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长安望雪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长安城下了入冬来的首场雪,神禾塬、谲河旁被白雪覆盖,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呈现在眼前。

站在高台上俯瞰全城,刘彻自是万般滋味在心头。

也不知道前世北京是不是也一样下起了雪?被白雪覆盖的紫禁之巅,是否会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变得晶莹而剔透。

北京的紫禁城是精致而华丽的,却总给人一种拥挤和压抑的自我防备。在长安的未央宫,刘彻感到一种更为大气磅礴的豪迈之气。也许,皇宫所体现出来的,不但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更是整个民族的精气神吧。

至于作为京城而言,刘彻心中还是把秦朝的咸阳城摆在了第一位。

咸阳初建时有外城墙,后来随着秦国疆土的扩大,城市人口剧增,城市范围也大幅度扩张,修建外城墙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扩张的速度,索性便不再建城墙了。

汉朝的长安就开始建设高高的围墙了,也许是匈奴实在是太强大,强大到巍峨的长城也阻挡不了他们牧马中原的脚步。

长城啊,是后世华夏的象征,是古时农耕民族不得已而为之的屏障,却也是中华民族心中长达数千年无可逾越的藩篱。

一种封闭的心态,长久后衍生出的自我满足,让整个民族都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对外,显出泱泱大国的气派,示之以仁义。

哪怕是一代圣王唐太宗,竟也为了一个天可汗的名头,给游牧民族送去工匠,送去先进的技术。不知道他在享受属国朝觐的时候,有没有想起高丽那座用数万唐朝将士人头累起来的高高的京观?不知道他在鄙夷隋炀帝是暴君的时候,有没有想到隋炀帝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快意恩仇?

对内,高高的城墙,将统治阶级牢牢的包围起。

这是心的围墙,就在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形成后,注定了我们再也摆不脱这层层的枷锁。工匠和商人,遭到了长达两千年的压制,让中华民族损失了多少次社会进化的机会?

后世甚至出现了一种偏激的说法:稳定就是发展最大的原罪!

刘彻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推倒长安城的围墙,甚至推倒长城,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连成一个新的长城。

内施王道,外施霸道,才是个天/朝上国该有的气势!

而这一切的关键,就在那茫茫的北方草原。

匈奴不足为惧,哪怕刘彻没有转世,史上的汉武帝也将他们赶到欧洲去祸害日耳曼这些蛮族了。但那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就像顽强而坚韧的牧草,即使在冬天枯萎,却总会在某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重新冒出头来。

斩草要除根啊!

刘彻遥望北方,微微眯起了狭长的双眼。

当然,忧国忧民并非这场冬雪的主色调。

在王老实家中,就洋溢着浓浓的暖意。

狗蛋要上学了!

过完年首,东家的私学就要开办了。王老实作为营建工坊里的小工头,可以让家里八到十二岁的孩子免费上私学。

据说这是东家新办的那甚么田氏商团给优秀员工的“福利”。

“咱老王家要出个学问人了!”

刚听到李管家通知的喜讯时,王老实憨憨的挠着脑袋,朴实的笑道。

如今回到家中,他还是这样对着自己的婆娘傻笑:“咱老王家要出个学问人了!”

王婶却不甚在意,只因她所认识的读书人,挣得最多的便是王婆婆的侄子,那个在长安县上每年拿二百石秩俸的“大官”。

“读书人才挣多少钱?你上月挣的月例能顶他小半年秩俸呢,且让狗蛋和你多学些手艺才好。”

不得不说,华夏传统女性有着朴实但很实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婆娘家的,懂个甚!”

王老实瞪了自家婆娘一眼,闷声道:“做学问人好,以后好给东家当管家,管家能挣老多。李管家你晓得吧?大儿子结婚,愣是弄了座比天上人间还漂亮的小宅子,说是东家白给的,还赏下五万钱呢!”

“吓!五万钱!”

