大丫他爹,自个在临街四坊买了新宅。”

“如此说来,总掌事对她兄长倒是够意思。”

“那是。”

……

刘舜没心思再往下听,只觉耳边嗡嗡作响,烦得慌。

车驾到得成衣作坊外,尚未停稳,刘舜便是窜下车来,匆匆进了作坊,寻到总掌事王婶,急声道:“婶子,有人要向大丫提亲了?”

王婶不由愣怔,瞧着他那火烧火燎的模样,讶异道:“怎的了?”

刘舜是真急了眼,压抑数月的脾气猛的爆开来,提高嗓门问道:“我听说有人要向大丫提亲,是否真有此事?”

王婶从未见过他这般大呼小叫的模样,还真有些发懵,不及深思便点头应是。

刘舜瞬间瞪大狭长的凤眼,他自幼深受父皇宠溺,想要甚么便非得到不可,岂容旁人抢了他看上的女人?

他猛是转身,迈着大步行到缝制成衣的工间,一眼便瞧见身形娇小的大丫,行至近前盯着她,沉声问道:“有人上你家说亲了?”

大丫生性温软,微是懦弱,见他挨得近,脸色又阴沉的吓人,未及答话便是怯生生退了几步。

刘舜见状,只道是她想躲着他,不由愈发恼怒,大吼道:“你休想嫁给旁人!”

话音未落,他已是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去。

皇帝刘彻刚下得早朝,入得宣室殿,便得了近侍宦官禀报,说是常山王入宫求见,已在殿外恭候多时了。

近侍宦官略带迟疑的提了句,说常山王此番是穿着朝服入宫的,没先去长乐宫和太寿宫,而是直接前来求见陛下。

刘彻不由来了兴致,觉着必是小屁孩遇着了甚么难事,才会来求他。

果不其然,刘舜刚入宣室,甚么话都没说,跪地便拜。

“怎的,又闯了甚么大祸?”

刘彻笑着打趣道,他可鲜少见得这小屁孩这般规矩的行叩拜大礼。

刘舜抬头看他,瓮声瓮气道:“臣弟求陛下为我下旨赐婚!”

咳咳……

刘彻惊得都不会喘气了,不禁咳嗽连连,若非侍立在侧的宦者令李福上前为他拍背顺气,他非得活活呛死不可。

“要赐婚自个寻父皇去,来求朕作甚?”

刘彻好不容易缓过气,又好气又好笑的嘶声道。

刘舜颇是为难道:“臣弟早已与母妃提过,可母妃硬是不允,父皇定是会听母妃的,故而唯有来求兄长了!”

刘彻闻得他改口唤了兄长,就晓得这小屁孩想打感情牌,鄙夷的瞟了瞟他:“既是姨母不允,朕更不宜过问此事,你就别白费功夫了。”

“……”

刘舜心下愈发焦急,他这头拖得了,大丫那头可未必拖得了,偏生又不能自曝身份,否则若传扬出去,损了天家颜面,怕是会真的惹得父皇动怒,那此事就更麻烦了。

他咬了咬牙,想着要放狠话:“兄长若是不答应,我便……”

“你待怎的?撞柱而亡还是悬梁投缳?”

刘彻没等他说完,便已嗤笑出声,随即扭脸吩咐李福道:“去替常山王取三尺白绫来。”

李福自是躬身应诺,却也没立即退下,只是低着头,尽力抑住不断抽搐的嘴角。

“不必烦劳宦者令。”

刘舜赶忙出言阻止,复又讪讪道:“兄长想岔了,臣弟只是想……长跪不起。”

“嗯,那便跪着吧。”

刘彻点点头,便是吩咐李福研墨,自顾自的批阅起奏章来。

刘舜张了张嘴,却是欲言又止,老老实实的跪在地上,垂着脑袋没再多说半个字。

刘彻虽在批阅奏章,却也留意着刘舜的举动,对他的表现还是满意的,虽说还不够稳重,爱耍小聪明,但至少比过往懂规矩了。

小男孩嘛,少不更事时谁还没个调皮捣蛋的,只因刘舜是天家子,容易仗势欺人,所以破坏力比寻常男孩更大罢了。

没人生来就会坏得无药可救,再废的人也绝不至一无是处。

譬如过去看来懦弱拘谨的刘越,不也正逐渐显露出属于他的风采了么?

旁人刘彻懒得管,可刘舜毕竟是他的弟弟,还是姨母的儿子,这关系就太深了,总不能眼睁睁瞧着他往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

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调控畜牧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十章 天上人间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五百八十五章 细君翁主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处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请罪第二百四十九章 为人媒妁第一百九十一章 国事家事第四百零八章 半岛烽烟第三百零四章 雍凉乳业第五百四十章 凤翔珠宝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击第二百六十六章 乌桓备战第五十三章 内院探奇第二百七十四章 凛冬战事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门户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马青梅第七百六十七章 罗马兵变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议定第七十四章 工业血液 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两关第四百三十一章 骑营演训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七章 太子废立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扩张第四百八十五章 齐山婚事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四百四十五章 长安学区第六百三十章 入宫观戏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十三章 骑兵利器 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赌赛开局第四百六十五章 圁阴船厂第六百二十章 冲撞太子第一百七十章 齐王献国第六百九十四章 极大诱因第二百五十一章 监察体制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兴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发大夏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七百三十八章 汉已八旬第七百六十八章 欧亚大战第二百三十一章 枭首腰斩第三百五十章 诸越形势第六章 未央风起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冲突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冲突第七百八十八章 阳春三月第五百六十三章 冲撞体制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导舆论第七十九章 草原诅咒 第五百三十九章 长安坊市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医官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见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为匪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导舆论第八十八章 兵临城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电堆第五百九十九章 经略外夷第八百二十六章 贵女愁绪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二百一十三章 诸将领命第三百八十六章 乌桓助阵第一百五十九章 梁王请罪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二百六十五章 为何而战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国来朝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业发展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发大夏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临洮 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动仇恨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风寒第三百四十三章 舰队停靠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卖战俘 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一百三十五章 陇西豪强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条约第三百一十一章 长安械斗第六百六十四章 双拥基金第八百零一章 搅屎棍子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学说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四百二十一章 诸将迁调
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调控畜牧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十章 天上人间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五百八十五章 细君翁主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处第七百四十五章 易言请罪第二百四十九章 为人媒妁第一百九十一章 国事家事第四百零八章 半岛烽烟第三百零四章 雍凉乳业第五百四十章 凤翔珠宝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击第二百六十六章 乌桓备战第五十三章 内院探奇第二百七十四章 凛冬战事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门户第八百三十三章 竹马青梅第七百六十七章 罗马兵变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议定第七十四章 工业血液 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两关第四百三十一章 骑营演训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七章 太子废立第七百八十九章 羯人南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扩张第四百八十五章 齐山婚事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四百四十五章 长安学区第六百三十章 入宫观戏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十三章 骑兵利器 第四百六十四章 匈奴分裂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赌赛开局第四百六十五章 圁阴船厂第六百二十章 冲撞太子第一百七十章 齐王献国第六百九十四章 极大诱因第二百五十一章 监察体制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兴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发大夏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七百三十八章 汉已八旬第七百六十八章 欧亚大战第二百三十一章 枭首腰斩第三百五十章 诸越形势第六章 未央风起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冲突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冲突第七百八十八章 阳春三月第五百六十三章 冲撞体制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导舆论第七十九章 草原诅咒 第五百三十九章 长安坊市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医官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见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为匪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导舆论第八十八章 兵临城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电堆第五百九十九章 经略外夷第八百二十六章 贵女愁绪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二百一十三章 诸将领命第三百八十六章 乌桓助阵第一百五十九章 梁王请罪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二百六十五章 为何而战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国来朝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业发展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发大夏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临洮 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动仇恨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风寒第三百四十三章 舰队停靠第一百四十四章 拍卖战俘 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一百三十五章 陇西豪强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条约第三百一十一章 长安械斗第六百六十四章 双拥基金第八百零一章 搅屎棍子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文学说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四百二十一章 诸将迁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