王婶赶紧找来算筹,瞪大着眼睛,不断的计算着五万钱能买多少粟米,顶自家老汉多少月的月例,良久后幽幽说了一句,“若是等咱家狗蛋当了管家,定要让他多生几个儿子,每个五万钱呢!”

此时,正在看账本的李管家狠狠打了个喷嚏,险些把自个的眼珠子震了出来。

“李管家,多保重身体啊。”一旁的田管家递过小小的茶盏,笑道。

李管家接过茶杯,细细的品了一口,羡慕道:“还是你老兄有福气,老爷视若心肝的茶叶都能弄来不少。”

田管家摇头笑道:“没有的事!我这的茶叶也不多了,若非你老兄来,我自个都舍不得多喝。”

良久后,李管家放下手中的账本,伸了伸懒腰,道:“行了,账目没错,我回去便让营建工坊的账房将货款给你送来。”

田管家点点头,也没在意,毕竟账本他已经校对了数次,老爷教的记账法简洁清楚,笔笔交易都有交代,出不了太大的差错。

仿佛想起了什么,田管家问道:“老爷交代的私学快盖好了吧?材料我都吩咐下面给准备最好的,你可得让工匠们多努把力气,可不能苦了娃娃们。”

李管家打趣道:“谁不知道你家的小子开春是要进私学的?莫要再炫耀了。”

田管家笑着转了话头,复又问道:“前些日子,老爷说年首给假前要办个甚么年终尾牙,说是要请所有的掌事和工匠们吃顿饭,还要弄那叫抽奖的玩意,你可想好了章程?”

“糟糕!你若不说,我都给忘了,还要留些活钱给那些掌事和工匠发那年终奖。我得赶紧回去与账房说说,免得他今日把活钱都交回到老爷的府库里。”

李管家一拍脑袋,赶紧夹起桌上的账本,匆匆忙忙的跑了出去。

田管家抄起小茶壶,轻轻的嘬了一口,心中默算着年底能拿上多少东家许诺的红利,脸上满是舒畅的笑意。

温暖如春的天上人间,贵妇们正望着窗外的雪景,安逸的听着小曲,打着麻将,不亦乐乎。

一位贵妇朝沙发边上大大的玻璃窗户呵了口气,饶有趣味的在上面画着图案。

一个慵懒的贵妇走过来,一屁股坐到沙发上,将整个人陷进厚厚的鸭绒沙发垫中,舒服的呻吟了一声,感叹道:“诶,还是这天上人家好啊。近年的冬天愈发冷了,屋里都呆不住人。若非有天上人间这等好地方,都不晓得这寒冬该怎的熬。”

“是啊。”旁边的贵妇附和着,随即问道:“你们近日可曾去乘风阁?淮南王一到京城便给我家候爷发了帖子,邀我夫妇二人到乘风阁赴宴,想来你们府上也收到了吧?”

周围的贵妇们见有人起了话头,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的说个不停。

“我陪我家老爷去了,除了地方漂亮点,实在没啥好的,冷清得紧,没半点人气。”

“我也去了,席上尽是肉食,没半点素蔬,着实是吃不下去。”

“也是,大冬天的,也唯有天上人间和七窍玲珑阁能见点绿菜。我家候爷都整整半月没吃着带绿叶的菜肴了,待会回去得给他打包上一份鲜蔬。”

“我家老爷也是,燥得都流鼻血了,可惜每张贵宾卡只能打包一份鲜蔬。”

“对了,你们听说么?年首后,附近的‘古奇贵妇坊’便会开张,说是有天上人间贵宾卡的能打八折,还能优先购买限量版的物件。”

“啥是限量版?”

“说是就做了几件,卖完便没了,旁人再有钱也再买不到。”

“呀!那到时候可得多挑几件稀罕的……”

长安城外,南山脚下,百余辆马车在驰道上缓缓行进着。车上坐着些半大孩童,而更多的小少年则跟着马车,在雪地上艰难的行进。

“前头那大院便是了!”

领头的马车上传来一个爽朗的声音,赶车的耿老汉指着南山脚下一个巨大的庄园喊道。

闻得后边车队响起了阵阵欢呼声,耿老汉突然觉得鼻子有点酸。

不容易啊!

车队里的孩子太多,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些军中遗孤们也早早就学会了照顾自己,但毕竟天寒地冻的,一路行来,不少孩子晚上睡着睡着,便再未醒过来了。

如今皇上办的遗孤院就在眼前,耿老汉终于轻轻的松了口气,好歹把这些娃娃们送来了。

一年前,耿老汉还是北地郡的一员边卒。在战斗中被匈奴兵射伤了腿,花了月余养好了伤,腿却瘸了。原本盘算着回家后,只能守着几亩薄田,了此残生。

谁知道上边突然下令,说是皇上下了旨意,要将着雁门郡的军中孤儿带到长安城,抚养成人。耿老汉一听,自告奋勇的要护送他们到长安城。

皇上想着咱们为大汉流血的边卒,帮着养大这些没爹妈的娃娃,这是天大的恩德啊。想来在战场中死去的袍泽,二牛,强子,尽可放心的去了。

是夜,在巨大的庄园内,终于安顿好的孩子们享受到了许是自幼最好的一顿晚膳。

赵立端着装满白花花粟米饭的大碗,眼圈有些泛红。

若当日有这么一碗粟米饭,阿哥便不会为了挖野菜给自己吃,活活饿死冻死在山上。

一旁的耿老汉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说话。从雁门郡一路行来,他很喜欢这个懂事,坚强的孩子。

照理来说,不到十岁的赵立是可以上马车赶路的,但为了照顾一些生病的大孩子,他默默的走下了马车,让出了更多的空间,静静的走着。哪怕是脚底磨出了水泡,水泡破了又磨出了血泡,硬是没有吭上一声。

直到耿老爹发现他一瘸一拐的,强迫他脱下鞋子一瞧,才发现他破烂不堪的袜子已经和血肉模糊的脚掌死死黏在了一起。若再晚些发现,恐怕娃娃这脚就废了,耿老汉不由又是生气又是心疼。

慢慢的,在路上通过聊天,耿老汉了解了赵立的过去,一个军中孤儿常见的过去。

家中爹爹战死沙场,狠心的母亲抛下十岁的哥哥和八岁的弟弟,改嫁到远方。两个孤苦无依的孩子,只能抓靠田地里的老鼠和挖山上的野菜为生。随着冬天的到来,田里的老鼠,水里的鱼都已经抓不到了,哥哥为了找吃的,进到山上的野林子里挖野菜根。

久等不见哥哥返还的弟弟,很久后才在山上找到了哥哥冻僵的尸体。只见他蜷缩着身子,手中抓着一把野菜根,脸上还保持着一丝笑意,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弟弟在大口嚼着野菜,满脸幸福的样子。

眼看着桌上的菜肴越来越少,耿老爹夹起最后一块油汪汪的大肥肉,放到赵立的碗里,轻声道:“别想了,若是个汉子,就好好吃,快些长起来,到时候替你爹和你哥报仇,上战场杀匈奴蛮子去!”

赵立闻言,认真的点点头,用衣袖默默拭去快要溢出眼眶的泪水,大口大口的吞咽着白花花的粟米饭。

这个飘雪的冬夜,遗孤院处处都会不时传来一阵压抑的哽咽声。

这些经历了诸多苦难的孩子们,第一次吃得如此安逸,第一次睡得如此香甜,第一次觉得自己拥有了温暖而踏实的小窝。

也许,他们还要很久很久才能长大。但哪怕过了很久很久,他们也还是会深深的记得这个冬夜,和冬夜里温暖的小窝。

第七百四十八章 见见族嫂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三百四十六章 琐碎诸事第二百五十章 铁骑封城第六百五十九章 国弱处卑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献剑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边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国邮政第五百八十一章 赢家为谁第四十章 王府缉凶第八百零六章 储君大婚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贵女第一百六十四章 筑路立法第一百二十六章 关城血战第四百零六章 各自盘算第二百六十六章 乌桓备战第一百八十三章 耿老先生刚结束工作回饭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五百七十章 佛国寻衅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阵决战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为倭第五百零七章 罂粟之岛第一百零七章 平虏沙盘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阵决战第六百一十章 赵府贵女第六百五十三章 两国王储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二百二十四章 鱼饵香甜第六百二十八章 战局有变第一百零五章 梁王刘武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六百三十八章 国之重器第五百九十九章 经略外夷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业第二百一十一章 痴女渣男第八百一十二章 大军备战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内乱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节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边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缠绵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问第七十章 老汉家中 第六十八章 诸事妥当第三百三十二章 宫寒之症第七十二章 艾格连锁 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五百六十四章 无线通讯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三百四十六章 琐碎诸事第六百八十七章 同乘纵马漏写十章,今天请假改大纲,明天双更。第三百二十章 兵发西域第三百二十二章 铸钢为犁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设计第二百五十三章 惊闻身毒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阴狠第二十五章 恁多工钱 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报第六百一十二章 闹出大事第七百三十八章 汉已八旬第四百八十七章 属国三等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间第七百一十七章 开拓北美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须多言第四百零一章 今岁除夕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压轮机第五百六十四章 无线通讯第五百零二章 增设预学第三百八十一章 击溃前军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割地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赌赛第七百一十三章 诸事妥当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五百二十七章 对外贸易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请战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惊雷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六百一十一章 贵女出府第四百九十二章 卫生防疫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发大夏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敌都第一百六十七章 乌桓来使第五百四十三章 吕宋淘金第三百五十四章 亲王选妃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货第三十八章 长沙王妃 第五百九十章 觊觎太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会议第一百七十八章 争先认购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
第七百四十八章 见见族嫂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三百四十六章 琐碎诸事第二百五十章 铁骑封城第六百五十九章 国弱处卑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献剑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边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国邮政第五百八十一章 赢家为谁第四十章 王府缉凶第八百零六章 储君大婚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贵女第一百六十四章 筑路立法第一百二十六章 关城血战第四百零六章 各自盘算第二百六十六章 乌桓备战第一百八十三章 耿老先生刚结束工作回饭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五百七十章 佛国寻衅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阵决战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为倭第五百零七章 罂粟之岛第一百零七章 平虏沙盘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阵决战第六百一十章 赵府贵女第六百五十三章 两国王储第三百六十三章 着眼釜山第二百二十四章 鱼饵香甜第六百二十八章 战局有变第一百零五章 梁王刘武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六百三十八章 国之重器第五百九十九章 经略外夷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业第二百一十一章 痴女渣男第八百一十二章 大军备战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内乱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节第四百四十六章 夜郎犯边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缠绵第六百八十四章 太子策问第七十章 老汉家中 第六十八章 诸事妥当第三百三十二章 宫寒之症第七十二章 艾格连锁 第二百一十五章 文君出蜀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为质第五百六十四章 无线通讯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三百四十六章 琐碎诸事第六百八十七章 同乘纵马漏写十章,今天请假改大纲,明天双更。第三百二十章 兵发西域第三百二十二章 铸钢为犁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设计第二百五十三章 惊闻身毒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此母子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阴狠第二十五章 恁多工钱 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报第六百一十二章 闹出大事第七百三十八章 汉已八旬第四百八十七章 属国三等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间第七百一十七章 开拓北美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须多言第四百零一章 今岁除夕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压轮机第五百六十四章 无线通讯第五百零二章 增设预学第三百八十一章 击溃前军第七百七十四章 父母子女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割地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赌赛第七百一十三章 诸事妥当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五百二十七章 对外贸易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请战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惊雷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六百一十一章 贵女出府第四百九十二章 卫生防疫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发大夏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敌都第一百六十七章 乌桓来使第五百四十三章 吕宋淘金第三百五十四章 亲王选妃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货第三十八章 长沙王妃 第五百九十章 觊觎太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会议第一百七十八章 争先认购第五百九十八章 远交近攻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